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售價:HK$
85.8

《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售價:HK$
108.9

《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售價:HK$
101.2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售價:HK$
129.8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售價:HK$
54.8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HK$
85.8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HK$
85.8

《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售價:HK$
54.8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一部充满历史厚重感与叙事张力的作品。作者巧妙地将武关从地理坐标升华为“历史主角”,通过关隘的易手,折射出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宏大变局。书中对晋楚拉锯战的描写凸显武关的“锁钥”地位,而商鞅变法后秦人经武关东出的篇章,则充满帝国崛起的凌厉气息。
全书以武关为“针”,穿起列国兴衰的“线”,最终织出一幅“得关者得天下”的壮阔画卷。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商周至秦汉的宏大历史为背景,围绕“武关”这一战略要地的变迁展开。故事始于西岐先祖托梦姬昌,助西洛水部落除恶龙,后演变为习国与晋、楚、秦等诸侯的博弈。从晋楚争霸到吴国破楚,从秦国崛起至刘邦灭秦,武关的易主与更名(少习关→武关)成为权力角逐的象征。书中将神话、战争与人性交织,展现权力与命运在乱世中的激烈碰撞。
|
關於作者: |
张富仓,陕西省丹凤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专事长篇小说创作,已出版龙驹寨系列长篇小说五部,以及《善意的谎言》《你好,丹凤师范》《漫川关往事》《九度空间》《十等病室》《老九那些事》等作品。三部已改编广播剧并在“懒人畅听”上架,两部已授权影视代理。
|
目錄:
|
目录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
第19章
第20章
第21章
第22章
第23章
第24章
第25章
第26章
第27章
第28章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
春秋战国时期,关中有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武关四关。武关(丹凤武关)是关中的南大门,是“秦楚之襟要”。武关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已经残破不堪,成了一座废弃的关城。这座废弃的关城,关联着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么多年过去了,武关的许多遗迹遭到人为的破坏,只偶尔会引来一些守望我们精神家园的历史爱好者前来参观。
在那个冷兵器时代,这座关城关系着政权的兴衰,它是何其伟哉!如今这座废弃的关城,住着一群老人和孩子,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与作用,湮没在浩瀚的历史尘烟中,落寞得形同残年的老人,令人很难看出它就是那个曾经令魏国、韩国、楚国胆战心惊的武关。
周武王把晋国这块肥沃的土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叔虞。秦晋之好如昙花一现,秦王听不进大臣百里奚、蹇叔的劝告,执意争霸。在崤之战中,秦军大败。秦国转而与楚国结盟,支持楚国与晋国作战。晋国为了打压楚国,培养楚国的死敌吴国,利用吴国制约楚国。吴国攻破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大臣申包胥向秦国求救,秦国向楚国提出条件,要求楚国将商於之地送给秦国。楚国万般无奈,只好满足秦国的要求。秦国有了“南大门”武关,为以后灭掉楚国创造了条件。
晋国被异姓大臣分裂成赵、魏、韩三国。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奖励军功,灭六国,统一中国。秦朝成为中国古代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炫耀武力的秦始皇,病死在第五次东巡的路上。强大的秦帝国经不起陈胜、吴广振臂一呼。曾经坚不可摧的武关,无法阻挡刘邦的军队。
站在武关关城遗址上,望着北面的少习山,看着南面的笔架山,在慨叹山河壮丽的时候,我忍不住浮想联翩。要是武关守将不为刘邦所诱,继续齐心协力为大秦守护这座关城,刘邦又该如何?历史又会在武关写下怎样的一篇?历史就是历史,已经无法改写。
在武关,流传着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小故事。
相传,在武关,兄弟三人守着祖屋生活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在祖屋的院子中央栽了一棵紫荆树,那树枝繁叶茂,花开时节,甚是好看。老大的媳妇陪嫁丰厚,不想与老二、老三家分享自己的财物,一直闹着要分家,要独立过活。老大对媳妇说,你想分家过,我可以答应你,只不过有个条件。老大的媳妇说,只要能分家,就是一百个条件也没有问题。老大说,你想分家,除非院子里的紫荆树死了。老大的媳妇说,好,一言为定。
老大、老二、老三常年在外做生意,家里的事就留给了媳妇料理。老大、老二、老三外出后,老大的媳妇看着紫荆树,就动起心思。每次烫菜,老大的媳妇就把用过的热水浇在紫荆树下,久而久之,紫荆树就枯萎了。
老大的媳妇暗暗地高兴,终于盼到老大、老二、老三从外面做生意回来。老大的媳妇对老大说,紫荆树死了,可以分家了吧?老大二话不说,来到紫荆树下,痛哭流涕。老二、老三听见大哥在紫荆树下哭,也来到紫荆树下。兄弟三人坐在紫荆树下,一起抱头痛哭了三天三夜。他们的眼泪落在紫荆树下,紫荆树又活了过来。老大的媳妇看着活过来的紫荆树,羞愧难当,再也不提分家的事,还把自己丰厚的陪嫁拿出来与老二、老三家一起分享。
听了这个故事,我暗暗地想,再坚不可摧的关城,要是失去了民心,也终会成为一座弃关。
第1章
商朝西北面边境,生活着强悍的游牧部落戎狄。戎狄骑兵,来势凶猛,行无踪,去无影,经常越过边境侵入西岐,抢劫物资。商王朝多次派出使者,对西岐西伯侯季历说,要是西岐再挡不住戎狄,商王朝给西岐重新换块封地。西岐远在西陲,商王朝的统治中心在中原殷地,两者相距甚远,商王朝不易控制西岐,这有利于西岐自主发展。西伯侯为守住西岐这块封地,在戎狄必经的山头上,修了烽火台,以随时应对戎狄。
这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西岐负责看守烽火台的士卒,发现一支戎狄朝西岐而来。士卒点燃烽火,传递消息。
成年的西岐男子,既是作战的战士,又是耕田的农夫。西岐男子放下农具,拿起作战的武器,摆开阵势,掩护老人、妇女和孩子,有序地撤到城内。
戎狄骑兵像一道闪电,在防阵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冲向西岐城。西岐西伯侯迅速上到城上,对西岐子民喊:“拿上武器,赶快上城墙,准备守城,抵御戎狄!”
