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故宫红书:故宫文化百科手册
》
售價:HK$
151.8

《
不被情绪内耗的10种能力
》
售價:HK$
76.9

《
权力意志(全二册。尼采晚年思想结晶;剔除惯性、升华自我的思想利刃)
》
售價:HK$
107.8

《
从领口开始编织的钩针毛衫
》
售價:HK$
64.9

《
日中之光——埃瓦格里乌斯笔下5—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
售價:HK$
107.8

《
唐勾检制研究
》
售價:HK$
63.8

《
俄罗斯通史(公元9世纪—1917年)
》
售價:HK$
107.8

《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1 超强作者阵容,权威科普平台官方出品:院士领衔,中国科学院、顶级学府及科研机构专家倾力创作;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讲坛「格致论道」诚意出品。
2 探寻抑郁症真相,聚焦青少年身心成长:抑郁症是怎么形成的,又该如何治疗?人体为什么会感到疼痛,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基因遗传背后是哪些有趣原理?睡眠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了解自己的身体与情绪,让孩子在阅读中健康成长。
3 全彩印刷,图文并茂:200 幅插图,直观易懂,孩子喜闻乐见。
4 一线科学家真实经历,榜样零距离: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我们的科学家都在做什么,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树立求学志向。
5 院士作序,科普教育顶流大V推荐:中国科学院欧阳自远院士、徐星院士作序,李永乐老师、不刷题的吴姥姥、毕导等联名推荐。
|
內容簡介: |
年轻的你曾为情绪的起伏感到困惑吗?《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 丛书》的生命健康分册专为正在经历成长波动的你而来,为你解锁人体运转的奇妙密码!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这本书会带你探索各种生命奥秘:睡眠如何修复身心?记忆藏在大脑的哪个角落?疼痛如何为身体拉响预警?……还会重点解开你最关心的情绪谜题: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它从何而来,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呢?
翻开这本书,也是在解读自己的身体与情绪,当你了解这些生命科学的真相,也就在成长路上就多了更实用的“心灵防护盾”!
|
關於作者: |
作者:中国科学院蒲慕明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包爱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钱韦等12位科学家。
编者:“格致论道”,由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演讲,由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邀请来自各领域的嘉宾登台分享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
|
目錄:
|
认识疼痛,远离痛苦
表观遗传:为什么基因“记得”父母
抗衰超能力:神奇的远古病毒和自愈因子
别小看了睡眠:生物钟的运转奥秘
再生医学打造“人体4S店”
“百年孤独”的阿尔茨海默病
从理解大脑到模仿大脑:脑科学的未来
失控的进食,一场与身体的斗争
天才也会得的病:躁郁症不是你的错
为什么快乐会“断电”:抑郁症的科学真相
噬菌体,超级细菌的克星
细菌和人,谁的智商更高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一)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仅在航天领域,就实现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比如“嫦娥工程”、“天问一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空间站等。这些成就不仅让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也向世界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已经能够比肩世界最先进水平。这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科技领域,成为我国发展的中流砥柱。
我从事的是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研究,就是因为少年时代被广播中的“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深深地打动,于是下定决心学习地质学,为国家寻找宝贵的矿藏,为国家实现工业化贡献自己的力量。1957年,我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副博士研究生。在这一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航天时代。我当时在阅读国内外学术著作和科普图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太空将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这使我坚定了自己今后的科研方向和道路,于是我的研究方向从“地”转向了“天”。可以说,科普在我人生成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做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义务和使命。要想做好科普,就要将人文注入大众觉得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中,让科学知识与有趣的内容相结合。作为科学家,我们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普及科学方法、科学道德,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传承优良传统的民族,好的精神会代代相传。我们的下一代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力,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与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格致论道”推出的《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丛书是一套面向下一代的科普读物。这套书汇集了100余位国内优秀科学家的演讲,涵盖了航空航天、天文学、人工智能等诸多前沿领域。通过阅读这套书,青少年将深入了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感受科学的魅力和未来的无限可能。我相信,这套书将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启迪和激励,帮助他们打开视野,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感 受榜样的力量,树立远大的志向,将来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
推荐序(二)
近年来,听科普报告日益流行,成了公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国也出现了许多和科普相关的演讲类平台,其中就包括由中国科学院全力打造的“格致论道”新媒体平台。自2014年创办以来,“格致论道”通过许多一线科学家和思想先锋的演讲,分享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思想。在这些分享当中,既有硬核科学知识的传播,也有展现科学精神的事例介绍,还有人文情怀的传递。截至2024年3月,“格致论道”讲坛已举办了110期,网络视频播放量超过20亿次,成为公众喜欢的一个科学文化品牌。
现在,“格致论道”将其中一批优秀的科普演讲结集成书,丛书涵盖了多个热门科学领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向读者展示了科学的瑰丽多彩,让公众了解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了解当代中国科学家的风采,了解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
作为一名古生物学者,我有幸在“格致论道”上做过几次演讲,分享我的科研经历和科学发现。在分享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和现场观众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公众对科学的热烈关注,也感受到了年轻一代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其实,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对科普日益增加的热情,我不仅在“格致论道”这一个新媒体平台上,而且在一些其他的科普演讲场所里,都能强烈地感受到。
回想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在国内社会平台上做科普演讲,到场听众只有区区几人,让组织者感到很尴尬。作为对比,我同时期也在日本做过对公众开放的科普演讲,能够容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科学的兴趣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听科普报告、参加各种科普活动作为家庭活动的一部分。这样的变化是许多因素共同发力促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像“格致论道”这样的平台持续不断地向公众提供优质的科普产品。
再回想1988年我接到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连这个专业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我的中学老师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是研究什么的。但今天的孩子对各种恐龙的名字如数家珍,我也收到过一些“恐龙小朋友”的来信,说长大以后要研究恐龙。我甚至还遇到这样的例子:有孩子在小时候听过我的科普报告或者看过我参与拍摄的纪录片,长大后选择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说明,我们日益友好的科普环境帮助了孩子的成长,也促进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给现在的孩子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年轻一代对科普产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如何把科学更好地推向公众,吸引更多人关注科学和了解科学,依然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希望由“格致论道”优秀演讲汇聚而成的这套丛书,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让孩子在学到许多硬核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科学方法,建立科学思维,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