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在艺术中自我疗愈:六位西方艺术家个性心理解读 西方画家 心理解读 自我疗愈

書城自編碼: 414508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灵疗愈
作者: [中]吴克成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223666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财政与国家治理
《 财政与国家治理 》

售價:HK$ 162.8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HK$ 96.8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HK$ 305.8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HK$ 96.8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售價:HK$ 85.8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HK$ 272.8
房地产的逻辑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HK$ 75.9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HK$ 96.8

編輯推薦:
◆聚焦米开朗基罗、马奈、克里姆特等六位西方艺术大师,围绕自恋型人格、回避型人格、自我憎恶等心理议题,以百余幅传世艺术作品高清图为依托,打磨成面向大众的心灵疗愈指南。
◆艺术史长河中的那些传世作品,仿佛一面面镜子,既映照出创作者的内心褶皱,也照见观者的灵魂投影。
◆ 不论有没有意识到,一个人创作的东西总是能够从蛛丝马迹中透露出他内心的状态。如何察觉到它,正确地认知它,直到疗愈它,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內容簡介:
本书以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视角,品鉴西方传世画作,透过画作的艺术特点,结合画家的创作人生,剖析这些画作背后的心理秘密,看清这些画家隐藏的创伤、缺陷与困境的成因。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共有六章,对应米开朗基罗、马奈、高更、克里姆特、席勒、弗里达六位著名画家。每章皆从对应画家的传世画作入手,通过画作的特点、争议和影响,剖析画家的隐秘心理与性格缺陷。在详细解析成因后,还设置自我提问、心理练习环节,助力读者察觉是否陷于对应的人格障碍而不自知,更提供疗愈方法及与拥有对应人格障碍的人的相处指南,实现了艺术鉴赏与心理成长的双向奔赴。
關於作者:
吴克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4年心理咨询实战经验。在《北京晚报》《西安晚报》等十几家报刊开过心理、绘画、音乐等专栏。著有《迷声——西方流行音乐50家》《大开耳界:西方流行音乐随笔》《摄影去了大街上:闲话世界经典摄影》。
B站&抖音等平台号:“吴克成自我疗愈”。微信:wkchwkch
目錄
所有的疗愈都始于自我觉察(代序)


第一章 欢迎来看肌肉秀——米开朗基罗  
01  阴柔小鲜肉和阳刚肌肉男:从《烛台天使》到《大卫》《创造亚当》  
阴柔的成因  
钟情肌肉男是一种过度补偿  
02 温柔的力量:第一件《哀悼基督》  
做到以下三点就可以获得温柔的力量  
《哀悼基督》里潜藏的心理:完美主义、性压抑、性不洁  
03 放下完美,获得艺术上的完整:三件《哀悼基督》的不同  
米开朗基罗是否获得了人格上的完整?  
04 米开朗基罗的“奴隶”们  
心灵自由的前提是具备三个价值感  
05 砍自己的头,剥自己的皮  
是自我憎恶,还是自我批判?  
自我憎恶的成因  
如何才能放下自我憎恶,使自己的人格走向完整?  

第二章 一个真实的人——爱德华·马奈  
01 被官方沙龙拒绝的名作  
是叛逆,还是想做自己?  
新人想出头为什么那么难?  
02 抛开绘画固有的主题和意义,画出“现代感”  
画出“现代感”的法宝是真实  
一个“真实的人”须具备的基质  
马奈为什么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03 渐趋绚丽、明亮的色彩  
马奈何以能成为万人迷?  

第三章 孤身走夜路——保罗·高更  
01 理想化的自画像  
为什么说高更是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02 布列塔尼及其之前的诗意远方  
“诗意远方”里潜藏的5 个隐秘心理  
如何在远方与现实间找到平衡点?  
03 塔希提岛的神秘风情  
高更为什么会陷入神秘主义?  
如何跟过度自恋的人相处?  

第四章 黄金画家和他的双面女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01 从学院写实向表现主义的艰难探索  
人格决定了职业发展和人生重大走向  
克里姆特的退避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02 分裂的女体画——妖艳尤物与邪恶女人  
克里姆特画笔下的女人为什么既充满诱惑又暗藏威胁?  
03 黄金画  
黄金画是对父亲的认同、对生命力的渴望  
《吻》泄露了克里姆特的情爱观  
早年的母子关系何以会影响到情爱观?  
克里姆特的情爱观契合以下哪种性与爱的组合?  
04 风景画和哲思画  
克里姆特如何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第五章 与世界裸裎相见——埃贡·席勒  
01 丑陋的自画像  
画得丑陋不堪,是想攻击你  
攻击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  
攻击的背后是什么?  
为什么席勒很难停止攻击?  
02 女性肖像与裸女  
席勒为什么没跟“挚爱”沃莉结婚?  
沃莉式的爱为什么终会落空?  
03 欲拒还迎的“拥抱”  
爱与死亡  

