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仕录(真实还原明代精致生活)
》
售價:HK$
218.9

《
文心雕龙义证(全四册)
》
售價:HK$
349.8

《
国史大纲(上下册)(简体字版)
》
售價:HK$
107.8

《
长寿:逆转和延缓衰老的科学饮食(上下册)
》
售價:HK$
184.8

《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40幅插图,深度还原安史之乱重要战事)
》
售價:HK$
151.8

《
亚伯拉罕的行李:中世纪印度洋世界的饮食、日用与旅行技艺
》
售價:HK$
129.8

《
中国历代文论要略(全三册)
》
售價:HK$
154.0

《
英歌36( 国家级非遗“英歌舞” 潮阳英歌文化)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英美现代民主教育哲学的奠基之作,多年畅销不衰。特别推荐给关心教育问题的家长、老师。附教育专家的长篇导读。 相关阅读
《教育是什么》(三联精选),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教育的目的》(三联精选),怀特海著
《娇惯的心灵》(雅理译丛),乔纳森·海特著
《寒门子弟上大学》(雅理译丛),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著
|
內容簡介: |
教育是开启新世界的钥匙,必须重视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教育在于驯养本能,而不是压抑本能;教师应该爱他的学生胜过爱他的国家或教会,否则他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不过,教育工作者仅仅爱学生是不够的,他必须对什么是卓越的人有正确的认识……本书是著名数学家、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素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心得,分“教育理想”“品性教育”“智力教育”三个部分阐述自己对教育这一重大问题的诸多观点,犀利而不乏幽默,辩证而充满启发性,出版以来经久不衰。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新译,晓畅清爽,开篇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利平撰写的导读。
|
關於作者: |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史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在多样且重要的作品中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代表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西方哲学史》《西方的智慧》等。
|
目錄:
|
导读:教育的力量(王利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引言
第一部分 教育的理想
第一章 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教育的目的
第二部分 品性教育
第三章 第一年
第四章 恐惧
第五章 游戏与幻想
第六章 建设
第七章 自私与财产
第八章 诚实
第九章 惩罚
第十章 同伴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 爱和同情
第十二章 性教育
第十三章 幼儿园
第三部分 智力教育
第十四章 一般原则
第十五章 十四岁前的学校课程
第十六章 最后的学年
第十七章 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
第十八章 大学
第十九章 结论
|
內容試閱:
|
即使阅读的是过去最好的教育论文,人们也会意识到教育理论现在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化。19 世纪以前,教育理论的两位伟大改革者是洛克和卢梭。他们两人名不虚传,因为他们都驳斥了其写作的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许多错误观点。但他们两人没有像几乎所有现代教育家那样,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有更大作为。例如,尽管两人都有自由主义和民主的倾向,但他们都只考虑贵族子弟的教育,而这种教育需要一个教育者投入他所有时间和精力。不管这种教育制度多么有效,具有现代观点的人都不会认真考虑它,因为从数据上讲,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占用一个成年家庭教师的全部时间。因此,这种制度只有特权阶层能使用,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它是不可能存在的。现代人虽然在现实中也可能为自己的孩子谋求特殊利益,但他们认为只有采用某种对所有人开放,或者至少对所有有能力从中受益的人开放的教育方法,才能解决这个理论问题。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富人应该立即放弃现行社会里尚未人人拥有的教育机会。那样做就是为了公平而牺牲文明。我真正的意思是,我们致力建立的未来的教育制度,应该能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获得最适合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制度必须是民主的,尽管这种理想不能立即实现。我想,这一点在今天已经得到了相当普遍的认同。在此意义上,我将继续关注民主。无论我所提倡的是什么,都将是具有普遍性的;不过,如果父母有足够的能力和机会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他就不应该在普遍的教育弊端中牺牲自己孩子的利益。在洛克和卢梭的著作中,甚至连这种最起码的民主原则都没有。虽然卢梭怀疑贵族制度,但他从未意识到他的怀疑在教育方面意味着什么。
澄清民主和教育的关系至关重要。坚持绝对的统一性将是灾难性的。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聪明,可以从高阶的教育中获得更多收益。有些教师受过培训,或者比其他教师更有天赋,但是不可能每个人都由少数几个最出色的教师来教。即使人人都向往接受最高的教育(我对此表示怀疑),目前也不可能人人都能获得,因此,对民主原则的粗暴应用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人应该接受最高的教育。这种观点如果被采纳,对科学进步将造成致命的打击,并使今后一百年的教育水平降到不必要的低水平。目前不应该为了机械的平等而牺牲进步;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教育民主,以便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少地破坏那些碰巧与社会不公正联系在一起的有价值的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