返回城里的西岐老人、妇女和孩子匆匆从家里拿起武器,出了家门,纷纷上了城墙,看着城外的戎狄,毫不畏惧地做好了抵御戎狄的准备。
正在学馆读书的公子姬昌,听见屋外的嘈杂声,知道戎狄就要攻城,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守城,打击戎狄。”
老师说:“公子,你还年幼,你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请安心地在学馆里读书。”
公子姬昌说:“诺。”
公子姬昌看着竹简,心已经飞到了学馆外面。
戎狄骑兵横冲直撞,冲进了城里。西岐士卒视死如归,顽强地抵抗着戎狄。学馆外面,杀声震天。公子姬昌终于忍耐不住了,说:“老师,敌人已经攻破城池,正在杀人抢东西,我不能在学馆里读书了。”
老师说:“公子,戎狄如狼似虎,出去就会没命。你是西岐的未来,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西伯侯交代?等你学到了本事,戎狄欠西岐的债,西岐让戎狄加倍偿还。”
公子姬昌无奈地看了老师一眼,低头继续看书。
城外西岐男子回到城里,只见城里已经被戎狄破坏得不成样子。西岐士卒怒火中烧,齐心协力,勇敢地朝攻进城里的戎狄杀去。戎狄得了财物,已经达到了目的,带着财物,撤出了西岐的城池,朝戎狄的部落返回。
西岐城里喊杀声停了下来,传来了妇女、老人悲痛的哭声。公子姬昌在学馆里再也坐不下去了,起身离开了学馆,朝街道上跑。
老师跟在公子姬昌身后,喊:“公子,快回来!再不回来,我就去找西伯侯!”
大街上,到处都是西岐老人、妇女和孩子的遗体。
公子姬昌随手捡起地上的武器,跑到了西门口。
老师出了学馆,追到街道上,对着公子姬昌的背影喊:“公子,赶快回来!不要追啦!”
公子姬昌没有回头,追到了西门。
老师对着公子姬昌喊:“公子——”
公子姬昌已经出了西门,向戎狄追去。
老师到了西门,向西望去,已经不见了公子姬昌的身影。
残阳如血,公子姬昌沿着大路,在戎狄后面继续地追啊,追啊,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没有追上戎狄。公子姬昌看着远去的戎狄,心里很不甘。公子姬昌追到山前,戎狄顺着峡谷继续西走,公子姬昌上了山,顺着山上的小路继续追,还是没有追上戎狄。公子姬昌站在山顶,无可奈何地望着戎狄远去的影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光有勇气没有实力的人,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公子姬昌的老师失魂落魄地回到了城里,见了西伯侯,负罪地说:“伯侯,我失职了,没有把公子看好,我对不起伯侯的重托。”
西伯侯说:“先生,你已经尽责了,请不要过于自责。当务之急是抓紧时间救人,加固城墙,防止戎狄再次来犯。”西伯侯说着,投入进自救的人群中。公子姬昌的老师很自责,看到西伯侯忙碌的身影,也加入了西岐子民自救的人群。
人们埋葬了遇难者,清理了街道,整修了残破的城墙。天已经黑了,公子姬昌还是没有回来。西伯侯上了城墙,向西而望,群山环绕,望不到头。西伯侯顺着城墙慢慢地走了一圈,从城墙上下来,又在城里巡视了一圈,回到住处,坐在桌前,想着儿子,想着如何抵御戎狄,想着西岐的未来,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一位白胡子老头轻轻地来到西伯侯跟前,轻轻地摇了摇西伯侯。西伯侯抬起头,看着白胡子老头,施礼说:“老人家,深夜来访,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白胡子老头说:“我是你爷爷的爷爷,不必客套。”
西伯侯恭恭敬敬地向白胡子老头施礼,说:“老祖宗,请坐!请坐!不知有何指教?”
白胡子老头坐下来,对西伯侯说:“我给你说件天大的事,你要牢记于心,切莫忘记。”
西伯侯说:“老祖宗,请讲!我洗耳恭听!”
白胡子老头说:“秦岭东南大岭峡谷中,有块风水宝地,要是公子姬昌在那里拜师学艺,日后必成大器。”
西伯侯说:“老祖宗,秦岭东南大岭峡谷众多,不知道您说的是哪条峡谷、哪座大岭?”
