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人的教育(新校本)

書城自編碼: 41439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梅贻琦
國際書號(ISBN): 9787522537894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0.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现场:细读《史记》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HK$ 53.9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HK$ 85.8
正史纂修与重建史观:辽金元的视角(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 正史纂修与重建史观:辽金元的视角(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

售價:HK$ 130.9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售價:HK$ 93.5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售價:HK$ 107.8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售價:HK$ 85.8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售價:HK$ 108.9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售價:HK$ 101.2

編輯推薦:
作者梅贻琦的代表作
梅贻琦的教育思想跨越时空,以其深邃的内涵和前瞻性的理念,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指导
全新精校,更加完善的版本
內容簡介:
本书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关于“德智体美群”五育及大学教育的文章汇集,同时精选了梅贻琦先生所涉教育理念的日记数十篇。梅贻琦先生以其儒雅的文风、简洁的语言阐发了他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见解。
關於作者:
梅贻琦(1889—1962)。祖籍江苏武进,1914年自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年,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吏上“四大哲人”。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大学教育的意义与精神
大学的意义
谈学术自由
体魄健康才能救国
关于学生参加救护伤兵事
关于校内集会的意义
教授的责任
做学问的方法
大学一解
第二章 谈谈清华大学
清华学校的教育方针
清华发展计划
致全体校友书
在建校22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在建校24周年纪念典礼上的讲话
回顾与前瞻
抗战期中之清华
在建校29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抗战期中之清华(续)
抗战期中之清华(二续)
抗战期中之清华(三续)
抗战期中之清华(四续)
抗战期中之清华(五续)
复员期中之清华
复员后之清华
复员后之清华(续)
就职演说
第三章 青年的使命
致新来校的诸同学
形势与秩序问题
1932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1933年度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要览
关于联大校舍被炸的启事
关于“特研所”事(一)
关于“特研所”事(二)
关于航研所事
工业化的前途与人才问题
体育之重要
体育之目标
关于和燕大的体育比赛
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大学教育的意义与精神
大学的意义
今年吾们欢迎新到校的同学,觉着更有些意义,因为今年新来的一班比往年哪一班的人数都多;还因为当这国家多难的时期,又在一个很有危险性的地域之内,竟有这么多的青年来同吾们做学问,所以吾们这次欢迎诸君亦比欢迎往年新同学的时候,更觉欣慰。
吾们相信一个大学,不必以学生人数的多少征验它的成绩好坏,或是评定它的效率大小,不过在人数还不太多的时候,吾们很愿意尽量的录取,为的是可以多给些青年以求学的机会。所以既本着这个意思,又因为北平几校今夏不招考,吾们这次录取的人数不只是多,实是逾量的多了。吾们那时是鉴于往年录取新生,总有数十人不到校,所以按照宿舍现有容量,多加了二成,作为新生名额,万一诸君到校的超乎吾们所计算的人数之外,吾们当然不能拒绝,不过宿舍一切,大家都要多挤些,暂时从权些才好。
诸君大部分是由中学毕业出来的,一小部分是由别的大学转来的。大学与中学的办法不同;就是同是大学,各校的政策、风气亦有很多不同之点。本校的历史与本校的方针计划不久可以有机会与诸君谈谈,现在当诸君初入这个校园的时候,吾有几句话愿意先同诸位说一说:
一、诸君由中学出来再入一个大学,想研究些高深学术,这个志向是可贵的。诸君入了大学,还要父兄供给四年的费用,这件事在今日,就大多数而论是很不容易的;况且就今年说,诸君每一个人考取了,便有六七个未曾取上,这个机会亦算是难得的。那么诸君到校之后,千万要抱定这个志向,努力用功,不要让这个好机会轻轻错过。清华在中国可以算是一个较好的大学,固然它的不完备的地方,亦还很多,诸君到这里,吾们盼望不必太注意风景的良好、食住的舒适。诸君要多注意在吾们为诸君求学的设备,并能将这个机会充分的利用。
二、清华的风气向来是纯净好学的,这亦可以说是因为地势处在乡间,少受城市里的牵动,其实大原因还是在本校师生一向注重学问,顾全大局,所以虽亦经过几次风波,大家的学业未曾间断,这是在国内今日很难得的现象。但是一个学校的风气养成很难,破坏却很容易,诸君现在已是清华一分子,在今后四年内,诸君的行动要影响到清华风气的转移的一定不少,吾们盼望诸君能爱护它,保持它,改良它。吾说“改良”,因为吾们知道还有许多地方是不整齐,或是大家还没有十分注意的。在一个大团体里虽是很小的事(在一个人独居的时候,很不必注意的),倘若随便起来,也许发生很坏的影响。所以如同宿舍的安静,食堂的整洁,以及图书馆的秩序,虽都是课外的问题,亦于大家的精神上很有关系,为公众利益起见,各个人都应当特别注意。
三、吾们在今日讲学问,如果完全离开人民社会的问题,实在太空泛了,在现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紧迫的情形之下,特别是热血的青年们,怎能不关心?怎能不着急?但是只有热心是不能于国家有真正补助的。诸君到学校来正是为从学问里研求拯救国家的方法,同时使个人受一种专门服务的训练,那么在这个时期内,诸君要拿出恳求的精神,切实去研究。思想要独立,态度要谦虚,不要盲从,不要躁进,吾们以前吃亏的地方,多半是由于事实没认清楚,拿半熟的主义去作试验,仿佛吃半熟的果子,不但于身体无益处,反倒肚子痛。古人有一句话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这个意思,吾们可以引用。就是吾们要解决的中国的大问题,并不是一两月或一两年的事,虽然是急难当前,吾们青年人还是要安心耐性,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去探讨。如果四年之后,诸君每人能得到一种学识或技能,在社会上成一有用人才,可以帮助国家解决一部分的困难,诸君才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社会,这亦就是吾们向诸君所最希望的。