第六章 生命美丽,可她不想重来——弗里达·卡罗  
01 从未离身的肉体与精神之痛  
我们为什么会被弗里达的“痛苦”征服?  
02 弗里达的爱人、情人与宠物  
爱情难以永恒的秘密  
“对父自卑感”让弗里达难以获得幸福爱情  
“对父自卑感”的来源及应对  
婚外情为什么让人欲罢不能?  
03 死生相连,死亡滋养生命  
怕死到底是在怕什么?如何才能不惧死亡?
內容試閱
所有的疗愈都始于自我觉察
每个人都是有局限的,我们都由经验塑造,也都受经验局限。没有人可以超越自己的人生经验做出判断,就像没有人可以用手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
经验塑造了我们的言行模式。我们对自己的言行模式都习以为常,且我们天真地以为我们的这些模式都是正确的,否则我们也不会几十年如一日地秉持这些模式与人与己相处——经验让我们难以觉察我们言行模式中的缺陷。
假如有一天我们对人生充满了困惑并因此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就会做我们的“镜子”,客观真实地“镜映”出我们的言行模式。当我们以第三者的视角“看见”自己的言行模式时,这个全新的旁观者的视角会让我们对“镜子”中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有新的觉察,我们会看到自己的缺陷,向来以为自己鲜有瑕疵的固有认知会松动,我们会重新觉察自己的言行模式,经由自我觉察,疗愈之路由此开启。
可是,即便当生命陷进迷雾,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的人依然非常少。
即便有人想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在当下的心理市场中想找到一个靠谱的、能真正帮到自己的心理咨询师也是非常之难……
于是,我以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写下这本聊绘画的书。

我以心理咨询师的视角解读这些画作。
我曾在《北京晚报》《读者欣赏》等报刊开过绘画专栏。艺术是可以让人身心放松的媒介,天性敏感的我本来就容易在欣赏绘画、音乐等艺术时浮想联翩,也由此在十几家报刊开过绵延近十年的绘画、音乐等艺术专栏。现在加上14年来在心理咨询中对绘画、音乐、舞动等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应用,在解读绘画时除了艺术的视角又特意加了心理咨询师的视角,这样既可以提供有关绘画艺术方面的知识,又能揭示心理跟画作的关系,因为画作很多时候隐晦表达了潜意识,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入手,可以很方便地解读出这些画作投射了画家们怎样的隐秘心理。

我也以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写这些画家。
我把他们当成走进我咨询室的来访者,我跟他们促膝长谈,探寻他们的“亲密关系”:他们的成长经历,性格,家族背景,他们父母的性格,他们与父母、姊妹的爱恨纠葛,他们的婚恋史,他们与其他重要他人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成了他们的“镜子”,力求客观真实地“镜映”出这些亲密关系带给他们的欢乐,也“镜映”出这些亲密关系有意无意间带给他们的创伤、性格缺陷、人生困境。当读者以第三者的视角望向这面“镜子”——望向他们的故事,除了能看见他们的创伤、缺陷、困境,也能看见这些创伤、缺陷、困境何以形成。

假如读者也能把这本书当成一面“镜子”,看清这些画家创伤、缺陷、困境的成因,看清这些画作背后的心理秘密,以此对照自己的言行模式,也许会对自我的言行模式有新的觉察,由此不必走进咨询室,在翻看画册时就可以放松身心,突破经验的局限,开启自我疗愈之旅。

幸福从来不由是否功成名就决定,而是取决于身心是否健康。
像本书中的米开朗基罗,26岁即已名满天下,可他至死都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生都像奴隶一样困在心灵的监牢里,把“自虐”当成“进取”。
而高更陷进“自恋”里,太太、朋友、孩子、情人都弃他而去,他一生颠沛流离,却至死都不明白这一切何以发生……
假如他们能自我觉察,觉知到自己的心理弱点,也许他们会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一个既伟大又不那么痛苦的人生。

如果你无法走进心理咨询室,如果你找不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那就试试翻翻这些画作,看看这些画家的心路历程,以他们为鉴,关注心灵,也许你会自我觉察,从而做出调整,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因为构成我们人类心灵密码的成分并无不同。
愿你在这些画作中放松身心!
愿你在这些画作中获得疗愈!
这就是我写作这本书的初衷。

如果你无法走进心理咨询室,如果你找不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那就试试翻翻这些画作,看看这些画家的心路历程,以他们为鉴,关注心灵,也许你会自我觉察,从而做出调整,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因为构成我们人类心灵密码的成分并无不同。没有证据表明马奈是先知,他之所以能捕捉到这种“现代感”,主要是因为他放弃了先入为主的思考方式,只以客观视角真实记录眼前所见,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必须置身于属于自己的时代,画出自己亲眼所见。”
在抛下叙事性、意义等绘画固有的要素,只画眼中所见的时候,马奈反而进入了人的心理领域,表现出了人心在时代大潮中的转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演变——他画出了时代精神。

通俗地说,我们都是通过别人来确认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别人”最初一般是妈妈。如果妈妈及时回应我们的感受,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好的,是无所不能的。如果妈妈长期不及时回应,或者错误地回应,我们就会觉得妈妈不好,是个坏妈妈,我们自己也不好,是个坏孩子,我们是弱小的、孤立无援的。为了防御这种窘境,我们会幻想出一个理想的妈妈、一个理想的自己。这个理想的自己是被我们夸大了的,是一个虚假的自我。我们表现出的雄心壮志、热情是虚幻的,是一种假活力,是与现实脱节的。通过自我夸大,幻想自己拥有权力、才华,认为自己独特等防御手段,来克服内在的弱小感,增加自我的存在感、掌控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