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潘多拉的罐子:希腊神话中的女性

書城自編碼: 41455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英]娜塔莉·海恩斯 著,鹿半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47653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DK伟大的城市地图
《 DK伟大的城市地图 》

售價:HK$ 217.8
人工智能的多视角审视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书系(第一辑)
《 人工智能的多视角审视 “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书系(第一辑) 》

售價:HK$ 217.8
拥抱自然的孩子:70个深度自然游戏
《 拥抱自然的孩子:70个深度自然游戏 》

售價:HK$ 64.9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III:成就卓越的组织(修订版)
《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III:成就卓越的组织(修订版) 》

售價:HK$ 53.9
艺术家课堂 动漫创作与职业之路
《 艺术家课堂 动漫创作与职业之路 》

售價:HK$ 186.8
暗示的力量: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 暗示的力量: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

售價:HK$ 54.8
权力、国家和太空 :太空行为体的概念化、衡量和比较
《 权力、国家和太空 :太空行为体的概念化、衡量和比较 》

售價:HK$ 107.8
《营造法原》解读
《 《营造法原》解读 》

售價:HK$ 184.8

編輯推薦: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古典协会奖得主娜塔莉·海恩斯的重磅力作,颠覆性地重构希腊神话叙事,全面性地揭露神话演变中的性别政治与权力话语的博弈;

以希腊神话中10位女性人物为中心,结合古希腊戏剧、雕塑、画作、现代影视改编等,为潘多拉、美杜莎、海伦等被污名化的女性形象正名;

·“现在,我们已经在叙事中腾出了空间,来找回那些被遗忘的女性。她们不是反派、受害者、妻子和怪物:她们是人。”
內容簡介:
在希腊神话中,女性或被妖魔化为灾祸之源,或被简化为英雄故事的注脚——潘多拉因好奇心释放人间灾厄,美杜莎因蛇发沦为怪物象征,海伦因私欲引发千帆起航……她们的故事被反复讲述,却鲜少有人追问:为何女性频频成为“罪魁祸首”?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潘多拉的“原罪”:为什么宙斯精心策划的报复,厄庇墨透斯心知肚明的疏忽,都可以被世人原谅,却只有误打误撞的潘多拉背负了万世恶名?

·美杜莎的“怪物化”:作为波塞冬的受害者和雅典娜的报复对象,美杜莎的蛇发与石化之眼,究竟是诅咒,还是人们对女性凝视力量的恐惧投射?

·海伦的“红颜祸水”:一场私奔引燃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但海伦真的是自愿的吗?承认战争源于贪婪与利益之争,比归罪于一位女性更难吗?
…………

从荷马史诗和欧里庇得斯悲剧,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和画作,再到现代影视作品的改编,本书揭示了神话演变过程中的性别密码:当女性成为替罪羊,真相便沉入了茫茫无际的遗忘之海。这不仅是对神话的祛魅与正名,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女性话语权争夺战。
關於作者:
娜塔莉·海恩斯(Natalie Haynes)
作家和广播员。她的作品包括《琥珀之怒》(The Amber Fury)、《一千艘船》(A Thousand Ships)等,其中《一千艘船》曾入围2020年女性小说奖(the Women’s Prize for Fiction)。她的非虚构作品《潘多拉的罐子》讲述了希腊神话中的女性故事,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之一。此外,她为BBC广播4台创作并主持了11季节目《娜塔莉·海恩斯为经典发声》(Natalie Haynes Stands Up for the Classics)。2015年,她因推动古典文化大众化传播的贡献,被授予古典协会奖(the Classical Association Prize)。
目錄
译名对照表…………………………………………………………001
导 言………………………………………………………………001
第一章 潘多拉……………………………………………………005
第二章 伊俄卡斯忒………………………………………………031
第三章 海伦………………………………………………………053
第四章 美杜莎……………………………………………………080
第五章 亚马孙人…………………………………………………106
第六章 克吕泰涅斯特拉…………………………………………137
第七章 欧律狄刻…………………………………………………161
第八章 淮德拉……………………………………………………187
第九章 美狄亚……………………………………………………213
第十章 珀涅罗珀…………………………………………………245
尾 声………………………………………………………………269
致 谢………………………………………………………………271
延伸阅读及其他资料………………………………………………274
內容試閱
第一章 潘多拉
提起潘多拉,我们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她手里拿着一个匣子,或者坐在匣子旁边。她正打开匣子,要么是出于好奇想看看里面有什么,要么是已经知道里面有什么,想把它放出来。匣子里面的东西既抽象又可怕:世界上所有的邪恶正被释放到人间。好在我们都很清楚应该怪谁:那个克制不住好奇心的美丽女子。
这显然是一个与夏娃相呼应的故事。上帝告诉亚当,在伊甸园里可以做任何事,可以吃任何树上的果实,除了那棵智慧树——它就长在亚当伸手可及的地方,上面还盘着一条巧舌如簧的蛇。随后,上帝又创造了夏娃,但并没有告诉她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她应当是从亚当那里听说过,因为当蛇(也是上帝创造的)问她在伊甸园里有没有哪棵树上的果实不能吃的时候,她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答道,所有的都可以吃,唯独那棵树上的果实不行,因为吃了会死。那棵智慧树吗?蛇说道,你们不会死的,只会懂得分辨善恶,就像上帝一样。根据《创世记》,夏娃与亚当分食了果实。蛇是对的,他们没有死,尽管夏娃因听信了蛇的话被处以分娩之苦,而蛇之所以存在并说出那番话,其实完全是上帝的责任。

