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近现代中国科幻理论资料(1891—1949)

書城自編碼: 414397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贾立元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4886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200.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HK$ 75.9
经典译林:罗生门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HK$ 42.9
现场:细读《史记》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HK$ 53.9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HK$ 85.8
正史纂修与重建史观:辽金元的视角(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 正史纂修与重建史观:辽金元的视角(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

售價:HK$ 130.9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售價:HK$ 93.5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售價:HK$ 107.8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售價:HK$ 85.8

編輯推薦:
一部近现代中国科幻理论资料汇编,基本将中国科幻的早期面貌按时间顺序呈现出来,可以填补这方面研究或资料整理的空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近现代科幻的出版、传播、评价情况和相关理论探索的演变。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近现代中国科幻理论资料汇编,所录资料起于1891年,止于1949年,收录范围包括论文、序跋、发刊词、编者按、读者来信、杂评、广告、书信、日记以及个别作品的片段和批语等,凡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段国人对科幻作品的关注及看法的,均尽量收录。全部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以呈现近现代中国科幻理论的发展流变,为研究早期中国科幻历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關於作者:
贾立元,文学博士,科幻作家,笔名飞氘。清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著有短篇小说集《中国科幻大片》《机器人的漫游时代》等,作品被译成英、意、日等文字,荣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国科幻银河奖”。学术专著《“现代”与“未知”——晚清科幻小说研究》荣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学术著作再版项目支持。此外,主编《想象科学——科幻文学经典撷英》《长生法——清华学生科幻创作选》等书。
目錄
导 言i
凡 例xi
资料来源xiii
上编(1891—1911)
光绪十七年(1891)2
来稿:《回头看纪略》篇首语2
光绪二十年(1894)2
李提摩太:《百年一觉》序2
光绪二十三年(1897)2
四月2
《孙宝瑄日记》2
不详2
梁启超:《读西学书法》2
光绪二十四年(1898)3
不详3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十四“小说门”3
三月3
王学廉译,严复按:《如后患何》 3
四月4
梁启超:《保国会演说》4
五月5
裘维锷:《百年一觉》篇首语5
十月5
王与龄:《忠告上篇》5
十一月5
任公(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5
光绪二十五年(1899)6
四月6
哀时客(梁启超):《动物谈》6
七月6
哀时客(梁启超):《瓜分危言(三续前稿接第十七册第三章第四节)》6
光绪二十六年(1900)7
六月7
陈绎如:《八十日环游记》序一 7
薛绍徽:《八十日环游记》序二 7
光绪二十七年(1901)8
十一月8
谭嗣同:《仁学》8
光绪二十八年(1902)9
正月9
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第一回
文末附记9
二月9
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第二回
文末附记9
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第三回
文末附记10
三月10
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第四回
文末附记10
七月11
《续动物谈》11
“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11
九月13
“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
第一号要目豫告” 13
十月14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稿本)》绪言14
饮冰(梁启超):《世界末日记》
译后语15
观云(蒋观云):《长江》15
十一月15
“《新小说》第二号内容摘要豫告”15
布袋和尚(黄遵宪):《致饮冰主人手札》16
《徐兆玮日记》16
“《新小说》第二号之内容”16
十二月17
“《新小说》第三号要目”17
光绪二十九年(1903)18
正月18
《张日记》18
再世、冯生:《新奉化歌·题〈百年一觉〉》18
二月18
“理想小说《极乐世界》” 18
四月19
杨德森:《梦游二十一世纪》
译者序19
……
內容試閱
近年来,科幻文艺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独具特色且极富活力的版块。回顾历史,可以发现,科幻文艺在中国的兴起,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晚清以来,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急切地汲取新知,现代的历史观、科技观、时空观重塑了国人的视野与思想,赋予小说家们新的灵感,让他们写下一个个国富民强、天下大同的未来梦想,中国最早的科学幻想由此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自科幻文学这一舶来品进入中国,对它的理论性探索也随之而生,参与者中既有知识精英,也有普通读者。这些以序跋、评论、广告、书信 等形式展开的探索,加入了当时的种种文学议题论辩,与创作实践互为映衬,折 射出时人对“科学”“幻想”“文学”等问题的认知,为深入理解现代科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入口。
因此,对中国科幻早期历史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科幻在20世纪中国的发生机理与命运起伏,丰富对文学史的认识,也能为理解近现代中国为自己选择道路时的艰难性、自主性与多面性提供有益的视角。而对相关作品及理论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正是这一研究的坚实支撑。
但长期以来,在文学史的书写中,早期的中国科幻作品近乎湮没不彰,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见天日。随着晚清小说成为文学研究热点,晚清科幻逐渐引起中外学界的关注,并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讨论。近年来,对民国科幻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一些作品被重新发现,以往认为民国科幻作品稀缺的印象也得到纠正。可以说,早期中国科幻中的一些重要作家、作品已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作品年表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与之相对,小说之外的近现代科幻资料,却依然散落在数量广泛的报刊、图书、书信、日记中,迄今尚未得到系统而全面的搜集整理和深入的研究,成为一项有待填补的学术空白。也因此,中国科幻的早期面貌依旧显得模糊:在近现代中国,哪些科幻作家具有影响力?证据何在?当时的读者对科幻作品的观感如何?有哪些著名人物曾对科幻问题发表过见解?这些或批评或肯定的见解,与当时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斗争活动是何种关系?有哪些科幻作品获得过官方的嘉
奖?又有哪些进入了学堂、课本,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中国观众观赏过哪些科幻电影?……这些问题,仅靠对相关作品的研读和阐发是无法回答的,而必须依赖对资料的系统梳理。

威尔斯这部著作的两方面--对于过去现在的批判,对于将来的预测,都是有强化的力量和深入的眼光,我们不要以为他记载“日军围武昌一年不下;进兵两万,退兵时一万”这种单薄的军事常识来断定全书价值的。他能预料日人要攫取平津和华北便是他的聪明,他又料定日人不能克服全中国也是有过人见识的。他不曾把中国人看做全部的弱种,替中国留了大面子,至少比起布克夫人那什么《大地》等轻薄中国人的局部写实著作,要令人诚心悦服很多。
他是较之一切作家具有较合理而实际化的脑子的;他能断定欧洲残破的局面,结果是情形之惨,竟超出远东的局面,也许更当视为绝对的经验结果。“攀得愈高,掉得愈重”,这是一个事实的论证第二次大战的结果,剩下的人回到农村去,这就等于象征着物质文明;给离开了道德,专做狭隘的国家主义工具的科学下了个严厉的判决辞。
我们觉得中国的知识份子,都有一读此书之必要。他所预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也许太过火了,也许把欧洲的政治家看得太人面兽心了,但大战如必然实现的话,代表了安那其思想的文梯的主张,也许不免成为事实的。因为文梯的思想并不新奇,只是永不曾实现的原理罢了。
无论比之萧、高士委西、高尔基、皮兰得娄,大文豪之中,在目前,威氏得算一个于我们更切实有益的指导者。总之,这时代已不是情感主义所可维系的了,唯有理智,如威氏一切文学著作所召示的,似乎才能更使文学较真实的接近社会科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