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出海北美 : 突围高端市场的全流程指南

書城自編碼: 41458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徐怀玉 宋蕊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432754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失控的孤独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HK$ 61.6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HK$ 87.9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HK$ 107.8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HK$ 163.9
江南器物志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HK$ 86.9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HK$ 98.8
与贝聿铭同行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HK$ 129.8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HK$ 38.5

內容簡介:
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既面临美国”对等关税”等政策的严峻挑战 ,也面临重塑全球供应链,提升品牌价值的战略机遇。2025年4月美国新政实施后,中国出口企业需构建”动态防御 主动突破”的双轨战略:一方面通过供应链重构规避关税壁垒,或通过并购美国本土企业获取渠道豁免资格 ;另一方面加速品牌升级,从价格竞争转向技术溢价。本书从中国企业全球化趋势和北美市场的特殊性入手,结合大量实战案例,系统解析北美市场准入、文化融合痛点、供应链与物流、销售渠道、用工管理等全方位立体化策略,为中国企业出海北美提供从政策解读到落地执行的完整解决方案。
關於作者:
徐怀玉,长期从事中资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与实践,擅长跨境投资布局、国际合规、政策研判及中外合作架构和商业模式设计,获米兰世博会CWB论坛“中国创造力品牌”大奖。
吉林大学法学硕士,现任TrueHy Investment Consulting Ltd.董事长,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理事会研究员。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特约讲师。曾受江苏省属国企外派至澳大利亚,任澳中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宋蕊,拥有丰富的中外资本市场实战经验,长期专注于境内外股权投资、并购整合及资产管理工作,擅长以宏观分析与战略判断结合,推动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转型,对海外市场准入、风险控制及运营管理具有深刻理解。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学士,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任西姆投资总经理,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特约讲师。曾任华融证券研究员,其研究与业务涵盖能源、高端制造及TMT等多个行业。
目錄
第一篇?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趋势与北美市场的特殊性
1
第1章全球化新时代:中国企业的出海潮
3
第一节? 从制造到品牌:出海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3
第二节? 不同区域的出海模式对比
4
第三节? 为什么北美是更值得中国企业挑战的市场
13
第四节? 专业咨询机构如何帮助企业正确评估北美市场的可行性
15
第2章为什么去北美的企业相对较少
17
第一节? 市场壁垒:高标准、高竞争、高门槛
17
第二节? 法律与合规的挑战:严苛的监管与政策风险
20
第三节? 成本与资本的压力:如何平衡高成本与长回报周期
21
第四节? 市场认知误区:北美真的适合我们吗
26
第二篇? 中国企业如何设计北美出海路径 29
第3章目标明确:如何选择北美市场
31
第一节? 美国 vs 加拿大:不同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31
第二节? 行业分析:哪些行业适合出海北美
38
第三节? 市场进入策略:直营、合资、收购、合作
55
第4章从0到1:构建出海北美的商业模式
67
第一节? 如何定位产品与品牌
67
第二节? 渠道选择:传统零售、电商、线下连锁,哪个更适合
77
第三节? 如何与北美本地商业生态融合
81
第四节? 投资咨询机构如何提供运营架构搭建、团队组建和财务管理支持
85
第5章法规与合规:不踩雷的北美市场运营指南
89
第一节? 企业注册与合规要求
89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商标、数据合规
96
第三节? 合同、雇佣、商业法律上的“坑”
103
第三篇? 如何规避北美市场上的常见风险
107
第6章文化差异带来的商业误判
109
第一节? 中国和北美消费者行为的巨大差异
109
第二节? “低价战略”在北美市场行不通
111
第三节? 品牌信任度的建立远比价格更重要
114
第四节? 咨询机构如何提供精准的市场调查与品牌本地化策略
117
第7章供应链与物流的现实挑战
120
第一节? 北美的供应链为何如此复杂
120
第二节? 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如何优化
125
第三节? 本地化仓储与配送策略
129
第8章销售与渠道的风险
133
第一节? 亚马逊并非万能解药,中国卖家越来越难做
133
第二节? 如何进入北美主流商超与零售体系
135
第三节? 线下渠道与本地代理的风险
138
第四节? 投资咨询机构如何帮助企业搭建多元销售渠道并提供商业合作资源
142
第9章用工与管理的法律风险
146
第一节? 北美招聘与用工合规指南
146
第二节? “中国式管理”在北美的失败案例
149
第三节? 如何打造符合北美文化的管理模式
153
第四节? 投资机构如何提供劳工合规与 HR 管理优化建议
156
第四篇? 成功者的经验与失败者的教训
161
第10章中国企业在北美的成功案例
163