白胡子老头说:“那里北面靠山,南面依西洛水(今丹凤县武关河,发源于丹凤县蟒岭南麓庾家河镇土地沟,流经武关,从商南县太吉河毕家湾注入丹江),西面地势平坦,东面崖高谷深……”
西伯侯说:“老祖宗,仅凭这些特点,公子姬昌恐怕难以找到那里。那里叫什么?还有哪些重要的地理标识?请告诉我吧。”
白胡子老头说:“那里有座山,山上有座百神庙。西洛水盛产大鲵。我只能说这些,其他方面,就看公子姬昌有没有缘分了。”
西伯侯说:“老祖宗,好吧,我让公子姬昌尽力去找。”
白胡子老头说:“公子姬昌只有书本上的知识,不去那里历练,就成不了大事。不要悲观失望,只要公子姬昌用心去找,一定不虚此行。”
西伯侯说:“老祖宗,多谢相助。”
白胡子老头说:“记住了吗?”
西伯侯说:“老祖宗,记住了。”
白胡子老头转身不见了。
夜已经深了,远处的山峦不时传来野狼的嚎叫,公子姬昌孤零零地一个人走出了空旷的峡谷,失魂落魄地上了大路,回到西岐城下。夜色朦胧,西岐城门紧闭。
守在城门上的士卒突然看见城门前来了一个人,士卒警惕地问:“谁?再不搭话,我们放箭啦!”
公子姬昌没精打采地说:“我是公子姬昌,不要放箭。”
守卫城门的士卒激动地打开城门,将公子姬昌从外面迎了进来,说:“公子,你没事吧?”
公子姬昌说:“没事,好着呢。”
守城的士卒说:“谢天谢地,公子总算平安回来了。”
公子姬昌归来的消息很快就在西岐传开了,子民纷纷出了家门,来看公子姬昌。子民都为公子姬昌平安归来而高兴不已。
西伯侯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了。他想着刚才做的梦,梦里的情景是那样的真切,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地留在脑里,无法忘记。西伯侯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从桌前起身出了屋。
公子姬昌的老师一直没有休息,想起西伯侯对自己的信任,内疚得寝食难安,在学馆里走来走去,盼着公子姬昌平安归来。他听见学馆外面的嘈杂声,也出了学馆,来到了街道上。
公子姬昌垂头丧气地走在前面,子民跟在后面安慰着公子姬昌说:“公子,平安回来了,比什么都重要,西伯侯和我们多么担心你呀!”
公子姬昌说:“戎狄骑兵像闪电一样,我想报仇。我追不上戎狄。”
公子姬昌见了老师,施礼说:“老师,我错了。没有本事,仅凭一腔热血,也是水中望月。我以后好好听你的教诲,多学学本事。”
老师说:“公子,你长大了,明白事理了。”
西伯侯刚出家门,公子姬昌跪在父亲面前,悔恨地说:“父亲,孩儿知错了,请父亲狠狠地责罚孩儿吧。”
西伯侯看着儿子说:“孩子,错在哪里?”
公子姬昌说:“父亲,没有实力,仅凭一时之勇,想要打败敌人,简直是痴人说梦。戎狄之所以胆大妄为,是因为戎狄拥有强大的骑兵呀。西岐想要打败戎狄,必须拥有西岐的骑兵。”
西伯侯说:“孩子,你说的正是为父所想的,西岐要把戎狄当成磨刀石,等戎狄把西岐这把没有刀锋的钝刀磨锋利了,西岐拿着这把锋利的刀,征服了戎狄这个最强大的对手,再向东扩展,就会易如反掌。”
公子姬昌说:“父亲,孩儿愚钝,辜负了父亲的期望,请父亲降罪。”
西伯侯说:“孩子,你已经知错了,为父就不追究了。”
公子姬昌说:“父亲不是说过,‘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吗?”
西伯侯说:“孩子,好吧,父亲给你一个改错的机会。”
公子姬昌说:“父亲,请讲!”
西伯侯说:“孩子,那里山高路远,有许多未知的困难等着你去克服。”
公子姬昌说:“父亲,孩儿是西岐西伯侯的孩儿,时刻准备着为西岐献身。父亲,为了西岐的兴旺发达,孩儿就算吃尽千辛万苦,就算您牺牲孩儿,孩儿也没有怨言。”
西伯侯说:“孩子,有你这番话,为父就知足了。”
西伯侯把梦境复述了一遍,说:“孩子,记住了吗?”
公子姬昌说:“父亲,孩儿记住了。”
公子姬昌的老师说:“伯侯,这么大的事情,关系着西岐的前途、公子的安危,应该请卜官占卜一下,再做决定吧。”
西伯侯想想先生的话,派人请来了卜官。
西伯侯向卜官施礼说:“卜官,深夜叨扰,请多海涵。”
卜官给西伯侯还礼说:“伯侯,能为西岐效命,能够得到西伯侯的信任,是我的荣幸。”
西伯侯整了整衣冠,抱拳对着天空,深深地施礼,又把自己的梦对卜官说了一番。卜官当着众人的面,郑重其事,把龟甲架在大火上烧,等龟甲开裂后,把龟甲从火中拿出来,看着龟甲的纹理,庄严地对西伯侯说:“伯侯,吉卦!吉卦!”
西伯侯跪下,子民也跟着西伯侯跪下,西伯侯磕头说:“多谢神灵保佑!多谢祖宗保佑!”
子民跟着西伯侯磕头,说:“多谢神灵保佑!多谢祖宗保佑!”
