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HK$
140.8

《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售價:HK$
63.8

《
《法官如何裁判》(在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下如何寻求个案公正的判决之道,麦读译丛18)
》
售價:HK$
86.9

《
自由的危机:全球视角下的英国内战史
》
售價:HK$
173.8

《
索恩丛书·俾斯麦:欧洲风暴
》
售價:HK$
196.9

《
元首政治与帝国治理——以赫洛迪安《罗马帝国史》为考察对象
》
售價:HK$
74.8

《
镜观中国 1930年代的中国人、中国事和中国景 “走近中国”译丛系列
》
售價:HK$
85.8

《
地中海十城:西方文明的古典基因
》
售價:HK$
97.9
|
內容簡介: |
全过程工程咨询是中国建筑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较之于传统工程咨询模式,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重要转变是 “对碎片化进行整体性治理”。 要实现对以智力服务、 非显性产出为特征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整体化的有效治理, 一是需要构建围绕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整体治理的理论, 二是需要厘清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实施模式的可操作路径。 为此, 本书从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 “治理机制、 实施模式、 企业转型” 三个角度阐述了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操作。 首先, 阐述了全过程工程咨询的 “项目治理模式” “组织设计” “控制机制” “知识共享”“合同体系与取费机制” 等理论层面的问题; 其次, 重点分析了 “项目决策综合性咨询” “以设计为主导的全生命周期工程咨询” “以项目管控为主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 以及 “EPC 模式下以投资管控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 等典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关键因素等, 以期满足业界对全过程工程咨询落地的理论和实践需求; *后, 从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视角阐述了咨询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设计、 专业人士管理以及咨询企业转型等相关内容。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可供工程咨询、 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的学者、 科研人员和行业专业人士使用, 也可供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专业师生参考。
|
關於作者: |
严玲,博士,天津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天津市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公共项目与工程造价)学科带头人。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4项;出版专著6部,教材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承担过国家发改委投资司、海口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心、天津地铁集团公司、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公司以及深圳市地铁集团等单位委托的诸如代建管理办法制定、项目投资控制、合同管理、风险分担等领域研究和咨询;每年为行业内多家企业和部门开展专题讲座。
|
目錄:
|
序 前
言
第 1 章 绪论 1
1. 1 工程咨询的产生及发展 1
1. 2 国内工程咨询的现状与问题 6
1. 3 国内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兴起 8
1. 4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发展之路 17
1. 5 全书框架与内容 21
第 2 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及其治理模式 23
2. 1 业主方项目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 23
2. 2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界定与治理结构 31
2. 3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治理机制与项目管理绩效 38
第 3 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组织设计 47
3. 1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组织策划 47
3. 2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部的组织设计 53
3. 3 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的组织设计 70
第 4 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控制机制 82
4. 1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组织结构与控制的关系 82
4. 2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中专业服务代理关系的控制机制 87
4. 3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中全咨团队对承包人的控制机制 96
4. 4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控制的典型案例分析 100
第 5 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知识共享 110
5. 1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知识体系 110
5. 2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界面整合与知识分享机制 113
5. 3 全过程工程咨询联合体成员跨组织的知识共享与组织学习 117
5. 4 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内的知识共享与沟通协调 122
第 6 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委托合同与取费 134
6. 1 交易特征与合同功能 134
6. 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委托合同的关键条款识别 138
6. 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委托合同的关键条款设计 148