第一节? 中海油北美中心:中国央企成功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163
第二节? 双汇国际收购史密斯菲尔德,技术引进 市场共享的双赢
170
第三节? 万达收购美国 AMC 院线:成功还是失败
176
第11章失败案例分析:掉进坑里的企业
181
第一节? OFO 进军北美:在美国水土不服的共享单车
181
第二节? 加拿大王府井购物中心破产案例
184
第三节? 中国制造企业在墨西哥的投资失败案例
187
第五篇? 北美市场的未来趋势与机遇
193
第12章北美市场的未来增长
95
第一节? 新能源产业链的机会
195
第二节?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商业化
202
第三节? 制造业回流带来的供应链变革
206
第13章新兴行业如何布局北美
211
第一节? 跨境电商的未来趋势
211
第二节? 中国 SaaS 企业的北美机会
213
第三节? 医疗、教育、农业科技的新机遇
216
第四节? 投资咨询机构如何帮助不同产业在北美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
220
第14章北美市场未来的变数
224
第一节? 地缘政治对北美市场的影响
224
第二节? 美加投资环境的变化
232
第三节? 跨境贸易的新模式:关税、供应链与数字化贸易
236
第四节? 投资咨询如何帮助企业制定应对地缘风险的策略
242
第六篇? 投资咨询如何助力企业成功出海北美
247
第15章投资咨询在企业出海中的角色
249
第一节? 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如何熟悉北美市场
249
第二节? 融资与资本规划:如何找到合适的投资伙伴
252
第三节? 法律与合规支持:避免因小失大,合规先行
254
第四节? 供应链与物流优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
257
第五节? 品牌与市场推广:如何用北美的方式讲述中国企业的故事
260
尾 声
264
后 记
273
內容試閱
2024 年春节,按理说我应该在家吃饺子、放鞭炮,和亲戚朋友斗智斗勇地打掼蛋,而我却跑到了加拿大,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街头,捧着一杯滚烫的 Tim Hortons 咖啡,看着远处飘雪发呆。
结果,这趟“逃年”之旅,竟成了我思考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契机。
那几天,我遇到了两个想出海北美的中国企业家,一个是来自佛山的陶瓷大佬,另一个是苏州的装备制造民营企业家。两人风格迥异,但他们的困惑却惊人地相似——国内市场卷不动了,利润越来越薄,想去北美闯一闯,可又不知道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
“加拿大盖房子慢,我们的瓷砖便宜、质量好,加拿大人肯定抢着要!”这位陶瓷老板说得斩钉截铁,眼里全是蓝海市场。可等我一问:
“你了解加拿大的建材标准吗?进口关税怎么算?仓储、配送怎么搞?”她立刻沉默了,挠了挠头:“这个嘛……我回头让人研究研究。”
另一位装备制造企业家则稳重许多。他叹了口气:“国内市场太卷了,我们企业技术不差,但总是打价格战。北美市场是不是个机会?”他的语气不像陶瓷老板那样激情四射,而是透着一种理性和审慎。他更关心的是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注册、法律合规和用工成本。
这两位企业家,一个急于行动却准备不足,一个想得周全却没有清晰路径。他们的问题,正是大多数中国企业想出海北美时的真实写照。
所以在这本书里,我希望为大家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中国企业要不要去北美?第二,中国企业怎么去北美?
先说第一个问题:中国企业到底要不要去北美?
这次加拿大之行,让我真正意识到:中国企业出海北美,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而是一个系统性的挑战。但问题来了,真的没人能去北美吗?当然不是。
内卷的尽头是出海。国内市场越来越卷,企业不再是和同行拼产品,而是在拼供应链、拼价格、拼营销,甚至拼谁亏得起。而北美市场虽然
门槛高,但一旦进入,利润空间、品牌溢价都远比国内要好。有人担心,中美关系、中加关系忽冷忽热,万一政策变动,出海的风险是不是太大?但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问题——正因为市场环境在变,才更需要专业的规划和策略,而不是观望等待。否则,这中西方关系,哪天变冷了,你被活活地冻死;哪天变热了,你又失去了和人“热络”的良机。
中国企业的能力已经足够,近年来,中国企业加速拓展海外市场,出海投资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2023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达到 1773 亿美元,同比增长 7%,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24 年前八个月,中国对外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累计达到 7895 亿元人民币(约 110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5%。
从行业分布来看,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主要领域。其中,医疗健康行业以 29.45% 的占比居首位。此外,科技与云服务、高端制造、医疗健康以及能源资源等行业的出海投资也在逐年增加。
在投资目的地方面,中国企业的海外布局日益多元化。传统上,北美和西欧是主要的投资区域,但新冠疫情后的前两年,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年底,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之后,高举关税大旗,这让很多中国企业主将出海重心移回北美。
企业规模方面,大型企业在出海中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9.5%的大型企业已实施出海计划,19.9% 的大型企业有出海意向。与此同时,中小微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分别有 39.4%、17.5% 和 13.6% 的企业已开展出海业务。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出海呈现出投资规模扩大、行业多元化、目的地多样化以及企业类型丰富等特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接下来谈第二个问题:中国企业怎么去北美?
