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华北村治:权力、话语和制度变迁(1875—1936)
》
售價:HK$
97.9

《
芬尼根的守灵夜 全译注释本
》
售價:HK$
547.8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4年1-12月整年十二期)
》
售價:HK$
486.0

《
长城砖系列: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研究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人工智能
》
售價:HK$
55.0

《
宝石之书
》
售價:HK$
173.8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售價:HK$
94.6

《
非暴力沟通·人性化医护(比起药物,连结人心的沟通更具治愈生命的力量)
》
售價:HK$
57.2
|
內容簡介: |
《文化法案例教程》围绕文化法核心领域精心编排,聚焦文化法学相关基础理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实际需要、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任务,突出学术性、学科交叉性、前沿性与实用性,涵盖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文化旅游执法等核心内容。各领域案例分类精细入微、逻辑架构严谨缜密,充分考量不同受众群体在文化法研究过程中的差异化需求特点与专业背景差异,以专业笔触深度解析文化法学的具体应用实践,重点突出规则、法理适用等问题的剖析,推动文化法基础理论与案例实践进行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作为国内专门的文化法案例教程,本书的出版将为繁荣文化法学研究、促进文化法学学科发展贡献学术力量。
|
關於作者: |
易玲
湖北荆州人,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中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中南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政府立法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法、知识产权法,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重点等项目40余项,受委托起草多部地方性立法。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在《法学研究》《法商研究》《法学评论》《法律科学》《政法论丛》《知识产权》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全文或观点转载。
|
目錄:
|
第一章 文化产业篇
第一节 文博文创产业
案例1.1 知名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为市场主体享有“经营者”定位
——涉知名博物院字号不正当竞争案
案例1.2 文创产品外观设计专利不因以景点为灵感而无效
——黄鹤楼公园的文创雪糕“有仙气的雪糕”专利侵权案
案例1.3 公共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独创性认定
——甘肃博物馆文创手办著作权保护案
第二节 数字娱乐产业
案例1.4 直播平台擅自转播行为的反不正当竞争规制
——某直播平台擅自转播体育赛事不正当竞争案
案例1.5 短视频二次创作中方言替换的著作权侵权判定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诉云媒科技公司著作权侵权案
案例1.6 游戏名称商标通用化与淡化侵权的司法判断
——乐元素公司诉纵艺科技商标侵权案
案例1.7 短视频模板独创性认定与侵权责任划分
——剪映短视频模板著作权侵权案
案例1.8 传统文化IP游戏化改编的合法性与文化输出路径
——《黑神话:悟空》游戏产业融合创新示例
第三节 数字内容产业
案例1.9 AIGC技术滥用引发的虚假新闻责任边界
——利用人工智能生成虚假新闻侵权案
案例1.10 数字藏品的转售行为不构成侵犯著作权行为
——数字藏品的转售纠纷案
案例1.11 技术手段妨碍防沉迷系统运行的不正当竞争认定
——腾讯公司诉田某源等破坏人脸识别功能案
案例1.12 应用商店平台间接侵权责任的司法认定
——中文在线诉苹果公司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案
第四节 影视与网络票务产业
案例1.13 短剧改编实质性相似与平台注意义务边界
——阅某公司诉唐某等网络短剧著作权侵权案
案例1.14 短剧制作运营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
——微短剧被全网下架案例群
案例1.15 网络票务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归属
——某影视公司诉长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
第五节 出版与传媒产业
案例1.16 假冒期刊非法经营行为的罪名辨析
——杨某等人非法经营出版物案
案例1.17 历史文献汇编作品独创性认定与惩罚性赔偿适用
——徐某诉中某书局《民国报纸总目》著作权侵权案
案例1.18 广告语真实性争议中消费者认知的司法推定
——王老吉诉加多宝虚假广告宣传纠纷案
第六节 版权管理与市场秩序
案例1.19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反垄断规制的边界
——欢唱壹佰公司诉音集协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第二章 公共文化服务篇
第一节 博物馆相关法律纠纷
案例2.1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文物影像资料的著作权保护
——全某客公司与同某公司著作权纠纷案
案例2.2 美术馆未经许可使用捐赠作品构成侵权
——任某恭与某省美术博物馆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
案例2.3 博物馆馆藏文物商标注册的法律效力
——北京画某画图文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异议复审行政纠纷案
第二节 图书馆相关法律纠纷
案例2.4 图书馆数字文献传递行为的侵权认定
——北京三某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与北京世纪读某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北京世纪超某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案例2.5 公共图书馆违法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
——傅某英与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案
第三节 美术馆著作权侵权纠纷
案例2.6 服装艺术作品作为实用艺术作品的认定与保护
——胡某三诉裘某索、中国美术馆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案例2.7 微信公众号中发布负面信息的侵权认定
——张某诉北京尤某斯美术馆名誉权纠纷案
第四节 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著作权侵权纠纷
案例2.8 假唱他人演唱的歌曲小样的行为认定
——芦某与某县人民政府、周某萍、某县文化馆侵害表演者权纠纷案
案例2.9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侵权诉讼资格
——杭州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某县档案馆等侵犯著作财产权纠纷案
第五节 公共文化传播中的著作权侵权纠纷
案例2.10 音乐类短视频的著作权侵权认定与权利限制
——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与徐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纠纷案
案例2.11 视频聚合平台提供“深层链接”行为的性质界定与侵权判断
——深圳市某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北京某科技有限公司案