西伯侯礼毕,站起身。
子民跟着西伯侯站起了身。
西伯侯对公子姬昌说:“孩子,明早启程,不得有误!”
公子姬昌施礼说:“父亲,孩儿遵命!”
第二天,晨曦刚启,公子姬昌已经收拾停当。西伯侯悄悄地送公子出了城,见公子上了白马,西伯侯背转身,擦了擦眼角,又转身对公子姬昌说:“孩子,去吧。”
公子姬昌说:“父亲,西岐事多,父亲多保重!”
西伯侯说:“孩子,出门在外,多加小心!”
公子姬昌说:“父亲,请回!”
西伯侯说:“孩子,一路顺风!”
说着,公子姬昌身骑白马,像一道闪电,朝东南而去。
西伯侯站在城前,看着公子姬昌远去的背影,满怀心事。西岐还有许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理呀。第2章 · 第2章
秦岭像一道屏障,挡住了北方的游牧民族。秦岭东南麓,气候湿润,群山环抱。丹江发源于秦岭东南麓,向东南一路流淌,冲积形成了肥沃的土地。这片土地地势平坦,便于灌溉,适合耕种。在这个世外桃源,幸福地生活着古鄀国、楚人先祖芈姓季连部落和西洛水部落。
尧舜时期,三个很古老的部落就生活在这里。古鄀国的西面靠着秦岭,东面挨着生活在商山脚下的楚人芈姓季连部落,楚人芈姓季连部落的东面紧挨西洛水部落。三个部落最强大的是芈姓季连部落,芈姓季连部落并没有因为自己强大,就对古鄀国和西洛水部落任意侵扰。三个部落和睦相处,互不侵犯。
古鄀国的西面是秦岭,生产出来的物品想要与西洛水部落和芈姓季连部落交换的时候,便会受限于道路狭窄,极为不便。古鄀国使用独轮车,大大地方便了货物运输。古鄀国借助独轮车将自己的货物运送到关中,与芈姓季连部落和西洛水部落交换物品。古鄀国的年轻贵族,推着独轮车,甚至进入了中原和南方。古鄀国靠着独轮车,换回来许多东西。古鄀国在三个部落中,靠着交换,成为最富有的部落。
为了出行方便,三个部落修通东面的道路。古鄀国的年轻贵族又主张使用牛拉车、马拉车。古鄀国的年轻贵族靠着马拉车、牛拉车,运回来了许多古鄀国没有的物品。古鄀国人把追求财富看成人生第一要务。特别是古鄀国的年轻贵族,疯狂地聚敛财富,他们的财富远远地超过了古鄀国的年长贵族,年轻贵族在古鄀国的地位不断上升。古鄀国的年轻贵族出去的次数多了,就有了想法,一心想着离开古鄀国,到东面发展。当古鄀国的年轻贵族把想法告诉古鄀国年长贵族的时候,遭到了古鄀国年长贵族的强烈反对,古鄀国的年轻贵族暂时放弃了想法。
古鄀国推动了部落之间的商业贸易发展,在诸多部落中,古鄀国的商业贸易特别有名。古鄀国成了商业中心。
商山北面紧挨丹江。丹江北岸,地势开阔平坦。楚人芈姓季连部落在商山繁衍生息,部落人口规模年复一年地发展壮大。丹江发了几次大水,大水冲毁了部落的房子、牲畜,冲走了部落的子民。楚人的酋长鬻熊,为了避免部落再次遭到洪水冲击,带领部落子民,在丹江两岸的山坡上,开凿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石窟,作为部落子民的安居之处。鬻熊领导有方,商山土地肥沃,部落人口规模迅速壮大,商山已经满足不了整个部落的发展需要了。
鬻熊审时度势,带领部落子民,离开了商山,路过西洛水部落的时候,鬻熊对西洛水部落的酋长说:“商山地方太小了,已经跟不上季连部落发展的节奏了,恳请西洛水部落与季连部落一起到南方发展吧。”
西洛水部落的酋长说:“鬻熊酋长,这里是祖先留给西洛水部落的土地,西洛水部落不能丢弃。”
鬻熊说:“好吧,商山是季连部落先祖的发祥地,有朝一日,季连部落还要回到商山脚下,祭祀先祖。”
西洛水部落的酋长说:“鬻熊酋长,商山是季连部落先祖的地方,西洛水部落是不会把商山据为己有的,请鬻熊酋长放心。”
鬻熊说:“西洛水部落的酋长,我担心的不是西洛水部落,而是古鄀国。要是古鄀国将商山据为己有,到时楚人与古鄀国国主说理,请酋长帮楚人做个见证。”
西洛水部落的酋长说:“鬻熊酋长,我一定说公道话。”
鬻熊带着部落子民向东南继续发展的时候,古鄀国内部产生了争执,年轻贵族说:“古鄀国太小,已经不适合部落发展,古鄀国现在有马拉车、牛拉车、独轮车,鄀国靠着这些工具,可以像季连部落一样,向南为部落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为部落换回更多的财富。”
年长贵族说:“尧舜时期,古鄀国先祖就生活在这里,古鄀国在这里生活得无忧无虑,现在古鄀国这么富有,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
年轻贵族说:“生活得过于安逸的部落最容易灭亡。为了部落的未来,还是允许古鄀国向外发展吧。”
年长贵族说:“古鄀国,尧舜时期就有,谁要是分裂古鄀国,就是古鄀国的敌人,古鄀国所有的子民必须向其宣战。”
年轻贵族说:“各位长辈不允许古鄀国向东发展,我们就留在古鄀国。但是,自从芈姓季连部落离开商山后,商山现在还空着,不如让我们把商山那块地方占了,要是被西洛水部落占了,古鄀国不是就亏了?”
