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HK$
140.8

《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售價:HK$
63.8

《
《法官如何裁判》(在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下如何寻求个案公正的判决之道,麦读译丛18)
》
售價:HK$
86.9

《
自由的危机:全球视角下的英国内战史
》
售價:HK$
173.8

《
索恩丛书·俾斯麦:欧洲风暴
》
售價:HK$
196.9

《
元首政治与帝国治理——以赫洛迪安《罗马帝国史》为考察对象
》
售價:HK$
74.8

《
镜观中国 1930年代的中国人、中国事和中国景 “走近中国”译丛系列
》
售價:HK$
85.8

《
地中海十城:西方文明的古典基因
》
售價:HK$
97.9
|
內容簡介: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为各种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本书以“环境中的人”为核心,以人生全程发展为主线,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对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全书分为十一章。第一章讨论了人作为系统与环境的总体关系。第二章介绍了与人类行为相关的基本理论。本次修订增加孕期与胚胎的相关内容,第三章至第十一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人在胚胎期、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老年期的发展特点等,并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深入分析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生发展的影响。本书有助于读者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把握人类行为的规律,从而为理解案主行为、制定介入策略、满足案主需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
關於作者: |
库少雄,男,1964年生。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学士,南京大学法学(社会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出版《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临床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福利政策分析与选择》《自杀:理解与应对》《理解与服务:民族社会工作实务》《〈自杀论〉:阅读指南与学术探讨》等作品。 徐莉,200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社会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12—2013年及2023—2024年,分别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访学。现为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MSW硕士点负责人。先后担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社会工作联合会监事长等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人文社科项目、湖北省社科项目、武汉市社科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入选人员,2016年度武汉市“黄鹤英才(专项)计划”入选人才,2020年度中国百名社工人物。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001第一节 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相互作用/002第二节 研究人类行为的模式/008第三节 生态系统模式/013第四节 人类行为动力学/033第五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的应用领域/040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047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048第二节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053第三节 行为主义理论/058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061第五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065第六节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069第三章 孕期与胚胎:生物、心理与社会影响/075第一节 生物系统:孕期生理变化与胚胎健康/076第二节 心理系统:孕期情绪、压力与胚胎发展/081第三节 社会系统:家庭、政策与胚胎福祉/085第四章 胎儿期:生物、心理与社会影响/091第一节 生物系统:胎儿发育与环境优化/092第二节 心理系统:感觉与情绪发展/100第三节 社会系统:家庭、政策与婚育观念/103第五章 婴儿期:成长与早期发展/111第一节 生物系统:生长阶段与动作发展/112第二节 心理系统:语言、认知与情绪/120第三节 社会系统:依恋、道德感与社会性/132第六章 幼儿期:认知与社会性发展/143第一节 生物系统:生长发育与神经系统/144第二节 心理系统:知觉、记忆与语言/147第三节 社会系统:自我意识、性别认同与社会交往/156第七章 儿童期:身心发展与社会化/173第一节 生物系统:身体、动作与运动发展/174第二节 心理系统:感觉、知觉、注意与思维/176第三节 社会系统:社会交往、学习与社会化/186第八章 青春期:生物成熟与心理变化/199第一节 生物系统:身体、生理与性发育/200第二节 心理系统:思维、自我中心主义与情绪/207第三节 社会系统:社会化与关系发展/218第九章 成年早期:成熟与生活转变/223第一节 生物系统:成年早期的生物与身体素质/224第二节 心理系统:认知、情感与亲密关系/226第三节 社会系统:职业与家庭/237第十章 成年中期:心理与社会适应/249第一节 生物系统:成年中期的生理变化与适应/250第二节 心理系统:成年中期的心理特点与调适/254第三节 社会系统:家庭关系、职业生涯与人际关系/262第十一章 老年期:老化与生活质量/269第一节 生物系统:老年期的生理特征与健康/270第二节 心理系统:老年期的心理发展与任务/281第三节 社会系统:老年期的社会参与和生活事件/293参考文献/310第3版后记/319第2版后记/321第1版后记/322
|
內容試閱:
|
自本书第1版面世至今,已悄然走过二十载春秋。从初版时国内同类教材寥寥无几的探索阶段,到第2版修订时众多优秀教材百花齐放的发展时期,再到如今社会工作学科蓬勃发展、知识体系持续迭代的新阶段,本书始终在时代浪潮中与学科共同成长、不断蜕变。近年来,社会工作实践领域不断拓展,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与日俱增,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我们深感有必要对本书进行新一轮的修订,以更精准地回应学科发展需求与实践挑战。此次修订,我们不仅全面梳理了前两版的内容,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典型案例与政策动态,对理论框架进行了优化完善,还进一步强化了知识的逻辑性与实践指导性,力求让教材内容更加贴合当下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的需要。承蒙库少雄老师信任与委托,在他因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主持修订工作之际,我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牵头推进本书第3版的修订。此次修订恰逢我于美国波士顿大学访学,在异国的学术环境中,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教材与前沿文献,深切感受到学科知识的动态发展与实践需求的迭代更新。在研读国外教材时,我注意到其对孕期与胚胎发展议题的深度探讨——从生物医学的孕育机制,到孕妇心理状态的变化,再到家庭、社区乃至社会文化对孕期的影响,形成了多维交织的研究视角。受此启发,我们决定在第3版中新增一章“孕期与胚胎:生物、心理与社会影响”,由本人撰写,试图填补前两版内容的空白,力求更全面、系统地呈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生命全周期图景。本次修订秉持“作者负责章节更新”的原则,邀请各章节原作者基于自身专长与最新研究成果,对内容进行深度打磨与优化,确保知识的专业性、时效性与权威性。在此过程中,各位同仁投入大量心血,结合理论前沿与实践案例,对原有框架进行拓展与深化,让教材更贴近当下社会工作教学与实务需求。感谢研究生朱阁协助整理参考文献格式,为修订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尤其要感谢编辑钱坤老师、张馨芳老师,在时差和跨国沟通的挑战下,依然以极高的效率与专业素养推动本书出版进程。同时,向第1版、第2版的主编库少雄老师及所有参与编写的同仁致以敬意,正是前人的积累与开拓,为此次修订奠定了坚实基础。尽管我们全力以赴,但鉴于学识水平与时间所限,书中难免仍存在不足之处。衷心期盼学界同仁、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我们将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吸纳,在未来继续推动本书的优化与更新,为社会工作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贡献绵薄之力。徐莉2025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