1932年

谈学术自由

……
晚赴章矛尘(章廷谦)之约,同座为傅(傅斯年)、杨(杨振声)、樊(樊际昌)、钱(钱穆)、周(周炳琳)、汤(汤用彤),皆北大同仁……食后谈及时局及学校将来问题,颇兴奋。盖倘国共问题不得解决,则校内师生意见更将分歧,而负责者欲于此情况中维持局面,实大难事。民主自由果将如何解释?学术自由又将如何保持?使人忧惶!盼短期内得有解决,否则非但数月之内,数年之内将无真正教育可言也!

1945年

体魄健康才能救国

近来时局日趋紧急,据报纸及他方面消息,战事未见十分顺利,大决战尚未开始,将来局势不知要演变到如何程度。据个人观测,日本不顾一切,任意横行,国际方面恐亦不能终久坐视。然则战祸旋涡,必致愈扩愈大,势将牵动全世界,恐亦必非短时期所能收拾。我们于此时艰,更应努力准备。近来国人提倡科学运动的日多,实因我国对日作战,非忠勇之气不能过人,徒以科学逊色,武器不及,为未能克敌制胜之主因。我们要从速研究实用科学,以供国家需要。此种大问题自难急切见效。不过我们要尽力而为,能作到一分,即可有一分功效。
再有一语,要向大家谆告。看起来觉得平常,其实即救国的根本问题:本校向来注重体育,然而还有许多同学的体力不强,这是应切实注意的。至于如何锻炼,自不全在每日赛跑蹴球,必须对于起居、饮食、眠憩种种方面时加注意,方可增进健康。昨与人谈及本校成绩良好之学生,体气每多不佳。此非云体气好者成绩即不佳,不过往往有体气与成绩不能平衡发展,确为事实。身体之强弱,关系一己之成就甚大。如果体气不充,精神不足,事业前途既属可忧,而关乎寿命之修短尤大。将来毕业出去担负任何工作,均以体力精神为前提;外患如此紧急,如作长期抵抗,是要靠各个人的全副精力去工作。我们要将灵敏的脑力,寓寄于健全体魄之中。而后才能担当艰巨,才能谈到救国。

