| 
 新書推薦:
 
  《 
			无人机技术 未来趋势与实际应用
			》
 售價:HK$ 
			184.8
 
  《 
			谁在研究中国:海外中国研究中心要览
			》
 售價:HK$ 
			88.0
 
  《 
			小白理财进阶之道:富爸爸的财富花园+财务自由笔记+有钱人穷的时候都在做什么(共3册)
			》
 售價:HK$ 
			197.3
 
  《 
			谎言的逻辑:洞悉谎言背后真实的心理和人性 专享版
			》
 售價:HK$ 
			54.8
 
  《 
			汗青堂丛书022——罗马元老院与人民:一部古罗马史(新版)
			》
 售價:HK$ 
			140.8
 
  《 
			陈舜臣近代史三部曲 甲午战争 太平天国兴亡录 走向辛亥
			》
 售價:HK$ 
			249.7
 
  《 
			希腊精神——一部文明史(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HK$ 
			85.8
 
  《 
			世界文明史(上)
			》
 售價:HK$ 
			209.0
 
 
 | 
         
          | 編輯推薦: |   
          | ☆坂本龙一生前最后作品。这个世界上真正重要的为何物?一次对生命本质的深入反思。 ☆20年好友交心对谈,音乐与生物学的跨界对话,由不同路径出发,抵达世界的原点。
 ☆理解坂本龙一音乐的钥匙,发现音乐不可复制的“光环”。
 ☆窦唯《山河水》封面设计师宋晓辉倾心设计,从封面到内文,细节中饱含温度;知名译者吕灵芝翻译,译文准确熨帖。
 |  
         
          | 內容簡介: |   
          | 从音乐与生命出发,抵达世界的原点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音乐家坂本龙一与生物学家福冈伸一这对二十余年的好友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深入探讨了音乐与生命的共通之处,共同探究着世界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充满噪声的世界中,蕴含着真正的自然的丰饶与精妙。
 在我死后,我的身体回归大地,被微生物分解,成为下一代生物的一部分,实现“重生”。这个循环在生命诞生后已经持续了几十亿年,今后也会持续下去。而“我”这个生命现象,只是漫长循环中的一个过程而已。
 ——坂本龙一
 个体的生命虽然有限,但生命的有限性同时也是文化性、艺术性,甚至是学术性活动的动力来源。每个人都希望在世界上留下自己活过的证据。正因为生命有限,所以才会光芒万丈。——福冈伸一
 |  
         
          | 關於作者: |   
          | 坂本龙一,音乐家。1952 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8 年凭借个人单曲《千刀》出道。同年加入YMO(黄色魔术交响乐团)。为电影《战场上的快乐圣诞》作曲,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作曲奖;为电影《末代皇帝》作曲,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格莱美奖等奖项。 2023 年3 月28 日去世,终年71 岁。
 福冈伸一,生物学家、作家。1959 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本科与博士皆在京都大学就读。后成为哈佛大学实习研究员,回国后担任京都大学助理教授,目前是青山学院大学教授、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客座教授。著作有《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动态平衡》系列等,从动态平衡的视角探讨了“生命是什么”。在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中,负责策划标志性展馆”生命动态平衡馆”。
 |  
         
          | 目錄: |   
          | Part 1 在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 破而后立——音乐与生命的共通之处 1
 Part 2 在洛克菲勒大学
 成环的音乐,循环的生命 89
 Extra Edition
 疫情向我们提出的问题 181
 作者简介 204
 |  
         
          | 內容試閱: |   
          | 坂本: 我觉得,活着就像一次漫长的呼吸。吸气、吐气,这便是一个循环。当循环彻底停止,也就是“咽气”之时,生命便迎来了死亡。这个动态平衡无法违抗,而且也最好不要违抗。但是不可否认,我们都希望能活得更长久。我觉得只有到了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候,人才会意识到这一点,
 而且这也是个无法用思想和道理控制的问题。
 在我死后,我的身体回归大地,被微生物分解,成为下一代生物的一部分,实现“重生”。这个循环在生命诞生后已经持续了几十亿年,今后也会持续下去。而“我”这个生命现象,只是漫长循环中的一个过程而已。
 福冈:
 如何面对死亡,这关系到如何理解生命这一触及生命观根基的问题。个体的死亡对于个体和周围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悲伤的,希望能够避免的。死后去往天堂,或者投胎转世,这些都是生死观。而我希望更自然地接受死亡——正如人类以外的所有生物那样。
 或早或晚,一切的生命体都将迎来寿命终结之时。那是不断对抗熵增定律的动态平衡最终凌驾于熵增定律之上的瞬间。那不是败退,而是某种馈赠。也就是说,自己的生命体所占据的空间、时间、资源等生态位将会交到其他更年轻的生物手上,于是新的生命动态平衡就会建立。构成自己这个个体的分子和原子也都会回归环境。而生命就是这样延续了三十八亿年的漫长时光。所以,个体的死亡可以说是最大的利他行为。接受身边人的死亡,将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痛苦,但是从这个观点去看待问题,遵从自然规则的死亡就不是悲哀的,而是值得庆祝的。这也与日语中的“寿命”相通。
 此外,个体的生命虽然有限,但生命的有限性同时也是文化性、艺术性,甚至是学术性活动的动力来源。每个人都希望在世界上留下自己活过的证据。正因为生命有限,所以才会光芒万丈。而在有限的生命迎来终结之时,又会有别的生命重启并延续动态平衡。整个生命体系都是这样
 延续过来的,今后也将延续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