然而,即使跟夏娃比起来,潘多拉在历史上的待遇也太糟糕了。夏娃至少是听信了蛇的话,吃下了已经被明令禁止的东西。而潘多拉其实并没有打开盒子,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恶意。事实上,直到赫西俄德的《劳作与时日》(Works and Days)在16世纪被伊拉斯谟翻译成拉丁文时,匣子才出现在她的故事中,这距离赫西俄德的希腊文原本已有两千多年了。伊拉斯谟一直在寻找一个能表达希腊语“pithos”(意为“罐子”)的词。正如古典学者兼翻译家M. L.威斯特(M. L. West)所描述的,赫西俄德指的是一种高约一米的陶制储物罐。希腊的罐子底部很窄,越往上越宽,罐口很大。这种罐子不太结实:在任何一个古希腊文物的博物馆里,你都会看到这种罐子上有许多裂缝和修补的痕迹,这说明了它们是多么易碎。这类陶罐通常是美丽且装饰华丽的艺术品,但并不适合存放那些会在未来几千年里给人类带来无尽痛苦的邪恶之物。而且,但凡扫过厨房地板的人都会无奈地承认,盖子总有松脱的时候。如今我们至少还有螺旋瓶盖,可潘多拉肯定没有。

威斯特猜测,伊拉斯谟可能是把潘多拉和普赛克的故事搞混了。普赛克是希腊神话中的另一个人物,当她被派往冥界完成任务时,确实也带着一个匣子,希腊语为“puxos”,通常转写为“pyxis”。这无疑是一个可信的理论。那么,伊拉斯谟到底是混淆了潘多拉和普赛克这两个人物,还是混淆了“pithos”(“罐子”)和“puxos”(“匣子”)这两个发音相似的词呢?无论如何,受害者都是潘多拉。因为打开一个匣子可能要下点功夫,但掀开盖子或打碎一个头重脚轻的陶罐则要容易得多。然而,保留在我们文化中的,却是那个怀着恶意打开匣子的潘多拉,尽管这其实是一个被文字篡改过的形象。

早在伊拉斯谟(卒于1536年)的版本流传开来之前,潘多拉在绘画作品中的形象一直是拿着罐子的,即使当画家想把她塑造成一个恶女的时候也不例外。让·库桑(Jean Cousin)在1550年前后将她描绘为“潘多拉魔瓶前的夏娃”(Eva Prima Pandora)的作品中,把潘多拉和夏娃合二为一。画中的女子近乎全裸,仅以一块布料遮住腿间,一只手放在罐子上,另一只手搁在骷髅头上。后来的画作中也有她拿着罐子的形象:比如亨利·霍华德(Henry Howard)于1834年创作的《潘多拉魔瓶的开启》(The Opening of Pandora’s Vase)。但她最著名的形象要在大约40年后才出现,此时伊拉斯谟的版本似乎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艺术家的集体意识之中了。
1871年,罗塞蒂(Rossetti)完成了潘多拉的肖像画,画中她双手捧着一个小金匣,盖子上镶嵌着大颗绿色和紫色的宝石,与她右腕所戴的一只手镯上的华丽宝石相互映衬。她右手纤长的手指微微弯曲,正在缓缓打开盒盖,左手则紧紧抓住盒子的底座。盒盖和盒身之间开启了一条极细的缝隙,一缕橙色的烟雾已经冒了出来,朝她红棕色的卷发后方萦绕而去。盒子里到底装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无论如何都不是好东西。再细看盒子的正面,就在潘多拉左手拇指的上方,两行拉丁语铭文让情况看起来更加不容乐观:“Nascitur Ignescitur”——生于烈火。这个匣子是罗塞蒂亲手制作的,但后来遗失了。