1933年

关于学生参加救护伤兵事

近来为救护伤兵事,学生抗日会代表及其他同学来谈者已经十数次,藉知同学志愿参加者甚多,足见诸君之热诚。惟兹事做去务从实际着想,不可因非必要之工作而旷废学业,亦不可使组织纷歧致于进行有碍。要在全校同学志愿加入者,共同商讨,量时量力,计划周详,庶于实事能有补助,而于我方不空作牺牲。此意曾于今早纪念周会中详为解释,惟恐未能周知,兹特将讲述要点布列于后,务希诸君注意为要:
一、凡学生愿参加救护工作者,应即联合商量分队预备,以求校内组织之一致。
二、华北救护伤兵工作,系集中于红十字会华北救护委员会,我校已曾与接洽,以后如有相当工作,经该会通知来校即可分队出发。
三、该队在预备时期,应作救护练习,以增加将来工作之效率。
四、队员出发工作,宜取轮流更替办法,庶每人不致旷课太久(勿过一两星期),而于担任方面得继续维持之效。
五、预备参加此项工作者,务各自量体力与学业,不可勉强。将来如出发工作时,应各向教务处请假,以符手续。

1933年

关于校内集会的意义

今天举行本学年第一次纪念周会,此集会之意义,从前曾向大家说过,不是奉行故事的一种举动,乃是全校师生很重要的一个集合。平日因课务甚忙,求抽出时间,使师生常常聚会,很不容易。所以在这每星期一次的集会,如能全体到齐,有一千五六百人,大家藉此机会晤面亲近,表现出团体生活精神。且集合唱歌听讲,于陶冶性情、增进知识两方面,同时可以得到。下次学生座次排定后,即按座点名,务使整齐,如出席人少,则失去团体集合意义。高年级学生功课较忙,但平常尽可努力,不应在此时间,藉故缺席。须知此种集会,亦学校中共同工作、共同生活之一重要部分,若因少数人随便,影响大众,则使集会精神无从表现。这是本校所切望诸君共同注意的。
今日特约讲员为本校政治学系教授王化成先生,王先生于去年休假赴欧考察,适值欧洲多事,局面紧张;近来形势日趋纷扰,国际问题遂益为世人所注意。今日王先生即本实际考察所得,讲演“欧洲国际纷扰之原因”。前日蒋廷黻先生曾为吾们讲过世界三种主义的竞争,同属国际间重要问题。

1935年

教授的责任

今天是本校本学年开始上课的一天,新旧教授及新旧同学到校不久。今天藉行开学礼的机会,使师生们大家聚会见面,同时各同学可以领略各位教授的教言,这是我们最可欢欣的事。本校在过去一年间,正值国难临头、风云紧急的时期,但国势虽如此危亟,本校校务、功课各方面,均尚能照常进行,未因时局关系,而致稍有停滞,此诚值得我们庆幸自慰的。至于本学年未来之一年中,能否仍照这样安安静静的读书,此时自不可知,此后惟有大家在校一天,各人本其职务上应当做的事,努力尽其责任而已。现在藉此聚会,要与诸君略谈几点。因为清华就表面上看去,见其学者来校教书之日众,建筑设备之渐增,似乎大有蒸蒸日上之概。但考诸实际,亦自有其困难,及其危机之存在:
一、本校经费,向来稳固,大家从未虑到有何意外之发生。不意今春政府因财政竭蹶,停付英美庚款一年,本校经费来源,即为美国退还庚款之一部。今停付一年,见诸实行,本校立即蒙受影响。当此事发生后,经本人向政府商榷的结果,在此一年间,借给本校维持费国币一百万元。惟因所入不敷所出,即有种种困难发生,只得将可节减者设法节减;可延缓者暂行延缓。其他仍须按照计划渐次进行,总期必要举办、不可或缓者,不使感受影响。现有唯一之希望,只求满一年后,庚款照常支付,本校始可赖以维持进展。如果不然,则大家殊难抱乐观。因本校经费,维持美退庚款拨充,不另受政府资助,已如上言。每月庚款收入项下,除支付学校经费及留美经费外,其尤关紧要者,即此后本校基金之积存,端赖以后数年中之美国退款之余款拨充。倘一年以后庚款再有问题,则基金成立困难,而学校根本动摇,所谓危机即在此。
二、即本校今年收录新生之多,为历年所未有。各地学校或受时局影响,或缘特殊原因,使一般青年求学问题发生困难。故今年投考本校者,亦较前激增。本校尽力之所及,特别增加名额,俾多予外间同学一求学机会。现在新同学,竟占全体学生三分之一,其中因素因习惯之不同,以及所受训习之各异,在团体中难免有参差不齐之处,希望新旧两方面融合起来,共同保持清华以往的良好的学风。我们也相信清华也有很多应行改良之处,我们亦要设法纠正,其固有之优点,大家亦要爱护保持,一方面要靠旧同学随时检点,来作榜样,同时还希望新同学大家多多注意自勉。
三、本校一年以来,有些新的发展。例如法学院法律学系之增设,工程学科之扩充。此外若已进行之各项建筑,不久皆可完成,在外观上看来,总算不错。再加上园内生活之安适,读书研究之便利,大可闭起园门,埋首用功,不必再问外事。但大家不要因自己环境之舒适,而忘怀园外的情形。在中国今日状况之下,除安心读书外,还要时时注意到国家的危难。吾们如果要像欧洲中世纪僧院的办法,是绝对做不到的。但我们要纾难救国,不必专以开会宣传为己尽其责。宣传效果之如何,是大家所共知的。我们应该从事实上研究怎样可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国家做种种建设的事业。这样才可以把学问做活了。我们的学生将来才成社会上真有用的人才。凡一校精神所在,不仅仅在建筑设备方面之增加,而实在教授之得人。本校得有请好教授之机会,故能多聘好教授来校。这是我们非常可幸的事。从前我曾改易《四书》中两语:“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现在吾还是这样想,因为吾认为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因为求学与做人是两相关联的。凡能真诚努力做学问的,他们做人亦必不取巧,不偷懒,不作伪,故其学问事业终有成就。
以后谈话机会甚多,余不多说。现在即介绍去年休假出国、新近回校的各位教授讲演游历各国之感想,以增加我们进取的精神,并请各位新聘教授赐以教言……