年长贵族说:“你们这个提议好,商山那块地方,我们早就想守护,只是我们没有说出来,你们现在提出来了,你们就赶快去做吧。”
年轻贵族带着族人和大量的财富,离开了古鄀国,迁居到商山脚下。
鬻熊到了丹阳,古鄀国侵占了楚人先祖发祥地,鬻熊十分愤怒,派人前来向古鄀国索要。鬻熊的使者说:“商山是季连部落先祖的土地,你们知道吗?”
古鄀国的年轻贵族说:“我们知道啊。”
使者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还不离开?”
古鄀国的年轻贵族说:“请你回去告诉鬻熊酋长,我们只是在这里暂时歇歇脚,等我们瞒过古鄀国的年长贵族,我们就会离开商山,继续向东迁居。”
使者走后没有多久,古鄀国的年轻贵族就带着族人和财富,迅速离开了商山,经过西洛水部落时,西洛水部落的酋长问:“你们要到哪里去?”
古鄀国的年轻贵族说:“商山那里太小了,国主派我们到东面去看看。”
古鄀国的年轻贵族带着族人离开西洛水部落。古鄀国的年长贵族知道后,追到了西洛水部落,没有追上古鄀国的年轻贵族。古鄀国的年轻贵族带着族人到了商密,依靠财富修建了最宏伟的城池,称为下鄀国。古鄀国的年长贵族从西洛水部落返回经过商山的时候,就把商山这块地方据为己有。古鄀国由年长贵族控制了商山,为了显示自己高贵,与下鄀国区别开,称上鄀国。楚人酋长鬻熊带着族人一直南扩,腾不出手脚向上鄀国索要先祖的发祥地商山。商山一直是鬻熊后人的心结,鬻熊后人发誓要把商山从上鄀国手里夺回来。
公子姬昌骑马离开了西岐,进入了秦岭东南的群山。山险路窄,林木苍郁,公子姬昌沿着秦岭峡谷,马不停蹄,向东南前行。
这天,公子姬昌翻过了秦岭,来到了上鄀国,只见人来人往,商业繁荣,特别热闹。
公子姬昌拜见了上鄀国国主,公子姬昌说:“上鄀国国主,上鄀国的商业天下闻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武关第2章 ·上鄀国国主说:“谢谢客人夸奖。客人是谁?到哪里去?”
公子姬昌说:“上鄀国国主,我是西岐公子姬昌,受父亲所托,到东南大岭峡谷,寻找一块风水宝地。”
上鄀国国主说:“姬昌公子,西岐乃仁义之邦,敬仰!敬仰!东南峡谷很长,不知姬昌公子要找的这块风水宝地,有什么特点?”
公子姬昌说:“上鄀国国主,这块风水宝地,北面靠山,山上有百神庙;南面靠西洛水,水里盛产大鲵。”
上鄀国国主说:“姬昌公子,这块地方就在上鄀国前面的西洛水部落,你离西洛水部落已经不远了。”
公子姬昌说:“上鄀国国主,多谢!”
上鄀国国主说:“姬昌公子,不必多礼!”
公子姬昌离开了上鄀国,向东继续走,到了商山脚下,见到子民,子民打量着公子姬昌,问:“你是谁?你到哪里去?有什么事吗?”
公子姬昌说:“我是西岐公子,这里是西洛水部落吗?”
子民说:“不,这里以前是楚人芈姓季连部的发祥地,现在是上鄀国的一部分,西洛水部落还在前面。”
公子姬昌说:“谢谢!”
公子姬昌离开了商山,继续向东走去。
这天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公子姬昌到了西洛水部落前。四条恶龙正在这里寻找食物,它们发现了公子姬昌,马上施法,天空顿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眼看着就要下来了。
青龙说:“弟兄们,还在等什么?连人带马一锅端。”
赤龙说:“只能吃掉马,不能吃人。”
黄龙说:“为什么?”
黑龙说:“头戴丝巾,身穿丝衣服,脚穿丝鞋,衣着讲究,出身高贵,是位贵人,今后可是要当王的人呀,得罪不起。要是吃了他,惊动了地府,地府上奏天庭,我们就必死无疑了。”
青龙说:“黑龙说得有理,我们吃了马,就放了他吧。”
赤龙、黄龙、黑龙说:“好长时间没有遇见这么美味的食物了。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动手!”
四条恶龙从云端朝马扑来。
公子姬昌看着衰败的西洛水部落,心里疑惑不解,继续纵马向前,准备在西洛水部落里找个地方避雨,这时候,马惊得立了起来,公子姬昌险些从马上摔下来。公子姬昌狠狠地抽了马一鞭,马一声长鸣,公子姬昌摔下了马。公子姬昌还没有从地上翻起身,来了一阵大风,将马吹到了天上,公子姬昌看着马向北边的山上飘去。
公子姬昌起身站了起来,用手指着天空,愤怒地说:“何方妖怪?竟敢在此兴风作浪,祸害子民,有种现出原形,与我大战八百回合!”
