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永乐帝大传(上下册)

書城自編碼: 414600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郭志坤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824940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9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售價:HK$ 74.8
超人类进化:从仿生到人工智能
《 超人类进化:从仿生到人工智能 》

售價:HK$ 86.9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售價:HK$ 71.5
中年面相
《 中年面相 》

售價:HK$ 63.8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HK$ 76.8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售價:HK$ 152.9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HK$ 165.0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HK$ 151.8

編輯推薦:
他是冷酷的篡位者,也是雄才大略的帝王。
从“靖难之役”的血火中崛起,朱棣以铁腕手段夺取皇位,却也以非凡的魄力开创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他迁都北京,修筑长城,抵御外敌;派遣郑和远航西洋,彰显国威;编纂《永乐大典》,汇集千年智慧。北伐大漠、经略西南,他的统治既强硬又深远,奠定了明朝的兴盛根基。
本书撕开历史的脸谱,在烽烟与典章之间,还原一个矛盾的朱棣。在他身上,暴戾与功业交织,争议与成就并存,历史的真相,正待读者细细品评。
內容簡介:
明成祖永乐帝是一位有重要功绩同时又有诸多非议的帝王,本书是一部有关永乐帝朱棣的传记,以时间为线索,全面详尽展现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本书上册叙述其发起靖难之役的前因后果及历次战役;下册讲述他统一天下,驱赶残元势力;迁都北京,营建北京城,天子守国门;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外族侵扰;疏浚京杭大运河,便捷南北交通;编纂《永乐大典》,传承中华文化;复通西域,繁荣交流;五次御驾亲征,消除边患;七次郑和下西洋,活跃中西贸易;设贵州省,保领土完整等诸多方面的作为。叙述其功绩之外,全书亦不掩饰永乐帝对建文帝旧臣残忍戮杀的罪恶。书中还对“靖难”起兵有影响的战役分章标示,详细叙写,以彰其军事才能与兵法思想。
關於作者:
历史学家,出版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主持编辑“中国通史”等多套丛书,著有《成语里的万年中华史》《秦始皇大传》《隋炀帝大传》等。
目錄
《永乐帝大传》目录

笫一章 生于战火
第二章 受封就藩
第三章 父皇指婚
第四章 就藩北平
第五章 诸王纷争
第六章 “削藩”之策
第七章 靖难举兵
第八章 旗开得胜
第九章 真定之战
第十章 保卫北平
第十一章 郑村之战
笫十二章 严拒和议
第十三章 战白沟河
第十四章 济南之战
第十五章 东昌之战
第十六章 夾河之战
第十七章 解危北平
第十八章 淝河之战
第十九章 灵壁之战
第二十章 直捣扬州
第二十一章 拒绝求和
第二十二章 和平入城
第二十三章 四次劝进
第二十四章 正式称帝
第二十五章 亲审“奸臣”
第二十六章 施政纲领
第二十七章 尊儒崇道
第二十八章 设置內阁
第二十九章 设都察院
第三十章 设置东厂
第三十一章 永乐削藩
第三十二章 开设贵州
第三十三章 用兵安南
第三十四章 《永乐大典》
第三十五章 大报恩寺
第三十六章 营建皇陵
第三十七章 疏浚运河
第三十八章 迁都北京
第三十九章 五征漠北
第四十章 兴修长城
第四十一章 复通西域
第四十二章 经略西藏
第四十三章 七下西洋
第四十四章 平息倭乱
第四十五章 王位承继
第四十六章 个人生活
永乐帝大事年表
內容試閱
自序

