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战西北

書城自編碼: 41441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軍事
作者: 瓮志义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38917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
《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 》

售價:HK$ 151.0
德国民法总论:法律行为理论(第二版)
《 德国民法总论:法律行为理论(第二版) 》

售價:HK$ 219.5
权利之辩:哲学探赜
《 权利之辩:哲学探赜 》

售價:HK$ 94.4
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社会思想丛书)
《 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27.4
文治天下:宋朝政治文化漫谈
《 文治天下:宋朝政治文化漫谈 》

售價:HK$ 81.4
丝与茶:18世纪亚洲商品在斯堪的纳维亚
《 丝与茶:18世纪亚洲商品在斯堪的纳维亚 》

售價:HK$ 105.0
不可思议的树:一本可触摸的纸上年轮博物馆
《 不可思议的树:一本可触摸的纸上年轮博物馆 》

售價:HK$ 92.0
中国蝉科图谱
《 中国蝉科图谱 》

售價:HK$ 125.6

編輯推薦:
兰州战役是西北解放战争史上最后一个战略大决战、西北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西北战争史上战斗最激烈的阵地争夺战。
这场战争值得品读,因为它一战毕,四省定;这场战争值得讲述,因为它能够照进现实、告诉未来。
內容簡介:
兰州, 是西北的锁钥;兰州战役是西北解放战争史上最后一个战略大决战。《战西北》以兰州战役为切入点,对于兰州战役中“一战定四省”的战略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对兰州战役的过程和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解放的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同时重点刻画了西北解放中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形象,有助于我们铭记历史,弘扬革命传统。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带领读者在重回兰州战役烽火硝烟之中,让读者深切感悟兰州决战的艰难与残酷,见证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克服困难、战胜强敌的坚定信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兰州战场决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關於作者:
瓮志义,兰州战役纪念馆原馆长,甘肃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博物馆协会理事、甘肃省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原兰州军区老战士大学校刊副总编;先后主编、编辑出版图书10部。
目錄
第一章 决战前夜 / 001
第一节 无底线备战 / 003
第二节 边谈边打 / 012
第三节 接收美国援助 / 020
第四节 内战第一枪 / 025
第五节 战前战况 / 036


第二章 西北血脉 / 041
第一节 山丹丹开花:从清涧到照金 / 043
第二节 山丹丹花再次开放:南梁革命根据地 / 049
第三节 中央红军到陕北 / 057
第四节 陕北的山丹丹花与兰州的百合花 / 065


第三章 西风烈马 / 073
第一节 牡丹园长出的奇异草 / 075
第二节 马鸿宾当上宁夏省主席 / 081
第三节 在军阀身边长成的马鸿逵 / 083
第四节 从“青海王”到独揽西北大权的马步芳 / 088
第五节 马家军分化 / 096


第四章 一战四省 / 101
第一节 广袤国土上最凶残的武装 / 103
第二节 如虎添翼的两支劲旅 / 106
第三节 “4 4”构成的陆战经典 / 112


第五章 个性兰州 / 125
第一节 谁筑牢这座城市谁就拥有小半个中国 / 127
第二节 国民党各个层级的谋略 / 130
第三节 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 / 144
第四节 初战后双方的态度 / 150


第六章 砸开东门 / 157
第一节 马家军把窦家山和马家山作为一个战场 / 159
第二节 为西路军复仇之战 / 161
第三节 大炮向大刀阵地轰去 / 166
第四节 十里山的秘密 / 174


第七章  尖刀东南 / 177
第一节 马家军的“精锐”遇到红一师 / 179
第二节 炮兵跟着突击队前进 / 185
第三节 最后的搏杀 / 191


第八章 镇住南山 / 195
第一节 “红星师”“亮剑师”齐聚皋兰山 / 197
第二节 初攻后的功课与总攻的炮声 / 202
第三节 营盘岭打的是峭壁 / 206


