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何以滋养灵魂 周国平经典代表作

書城自編碼: 414512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周国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222238961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营救里斯本丸
《 营救里斯本丸 》

售價:HK$ 66.1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售價:HK$ 1177.6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售價:HK$ 83.2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售價:HK$ 70.6
结构 Structures(埃隆马斯克推荐读物之一,经典又实用的结构力学普及读物)
《 结构 Structures(埃隆马斯克推荐读物之一,经典又实用的结构力学普及读物) 》

售價:HK$ 93.2
影响世界的十八个定律:破解万物运行规律人类,如何用公式定义世界?
《 影响世界的十八个定律:破解万物运行规律人类,如何用公式定义世界? 》

售價:HK$ 65.8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售價:HK$ 327.8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售價:HK$ 118.8

編輯推薦:
★ 周国平经典代表作,写给当代年轻人的精神拾荒集!
★ 重建内心的丰盈,抵御快节奏生活的浮躁与虚无,豆瓣多版本8分以上。
★ 8个主题,102篇文章,周国平散文精选集,讲述安顿灵魂的N种方式!
★ 拒绝鸡汤说教,引导人向内探寻,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提供切实可行的心灵疗愈方案。
★ 灵魂最大的快乐。不是一心求解的本领,不是真理在握的姿态;是心领神会的境界,是愉快澄明的心境。——周国平
內容簡介:
《何以滋养灵魂》是周国平散文经典代表作,重建内心的丰盈,抵御快节奏生活的浮躁与虚无。这是一本关于精神成长和人生哲思的随笔集,探讨如何在喧嚣世界中保持内心丰盈。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书中强调,真正的满足源于精神世界的构建,而非物质的堆砌。作者从阅读、思考、独处、艺术等角度,探讨滋养灵魂的方式,并借哲学家的智慧,深入探讨幸福、孤独、人生意义等话题。他认为,学会独处是获得内在宁静的关键,精神的富足才是生命的真正财富。
文字温和通透,兼具哲理与人文关怀,适合希望寻找内心安定、追求精神成长的读者。
關於作者:
周国平

学者、作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1945年生于上海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散文作品:《灵魂只能独行》《爱与孤独》《何以滋养灵魂》《只有一个人生》《醒客的世界》《人生哲思录》《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
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扎记》《宝贝,宝贝》《偶尔远行》《人生答案之书》
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史讲义》
尼采译著:《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教育何为?》《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目錄
第一辑? 不时髦的读书
人与书之间
爱书家的乐趣
读书的癖好
愉快是基本标准
因为它在那里
读永恒的书
直接读原著
经典和我们
做一个真正的读者
名著在名译之后诞生
读书与时尚——答上海美术出版社《创意》杂志问
我的读书旨趣
好读书
读好书
怎么读
第二辑? 语言的圣殿
私人写作
走进一座圣殿
小说的智慧
读《务虚笔记》的笔记
在失语和言说之间
第三辑? 文学没有使命
平淡的境界
诗人的执着和超脱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
自己的读者
也重读安徒生
简洁的力量
小散文模式
作为读者的批评家
哲学与文学批评(论纲)
一个文学家眼中的哲学
青春不等于文学
精神拾荒三步曲
答《诗刊》杂志问
诗歌创新和诗人使命——在一次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经典作家的处女作——简评小说《追风筝的人》
论诗
论创作
论风格
幽默与自嘲
第四辑? 纯粹的写作
纯粹的写作
首先是思想者——《思想者文丛》编者的话
自由的灵魂
有这么一本书
不寻常的《遗弃》
写作的理由和限度
青春的反抗和自救——肖睿《一路嚎叫》序
人情练达皆文章——林采宜《肆无忌惮》序
有灵魂的写作者——桑麻《灵魂的守望》序
有行动力的思考者
第五辑? 我的写作观
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答《中国青年》杂志
为自己写,给朋友读——写在《尼采 :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出版之际
世上并无格言家——《人与永恒》再版感言
写作·童心·气质——答《婚姻与家庭》杂志读者问
答《时代青年》杂志
关注人生的哲学之路
没有人是专门写散文的——周国平散文》自序
美文而且哲理?——《周国平哲理美文》自序
自由的写作心态 ——《人与永恒》香港版自序
我需要回到我自己
要有追求,但不要强求——答黑龙江《生活报》记者问
写作与心灵生活
在我的写作之国中,我是不容置疑的王——答《文汇报》记者问
我只面向独立的读者 ——《我的心灵自传》香港版序
精神浪漫年代的产儿——《诗人哲学家》新印小序
思想的原生态——《人与永恒》新版序
与中学生谈写作
生命的足迹
写作的理由和限度
写作的态度
作品的价值
第六辑? 精神寻找形式
纯粹艺术 :精神寻找形式
一个现代主义者对后现代主义的感想
零度以下的辉煌
现代人与福音——解读旺忘望的新作
摇滚的真理——《自由风格》序
艺术家的看及其他——谈王小慧和她的摄影
论 美
论艺术
论艺术家
第七辑? 时尚考察
纪念所掩盖的
名人和明星
休闲的时尚
把我们自己娱乐死?
媒体时代的悲哀
向教育争自由
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曹保印《聆听教育的真声音》序
快乐工作的能力
学术规范化和学者使命
忘记玄奘是可耻的
诚信、信任和人的尊严
企业家式的能力
品行与报酬
文化与市场
第八辑? 科学与人文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
人是地球的客人
医学的人文品格
医学与人文关怀
关于绿色文明的访谈录
我反对克隆人
电脑∶现代文明的陷阱?
內容試閱
人与书之间

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
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
同方面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

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时在我就学的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理轻文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一直是班里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同学和老师差不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囊括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

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我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
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阅读。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易卜生等等,读得入迷。老师课堂提问点到我,我站起来问他有什么事,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来惭愧,读了几年哲学系,哲学书没读几本.读得多的却是小说和诗。我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阅读和习作并非徒劳,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变,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的体悟。这一点认识,对于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
我上北大正值青春期,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
殊氛围,其影响毕生不可磨灭。幸运的是,我在这三方面遭遇俱佳,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优美的燕
园风光陪伴着我,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心,使我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
哲学败坏,则应当感谢文学。

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文学与人生有不解之缘,看重人的命运、个性和主观心境,我就在哲学中寻找类似的东西。最早使我领悟哲学之真谛的书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一本著作残篇集,赫拉克利特的“我寻找过自己”,
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犹如抽象概念迷雾中耸立的三座灯塔,照
亮了久被遮蔽的哲学古老航道。我还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尔、休谟,因为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
的绝对真理体系怀着戒心。可惜的是,哲学家们在批判早于自己的哲学体系时往往充满怀疑精神,一旦构筑自己的体系
却又容易陷入独断论。相比之下,文学艺术作品就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并不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谜
一个终极答案。

长期的文化禁锢使得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竟也无缘读到尼采或其他现代西方人的著作。上学时,只偶尔翻看过萧赣译
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因为是用文言翻译,译文艰涩,未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大学毕业以后很久,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现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一时兴发,我搞起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和研究,而今已三年有余。现在,我正准备同尼采告别。

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得自
己走。在这路途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了如许情趣。也许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贞专一的爱情。倘若临终时刻到来,我相信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亲朋好友,还一定有若干册体己好书。但尽管如此,我仍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深,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