恶龙不理公子,越飞越高。风小了,恶龙将倾盆大雨抛了下来,将公子姬昌浇成了落汤鸡。公子姬昌抹下脸上的雨水,指着天空,继续怒喝:“妖怪休走!快快现身!”
雨更大了,马眼看着就不见了。公子姬昌冒着大雨,顺着崎岖的山路,追到了西洛水部落北面的山头上,也没有追上马。公子姬昌透过大雨,看见山头有座破败的小庙。他来到庙前,抬头一看,原来是百神庙。公子姬昌心中大喜,原来这里就是自己要找的地方呀。他推开破败的庙门,进了小庙,对着百神拱手施礼后,说:“诸位神灵,如有冒犯,请多多包涵。雨停之后,我便离去。”说完,找了块平地,坐了下来。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百神来到公子姬昌身边,一位神仙轻声说:“贵客临门,只是事先没有准备,我们没有好菜好饭招待呀。”
另一位神仙说:“我们倾尽所有,心诚就是了。”
一位神仙说:“也罢,干大事者都不拘小节,要是在吃穿上讲究,也干不成大事。”
另一位神仙说:“说得好啊,他就是我们等待的那个人啊。”
公子姬昌听见有人说话,慢慢地睁开了眼,见四周围满了老头。这群老头都是白发白眉白须,慈眉善目的。公子姬昌站起来,施礼说:“老人家,有何指教?”
百神客气地说:“公子,不知你来了,事前没有准备,只有些粗茶淡饭,不成敬意,就请你与我们一起用餐吧。”
公子姬昌又饥又渴,施礼说:“老人家,多谢了。”
百神说:“公子,你来到这里,我们应该感谢你呀。”
公子姬昌说:“老人家,何方妖怪抓走了我的坐骑?”
百神说:“公子,你有所不知,山下西洛水部落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青、赤、黄、黑四条恶龙,在西洛水部落兴风作浪,祸害生灵,西洛水部落子民敢怒不敢言。”
公子姬昌说:“老人家,你们不是神仙吗?你们为什么不替西洛水部落的子民伸张正义,将恶龙为非作歹的事,报告给天庭呀?”
百神说:“公子,正因为我们是神仙,所以才不敢把家丑外扬。要是这件事说出去,我们神仙脸上也没有光,毕竟都是神界的丑闻啊。人间的事,只能靠人自己解决,神界不便直接插手,要是坏了神界的规矩,就会受到神界的一致谴责。”
公子姬昌说:“老人家,你们不能明哲保身,任凭恶龙在此胡作非为呀!”
百神说:“公子,我们在此苦苦地守候,就是在等一位从西面而来的有缘人。”
公子姬昌说:“老人家,你们等到那位有缘人了吗?”
百神说:“公子,已经等到了。”
公子姬昌说:“老人家,那位有缘人现在哪里?”
百神说:“公子,那位有缘人就是你呀!”
公子姬昌说:“老人家,你们看错了,我何德何能,怎么是恶龙的对手呢?”
百神说:“公子,恶龙之所以吃了你的坐骑,没有对你下手,就是因为你是西歧公子,它们以后还要仰仗你。你如今有我们相帮,除掉恶龙,只是时间问题,你不必担心。”
公子姬昌说:“老人家,这里是什么地方?”
百神说:“公子,从明天开始,你跟着我们在此山学习武艺,从今往后,这座山就叫少习山。”
公子姬昌说:“师父,请受徒儿一拜!”说完,就给一百位老头行礼。
百神笑眯眯地看着公子姬昌,满意地摸着胡须,相互点点头,这位徒弟英俊洒脱,彬彬有礼,真是有缘呀。
公子姬昌对百神说:“师父,请入座。”
百神笑眯眯地坐到餐桌前,对公子姬昌说:“公子,你是我们的客人呀,你啥时候成了我们的主人呢?”
公子姬昌说:“师父,从今天起,我既是你们的徒弟,也是你们的随从,你们每个人都是我的主人,你们随叫,我随到,绝不含糊。”
百神说:“公子,时间不早了,我们赶快用餐,明日你还要早起,我们教你习武。”
公子姬昌说:“师父,遵命!”
公子姬昌入座后,晚饭就开了。虽然是粗茶淡饭,但是香甜可口,公子姬昌吃得有滋有味,特别是一种植物,越嚼越有味。公子姬昌吃过之后,觉得肚子不饿了,身上来了精神。
公子姬昌问:“师父,这是什么食物?这么好吃呀。”
百神说:“公子,这是山上很普通的一种植物商芝呀,我们天天吃,一年四季从来没有间断过,我们越吃越精神呢。”
公子姬昌说:“师父,我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商芝。这里真的是块风水宝地呀。”
百神说:“公子,这里不仅有美味的商芝,还是建功立业的地方。”
公子姬昌说:“师父,我一定好好习武,好好做人,今后一定要大展宏图,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绝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
百神说:“公子,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成功。你肚子饿了吗?反正我们的肚子已经饿了。多余的话,还是留到明天吧,现在快点用饭吧。”
公子姬昌和百神吃过饭后,百神把庙里最宽绰的地方留给公子姬昌睡觉,百神都挤在一起。公子姬昌心里过意不去,说:“师父,你们挤在一起睡觉,这怎么行呢?”
