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售價:HK$
93.5

《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售價:HK$
107.8

《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售價:HK$
85.8

《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售價:HK$
108.9

《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售價:HK$
101.2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售價:HK$
129.8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售價:HK$
54.8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01
本书为解读胡雪岩商业经营智慧之书,造势/谋局/成事,提升商业认知,要读胡雪岩。
02
胡雪岩是以身入局的典范,逆天改命的榜样,他是困境中“命由我作,势自己求”的强者,他擅长洞察赚钱趋势,找到破局之道。
03
他给世人的启示包括:灵活变通,洞察商机,聚合势能,以亏引赚,先舍后取,善用人脉,激励人才,守信重诺等。
04
他是识势者,看透局势,洞察人心。
他是造势者,求利先取势,势来则利来。
他是破局者,为官家谋局面,为自己聚势能。
|
內容簡介: |
会做生意的人,不仅拥有很强的商业洞察力,他们更善于洞察人心,能够发现并且遵循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顺应趋势,借势而为。晚清时期的商界传奇人物胡雪岩就是这样一位强者。胡雪岩出身贫寒,一生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在波诡云谲、风云变幻的商业背景下,凭借自己的机智、胆识和敬业精神,纵横于国内国际商业舞台之上,白手起家,成为晚清富可敌国且有民族气节的一代巨贾。本书以胡雪岩三起三落的一生为主线,详细讲述了他做人、做事、做生意的成功经历。通过解读他的商业故事,既可理解财富的真相,又可重塑财富的底层思维,拥有更强大的人生。
|
關於作者: |
李德林,尺度科技创始人,著名财经作家,央视财经评论员,原《证券市场周刊》编委、副主编。“《南方周末》致敬2008年度经济报道”“影响中国华语传媒盛典年度经济报道”等奖获得者。著有《高盛阴谋》《德隆内幕》《黄光裕真相》《改革现场》《底牌》等系列畅销书。其事迹由著名导演叶大鹰改编成电影《永不妥协》。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落子:草根少年棋局思维的觉醒
第一节 棋盘上的放牛娃:底层视角的生存智慧 002
第二节 破局者思维:如何让县令成为第一枚活棋 015
第三节 钱庄棋子初布局:原始资源初积累 026
第二章 识势:棋谱的破译
第一节 识人:贵人王有龄的生死之交 038
第二节 智者弥合分歧,让多方共赢 051
第三节 为他人解忧,在逆境中找到光 064
第四节 漕运危局中的劫争:三方博弈 073
第五节 不做短视的功利主义者 084
第三章 造势:商业帝国的布局艺术
第一节 左宗棠入局:将帅相知的势能转化术 102
第二节 杭州复盘战:败局中的翻盘心法 115
第三节 为福州船政局保驾护航 130
第四节 左宗棠西征:尽显纵横与调度之术 144
第五节 西北大棋局:军政资源的整合之道 156
第六节 成为超级游戏的操控者 174
第四章 破局:危局中的误谈与反思
第一节 组建乾泰银行,重整没落的经济秩序 198
第二节 金融危机:连环劫如何拆解 219
第三节 信用防火墙:阜康系的最后守势 241
第四节 荣光不在,往事成烟 254
第五节 棋局终章:晚清政商规则的死亡判定 267
|
內容試閱:
|
3 十万军粮送左帅
中军大帐,两人四目相向。左宗棠冷笑道:那我该表扬你了!
三天三夜,胡雪岩在咬紧牙关挺过严寒时,不断琢磨应对左宗棠的问题。钱塘江南岸的内讧闹到北京城,皇帝的调查组澄清了王履谦的谣言,可王履谦御史出身,在中央和地方有着广泛的人脉,现在王有龄丢了杭州,丢了浙江,封疆大吏丢掉城池就丢了皇权尊严,那都是杀头的大罪。胡雪岩决定剑走偏锋,主动给左宗棠递刀:杭州城失守,我辜负了王巡抚所托,特向左大帅请罪。
左宗棠心里咯噔一下,战乱一起,江浙富商都逃往上海租界,留下的见到官军纳捐也是百般躲藏,辜负了地方官的信任,更是百般辩解。左宗棠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之前就已听说太平军围困杭州期间,王有龄托付胡雪岩到上海采买军粮,王有龄自杀,胡雪岩在战火中逆行,三天三夜的苦等,竟是来请罪的?左宗棠倒想看看眼前这个商人的真面目。他以戏谑的口吻问:胡大人何罪之有?