6. 4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取费方式 163
第 7 章 项目决策综合性咨询实施模式 174
7. 1 项目决策综合性咨询的服务特征 174
7. 2 项目决策综合性咨询的服务内容 179
7. 3 项目决策综合性咨询项目实施 191
7. 4 项目决策综合性咨询项目案例分析 206
第 8 章 以设计为主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实施模式 216
8. 1 以设计为主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服务特征 216
8. 2 以设计为主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服务内容 220
8. 3 以设计为主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实施 230
8. 4 以设计为主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案例分析 245
第 9 章 基于 1 N X 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模式 254
9. 1 基于 1 N X 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特征 254
9. 2 基于 1 N X 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内容 257
9. 3 基于 1 N X 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实施 265
9. 4 基于 1 N X 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案例分析 287
第 10 章 EPC 模式下以投资管控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模式 296
10. 1 EPC 模式下以投资管控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特征 296
10. 2 EPC 模式下以投资管控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内容 305
10. 3 EPC 模式下以投资管控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组织结构 322
10. 4 以投资管控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案例分析 337
第 11 章 工程咨询企业向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转型 348
11. 1 工程咨询企业咨询的业务拓展分析 348
11. 2 工程咨询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355
11. 3 不同类型工程咨询企业转型战略分析 369
参考文献 380
|
內容試閱:
|
2017 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 〔2017〕 19 号)提出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 进而拉开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改革的序幕。 随后, 国家和各省都相继出台了全过程工程咨询相关的指导性文件。 实践中, 业界和学界都认识到过往破碎的咨询服务方式阻碍了业主的投资管理效率, 降低了咨询服务的有效供给, 同时也难以支撑 “走出去” 等重大发展战略。全过程工程咨询推行以来, 业主和咨询方都进行了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摸索和实践, 不同类型的咨询企业也都提出了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策略和进路。 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导则、 指南等, 以规范和引导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良性发展。
全过程工程咨询研讨会频繁召开, 探讨全过程工程咨询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路径, 分享了一些良好的实践做法。 在学术领域, 研究学者获得了基金的支持进行科学研究探索, 出版了一系列的著作论文等。 这些信号体现了建设行业对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重视, 大家都意识到全过程工程咨询是工程咨询行业乃至整个建筑行业改革升级的一次重要契机。
然而, 全过程工程咨询改革并非一个单一事件, 而是处在一个大的行业、 社会发展改革浪潮当中。 因此, 对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实践需要注意三种情况: 一是, 不能脱离这些行业大背景孤立地看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实践和推广。 自 2014 年以来, 国内建筑行业出现了大量改革, 如审批制度改革、 工程总承包、 BIM、 资质改革、 建筑师负责制等, 而全过程工程咨询实践跟这些新型的管理模式、 现代化的技术等是紧密相连的。 二是, 要积极总结过往工程咨询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 尽可能少地重蹈覆辙。 新一轮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改革需要各方从工程咨询的发展历史中吸取经验, 如推行监理、 代建、 招标代理等咨询业务以来的得与失。三是, 加强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理论研究, 坚持问题导向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寻找全过程工程咨询绩效改善的基本规律。 自全过程工程咨询推广以来, 行业实践仍存在一定的障碍, 如:业主的接受程度尚且不高; 部分业主有需求, 但缺乏科学系统的策划, 初次探索后反而产生了疑虑; 咨询企业中意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大蛋糕, 但对整合多咨询专业缺乏充足的信心;咨询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 尽管业界和学界都广泛讨论了各类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并剖析了不同模式的优劣势, 但对不同模式的理论基础尚缺乏有效的分析。
基于上述背景, 我们撰写了本书。 本书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 提出了工程咨询服务运作的基本原理, 分析了全过程工程咨询治理模式、 组织设计、 控制机制、 知识共享和合同设计等方面的关键原理。
第二, 强调策划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面向业主的咨询服务需求策划和面向咨询企业的供给策划。 业主需要理性、 科学的策划, 如: 系统策划 “业主—承包人—咨询方” 三者的工作界面和协调机制, 并从更宽的尺度、 更高的视野来策划全过程工程咨询; 从需求侧提出全生命周期导向和全过程工程咨询集成融合的要求, 而非简单的咨询业务叠加。 咨询企业需要对咨询项目进行整体策划, 充分满足业主要求以及促进不同咨询业务的有机融合。
