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当我们说“时间是金钱”“争论是战争”“思想是食物”“理论是建筑物”……这些不是简单的修辞,而是隐喻思维的底层逻辑。
AI 能否真正理解人类?而我们人类又能否真正理解彼此?隐喻与我们人类的语言、思维、文化、现实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你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
著名的语言学家,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自1972年开始,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认知科学与语言学教授,现已退休。目前是该校神经心灵与社会中心的主任。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概念系统等。重要著述包括《女人、火和危险的事情》(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道德政治》(Moral Politics)、《别想那只大象》(Don’t Think of an Elephant!)等。
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
著名的语言学家,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自1994年开始,任美国俄勒冈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该校菲利普·H. 奈特文理学院荣休教授。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伦理学、实用主义等。重要著述包括《身体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he Body)、《思想中的身体》(The Body in the Mind)、《道德想象》(Moral Imagination)等。
译者简介
何文忠,博士,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所副教授,中华译学馆研究员。主要从事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认知语言学、翻译与翻译技术研究。长期从事语言学和翻译技术教学,已经出版专著和译著4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