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广西常用动物类中药
》
售價:HK$
107.8
《
清末民初的“问题”与“主义”
》
售價:HK$
104.5
《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售價:HK$
96.8
《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售價:HK$
217.8
《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售價:HK$
60.5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HK$
107.8
《
囚笼之家
》
售價:HK$
65.8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HK$
140.8
編輯推薦:
俄罗斯著名学者 В. М. 罗津的匠心之作,详述了技术发展三阶段及工艺化的特点,并探讨了当下技术挑战与认知矛盾。
內容簡介:
本书是俄罗斯著名学者 B. M. 罗津的匠心之作,凝聚了他对技术与工艺领域的深刻洞察与多年研究精华。在书中,罗津引领我们穿越历史长河,追溯技术的起源,并揭示人类对技术认知的演变轨迹。他将技术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技术与魔法等同”的原始神秘时期,“经验技术向工程技术演变”的理性探索时期,以及后工业文明时代技术的高速发展时期。此外,作者认为,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方法、流程及规则等进行概念化,即形成了工艺。他以苏联早期工厂建造及工人村建设等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工艺化的特点。同时,作者还聚焦当下,深入探讨互联网与自动机械技术的迅猛发展,剖析其中所涉及的认知矛盾与技术挑战,激发读者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无限遐想与深刻思考。
關於作者:
罗津(Вадим Маркович Розин),1937 年6 月28 日生于莫斯科,哲学博士。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教授。研究方向:科学及艺术的起源、技术哲学、工程设计的方法论等。发表论文400 多篇,著有教材及著作84 部。
目錄 :
引言
第一章 技术与工艺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技术的起源与认知
第三章 技术和工艺发展的主要阶段
第四章 工艺化的特征
第五章 相关研究
写在最后
译后记
內容試閱 :
引言
读者可能会有一个疑问:笔者已经发表很多关于这一课题的文章,也出版了几本书,如2001年的《技术哲学》、2006年的《技术的概念及当代理念》、2012年的《技术及其社会性》,以及2014年的《工程及设计理念的演变》,乍看起来,这些文章和著作完全可以解释技术这一现象,那么在本书中,笔者对技术还能讲些什么新东西呢?实际上,在笔者看来,在自己认知的每个阶段,虽然已取得了有关技术的丰富的知识,但是总体看来,在以往的研究中错过了某些重要方面,或者说忽视了所研究现象的另一面,即工艺。因此,有必要重新研究或探讨之前似乎已经了解的技术。这个问题的出现,并不在于笔者是否具备足够的技术哲学和方法学的专业知识,而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技术及工艺是一种复杂的人文和社会现象。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它需要不断地被重新认识,因为思考者要不断面对它的新发展,同时人文学也会随着对这些现象的认知而发生改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人们不会立即就认识到它的所有方面及特点,就像马克斯·韦伯(Maxweber)所说,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很难摆脱祛魅的影响。这与经济学中的一种情况比较相似。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新经济协会主席B.M.波尔杰罗维奇(B.M.IIonTepoBn)认为,在讨论经济学问题时,不能把经济学理论体系当作一成不变的律法和模式。他说:”经济学现象的多样性不可能基于有限的基本规律来解释。对这种情况的直观理解,导致统一理论原则转变为各种竞争性理念共存的原则。毫无疑问,经济学理论实现了其有效的功能,创造了必不可少的理解现实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对现实的理解,而不是对它的计算)。当然,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工具。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存在通用的经济学规律、经济活动具有异乎寻常的多样性,以及经济对象的快速易变性,其解决方法可能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科学研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