浙江陷落时,以王有龄为首的地方主政官员都死了,以王履谦为首的北京派遣官员却“城陷而走”。胡雪岩缓缓道:太平军围杭州时,王巡抚困守孤城,内无粮食,外无援兵,不忍城中百姓惨遭涂炭,在派人护我出城后,独坐城头,誓与杭州共存亡。说到动情处,胡雪岩潸然泪下,接着说,自己身负重托,虽然筹集到了粮食,还没有运到杭州,城就破了,自己未能像王巡抚那样以身死节。
当初何桂清为了争夺两江总督之位,吹嘘东南半壁江山非他不能拯救,太平军攻打常州时,他竟然朝劝阻他逃跑的将士开枪。看到王有龄死节的上谕,左宗棠第一个就想到了何桂清,何桂清将王有龄从知府保举到巡抚,两人在生死存亡之际的品行却有着云泥之别,左宗棠对王有龄的忠贞不屈颇为感佩。而胡雪岩从求见到交谈,没有商人的狡黠,左宗棠看得出他不是装出来的,说道:坐下说话吧。
中军大帐就是统兵大将的白虎节堂,稍有不慎,座上之人就能将堂下人置于死地,更何况左宗棠已被皇帝任命为浙江巡抚,可随时以违反军令的名头让胡雪岩人头落地。随着左宗棠的一句“坐下说话”,大帐内的气氛缓和下来,这让胡雪岩看到了希望,也听出了话外之音。太平军围困杭州后,王有龄的部署均属机密,尤其派胡雪岩突围采办粮食,现在王有龄死了,死无对证,左宗棠岂会相信空口白话。
胡雪岩心里推演了无数次的问题,左宗棠想看证据,意味着他已经不再厌恶自己,甚至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只要呈上凭证就能闯过左宗棠的“鬼门关”。胡雪岩掏出一个信封,递给左宗棠:大帅,这是当初王巡抚给我突围求援的5万两银票,还有10万石采买粮食的凭证,现在浙江百万民众惨遭涂炭,大帅心系苍生,在下将银票和粮食交给大帅,助大帅早日收复浙江,解救百姓于水火。
官场上无中生有的阿谀奉承跟讽刺挖苦没什么两样,有分寸的赞美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得到信任。拯救天下苍生是读书人追求的最高境界,胡雪岩不卑不亢的赞美让左宗棠说话的语气都开始客气起来。更让左宗棠惊讶的是胡雪岩手握10万石粮食,在江西、福建多地拒绝为其提供粮饷,而皖南驻军所在地粮食一日三价,有银子都买不到时,胡雪岩的5万两银子和10万石粮食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左宗棠依然疑惑,江浙商人多逃亡上海租界,胡雪岩一直留在杭州,襄助地方官员,如果不是官商勾结,总有其他目的。胡雪岩一直跟王有龄、薛焕等人合作,这两人都是何桂清一派,背后更是有祁寯藻、彭蕴章等人支持,王有龄死节后,胡雪岩穿越战火,难道只是为了送钱送粮?他到底图什么呢?会不会心怀鬼胎?左宗棠笑着说:胡大人高义,本巡抚一定上奏朝廷,对胡大人进行嘉奖。
胡雪岩立即意识到,左宗棠看上去没了傲慢,脸上的笑容后面依然隐藏着不信任。曾让湖南巡抚言听计从、成为地方官口中的“站巡抚”,左宗棠岂是池中之物?他的问题就是一火坑,若胡雪岩同意了左宗棠的建议,商人在战争期间对地方官避之不及,胡雪岩的襄助定会得到朝廷嘉奖,左宗棠也就不欠胡雪岩的人情了;若胡雪岩不同意,官商勾结的意图昭然若揭,左宗棠会避而远之。
在两江官场,从师爷到县令,从布政使到巡抚,胡雪岩见识过官场话锋如刀。胡雪岩面对左宗棠给出的选择,很容易就会跳进陷阱之中。当选无可选的时候,胡雪岩决定不选,他盯着左宗棠的眼睛,再次重复了一遍他的经商原则:粮饷交给大帅,大帅会救苍生于水火,解万民于倒悬,大人的栽培恩德,雪岩没齿难忘,作为一介商人,只会做事,不会做官,雪岩一直坚信,利国利民,方能货殖四方。