百神说:“公子,庙小神仙多,我们早就习惯了。要是你现在让我们分开睡觉,我们反而睡不踏实,会失眠的。”
公子姬昌说:“师父,等我成事之后,一定帮你们把庙修得更加气派。”
百神说:“公子,如果你成事之后,为我们重修庙宇,就是置我们于不仁不义了。劳民伤财,有失神仙的气度呀。我们的住处虽然小,虽然破,我们吃的虽然是粗茶淡饭,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人的事,从来没有被人骂过,我们一直问心无愧,天天快乐,这种快乐,你们凡人是体会不到的。我们的快乐是你们永远也无法得到的。公子,你明白我们的意思吗?”
公子姬昌说:“师父教诲的是,徒儿知错了。”
百神说:“公子,知错就改,必成大器。闲话少说,睡觉!”
公子姬昌躺在了供桌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第二天,鸡叫头遍,公子姬昌起床出了百神庙,活动筋骨,做好了习武前的各项准备。鸡叫二遍,百神从庙里出来,把各自最拿手的招数教给了公子姬昌。公子姬昌用心看,细细揣摩,认真领会,在山上潜心学艺。
西洛水部落子民上山采药的时候,看见公子姬昌在百神庙前习武,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西洛水部落的酋长。酋长说:“他是来帮西洛水部落脱离苦海的那位贵人,今后不论谁上山采药,都不要打扰公子。”西洛水部落子民郑重地向酋长点点头。
公子姬昌在少习山上习武的事很快就被恶龙知道了,恶龙驾着乌云来到少习山,看着公子姬昌撇撇嘴。
青龙说:“动动小拇指,就能将他摔死。”
赤龙说:“出口气,就能把他吹上天。”
黄龙说:“吐口唾沫,就能把他淹死。”
黑龙说:“轻轻地摆摆尾巴,就能把他打回老家。”
四条恶龙一起说:“小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在少习山上练习一些花拳绣腿,就想与我们为敌,简直是痴心妄想!”
恶龙说着,放声大笑,放心地飞走了。
枝头的鸟儿,看见公子姬昌在习武,为了不打扰公子姬昌,静静地看着,没有鸟儿叫了。
少习山顶上,只有风儿轻轻地从这里吹过。
在这个幽静的山上,公子姬昌发奋习武。百神教得认真,公子姬昌学得认真,就这样日复一日,公子姬昌的武艺日渐精湛。
不知不觉,公子姬昌已经在少习山上学武三年了。公子姬昌的个头长高了,已经成了一位更加英俊、结实的少年。百神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恶龙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西洛水部落子民的好日子就要来了。这一天,正是百神和西洛水部落子民所盼望的。
这天,公子姬昌把自己在少习山上所学的武艺,齐齐地在百神面前演练了一遍,百神摸着胡须,不住地点头。公子姬昌天资聪明,已经把百神的本领全部学到了手,现百神的本事全部集中在公子姬昌一个人的身上。百神看着公子姬昌的本领,发自内心感到高兴。
吃过早饭,公子姬昌到百神的身边,百神郑重其事地对公子姬昌说:“王子,你可以下山帮西洛水子民除掉恶龙了。”
公子姬昌说:“师父,恶龙盘踞在哪里?”
百神说:“公子,你下了山,向东走约三里就是了。”
公子姬昌磕头行礼之后,对百神说:“师父,徒儿去了。”
百神说:“公子,去吧。”
公子姬昌告别了百神,下了少习山,向东走了约三里,看见了四条恶龙。公子姬昌指着恶龙说:“恶龙,马上离开这里,回到原来的地方!我可以既往不咎,饶了你们。”
四条恶龙鄙夷地看着公子姬昌说:“小孩儿,我们知道你是公子,才没有吃你,没想到你大言不惭,竟然在此大放厥词,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公子姬昌说:“恶龙,你们在西洛水部落祸害子民,已经违反了神界规矩,我不想将你们打回原形,你们还是去吧。”
恶龙气急败坏地说:“小孩儿,给脸不要脸,不要怪我们四个收拾你一个人了。”
公子姬昌说:“恶龙,我敢来,就不怕你们。你们一起来呀!来呀!”
四条恶龙一起上阵,挥舞着利爪,飞到公子姬昌跟前。阵阵阴风向公子姬昌袭来。公子姬昌不敢大意,与四条恶龙缠斗在一起。四条龙没有想到这个小孩子还有两下子,能同时抵御它们的进攻,它们恼羞成怒,恨不得将公子姬昌碎尸万段。它们自从到西洛水部落,还没有人敢来与它们作对,更没有人敢来向它们挑战。它们怒气冲冲,拿出了看家本领攻击公子姬昌。公子姬昌见自己一时无法取胜,边打边向后退。恶龙占据了上风,它们跟在公子姬昌后面,紧追不舍。公子姬昌转过山湾的时候,躲在路边岩洞里的西洛水部落酋长对公子姬昌喊:“公子,快进来躲一躲。”公子姬昌顺着声音,看见了西洛水部落酋长,连忙从狭小的洞口钻了进去。四条恶龙转过山湾,看不见公子姬昌了,它们在山湾附近找了找,没有找到公子姬昌,扭头向盘踞的地方去了。
公子姬昌进到山洞,见洞里躲着许多人,他来到西洛水部落酋长的身边,施礼说:“多谢相救。你们为什么都躲在山洞里?”