第九章 血熔锁钥 / 213
第一节 开局就是血战 / 215
第二节 第一、二道战壕之间的较量 / 222
第三节 绞肉机战场 / 229
第四节 打断掎角狗娃山 / 237


第十章 夺桥攻城 / 239
第一节 桥之梦 / 241
第二节 桥之魂 / 246
第三节 城之幸 / 251
第四节 桥之运 / 260


第十一章 两河较量 / 267
第一节 洮河架桥 / 269
第二节 进占临夏 / 276
第三节 强渡黄河 / 279


第十二章 东打西接 / 287
第一节 胡宗南支援兰州的“秦岭防线” / 289
第二节 决胜支援马步芳的秦岭战役 / 292
第三节 接管西宁 / 296


第十三章 横扫河西 / 305
第一节 化解河西危局 / 307
第二节 张掖会师与酒泉起义 / 314
第三节 保护玉门油矿和守护敦煌莫高窟 / 322
第四节 甘肃省政府投诚 / 328


第十四章 风雨宁夏 / 333
第一节 两次宁夏战役 / 335
第二节 马鸿宾起义 / 343
第三节 解放宁夏 / 350


第十五章 遥向天山 / 357
第一节 天山谋略 / 359
第二节 经营危局 / 367
第三节 挺进天山 / 372
第四节 接管新疆 / 381


第十六章 陇南甘肃 / 387
第一节 解放陇南 / 389
第二节 岷县联络临潭、卓尼一道起义 / 396
第三节 陇南成立了甘肃省政府 / 402
第四节 甘肃解放大事记 / 408


第十七章 英雄团长 / 411
第一节 陕北回望 / 413
第二节 大河流韵 / 421
第三节 家书万金 / 429


第十八章 山脉英魂 / 435
第一节 李应邦 沈家岭战场上的“黄继光” / 437
第二节 曹德荣 营盘岭战场上的“董存瑞” / 440
第三节 杨顺文 马家山上的孤胆英雄 / 443
第四节 李锡贵 一线战场上的政工模范 / 445
第五节 马克忠 触雷献身的副团长 / 450
第六节 周万顺 王成般的红旗手 / 451
第七节 滑宏坤 沈家岭战场上的“神炮手” / 454
第八节 数不尽的战斗英雄 / 456


第十九章 支前情怀 / 461
第一节 高规格大范围支援 / 463
第二节 地下党、鸡毛信与农民向导 / 469
第三节 胡兴国带路 / 476
第四节 临洮女学生徒步进疆 / 482


第二十章 城市接管 / 485
第一节 执纪在前的军管会 / 487
第二节 法治思维 / 493
第三节 接管成就 / 495
第四节 抢修黄河铁桥 / 503
第五节 建立新政权 / 506