这幅肖像高逾一米,饱和的色调与画中央的文字一样炽烈:潘多拉身着一件猩红色的圆领长袍,宽大的布料在手臂和身体处堆起了层层褶皱。她的嘴唇是用同样鲜艳的红色画出的一个完美的弓形。嘴唇正中的一小片阴影营造出了一种她正噘着下嘴唇面向观者的效果。她那双极大的蓝眼睛毫无愧色地直视着我们。画中的模特是简·莫里斯(Jane Morris),她是艺术家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is)的妻子,罗塞蒂与她正处于一段激情四射的婚外恋中评论家们纷纷猜测,威廉·莫里斯会怎么看待自己的妻子被另一个男人画得如此性感撩人。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去问一下简·莫里斯如何看待自己以这样的形象来诠释赫西俄德的《神谱》(Theogony)中所描绘的潘多拉——“美丽的邪恶”(“kalon kakon”)。也没有人问过潘多拉,对那个被她用一双玉手紧紧握住的东西有何看法。

* * *
或许是时候从头开始审视潘多拉的故事了,看看它是如何演变的,她的形象又是如何在一个又一个的作家和艺术家笔下不断变化的。对于美好的事物,我们往往需要追溯到古希腊,去了解它的起源。最古老的源头就是赫西俄德,他生活在公元前8世纪晚期希腊中部的维奥蒂亚。他讲过两次潘多拉的故事,第一次相对简短,出现在他的诗歌《神谱》中。

这部长诗是一个起源故事,列举了众神的谱系。首先是混沌之神卡俄斯,然后是大地神(Earth),接着是地狱神(Underworld),再接下来的这位我们应该认识—厄洛斯,他能软化肉体,战胜理性。混沌创造了厄瑞玻斯和夜神(Night),夜神创造了太空(Air)和白昼(Day),大地神又创造了天空神(Heaven),依此类推。两代之后,我们读到了宙斯的部分:天空神(乌拉诺斯)和大地神(盖亚)有多个孩子,包括克洛诺斯和瑞亚。乌拉诺斯远不是个好父亲,他把孩子们藏在洞穴里,不让他们出来。为了摆脱压迫,克洛诺斯最终用母亲给的尖钩阉割了父亲,并把割下的生殖器扔进了大海(这就是阿芙洛狄忒的诞生。现在也许可以开始思考弗洛伊德对此是否有话要说了)。克洛诺斯和瑞亚又生了很多孩子:这些前奥林匹亚神被称为泰坦神。然后,克洛诺斯也未能通过基本的父爱测试,他把子女们挨个囫囵吞了。为了避免被克洛诺斯吞噬,瑞亚偷偷生下了宙斯。随后,宙斯迫使克洛诺斯把兄姐们都吐出来,并自己接过了众神之王的衣钵。可想而知,他们的家庭聚会一定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宙斯通常被描述为足智多谋的,但狡黠的泰坦神普罗米修斯却两次让他尝到了挫败的滋味。赫西俄德显然在寻找一个故事来解释为什么希腊人要把牛骨献祭给众神,而把好肉留给自己。既然要献祭,就该是一些好东西,而骨头并不是牛身上最好的东西,那么就需要一个解释了。赫西俄德告诉我们,在一个叫梅科涅(Mekone)的地方,普罗米修斯耍了个把戏。他的任务是将肉分配给众神和凡人,于是他将好肉藏在牛肚下面献给宙斯,而在给凡人的那份里,则是一块油光闪亮的牛脂盖着一堆牛骨。宙斯表示自己的那份看起来不太好,于是普罗米修斯请他亲自来挑选。众神之王做出选择后才发现上当了:凡人得到了好肉,而众神只有一堆骨头。
普罗米修斯耍的第二个把戏则是赤裸裸的偷窃:他偷了属于众神的火种,并将其赠予凡人。他也因此遭到报复:众所周知,他被缚在岩石上,每天被鹰啄食肝脏。他的不死之身意味着他的肝脏每天都会再生,因此整个残酷的过程永无休止。火改善了凡人的生活,这让宙斯大为恼怒,决定给人类一份邪恶(kakon)来平衡一下。他让赫淮斯托斯用泥土塑造出一个年轻女子的模样。雅典娜为这个无名少女穿上银袍,戴上面纱和一顶饰有动物图案的金色冠冕,他们完成后,向诸神展示了这个“kalon kakon, ant’agathoio”(“美丽的邪恶”,即“善的代价”),他们都明白,凡人将无法抵挡她的魅力。赫西俄德写道,从她开始,“女人”这个致命的族类就此诞生。被渴求的感觉总是很好。