1932年

做学问的方法

此次纪念周是本学期最末的一次。因为从下星期一起,就要举行学年考试,纪念周即当暂停举行。今天请袁希渊、施嘉炀两先生分别讲演。袁先生新从西北考察返平,本校敦请担任地理学系主任事务。现在先请袁先生讲述地理学概要及发展计划。惟上星期一陈席山先生因事未出席讲演。在历次纪念周会各系讲演中,仅缺生物学一系。本学期纪念周即将停止,拟请陈先生将讲稿在校刊上登出,以当讲演。这三个月里诸位听了这多次的讲演,对于各学科要点,当已得到不少的了解。本校举办这些系的目的,固然是希望学生获得一技一艺之专长,以期立身致用于社会。同时盼大家在注意本系主要课程之外,并于其他学科也要有相当认识。有人认为学文学者,就不必注意理科,习工科者就不必注意文科,所见似乎窄小一点。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这样才可以使吾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对于世界大势文化变迁,亦有一种相当了解。如此不但使吾们的生活上增加意趣,就是在服务方面亦可以加增效率。这是本校对于全部课程的一种主张,盼望大家特别注意的。

1932年

大学一解

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个人,曰社会。而教育之最大的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
西洋之大学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历史,其目的虽鲜有明白揭橥之者,然试一探究,则知其本源所在,实为希腊之人生哲学,而希腊人生哲学之精髓无它,即“一己之修明”是矣(Know thyself)。此与我国儒家思想之大本又何尝有异致?孔子于《论语·宪问》曰“古之学者为己”,而病今之学者舍己以从人。其答子路问君子,曰“修己以敬”,进而曰“修己以安人”,又进而曰“修己以安百姓”;夫君子者无它,即学问成熟之人,而教育之最大收获也。曰安人百姓者,则又明示修己为始阶,本身不为目的,其归宿,其最大之效用,为众人与社会之福利,此则较之希腊之人生哲学,又若更进一步,不仅以一己理智方面之修明为己足也。
及至《大学》一篇之作,而学问之最后目的,最大精神,乃益见显著。《大学》一书开章明义之数语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学记》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孟子于《尽心章》,亦言修其身而天下平。荀子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亦不出明明德之范围,而其泛论群居生活之重要,群居生活之不能不有规律,亦无非阐发新民二字之真谛而已。总之,儒家思想之包罗虽广,其于人生哲学与教育理想之重视明明德与新民二大步骤,则始终如一也。
今日之大学教育,骤视之,若与明明德、新民之义不甚相干,然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之范围,所患者,在体认尚有未尽而实践尚有不力耳。大学课程之设备,即属于教务范围之种种,下自基本学术之传授,上至专门科目之研究,固格物致知之功夫而明明德之一部分也。课程以外之学校生活,即属于训导范围之种种,以及师长持身、治学、接物、待人之一切言行举措,苟于青年不无几分裨益,此种裨益亦必于格致诚正之心理生活见之。至若各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学程之设置,学生课外之团体活动,以及师长以公民之资格对一般社会所有之努力,或为一种知识之准备,或为一种实地工作之预习,或为一种风声之树立,青年一旦学成离校,而于社会有所贡献,要亦不能不资此数者为一部分之挹注。此又大学教育新民之效也。