尾声 英雄征路 / 511
参考书目 / 517
结 语 / 521
內容試閱
前 言
历史是活的,无法被烟尘“掩埋”。
历史是具有生命力的,即便是被掩埋了也能长出“新芽”,“活”起来,作为历史重要组成部分的战争亦是如此。
战争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演进的脚步,是有关安全感的至关重要的话题。
个体的安全需求是与生命相伴而生的,襁褓中最为明显,维护婴幼儿安全是家庭责任,族群、社区、区域、阶层、国家对安全感的追求是群体的责任,维护群体安全责任极端的终结的方式便是战争。
所有战争都是背景与场景和人物之间构成的画卷,背景是底色,场景是画面,人物是灵魂。整幅画卷对当下和后世的影响力是自身的价值。
战争史是常说常新的历史。新资料的发现、档案解密、口述者佐证、讲述人的立场、战争当事人的后代执着的研究等都是让历史“活”起来且常说常新的原因。
也有例外。清人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去其史”的套路很多,但方法只有三个,要么篡改背景,要么涂抹场景,要么抹黑人物。
解放战争又被称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很多人的关注点不在解放却在“内战”,而且对“内战”二字在字面意思上做足了文章。这么做的目的在于混淆内战的挑起者。所以在讲述兰州战役战史前需要对“内战”作简要交代。
当年西北多战事。解放战争进入向全国大进军阶段,称得上西北大决战的只有两场:一场是起点战,叫扶眉战役;一场是终结战,叫兰州战役。作为最大的一场战役,兰州战役是军事歼灭战、政治争取战、心理打击战综合运用的一场战役。战役发端于 1949 年 5 月 23 日中央军委发出的进军部署,历经了钳马打胡的扶眉战役、两马分割的千里追击战、钳胡打马的兰州决战,打拉结合的决胜西北四个阶段,结束于当年的 12 月 30 日。
兰州,是西北的锁钥。兰州决战是敌我双方以不擅长的战法进行的恶斗,马家军和第一野战军都不擅长打山地战。但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克服困难,战胜了强敌。胜败之际彻底改变了西北战场上长期存在的敌强我弱的状况,把国民党一统西北的局面打成了各地分割互不相顾的格局,实现了“一战定四省”的战略目标。
兰州战场决战的胜利,标志着政治解决西北问题的开始。作为向全国大进军阶段西北最大的战略决战,兰州战役首先让蒋介石“划江而治”愿望破灭后还想依托西北来屏障西南,图谋在西南立足东山再起的最后一丝念想也破灭了,为新中国的成立献上一份大礼,及时化解了新疆危局,开启了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的新时代。
兰州战役是西北解放战争史上最后一个战略大决战、西北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西北战争史上战斗最激烈的阵地争夺战。
重大决战必有重大英雄壮举。沈家岭战场上的“黄继光”、 营盘岭战场上的“董存瑞”、马家山上的孤胆英雄、 英雄的红旗手以及智取飞机场的十九团二营四连,不论时代如何变幻,这股英雄气概一直与日月同辉,在人间激荡。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战旗方队 100 面荣誉旗帜整齐列阵,浩荡而来。方队里有“长攻善守英雄团”“勇猛顽强英雄团”“英勇顽强攻取皋兰山”三面在兰州战场上授予的旗帜,还有带着荣誉走进兰州战场的“牺牲决胜团”“顽强抗敌红一团”“大渡河连”“黄土岭功臣炮连”等多面荣誉旗帜,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昭示着人民解放军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战争烟尘远去了,历史不能在记忆中朦胧,更不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消逝。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就忘记了初心,而忘了初心,前程必然迷茫,甚至会跌入新一轮的探索与苦闷,直至苦难。
这场战争值得品读,因为它一战毕,四省定;这场战争值得赏析,因为它有历久弥新、时读时新的力量;这场战争值得讲述,因为它能够照进现实、告诉未来。
为此,我愿意伴着您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一起走进那千里追击和千里接管的征程,为您讲解,看清那一张张鲜活的脸,看看那些历史人物的格局、 品格和不同的格调,聆听、铭记那段渐行渐远的历史。