撰写《永乐帝大传》的意念与撰写《秦始皇大传》差不多起于同时,而且对前者更感兴趣。那是五十年前的事了。1979年9月至1980年8月,我被派往北京作为文汇报驻京记者,享有中央级记者待遇,可参加许多重要会议采访,由此进入常人难得进入的重要场馆。听这些场馆介绍,大多为明代永乐帝所营建,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亦萌发了撰写《永乐帝大传》的打算。
可很快又搁下了这一计划。1980年3月8日,我编发的《王光美谈刘少奇同志》一文因未经王光美同志审核稿样而引发误会,分管北办工作,时为《文汇报》总编陆灏同志知道后,于1980年3月10日前来看望我们,作了安抚工作。随后,他顺便带我去看望他的丈人谢国桢先生。谢老是明史专家,也是文汇报的老作者,此前采访见面过,他的独生女谢纪青是我就读复旦时的俄语老师,当时也在场,一是领导,一是老师,一是作者,大家很熟悉,相见时分外亲切,无所顾忌。在闲聊时,谢老关切地问我作为驻北京记者有何体会?我满怀激情地说:“北京是好地方,永乐帝登基后,决定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平,改为北京,这是了不起的举措,而且在京经营历时二十年,真不容易,永乐帝是一位伟大的帝王。”我的直白表达,引起谢老的兴奋,当即要我写永乐帝传记,他真诚地说:“永乐帝值得为他作传,你以记者的文笔,以你的史学专业完全可以写一本帝王传记,如有可能我还可以担任永乐帝传记的指导老师。”我听了谢老这番热情的话,很是兴奋,深感自己的打算竟然能同谢老所见略同,显得颇为自得,谢老表示当我的指导老师,更是有荣幸之感。这是多么甜润的事,可我当时没有答应,不是我不识抬举,不尊敬老师,而是有所顾虑。尽管当时对永乐帝有作传的兴趣,而且着手准备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可我没有在此场合说我早有准备,只是推托一没水平二没时间。说实话,当时,我不敢说出写永乐帝传的事,因为报社领导在场,我担心领导责怪我不务正业,派我来北京是当记者,而不是干学者的。
其实,当时很想接受个选题,因有谢老的作为指导老师,而且又是在他女儿女婿面前言之殷殷的许诺,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我想当场接受下来,并把近期的打算向老师和盘托出,我欲言又止。我的领导陆灏总编似乎看到了我的纠结心态,他马上给我鼓气说:“这道选题好,在北京条件也好,又有明史专家指导,你要珍惜机会。”我心里感激老师的一番鼓励,此时此刻,我心怀感激之情,但我没有在谢老面前接受任务。没有接受永乐帝传记这道选题,还有一个原因,当时的业余时间已专注于《秦始皇大传》的撰写,无法分心了。
过了个把月,记得是1980年5月4日,这天星期天,谢老有物带回上海,打电话要我去他家里,晚上在他家里吃饭,在场有他的研究生商传,我们首次见面,又同是历史学的爱好者,他虽比我年轻三岁,可生得高大壮实,身材魁梧,说起话来文雅大方。他是谢老的得意门生,在聚会中,多是谢老和他学生商传的对话,话题多为永乐帝其人其事,有涉我兴趣的专题,特别引我兴致,他们师生间的话儿,让我声声入耳,谢老要求他将永乐帝作为历史传记写出来,可商传迟迟没有落笔。究竟为何?商传先生当时对谢老说了三难:一是资料缺,疑点多,把握难,二是篡位登极又兴文字狱,评说难,三是称帝后活动广,有关民族外交问题广,表述难。商先生所言“三难” 是实际情况,引起我的共鸣,也说出了我的感受,可我默不作声,于我没有马上接受永乐帝传的撰写也是一个庆幸。后来,谢老告诉我,他学生商传接受了他的建议,在进行永乐帝传的写作。我说:“他幸福,有你的指导!”此时,我正在撰写《秦始皇大传》。我想,对于永乐帝的撰写,人家研究生毕业还有这种为难之感,更何况自己是个本科生。自视没有接受《永乐帝大传》的撰写,是正确的选择,尽管如此,但没有放弃对学界有关对永乐帝研究的关注,也没有中断对有关素材的搜集。