这样一个寥寥数语的故事需要大量的阐释和解读。首先,赫西俄德为什么不用“潘多拉”个名字?其次,赫西俄德是否真的认为女性是与男性不同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潘多拉与夏娃就大不相同了:亚当和夏娃是未来所有男人和女人的祖先,而潘多拉只是女人的祖先。再次,她的罐子或盒子,或者随便什么容器在哪里?我们要到赫西俄德第二个较长的版本中才能知道更多。最后,我们对潘多拉本人有什么了解?她是“土生土长”的,由泥土塑造而成。众神的工匠赫淮斯托斯设计并打造了她,技艺精湛的雅典娜装饰了她。我们知道潘多拉很美。但她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对此赫西俄德却一笔带过,然后就偏题大谈女人的嫌贫爱富,连蜜蜂都比她们强。潘多拉被带到众神面前,他们都惊叹于她的完美,而她则欣喜于自己的衣裙——kosmo agalomenēn(“以她的装饰为荣”)。看起来好像赫西俄德本人也被她迷住了,尽管他将她描述为邪恶且危险的。刚被创造出来的她,天真地为拥有一件漂亮衣服而快乐。

赫西俄德在《劳作与时日》中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更详细的重述。这首诗主要是用来谴责他那位懒散的弟弟珀耳塞斯的,由此证明诗人消极攻击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女性。其兄弟也是他六步格诗句的靶子。在故事中,宙斯再一次因普罗米修斯的盗窃行为而暴怒,宣布要“赐给他们一份邪恶,作为神火的代价”——“anti puros dōsō kakon”。他接着说道,潘多拉会是一个让凡人见之心喜、欣然悦纳的邪恶之物。他再次命令赫淮斯托斯去完成这个棘手的创造性工作:潘多拉是由土和水制成的,被赋予了人类的声音和力量,而她的容貌体态看起来就像一位不朽的女神。雅典娜教她纺织,阿芙洛狄忒为她倾注了极致的优雅、煎熬的欲念和灼人的苦闷(后两种特质大概指的是潘多拉将在男性心中激起的情感,但也正是她自身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众神匆匆得令而去。事实上,还有更多的神也参与其中:美惠三女神、劝导女神和时序女神用金饰和鲜花为她梳妆。赫耳墨斯赋予了她狗一般的心智(这可不是赞美:古希腊人并不像今人这样爱狗)和诡诈的本性。他还给了她声音,为她命名:“他将这位女子称为‘潘多拉’,因为奥林匹斯山的诸神都送了她一份礼物,她是凡人的灾难。”接着,众神的使者赫耳墨斯把潘多拉从神界带走,来到凡间,把她作为礼物送给了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普罗米修斯(其名的字面意思为“先见之明”)曾警告他弟弟不要接受任何来自宙斯的礼物。而厄庇墨透斯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后知后觉”,也许这就是他为何会忘记宙斯的礼物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厄庇墨透斯接受了潘多拉,凡人无忧无虑的生活也到此为止了。赫西俄德解释说,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大地上,远离邪恶,无须辛劳,亦没有病痛。然而,当潘多拉打开了盖子,一切就都结束了,悲伤和烦恼从此在人间蔓延。只有希望(厄尔庇斯)留了下来,安稳地待在她坚实的居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