第六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纠纷
案例2.12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以按期分配版权费为核心职责
——音集协与某集团的著作权许可代理服务合同违约纠纷案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第一节 非遗知识产权客体认定
案例3.1 非遗商标注册的显著性认定
——“汤瓶八诊”商标案
案例3.2 民间文学艺术衍生作品的独创性判断
——洪某远、邓某香诉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今彩民族文化研发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第二节 非遗知识产权侵权判断
案例3.3 未经许可使用“西湖龙井”商标及包装
——杭州市西湖龙井茶管理协会与姚某公益诉讼案
案件3.4 擅自使用非遗“传人”称谓的法律规制
——天津市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张某诉陈某谦等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及虚假宣传纠纷案
案例3.5 非遗作品的著作权侵权认定
——赵某宪与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
——“南京绒花”非遗传承技艺著作权侵权案
第三节 非遗商标行政保护
案例3.6 非遗商标注册异议审查中混淆的认定
——“黄塔膏药”商标异议案
案例3.7 非遗地理标志保护
——陆某华诉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行政纠纷案
案例3.8 家族式非遗注册商标的合理使用
——王某兰诉商标评审委员会、第三人童某商标无效宣告行政纠纷案
第四节 非遗公益诉讼保护
案例3.9 非遗保护的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国家级非遗文化《亚鲁王》行政公益诉讼案
第四章 文物保护篇
第一节 文物相关作品著作权纠纷
案例4.1 故宫等文物建筑VR作品著作权保护
——故宫建筑全景图著作权纠纷案
案例4.2 古籍点校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葛某圣与李某成侵害著作权纠纷案
第二节 文物保护与建设、损毁纠纷
案例4.3 未经批准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的认定
——西安某建材有限公司诉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行政处罚案
案例4.4 过失损毁文物行为的刑事认定
——张某杰等过失损毁文物案
第三节 文物拍卖、捐赠纠纷
案例4.5 艺术品拍卖合同纠纷中拍卖人瑕疵免责条款的审查认定
——朱某丽与朱某年等拍卖合同纠纷案
案例4.6 以拍卖方式倒卖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认定
——李某某、胡某倒卖文物案
案例4.7 文物捐赠中行政机关应诚信履行行政奖励职责
——杨某香与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行政奖励纠纷案
第四节 革命文物保护公益诉讼
案例4.8 革命文物检察公益诉讼保护
——河南省范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晋冀鲁豫野战军旧址行政公益诉讼案
案例4.9 革命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军地协作模式
——湖南省平江县人民检察院、长沙军事检察院督促保护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旧址革命文物行政公益诉讼案
第五章 文化旅游执法篇
第一节 旅行社经营规范问题
案例5.1 不合理低价游的法律认定与责任分析
——湖南某国际旅行社宁乡分公司不合理低价游欺诈行为行政处罚案
案例5.2 旅行社指定购物场所与强迫旅游者购买物品
——西安某国际旅行社碑林第一分公司未经协商指定购物场所行政处罚案
案例5.3 旅行社业务许可与合同效力认定
——天津某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行政处罚案
第二节 旅行社安全保障责任承担问题
案例5.4 旅行社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承担
——李某甲、黄某甲等与深圳市深之旅公司、深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
第三节 境外旅游服务违法性界定问题
案例5.5 与我国法律冲突的境外旅游服务项目的违法性界定
——某旅行社领队境外组织赌博游客投诉案
|
內容試閱:
|
前言
新时代的文化发展格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化,文化形态、传播方式、产业结构、社会观念的深刻变革,催生出大量亟待回应的法律新问题。其中,文化资源与市场机制的深度交织、公共服务与知识产权的固有张力、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加速融合、文化遗产与社会利益的动态平衡,构成当代文化法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对法律制度的回应能力提出新要求,也对法学教育与研究的适应性、前瞻性和实践性提出了更高标准。202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加强文化法学学科建设”。文化法学是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文化法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文化法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法学学科的高质量建设,而《文化法案例教程》作为文化法学学科专门的案例类教材,对于推进文化法学学科发展、繁荣文化法学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
《文化法案例教程》立足于文化法领域的制度核心与实践难点,围绕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和文化旅游执法领域具有争议性、前沿性、典型性的案件展开系统编排,力图以案例为媒介,促进文化法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在文化产业领域,文创授权开发、短视频创作、AI生成内容、数字藏品转售等纠纷揭示了新兴技术与传统法律范式的张力;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博物馆数字资源权属、图书馆服务中的合理使用、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边界,折射出公共利益与私人权利之间的博弈;在非遗领域,围绕非遗传人称谓、非遗商标、民间艺术作品独创性相关争议,反映出非遗法律属性、权属结构及公益保护路径的不确定性;在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执法方面,行政处罚、公益诉讼、非法交易及低价游乱象等案例,体现出文化资源保护与公共权力行使之间的法理张力与实践挑战。
本教程案例甄选源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或其他权威性发布渠道,覆盖民事、行政、刑事及公益诉讼多种类型,以专业笔触深度解析文化法学的具体应用细节与实践逻辑,重要的是突出相关规则、法理、适用等问题的深入剖析,每一个案例的深度解析不仅回应具体法律问题,更借此引导读者理解文化法如何在多元场景中开展法律适用、实现规则重构与秩序建构。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建设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本书既可服务于文化法学、知识产权法等课程的案例教学,也可为文化治理、法律实务、政策制定等提供实证参考。我们期望,通过案例这一桥梁,推动文化法学科走出抽象概念阐释,走向面向实践、回应现实的知识体系建构路径。
当然,本书得以顺利付梓,离不开法律出版社编辑老师们的细致校对与宝贵建议,也离不开中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师生们在资料整理方面给予的鼎力支持。
易 玲
2025年夏,长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