若干年后,特别引我瞩目的是1989年3月北京出版社出了商传先生著《永乐皇帝》,同年同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了我著《秦始皇大传》,我暗中作了比较,商著有二十七万字,我著有三十五万字,商著首印4800册,我著首印11000册。我暗自作喜。后来又见谢老,想听听对《秦始皇大传》的意见,他是严谨而又不太轻易评说人家的学者,可这次就不一样,他同时收到两本帝王传记,于是作了这样的评说:“一个有学术,一个有文学。”其意是把我的著作与他的学生著作进行比较,听得出,似乎说我的著述缺了学术,我显得不是很高兴,谢老又进一步说,你的传记有文学味,并非说缺了学术,是相对比较而言。有此评价,我亦心满意足了。当问我下一部传记时,我直白说,想撰《永乐帝大传》,谢老直截了当地说:“不要再作重复课题,再写有抄冷饭,拾人牙慧之感!”此话,显然于我当头一棒,我想,明史专门家的意见是对的,他主张,为何要盯着永乐帝呢?他又怕打击我,又以西方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的谚语勉励说,记者会捕捉特写镜头,你再写永乐帝,也许会更形象生动。谢老否定再肯定的一番劝导,是论证的说辞,更富真情实况,他的话予我极大的鼓舞。当时,我没有马上投入永乐帝的撰写,而集中业余时间钻研隋炀帝其人其事,又经五年努力后完稿了《隋炀帝大传》,在此过程中,永乐帝的形象不时呈现在我面前。我给其摆了十大功业:
统一天下,驱赶残元势力。
迁都北京,历二十年之久。
营建北京城,天子守国门。
修筑万里长城,防御外族侵扰。
疏浚京杭大运河,便捷南北交通。
编纂《永乐大典》,传承中华文化。
复通西域,繁荣交流。
五次御驾亲征,消除边患。
七次郑和下西洋,活跃中西贸易。
设贵州省,以保领土完整。
在《隋炀帝大传》出版后,便着手搜集永乐帝的资料,特别是退休之后,以为时间富裕了,不料《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主编挑在肩上,加之其他诸如自己的回忆录的撰写等,不堪负重,又搁了几年。直到《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完稿后,才得以有暇,此时人过七十有五了。人生已处倒计时了,面对案头上有关永乐帝的资料,心存紧迫感,且有一种“退避三舍” 的情绪,我的好友陈广蛟知道后,便一再鼓励我说:“其他编审工作可以不接,但永乐帝大传可不能不写,不然,会对你自己原先许下写三大传的宏愿留下遗憾。”他还专事致函鼓励说:“秦始皇、隋炀帝和永乐帝三位帝王在民间传说中多有非议、背负骂名,而史实却揭示这三位帝王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崛起和发展建功至伟,利显千秋。你既已发过宏愿,又已经先后著述出版了《秦始皇大传》和《隋炀帝大传》,就应该继续坚持著述《永乐帝大传》。对此三位帝王的史料进一步发掘和梳理,也是一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有益的事。”是啊,此三帝皆有统一中国之伟功,如今都留下了遗产:万里长城、南北大运河、北京故宫。前两帝的传记出版后,尽管自感不太满意,但一版再版,有一定的发行量,多少获得读者的认可,在众友的一再鼓动下,利用业余时间,断断续续,旷日持久完成了《永乐帝大传》。初稿完成后,进入修改校正阶段,正遇疫情期间,外出活动少了,显得特别的安静,安静也有安静的力量,能够强迫自己冷静思考,集中精力,举一反三,把问题看得更透彻。我抱着这种心态重新审读初稿,发现了诸多问题,原先自视得意篇章,再读之后,虽感生动,但不合情理,于是重新改写。对其历史功绩作了强化的同时,亦不掩饰其对建文帝旧臣残忍戮杀的罪恶。还对 “靖难”起兵有影响的战役,分章标示,以彰其军事才能与兵法思想。虽经几易其稿,实因才疏,只得至此搁笔,成此拙作。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尚在此书稿撰写进行时,刘旦宅先生听了我的介绍后,欣然同意为《永乐帝大传》配画,也绘了初稿,因考虑与秦始皇、隋炀帝的绘画风格相一致,刘旦宅先生当时教务繁忙,恐无力再续,便当面展示初稿,将创作心得交待傅惟本先生继续完成,应该说此次用于封面的传世之画实为两位画家天作之合。

郭志坤
2025年4月1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