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售價:HK$
70.6

《
结构 Structures(埃隆马斯克推荐读物之一,经典又实用的结构力学普及读物)
》
售價:HK$
93.2

《
影响世界的十八个定律:破解万物运行规律人类,如何用公式定义世界?
》
售價:HK$
65.8

《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售價:HK$
327.8

《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售價:HK$
118.8

《
巴格达新版 和平之城 血腥之城 汗青堂丛书055
》
售價:HK$
118.8

《
水之契约
》
售價:HK$
79.2

《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售價:HK$
130.9
|
編輯推薦: |
1.超强作者阵容: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倾力创作。
2.恐龙、古人类、奇异昆虫,探秘生机勃勃的远古世界。特别收录由徐星院士写作、四年级语文课文同名科普文章全文。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与课本同步阅读,提高阅读兴趣。
3.200 幅插图,全彩印刷,图文并茂,直观易懂,孩子喜闻乐见。
4.每个章节都来自一线科学家的一手材料、真实经历,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我们的科学家都在做什么,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树立求学志向。
5.院士作序推荐,众多教育界、科学界、科普届顶流大V联名推荐。
|
內容簡介: |
想知道恐龙如何“解锁”飞行技能?2亿年前中国龙的原型长什么样?这本《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丛书》古动物分册,带你开启穿越亿万年的探险!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你将跟着科学家的脚步,在恐龙化石遗址打卡,一窥恐龙蛋里藏着的“成长日记”,破解大象牙齿年轮里刻着的生存密码,还有琥珀里的小生命会悄悄告诉你:原来亿万年前的地球,藏着这么多比科幻片还精彩的细节。
这不是冰冷的图鉴,而是能触摸的时空漫游——每块化石里,都藏着古动物写给你的神秘私信。
|
關於作者: |
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古动物学家徐星、舒德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原 等10位科学家。
编者:“格致论道”,由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科学文化演讲,由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持。致力于非凡思想的跨界传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邀请来自各领域的嘉宾登台分享新思想、新观点、新成果。
|
目錄:
|
飞向蓝天的恐龙 2
看山水,找恐龙 22
寻“龙”记:到 2亿年前寻找中国龙的原型 42
恐龙蛋里藏着什么秘密 58
寻找 5亿年前人类由来的证据 76
人类,超级改进版的鱼 98
探秘史前“飞行怪兽”:翼龙 118
象牙,解锁生死梦幻的大象演化 142
琥珀,时光胶囊 162
远古奇虫 182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一)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仅在航天领域,就实现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比如“嫦娥工程”、“天问一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空间站等。这些成就不仅让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也向世界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已经能够比肩世界最先进水平。这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科技领域,成为我国发展的中流砥柱。
我从事的是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研究,就是因为少年时代被广播中的“年轻的学子们,你们要去唤醒沉睡的高山,让它们献出无尽的宝藏”深深地打动,于是下定决心学习地质学,为国家寻找宝贵的矿藏,为国家实现工业化贡献自己的力量。1957年,我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副博士研究生。在这一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升空,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航天时代。我当时在阅读国内外学术著作和科普图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太空将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这使我坚定了自己今后的科研方向和道路,于是我的研究方向从“地”转向了“天”。可以说,科普在我人生成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做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义务和使命。要想做好科普,就要将人文注入大众觉得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中,让科学知识与有趣的内容相结合。作为科学家,我们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普及科学方法、科学道德,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传承优良传统的民族,好的精神会代代相传。我们的下一代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力,以及他们的科学素养与国家未来的科技发展息息相关。“格致论道”推出的《少年中国科技·未来科学+》丛书是一套面向下一代的科普读物。这套书汇集了100余位国内优秀科学家的演讲,涵盖了航空航天、天文学、人工智能等诸多前沿领域。通过阅读这套书,青少年将深入了解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杰出成就,感受科学的魅力和未来的无限可能。我相信,这套书将会为他们带来巨大的启迪和激励,帮助他们打开视野,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感 受榜样的力量,树立远大的志向,将来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自远
推荐序(二)
近年来,听科普报告日益流行,成了公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我国也出现了许多和科普相关的演讲类平台,其中就包括由中国科学院全力打造的“格致论道”新媒体平台。自2014年创办以来,“格致论道”通过许多一线科学家和思想先锋的演讲,分享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思想。在这些分享当中,既有硬核科学知识的传播,也有展现科学精神的事例介绍,还有人文情怀的传递。截至2024年3月,“格致论道”讲坛已举办了110期,网络视频播放量超过20亿次,成为公众喜欢的一个科学文化品牌。
现在,“格致论道”将其中一批优秀的科普演讲结集成书,丛书涵盖了多个热门科学领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插图,向读者展示了科学的瑰丽多彩,让公众了解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了解当代中国科学家的风采,了解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
作为一名古生物学者,我有幸在“格致论道”上做过几次演讲,分享我的科研经历和科学发现。在分享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和现场观众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公众对科学的热烈关注,也感受到了年轻一代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其实,公众对科普的需求,对科普日益增加的热情,我不仅在“格致论道”这一个新媒体平台上,而且在一些其他的科普演讲场所里,都能强烈地感受到。
回想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在国内社会平台上做科普演讲,到场听众只有区区几人,让组织者感到很尴尬。作为对比,我同时期也在日本做过对公众开放的科普演讲,能够容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报告厅座无虚席。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科学的兴趣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家庭把听科普报告、参加各种科普活动作为家庭活动的一部分。这样的变化是许多因素共同发力促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像“格致论道”这样的平台持续不断地向公众提供优质的科普产品。
再回想1988年我接到北京大学古生物专业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连这个专业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甚至我的中学老师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是研究什么的。但今天的孩子对各种恐龙的名字如数家珍,我也收到过一些“恐龙小朋友”的来信,说长大以后要研究恐龙。我甚至还遇到这样的例子:有孩子在小时候听过我的科普报告或者看过我参与拍摄的纪录片,长大后选择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说明,我们日益友好的科普环境帮助了孩子的成长,也促进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给现在的孩子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年轻一代对科普产品的要求也更高了。如何把科学更好地推向公众,吸引更多人关注科学和了解科学,依然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希望由“格致论道”优秀演讲汇聚而成的这套丛书,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让孩子在学到许多硬核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科学方法,建立科学思维,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