十年前,出海北美的中国企业还不多,但今天,我们的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品牌意识、供应链管理能力早已不是问题。我不久前考察中海油北美中心,充分证实了这个结论。唯一的问题是——你踩过多少坑?你有没有一条正确的路径?
这本书,不是一本单纯的市场分析,也不是一本浮夸的成功学,而是一本基于实操经验的避坑指南。
我希望把这本书写得实用、接地气,让更多中国企业能少走弯路,少踩坑,真正抓住北美市场的机会。
毕竟,踩过坑的人,总得把路上的石头清理干净,才好让后来人走得更远。
“走出去”容易,“站稳脚跟”才是关键。 对于想要进军北美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投资咨询机构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中国企业的能力与北美市场的机会。如果企业是勇敢的探险家,投资咨询机构就是那张精准的地图,帮助企业绕过沼泽、避开陷阱,走上通往成功的捷径。
识别市场机会,避免盲目出海。不少企业一听“北美市场大、利润高”,就一头扎进去,结果发现北美市场水深、法规严、竞争激烈,最后不得不狼狈撤退。投资咨询机构能提供精准的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帮助企业判断产品是否适合北美市场,如何调整策略,找到真正的“蓝海”。我们出海,不是简单的出国,而是要成功地把企业的生意搬过去,且活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规避法律与合规风险,确保安全着陆。北美市场的法规体系远比国内复杂,从企业注册、税务合规、商标专利,到用工法律、环保标准,每一步都有可能成为“坑”。一个合同漏洞、一个劳工法违规,都可能让企业付出惨痛代价。尽管本人当律师很多年,且对公司法研究较深,但在实操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困惑,不得不请教当地的律师。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就想起当年肯尼斯·斯塔尔在调查比尔·克林顿总统性丑闻(即“莱温斯基事件”)期间的真实经历。据报道,斯塔尔在负责独立检察官调查时,经常遇到复杂的法律问题,不得不向法学院教授请教。而他抱怨过每次法律咨询都要支付 50 美元的电话费。
这个故事突出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即使是顶级检察官,在面对法律难题时,也无法“一个人战斗”,必须依靠专业法律人士的支持。这也侧面反映了美国法律体系的复杂性,以及法律服务的高昂成本。
投资咨询机构能提供合规指导、法律支持、财务规划,确保企业不会因“水土不服”而付出高昂学费。
优化供应链与落地模式,提高竞争力。我在 2025 年春节期间考察了加拿大一家仓储和供应链公司,国内某家知名无人机企业想进入北美市场,该无人机企业觉得只有好产品远远不够,物流、仓储、分销、售后都直接影响品牌能否长期立足,于是找到这家供应链公司寻求服务。当然,这家供应链公司也因为成功服务这家知名无人机企业,获得了比较好的口碑。投资咨询机构能帮助企业规划高效的供应链布局,优化本地服务,降低运营成本,让产品真正“落地生根”。
融资与资本对接,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很多中国企业出海,不仅仅是为了卖产品,而是想建立本地品牌,甚至进行收购、合资合作。投资咨询机构能帮助企业对接北美资本市场,寻找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并购、股权投资、融资规划等专业支持,让企业的海外发展更具可持续性。有一次我在卡尔加里打车,出租车司机是个印度小伙子,他说中国人喜欢当老板,不习惯打工。是的,很多国人出海之后,手笔很大,动辄绿地项目来一个,殊不知一口往往吃不出个胖子来。
文化适应与品牌塑造,让企业被市场接受。中美文化、消费习惯、商业模式差异巨大,很多中国企业在国内是“王者”,在北美却成了“路人”。投资咨询机构可以提供本地化品牌战略、营销方案、客户关系管理,帮助企业快速融入市场,建立品牌认知,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徐悲鸿先生说过,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无傲骨。傲骨是自信,傲气是自大。
北美市场充满机遇,但也布满陷阱,而投资咨询机构正是企业出海的“导航仪”。与其单打独斗、摸索前行,不如借助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的经验和资源,避坑、提速、降本、增效,真正让中国企业在北美市场立足、成长、壮大。毕竟,出海不是一场短跑赛,而是一场长期战,找对“引路人”,才能走得更远。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