第三, 突出不同咨询业务的融合机制。 咨询企业可通过融合机制促进传统咨询业务质量的提升, 同时也可以在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下提出新的融合性成果, 如限额设计、 可施工性审查、 过程结算等。
第四, 强调做实工程文件。 工程文件 (策划文件、 成果文件等) 是全过程工程咨询的理念落地的重要载体。 业主和咨询方都应当重视并且做实工程文件。
本书详细划分了不同类型的工程文件, 并介绍了相应的要求。本书力图呈现全过程工程咨询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融合, 为此组建了一个产学研合作的撰写团队。 这个团队由研究团队和实务团队组成。 研究团队是由天津理工大学与南京大学共同组建的跨学科团队, 在项目治理、 项目管理、 代建制管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研究积淀,为本书提供了严谨的理论支撑。 实务团队则来自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院)、 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原中咨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以及中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简称中量咨询), 他们主要承担本书实务部分内容的提供。 这三家企业都承担过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 其中: 中交四航院前身为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 是中国最具行业代表性的设计院之一, 具有集咨询策划、 勘察、 设计、 建设运营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能力, 在国家交通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提供一站式综合技术服务; 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核心骨干企业, 是国内从事工程监理类业务的领军企业; 中量咨询则是以工程造价为基因, 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顾问服务的综合性咨询公司。严玲、 宁延、 鲁静、 李伟仪和何丹怡共同负责全书的整体章节策划和内容安排。 全书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 回顾我国内地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过去、 现在和未来, 分析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内涵和业务特点, 包括第 1 章绪论; 第二部分是基本原理, 其中包括治理模式、 组织设计、 控制机制、 知识共享和合同机制等, 涉及第 2 章至第 6 章的内容; 第三部分是全过程工程咨询典型实施模式策划, 其中包括项目前期决策综合性咨询实施模式、 以设计为主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实施模式、 基于 1 N X 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模式、 EPC 模式下以投资管控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实施模式等, 覆盖第 7 章至第 10 章的内容; 第四部分是工程咨询企业的转型, 包括第 11 章的内容。
全书章节内容和撰写分工如下: 第 1 章系统地梳理我国工程咨询的制度变革历程, 阐述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核心理念和内在逻辑, 由严玲、 宁延撰写; 第 2 章全面阐述业主方项目管理模式演变与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的关系、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三边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形成以及全咨制度下建设项目管理绩效改善途径, 由天津理工大学严玲教授指导, 张萌负责撰写; 第 3 章分析全过程工程咨询集成业务开展必须突破的第一关,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组织模式、 面临全咨业务的工程咨询企业组织设计和全咨团队项目部的组织设计, 由南京大学宁延教授指导, 曹泽芳、 张娜负责撰写; 第 4 章讨论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三边治理结构下的双层控制机制, 一是围绕全咨团队专业服务代理关系的多种控制机制, 二是围绕承包人履约行为和结果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团队控制机制, 由天津理工大学张亚琦负责撰写; 第 5 章讨论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的知识管理, 包括全咨项目跨职能团队的知识分享以及咨询团队内部的知识分享机制, 由天津理工大学李杰负责撰写; 第 6 章深入分析全过程工程咨询委托合同的重要条款的设置及其功能, 讨论全过程咨询服务取费的主要方式, 由天津理工大学李冲负责撰写; 第 7 章在厘清项目决策综合咨询服务业主目标的基础上, 探讨项目决策综合咨询服务实施的三大关键问题, 即做什么、 谁来做、 怎么做, 由宁延教授和严玲教授共同指导,曹泽芳、 张娜、 李杰、 张萌等负责撰写; 第 8 章分析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开展以设计为主导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开展的组织结构、 组织分工、 工作流程等关键问题, 由中交四航院李伟仪总指导, 覃杰、 查恩尧、 饶梓彪等负责撰写; 第 9 章探索以全过程项目管理为主线的全咨服务模式落地的关键问题, 由中咨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鲁静指导, 刘刚、 刘伟、 崔伟华等负责撰写; 第 10 章构建在 EPC 模式下以投资管控为核心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体系和融合性业务, 由中量公司何丹怡指导, 张建平、 范振刚、 余庆生等负责撰写; 第 11 章从宏观层面勾勒国内典型工程咨询企业的转型发展路径, 由鲁静、 李伟仪和何丹怡等负责撰写。 此外, 天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卓阳、 张思睿、 陈思颖、 李政道、 赵春喆、 周进朝、 吕竺霖等人参加了案例整理和相关文字校对等工作。
本书只是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 “知”, 工程咨询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开拓进取的 “行”。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行远至稳需要业主、 咨询企业、 政府、 行业协会等各方的通力合作和锐意进取, 如业主科学理性的策划; 咨询方提升融合、 跨专业协作的能力; 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以及出台相关规范标准等。
全过程工程咨询推行时间尚短, 理论体系等尚不完善。 同时作者自知才疏学浅, 仅略知皮毛, 书中错谬之处在所难免, 敬请各位学者、 同行不吝指出, 作者将不胜感激。
作者2020 年 8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