酋长说:“公子,我是西洛水部落的酋长,我们部落应该谢谢你。自从恶龙来了,西洛水部落子民就无处可去,只好躲进部落后面大山的山洞里。”
公子姬昌说:“酋长,我受西岐先祖所托,在百神庙拜百神为师,受百神所托,我要帮西洛水部落消灭恶龙。”
酋长对部落子民说:“诸位,为了纪念公子在百神庙山习武,现在我将百神庙山改为少习山,将部落改为少习部落。”
子民说:“酋长,好啊,少习山、少习部落,多么鼓舞人心的名字!我们今后就叫你少习部落的酋长,我们就是少习部落的子民。”
酋长说:“公子,好汉难敌四只手,仅凭你一个,根本就不是恶龙的对手。以前,我们部落有位英雄,力大无比,千斤巨石在他手里,形同小石子,他在除恶龙的时候,被恶龙活生生地撕碎生吞了。公子,我劝你还是早日回家跟爹娘团聚去吧。”
公子姬昌说:“酋长,谢谢你的好意,我已经在百神庙下了决心,不除恶龙,誓不罢休。”
酋长说:“公子,对付恶龙,必须智取,不能蛮来。”
公子姬昌说:“酋长,有什么办法吗?”
酋长说:“公子,要是能把恶龙在少习部落作乱的事告诉玉皇大帝,有玉皇大帝出面,事情就好办多了。”
公子姬昌说:“酋长,我是凡夫俗子,处在地上,根本就不能把此事捅到天上呀,又怎么能让玉皇大帝知道呢?”
酋长说:“公子,这事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容易啊。”
公子姬昌说:“酋长,请你明说。”
酋长说:“公子,要是能够让恶龙互相厮杀,闹出了天大的动静,最好是地动山摇,恶龙在少习部落的行为就会引起玉皇大帝的重视,玉皇大帝必定会派天兵天将下界来剿灭,到了那个时候,恶龙在少习部落的好日子就算到了头。”
公子姬昌说:“酋长,这个主意好!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只是我在少习部落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合适的诱饵,没有办法让恶龙上当呀。”
酋长说:“公子,恶龙没来之前,少习部落的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好,但是还能勉强地过。自从恶龙来了,少习部落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这次,你决心除恶龙,你就是少习部落的恩人。你要什么诱饵,请告诉我,我来帮你想办法。”
公子姬昌说:“酋长,我要用一头猪、一只羊、一条狗、一只鸡做诱饵,引恶龙上当。”
酋长说:“公子,你不愧是西歧公子,脑子就是比一般人聪明,你这个办法就是好。吃是天大的事情,恶龙为了吃的,必定斗得你死我活。好,你先在少习部落歇息,我现在就去找你需要的东西。”
第二天,少习部落的酋长为公子姬昌准备好所需要的东西,公子姬昌在少习部落用过饭后,带着这四样东西又来到了恶龙盘踞的地方。
公子姬昌深深地给恶龙施礼后,毕恭毕敬地说:“诸位龙神,昨日多有不敬,今日带着礼物特来给诸位赔罪,请饶恕我这个不懂规矩的小孩子,昨天在这里胡说八道,冒犯了你们。”
四条恶龙盯着公子姬昌身边的礼物,已经垂涎欲滴了。自从人们躲进了狭小的山洞,它们已经好久没有吃上这么美味的食物了,恶龙有些急不可待了。
公子姬昌说:“诸位龙神,你们个个神勇,是我见过最大的英雄。昨日我已经领教了各位大英雄的神勇,我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我后悔自己白白地浪费了那么长时间,白白地跟着那群老头瞎晃荡了三年,只在他们那里学了些雕虫小技。昨天我逃走后,一夜没有睡觉,想尽千方百计,总算凑成了四样薄礼。我准备拜你们之中法力最高的高手为师,所以,你们不论是谁,只要取得第一名的,就吃那头猪,就做我的老师,我今后想方设法,三天找一头猪给师父。取得第二名的,只能委屈吃那只羊,吃了这顿就没有下顿了。取得第三名的,我只能孝敬你吃那条狗了,恕我今后都看不起它了。取得第四名的,它就没有选择地吃那只鸡了,请它过了今天,就离开少习部落,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吧,不要再出来寒碜人了。诸位龙神,你们都是聪明人,你们在天上都是凭本事吃饭的主,你们来了凡间也必须靠本事吃饭,这样才能被凡人看得起,否则,凡人中别有用心的人就会说你们打着天界的旗号,狐假虎威,在凡间混吃混喝,有损你们的声望,有损天界的神威,对你们、对天界,多不好啊。诸位龙神,你们都是聪明人,你们不聪明怎么能修行进入到天界呢?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剩下的事情,你们自己慎重地琢磨一下,给我一个交代吧。”
公子姬昌说完,对恶龙深深施礼,放下了礼物,不慌不忙地离开了,走了没有多远,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朝恶龙看着。
恶龙在天界龙中一直都是目中无人,到了凡间桀骜不驯,还从来没有遇见过对手,它们听了公子姬昌的话,都想证明自己实力不凡。但它们在天界待过,一时都抹不下面子,它们沉默了半天,在利益面前,还是忍不住撕破了脸,露出了它们的真面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