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仪器分析 第四版(于晓萍)

書城自編碼: 414617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于晓萍 主编 丁邦东、孙岳玲、王芳 副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80279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2025年修订版 官方指导手册
《 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成熟度方法论手册 2025年修订版 官方指导手册 》

售價:HK$ 327.8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

售價:HK$ 96.8
没有人能让我不快乐
《 没有人能让我不快乐 》

售價:HK$ 46.2
汉匈战争三百年
《 汉匈战争三百年 》

售價:HK$ 97.9
成为作家:提升创造力、自律性、谦逊和毅力的专业指南(写作不是天赋,作家可以培养,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 成为作家:提升创造力、自律性、谦逊和毅力的专业指南(写作不是天赋,作家可以培养,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 》

售價:HK$ 64.9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 》

售價:HK$ 129.8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售價:HK$ 109.8
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
《 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 》

售價:HK$ 176.0

內容簡介:
《仪器分析》第四版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为编写指导,以典型项目任务为依托,以仪器的实际分析应用为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是以一个具体的测试项目为主线,通过知识点拨、知识运用和知识拓展等环节全面介绍了常用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典型案例以及操作练习等。《仪器分析》第四版内容丰富,结构紧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符合认知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项目、任务的内容选择均来自生产实践,具有较强实用性和科学性。每个学习项目中均穿插学习评价习题,便于及时检查、总结和提高。同时本书还是一本信息化教材,学习知识点时通过扫描二维码和播放AR(增强现实),可以观看相关内容的动画、视频、测试题等,便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进行在线测试。教材最后的活页式操作练习,方便取下使用。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分析检验技术、高职本科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及其他化工专业类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指导教材,对从事企业生产、分析操作的人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錄
认识仪器分析(微量组分分析) 001
0.1 仪器分析的特点 001
0.2 仪器分析方法的分类 001
0.3 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002
项目1 有色、无色可显色物质的分析 003
任务1.1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方法认识 004
1.1.1 概述 004
1.1.2 分光光度法的分类 004
1.1.3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004
任务1.2 光分析基本原理 005
1.2.1 光的基本特性 005
1.2.2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006
1.2.3 吸收定律 008
1.2.4 目视比色法 012
任务1.3 认识可见分光光度计 014
1.3.1 仪器的基本组成部件 014
1.3.2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及特点 017
1.3.3 常用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017
任务1.4 可见分光光度法 018
1.4.1 显色反应和显色剂 018
1.4.2 显色条件的选择 021
1.4.3 测量条件的选择 025
1.4.4 定量方法 026
1.4.5 分析误差 033
1.4.6 应用 034
项目2 对紫外线有吸收物质的分析 041
任务2.1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方法认识 042
2.1.1 神奇的紫外线 042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认识 043
任务2.2 认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44
2.2.1 仪器的基本组成部件 044
2.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及特点 045
2.2.3 常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047
任务2.3 紫外分光光度法 049
2.3.1 概述 049
2.3.2 方法原理 050
2.3.3 常见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 053
任务2.4 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056
2.4.1 定性鉴定 056
2.4.2 定量分析 058
项目3 红外分光光度法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064
任务3.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础 065
3.1.1 红外线的发现 065
3.1.2 物质对红外线的选择性吸收 065
3.1.3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065
3.1.4 红外吸收光谱的表示法 066
3.1.5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066
3.1.6 产生红外吸收光谱的原因 067
3.1.7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关系的基本概念 070
任务3.2 红外光谱仪 072
3.2.1 色散型红外吸收光谱仪 072
3.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 074
任务3.3 常见红外光谱仪的使用 077
3.3.1 AVATAR 360型红外光谱仪的构造特点 077
3.3.2 AVATAR 360型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 077
任务3.4 红外制样技术 078
3.4.1 固体样品制样 078
3.4.2 液体样品制样 080
3.4.3 载样材料的选择 081
3.4.4 镜面反射光谱技术 081
3.4.5 漫反射光谱技术 081
3.4.6 衰减全反射光谱技术 081
任务3.5 红外光谱法的应用 082
3.5.1 定性分析 082
3.5.2 定量分析 085
项目4 原子吸收法对金属离子的测定 087
任务4.1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认识 088
4.1.1 原子吸收光谱的发现与发展 088
4.1.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过程 088
4.1.3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089
任务4.2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089
4.2.1 共振线和吸收线 089
4.2.2 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 090
4.2.3 原子蒸气中基态与激发态原子的分配 091
4.2.4 原子吸收值与待测元素浓度的定量关系 092
任务4.3 认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94
4.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 094
4.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和主要性能 101
任务4.4 原子吸收光谱法 103
4.4.1 试样的制备 103
4.4.2 标准样品溶液的配制 105
4.4.3 测定条件的选择 106
4.4.4 干扰及其消除技术 109
4.4.5 定量方法 113
4.4.6 灵敏度、检出限和回收率 118
项目5 电化学分析法测定物质的含量 122
任务5.1 电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123
5.1.1 电化学分析的特点 123
5.1.2 电化学分析的分类 123
5.1.3 电化学分析方法介绍 124
任务5.2 化学电池与电极电位 125
5.2.1 电化学电池 125
5.2.2 电极电位 126