第一节 无底线备战
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中、美、英、苏四国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毛泽东和延安军民是在广播里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的。时任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区总司令、中国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也是在广播里听到的,只不过比延安早了一天。这一天的上午10时,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名义在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对全国军民和全世界发表了广播演说。
1945年9月2日,美军“密苏里”号巡洋舰威风凛凛地停泊于日本东京湾。巡洋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日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终于低下了傲慢的头颅,分别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国大本营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后来, 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在此前的8月21日,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在湖南芷江接受了日军代表的投降;此后的9月9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占中国领土14年目前还在中国作战备战的侵华日军128万余人开始向中国投降。 10月25日,台湾地区的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与祖国分离50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延安的毛泽东十分兴奋,全国军民都十分兴奋,人们用各种方式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个全胜之战,中华民族将迎来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中国社会将迎来一个民主的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
然而,蒋介石却不顾共产党和各民主进步力量追求和平、民主的愿想,坚持他一贯的绞杀政策,逐步显露出他对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一贯的绞杀嘴脸。
一、“桃子”该谁摘之争
早在日本投降前的1945年5月,也就是共产党正在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动员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候,在全国民主运动高涨,建立联合政府呼声高涨的大势面前,蒋介石就已经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道: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抗战胜利后,他腾出消极抵抗日本的那只手,将要攥紧两只拳头,围绕他的“中心工作”,全力消灭共产党了。但是,国民党军大部远离中国大中城市。因此,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抢占胜利果实。
抗战胜利果实就是接收日本军队占领的战略要地和武器装备。蒋介石采用的是“1 3”抢夺式,即一个原则:国民党政府要独吞抗战胜利果实,三个途径:命令伪军抢、通知日本军抢和请求美国协助抢。
日本投降后,中国境内有128万日军和68万伪军等待投降。那么,谁是有权接受投降的“中方”?用毛泽东主席的话说,就是“桃子”该谁来摘?
当时,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拥有全国四分之一人口的解放区,钳制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大部分伪军,抗战胜利的果实理应大部分归解放区军民。
由于日本强大的军备和蒋介石的消极抗战,使得当时国内主要城市都被日军占领。但是广大乡村驻扎着八路军、新四军、南方游击队、东北抗联以及热爱和拥护共产党的人民群众。
当时,国民党军的势力大都在西南、西北一隅,距离中国东北、东部很远。整个中国东部,尤其是沿海的主要地区大部分都被日军占领了。只要日军放下武器,日军占领的城市大多数会被共产党接收。
1945年8月11日,毛泽东起草了一份电报发往驻扎在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各战略区。这份《关于日本宣布投降后我党任务的决定》的电报预言,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会向解放区“收复失地”。对此,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目前的任务是“应集中主要力量迫使敌伪向我投降”。毛泽东针锋相对地指出,对不投降的日伪军按具体情况发动进攻,直至逐一消灭。他要求部队迅速走出城市周边的农村,占领一切可能的和必须占领的大小城市和交通要道;要放手武装基本群众,夺取武器与资源,不应该稍有犹豫。
蒋介石和美国政府对此是断然不能容许的。蒋介石在同一天一连下了三道命令,分别下达给日本军队、解放区的抗日军队和国民党军。
蒋介石的命令有三个重点:一是要求日伪军继续“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二是要求解放区的抗日军队“原地驻防待命”,不许接受日伪军投降;三是要国民党军前线各部队对日军放弃的要点,立即派部队进驻,对日本军队遗留的武器弹药材料财物, “必须派兵严为看管”,共产党部队“如有争夺城镇,妨碍我之行动,应断然剿办为要”。
8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给日本下令,明确要求日军只能向美军或者国民党军投降。
到了1945年8月21日,蒋介石唯恐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不听他的命令,便以中正名义直接给第十八集团军朱德总司令发电,要求“所有该集团军所属部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电文明确指出,对于日本军队投降时缴获的军械物资以及需要收容的敌俘、需要处理的伪军、日本军队占领地区秩序的管控、政权等,由他和各战区长官分别下令决定,而十八集团军“各部勿再擅自行动”,要求朱德总司令恪守、严饬所部一体遵照。
接着,蒋介石紧锣密鼓地向各战区长官做出了详细的称为“接收”的抢占果实的部署: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接收洛阳;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接收山西;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接收嘉兴、金华、杭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刘峙,接收郑州、开封、新乡、南阳、襄阳、樊城;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接收武汉、沙市、宜昌地区;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接收曲江、潮汕;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接收南昌、九江;
——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李品仙,接收徐州、安庆、蚌埠、海州;
——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接收天津、北平、保定、石家庄;
——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接收青岛、济南、德州;
——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接收察哈尔、热河、绥远;
——第一方面军司令官卢汉,接收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
——第二方面军司令官张发奎,接收广州、香港、雷州半岛、海南岛;
——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接收南京、上海;
——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接收长沙、衡阳;
——国民党行政院秘书长陈仪为接收台湾的受降长官,接收台湾的29万日军和警察。
蒋介石抢夺胜利果实的时候丝毫没有底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