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售價:HK$
152.9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HK$
86.9

《
漫步上海老房子(修订版)
》
售價:HK$
63.8

《
江淮方言精汇
》
售價:HK$
107.8

《
历史动力学:帝国的兴衰密码
》
售價:HK$
107.8

《
广岛 普利策奖得主首次揭示原子弹爆炸真相 20世纪美国百佳新闻作品TOP1
》
售價:HK$
63.8

《
全生命周期动作发展 第7版
》
售價:HK$
272.8

《
广西常用动物类中药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本书由引言与数字艺术史、数字艺术的美学、网络文化:数字艺术的政治、数字艺术与机构四个部分的28 篇论文组成,论文作者都是当今数字艺术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涉及数字艺术广阔领域的指南,涵盖数字艺术的全部历史、表达和含义,这本文集以承认自身局限为前提,力求对数字艺术实践的历史;数字艺术的美学;数字媒体的政治、网络文化和艺术行动主义;以及数字艺术在展示、收藏和保存方面给机构带来的问题进行一次调查。因此,该书是该领域一本重要的学术著作。
|
內容簡介: |
数字艺术是一种复杂而充满活力的动态形式,其多样性反映了计算能力的指数增长曲线。《数字艺术指南》让读者对数字艺术有了一个包容和深入的理解,涵盖了数字艺术的历史和演化、美学和政治,以及数字艺术与知名机构之间经常发生的动荡关系。本书为塑造当前围绕数字艺术的话语的最有影响力的声音提供了一个平台。他们细致入微的见解为该领域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可能遵循的道路提供了有力而连贯的评估。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将领先国际专家的经验丰富的观点与新兴学者的新工作结合,解决了数字艺术中的关键问题。它展示了来自各个领域的批判和理论方法,包括艺术史、哲学、政治和性别观点等。本书还涵盖了数字艺术的主要实践挑战:如何展示、记录和保存那些可能因快速加速技术过时而被永远抹去的作品。这种最新的、前瞻性的、批判性反思的权威新收藏通过一种对数字艺术的技术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贯穿始终。
|
關於作者: |
克里斯蒂安妮?保罗(Christiane Paul),现为美国纽约新学院媒体研究学院荣休教授。她在新媒体艺术领域著述颇丰,并在国际上就就艺术与科技问题进行了演讲。曾获托马基金会(Thoma Foundation)2016年数字艺术写作奖。她的近期著作包括:专著《数字艺术》(泰晤士与哈德逊出版社,第四版,2023);编著《数字艺术指南》(威立?布莱克威尔出版社,2016);编著《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智慧出版社,2011),与马格?乐芙乔依(Margot Lovejoy)、维多利亚?维斯娜(Victoria Vesna)合编;专著《白立方内外的新媒体》(加州大学出版社,2008)。作为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数字艺术兼任策展人,她策划的展览包括:“科里?阿肯吉尔:专业工具”(2011);“剖析”(2007);“数据动力学”(2001);2002惠特尼双年展网络艺术单元,并负责惠特尼博物馆致力于互联网艺术的网站“艺术港”。她的其他策展项目包括:“编程:艺术中的规则、代码与编排1965-2018”(惠特尼博物馆,2018-2019);“小妹妹(也在看着你)”(普拉特曼哈顿画廊,纽约,2015);“表象之下”(伯鲁桑当代艺术中心,伊斯坦布尔,2015);“公共私人”(凯伦画廊,新学院,2013);“爱德华多?卡茨:生物圈、兔形象文字与转基因作品”(里约热内卢,巴西,2010);“四边形双年展”(里耶卡,克罗地亚,2009-2010);“前馈——历史的天使”(LABoral艺术与工业创意中心,希洪,西班牙,2009),与史蒂夫?迪茨(Steve Dietz)联合策划;“INDAF数字艺术节”(仁川,韩国,2009)。曾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MFA计算机艺术系(1999-2008)、罗德岛设计学院数字媒体系(2005-2008)、旧金山艺术学院(2008)、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媒体中心(2008)任教。
李镇,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与数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目錄:
|
目 录
引言
从数字到后数字 —— 一种艺术形式的演化 /1 克里斯蒂安妮 ?保罗
第一部分 数字艺术的历史
1 数字艺术复杂和多样的表达及其对档案和人文学科的影响/21 奥利弗?格劳
2 早期数字艺术的国际网络/43 达科?弗里茨
3 后视镜中的艺术:艺术中的媒体考古传统/66 埃尔基?胡塔莫
4 原始媒体艺术:重访日本战后先锋艺术/107 草原真知子
5 生成艺术理论/140 菲利普?加兰特尔
6 技术与女性主义界面上的数字艺术/176 詹妮弗?韦
7 数字图像幽灵学/198 查理?基尔
8 参与式艺术:展示的历史和体验/222 鲁道夫?弗里林
第二部分 数字艺术的美学
9 小抽象美学/243 马克斯?本斯
10 数字美学/259 肖恩?库比特
11 计算美学/274 M.比阿特丽斯?法齐 马修?富勒
12 参与式平台与艺术的涌现/289 奥尔加?戈里乌诺娃
13 交互艺术:介入过程/301 纳撒尼尔?斯特恩
14 公共交互的文化工作/320 安妮?巴尔萨莫
第三部分 网络文化:数字艺术的政治
15 信息与传播新世界秩序中的冲击波/343 阿曼?梅多施
16艺术与数字媒体中的批判性智能/371 康拉德?贝克尔
17社交媒体的白银时代:Nettime.org与20世纪90年代的先锋派/386 麦肯锡?瓦克
18企业化领域的艺术:商业社交媒体对在线艺术实践的影响/401 凯尔?夏卡
19艺术可视化/415 列夫?马诺维奇
20批判性游戏:生产悖论/434 玛丽?弗拉纳根
第四部分 数字艺术与机构
21当代艺术与新媒体:数字鸿沟,还是混合话语?/451 爱德华?A.尚肯
22我们之一!新媒体艺术与艺术机构的耦合/469 理查德?莱内哈特
23机构内外的数字艺术——现在去哪?/482 莎拉?库克 阿内塔?克泽米?巴克利
24处理数字艺术的基本原理/504 本?菲诺-拉丁
25用我们的未来相信业余爱好者/525 乔恩?伊波利托
26赋能未来,或如何永存/542 安妮特?德克尔
27展览史与未来:参与和观众的重要性/563 贝丽尔?格雷厄姆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