不凡如左宗棠,跟胡雪岩一番长谈,颇有惺惺相惜之感。胡雪岩离开中军大帐之后,再度找到运送粮食的船队,在漕帮的护卫之下,船队穿越杭州湾,经过三天三夜开到钱塘江源头开化,左宗棠的部队正驻扎在这里。恭亲王向两江发出六百里加急,10万太平军欲从皖南出江西,进一步南下,诏令左宗棠部截击。胡雪岩的10万石粮食犹如甘霖,左宗棠部星夜兼程,驰赴婺源迎剿太平军。
4 左宗棠的班底
胡雪岩的粮饷令左宗棠的5000兵马迅速振作起来,当部队兵锋直指严州时,驻守金华的太平军指挥官反其道而行之,拒绝在金华跟左宗棠决战,而是调动20万大军攻打左宗棠的后方重镇衢州。左宗棠担心衢州失陷,自己的5000人马就会落入太平军的包围圈。左宗棠不得不回师衢州跟太平军决战。决战打的是兵马和粮饷,而此时,身为巡抚的左宗棠还没有自己的执政班底。
叔嫂执政联盟需要江浙战场的胜利来提升威望,要给民众树立他们执政能力的信心。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多次以同治皇帝的名义,给左宗棠发出六百里加急,令其“会合闽省援师进取杭省”。皇帝的圣旨中措辞严厉,“左宗棠身任浙省封圻,责无旁贷,自当力筹进取,勿得再事迁延,致滋贻误”。兵马不及太平军十分之一,左宗棠担心不能巩固江西、安徽周边,很容易陷入粮尽援绝困境。
左宗棠决定组建自己的班底。
蒋益澧成为左宗棠第一个看上的人。曾国藩组建湘军之初,蒋益澧帮曾国藩带亲兵营,收复岳州时擢升从九品。从1854年开始,蒋益澧在湘军创始人之一的罗泽南麾下,招募新兵,任统带。罗泽南中炮身亡后,已经晋升正五品的蒋益澧就开始坐冷板凳。蒋益澧很坚韧,重新招募军队到广西征战,做到按察使。左宗棠欣赏蒋益澧组建军队的能力,奏请皇帝调蒋益澧任浙江布政使。
左宗棠的奏折送到慈禧太后手上,慈禧太后很是纳闷,蒋益澧是统兵之才,布政使负责筹集粮饷,左宗棠将一个将才放到主管财政的位置上,难道是“病急乱投医”?胡雪岩对左宗棠暗生钦佩,统率5000兵马的左宗棠要的不只是将才,而是全才。蒋益澧能带兵打仗,更能自给自足,在广西期间,曾组建5000湘军,以布政使之名不仅自筹粮饷,还要负责整个广西的赋税钱粮。
蒋益澧不负左宗棠所望,接到调令立即从广西回到湖南,募集8000人,疾驰千里在衢州同左宗棠会合。让左宗棠意想不到的是,蒋益澧不仅给他带来了8000兵马,还带着饷银和枪械。蒋益澧当年坐冷板凳期间,广西多地再度爆发农民起义,广西巡抚求援于湖南,蒋益澧招募湘军驰援,在广西征战多年,两人成为莫逆之交。蒋益澧进入浙江时,广西巡抚已擢升两广总督,遂慷慨资助。
长沙有一座城南书院,左宗棠早年跟随父亲在此读书。左宗棠组建执政班底时,自然会从城南书院校友中挑选人才。刘典年轻时以县学生身份就读于城南书院,太平军起义爆发后,他回到家乡组建地方武装团练。左宗棠招募军队时,刘典带着他的人马投到左宗棠麾下。令左宗棠意想不到的是,总司营务的刘典在战场上竟是一员虎将。左宗棠在给慈禧太后的奏折里赞扬刘典谋勇兼优。
左宗棠组建班底时,刘典一直在前线冲锋陷阵,他作战英勇,指挥有方,可他的官衔只是一个从五品的文职知州。左宗棠于是向慈禧太后奏请刘典出任浙江按察使。按察使是一个正三品的高级地方官,擢升刘典为按察使意味着他将官升四级,左宗棠的奏请无疑在挑战清王朝的官员晋升规则。战争捍卫的是至高无上的皇权,左宗棠希望慈禧太后能够不拘一格用人才,超擢屡建战功的刘典。
衢州被左宗棠视为收复浙江的后方大本营,他要找一个懂军事、善治世的综合人才,杨昌濬成为左宗棠的第一人选。杨昌濬是罗泽南的学生,习经世之术,在太平军起义的当年考中生员。杨昌濬跟随罗泽南组织团练,转战湖南、江西、安徽。左宗棠招募军队时,邀请杨昌濬入幕。杨昌濬一直官运不济,最大的官就是知县。左宗棠以杨昌濬晓畅戎机保举其为道员衔,攻下衢州后任知府。