任务5.3 直接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142
5.3.1 pH的测定 142
5.3.2 离子活度(或浓度)的测定 143
任务5.4 电位滴定分析法 149
5.4.1 基本原理 149
5.4.2 电位滴定装置与测定过程 150
5.4.3 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 151
项目6 气相色谱对微量组分分析 155
任务6.1 气相色谱法的方法原理 156
6.1.1 色谱法概述 156
6.1.2 色谱图及有关术语 157
6.1.3 气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 160
6.1.4 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61
任务6.2 认识气相色谱仪 162
6.2.1 气相色谱仪基本构造和分析流程 162
6.2.2 气路系统 164
6.2.3 进样系统 168
6.2.4 分离系统 170
6.2.5 检测系统 172
6.2.6 数据处理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 173
任务6.3 气相色谱仪常用检测器 176
6.3.1 热导检测器 176
6.3.2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80
6.3.3 电子捕获检测器 183
6.3.4 火焰光度检测器 185
任务6.4 气相色谱基本理论 186
6.4.1 塔板理论 186
6.4.2 速率理论 188
6.4.3 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分离度 190
任务6.5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191
6.5.1 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 191
6.5.2 色谱柱的选择 192
6.5.3 柱温的选择 198
6.5.4 汽化室温度的选择 199
6.5.5 进样量与进样技术 199
任务6.6 气相色谱定性分析 200
6.6.1 利用保留值定性 200
6.6.2 利用保留指数定性 201
6.6.3 联机定性 202
任务6.7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204
6.7.1 定量分析基础 204
6.7.2 定量方法 206
6.7.3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实例 213
项目7 高效液相色谱对微量组分分析 218
任务7.1 认识高效液相色谱法 219
7.1.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由来 219
7.1.2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比较 219
7.1.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比较 219
任务7.2 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原理 220
7.2.1 液-固吸附色谱 220
7.2.2 液-液分配色谱 222
7.2.3 键合相色谱法 225
7.2.4 凝胶色谱法 227
任务7.3 认识高效液相色谱仪 228
7.3.1 仪器工作流程 228
7.3.2 仪器基本结构 229
任务7.4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8
7.4.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 238
7.4.2 定性与定量方法 238
项目8 其他仪器的微量组分分析
任务8.1 原子发射光谱法 002
8.1.1 基本原理 002
8.1.2 发射光谱分析仪器 007
8.1.3 实验技术 010
任务8.2 在线分析技术 011
8.2.1 在线检测的特点 012
8.2.2 在线检测的仪器分类 013
8.2.3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014
8.2.4 在线碱度分析技术 015
8.2.5 在线检测的应用 016
任务8.3 质谱法 017
8.3.1 基本原理 017
8.3.2 质谱计 019
任务8.4 仪器联用技术简介 021
8.4.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022
8.4.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022
8.4.3 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 023
附录 242
附录1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 242
附录2 某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位 244
附录3 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 246
附录4 增强现实使用说明 246
参考答案 246
参考文献 247
內容試閱
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提出,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2023年7月,《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将“开展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列为重点任务。在此背景下,《仪器分析》教材编写团队积极探索新形态体例、数字化资源建设方法,在成为“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江苏省“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全国技工教育规划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成立70周年优秀出版物基础上,持续推进教材建设,在保留第三版编写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更新了二维码扫描的动画、微课内容,更新了与生产、生活关联度高的知识点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素质拓展阅读内容,优化了AR(增强现实)动画播放功能,增加了活页式工作页配套书中的操作练习,加强教材与“仪器分析”国家在线精品课程、职业教育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级)之间的关联度,开发“互联网 资源库”特色的信息化立体教材,让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调用“好看、好玩、好学”的课程资源。
修订后的教材主要具有以下特色:
1. 项目任务均来自生产实践,采用“项目-任务”的编写形式,体现高职教改要求,任务实实在在,过程清清楚楚,在“做中学,学中做”。
2. 突出和强化与生产、生活关联度高的知识点,并与课程思政、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利用网络工具检索所需知识的能力。
3. 教材结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工作项目主要针对被分析的不同对象选用不同仪器,每个工作项目又根据不同分析原理和方法分为若干学习任务。
4. 所有操作练习按照实际产品分析检测要求,符合岗位职业技能标准,配套的活页式工作页方便师生随时取下使用。
5. 配有活页式作业本(电子版)和习题答案(二维码),方便师生和企业员工使用;教材配套化学工业出版社在线试题库,方便检测学习效果。
6. 信息量大、资源全。本教材是“仪器分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022年)、国家级“工业分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书中所有微课、视频、动画及配套资源均可从网上直接下载。进入江苏省课程中心(爱课程)检索“仪器分析”,可以参加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在线学习。
7. 使用了二维码扫描和AR动画播放功能,其中,将AR技术引入教材中是一个新的尝试,读者可用手机扫描封底上的二维码,下载安装增强现实AR软件,当启用APP并用摄像头对准书中带有标识的黑白原理图时,图片就会像《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书一样动起来,帮助读者理解仪器原理和其他知识。
本书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晓萍主编,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丁邦东、孙岳玲和王芳副主编,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谢伟与龚爱琴、金党琴及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于辉、江苏扬农化工集团徐林参编,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斌主审。于晓萍编写项目1、项目2并负责全书的操作练习、二维码扫描和AR动画内容的整理和编排,龚爱琴编写项目6,金党琴编写项目4、项目7;丁邦东、谢伟、孙岳玲和王芳共同编写项目3,丁邦东和龚爱琴共同编写项目5,丁邦东、王芳和于辉共同编写项目8,于晓萍、于辉和徐林负责整本书的策划、编排和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支持,多位同行给予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2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