然则所谓体认未尽实践不力者又何在?明明德或修己工夫中之所谓明德,所谓己,所指乃一人整个之人格,而不是人格之片段。所谓整个之人格,即就比较旧派之心理学者之见解,至少应有知、情、志三个方面,而此三方面者皆有修明之必要。今则不然,大学教育所能措意而略有成就者,仅属知之一方面而已,夫举其一而遗其二,其所收修明之效,因已极有限也。然即就知之一端论之,目前教学方法之效率亦大有尚待扩充者。理智生活之基础为好奇心与求益心,故贵在相当之自动,能有自动之功,斯能收自新之效,所谓举一反三者,举一虽在执教之人,而反三总属学生之事。若今日之教学,恐灌输之功十居七八,而启发之功十不得二三。明明德之义,释以今语,即为自我之认识,为自我知能之认识,此即在智力不甚平庸之学子亦不易为之,故必有执教之人为之启发,为之指引,而执教者之最大能事,亦即至此而尽,过此即须学子自为探索;非执教者所得而助长也。故古之善教人者,《论语》谓之善诱,《学记》谓之善喻。孟子有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此善诱或善喻之效也。今大学中之教学方法,即仅就知识教育言之,不逮尚远。此体认不足实践不力之一端也。
至意志与情绪二方面,既为寻常教学方法所不及顾,则其所恃者厥有二端,一为教师之树立楷模,二为学子之自谋修养。意志须锻炼,情绪须裁节,为教师者果能于二者均有相当之修养工夫,而于日常生活之中予以自然之流露,则从游之学子无形中有所取法;古人所谓身教,所谓以善先人之教,所指者大抵即为此两方面之品格教育,而与知识之传授不相干也。治学之精神与思想之方法,虽若完全属于理智一方面之心理生活,实则与意志之坚强与情绪之稳称有极密切之关系;治学贵谨严,思想忌偏蔽,要非持志坚定而用情有度之人不办。孟子有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啐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曰根于心者,修养之实,曰生于色者,修养之效而自然之流露;设学子所从游者率为此类之教师再假以时日,则濡染所及,观摩所得,亦正复有其不言而喻之功用。《学记》所称之善喻,要亦不能外此。试问今日之大学教育果真具备此条件否乎?曰否。此可于三方面见之。上文不云乎,今日大学教育所能措意者仅为人格之三方面之一,为教师者果能于一己所专长之特科知识,有充分之准备,为明晰之讲授,作尽心与负责之考课,即已为良善之教师,其于学子之意志与情绪生活与此种生活之见于操守者,殆有若秦人之视越人之肥瘠;历年既久,相习成风,即在有识之士,亦复视为固然,不思改作,浸假而以此种责任完全诿诸他人,曰“此乃训育之事,与教学根本无干”。此条件不具备之一方面也。为教师者,自身固未始不为此种学风之产物,其日以孜孜者,专科知识之累积而已,新学说与新实验之传习而已,其于持志养气之道,待人接物之方,固未尝一日讲求也;试问己所未能讲求或无暇讲求者,又何能执以责人?此又一方面也。今日学校环境之内,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落,各有其生活之习惯与时尚,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几于不相谋面,军兴以还,此风尤甚,即有少数教师,其持养操守足为学生表率而无愧者,亦犹之椟中之玉,斗底之灯,其光辉不达于外,而学子即有切心于观摩取益者,亦自无从问径,此又一方面也。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此则于大学之道,“体认尚有未尽、实践尚有不力”之第二端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