慈禧太后在左宗棠组建浙江政府班底的名单最后,看到了“胡光墉”这个名字。慈禧太后的案头每天奏折如雪花般送抵,她总能对大小的官员过目不忘。胡光墉这个名字很是陌生,左宗棠竟然奏请任命胡光墉为正四品的浙江粮台。上天冥冥中自有注定,胡雪岩和在胡雪岩父亲去世那一年才出生的太后,两个有着同样饥饿童年的人,因为左宗棠的奏折而第一次有了交集。慈禧太后下令查找胡光墉的档案。
王有龄的遗折很快被翻了出来,太平军围困杭州城期间,王有龄派出死士泅渡出城,委托时任江苏巡抚的薛焕,代为向皇帝奏请增派援军。王有龄在遗折中还说已经派出富商胡雪岩到上海采买粮食和军械,奏请皇帝赏胡雪岩道员衔。王有龄奏折中写着“胡光镛”,左宗棠写着“胡光墉”,奏折中写错字一旦被皇帝认定为办事敷衍,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就会大打折扣,皇上不高兴还会将其罢官。
慈禧太后看着两份奏折,现在数十万太平军遍布浙江全境,左宗棠在前线统率5000人马跟太平军决战,他需要兵马、粮饷、枪炮,左宗棠能够收复浙江,让皇权重返赋税之源,便不能纠结于奏折上一个字的对错,更何况王有龄已经死了,只是让都察院调查代奏的薛焕错字之责。慈禧第一次秉政,深知粮道是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人物,胡雪岩虽然一介商贾,能先后得到王有龄和左宗棠的举荐,其必有过人之处,若能为左宗棠筹集粮饷,将是国之干才。
部队行军打仗,所到之处,粮草先行。在收复浙江的过程中,左宗棠除了亲自统率的5000兵马,以及残存在浙江的清军和地方武装,调遣外部力量援助浙江外,粮食成为第一要务。左宗棠在给慈禧太后的奏折中赞誉胡雪岩“急公慕义、勤干有为”,对浙江情形熟悉,办理浙江之事呼应灵活,对收复浙江“得收指臂之助”。慈禧太后让军机处发出六百里加急上谕,批准了左宗棠的执政班底名单。
左宗棠麾下人才捉襟见肘,其班底皆为微末小官。在呈奏慈禧太后之前,左宗棠对其班底成员都进行了周详的考虑,有综理地方政务经验的蒋益澧堪称封疆之才;刘典文韬武略,上马能征伐四方,下马能绥靖地方;杨昌濬有经世之术、治世之才;经理浙江财经的胡雪岩,左宗棠除了欣赏他的急公好义,更希望发挥他的经济之术。
1862年,胡雪岩第一次成为慈禧太后恩准的四品官员。
5 胡雪岩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学会跟昨日告别
胡雪岩走出至暗时刻,需要跟昨天告别。他曾经是综理浙江财经的超级商人,他深得封疆大吏们的信任,无论是为皇帝发行的货币,还是为巡抚捐输,胡雪岩总能身先士卒,襄助盟友们挽回公家的局面。他给左宗棠的见面礼,无论是10万石粮食,还是5万两白银,都是胡雪岩跟昨天的告别,告别了那个已经毁掉的昨日繁华,告别了以王有龄为首的官场势力,只有重新选择一个盟友才有未来。
人生会面临无数的坎坷,有人在跌倒后一蹶不振,总是在回忆过去的辉煌中颓废;有人在跌倒的地方站起来,挥一挥衣袖,重新追求不一样的未来。
昨日的辉煌灰飞烟灭,美好化为乌有,胡雪岩在至暗时刻没有沉沦,而是在寻找新的希望。
在生意场上,被打倒的注定是很快就会被人遗忘的失败者,只有重新站起来的,才会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学会跟昨天告别,未来才会充满无限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