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HK$ 
			65.8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53.9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 編輯推薦: |   
          | 新时代背景下的儒学研究肩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持续助力推动文化自信、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激发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赓续中华文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书是是新时代儒学研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成果,有利于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  
         
          | 內容簡介: |   
          | 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变革,构建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已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儒学这门古老学说和思想体系,除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也正日益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焦点,为探索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智慧借鉴和理论启示。基于当前世界儒学研究中心正向我国转移及新时代背景,本书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核心理论指导,系统梳理总结世界范围内儒学发展的总体情况及最新研究成果,对世界各地与儒学及儒家文化相关的社会活动、文化活动进行精细梳理,展望国际儒学的未来走向与发展趋势,以呈现全球儒学发展新动向和儒学研究新气象,是世界儒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 關於作者: |   
          | 王学典(主编),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杂志主编。 |  
         
          | 目錄: |   
          | 目录 绪论 / 1
 第一章 遍布全球的儒学传播与发展 / 5
 一、中国: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光大儒学 / 6
 二、东北亚地区:儒家文化圈的重要支撑力量 / 10
 三、东南亚地区:儒家文化融入大众生活 / 18
 四、中东地区:架起儒学与古老文明对话的桥梁 / 21
 五、美洲及大洋洲:多元文化价值共享下的儒学新形态 / 24
 六、欧洲:儒学成为汉学或中国学的名片 / 39
 第二章 儒学文献整理与翻译进入新境界 / 49
 一、传世文献整理日益系统化、国际化 / 51
 二、儒学经典多语种译本陆续迭代 / 56
 三、出土文献翻译与利用方兴未艾 / 62
 四、论著与论文互译刷新国际学界互动 / 66
 第三章 经典诠释与经学研究的多元化展开 / 73
 一、儒学研究的诠释学自觉与儒家诠释学建构 / 74
 二、传统经典的创造性诠释 / 83
 三、“经学复兴”突破哲学固有领域与经学研究多元化展开 / 87
 第四章 儒学史研究突显现代性与世界性视野 / 93
 一、多重视域下的汉学与宋学之争 / 94
 二、多国学者合力推拓“东亚儒学”叙事 / 104
 三、 17—18 世纪“西学东渐”研究的推进 / 113
 四、儒学研究范式的互补与多元化 / 121
 第五章 跨领域对话与理论阐发交相辉映 / 131
 一、儒学与异域宗教文明对话多层面推进 / 132
 二、儒学与现象学的会通及“心性现象学”等理论创展 / 143
 三、儒学与过程思想、实用主义等合成“角色伦理学” / 150
 四、“贤能政治”概念跻身国际政治理论舞台 / 153
 五、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进路下的儒学研究 / 160
 第六章 重要学术公案与重大论题新动态 / 165
 一、走出“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二元对立 / 166
 二、儒学中的个体本位与共同体本位辩证 / 172
 三、传统中国社会形态定性及现代化转型进路反思 / 181
 四、解构与重构:儒学与后现代思潮的相遇相交 / 188
 五、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科技伦理问题的儒学审视 / 197
 第七章 国际儒学传播与践行的多维推进 / 205
 一、多区域孔教的复兴与民间儒教的重建 / 206
 二、传统礼学的深耕与民间礼俗的兴起 / 212
 三、民间儒学的本土发展与当代实践可能 / 218
 第八章 国际儒学发展的前景与建议 / 229
 一、以时代性为前提彰显儒学特性,提升文明对话包容度 / 230
 二、以服务世界、融入现代为旨趣,增强国际儒学的文化
 凝聚力 / 233
 三、顺应儒学本土化发展趋势,促进儒学全球性议题探讨 / 235
 四、兑现交流渠道的功效,增强国际儒学交流的灵活性、
 开放性 / 237
 参考文献 / 241
 后记 / 2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