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罗马统治下的希腊:前146-716(罗马征服以来的希腊史)
》
售價:HK$
132.0

《
余音不绝:接着讲宗教史(精装)
》
售價:HK$
52.8

《
三国演义 七色汇评本 精装简体横排 (全3册)
》
售價:HK$
327.8

《
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 中华学术 有道
》
售價:HK$
96.8

《
上古中国的神:先秦时期的彼岸世界
》
售價:HK$
96.8

《
君臣共天下:一本书读懂东晋门阀
》
售價:HK$
95.7

《
第3选择
》
售價:HK$
96.8

《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精选热点题目:包括杠杆、上市公司破产、执行转破产、关联企业破产、个人破产等
多方观点评议:结合点评和与谈环节的评议,读者可以从更多角度对相关问题释疑解惑
权威专家主讲:邀请破产界的领军人物结合自身的从业经历对相关问题进行权威讲授
对话效果显著:通过对话碰撞出新的思想,推动立法政策、理论研究及相关实务的发展
|
內容簡介: |
“蓟门破产重组”对话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办,已成为法学界、经济学界瞩目的学术盛会。它汇聚了中美法日韩等国的破产法领军人物及经济学家,围绕破产法及企业重组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推动着理论的深化、立法的优化以及实务工作的进化。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蓟门破产重组”对话实录》将对话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份实录,是对过往对话的回顾与总结,凝聚了与会者的智慧与洞见;同时,它也是对未来的启示与引领,为破产法及企业重组的研究与实践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这份实录如同一部珍贵的史册,记录着破产法及企业重组领域的发展历程,展示着专家学者们的智慧与风采。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更是推动法治进步的宝贵财富。
|
關於作者: |
李曙光
1963年生。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李曙光教授是全国人大2006年《企业破产法》、《企业国有资产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立法起草组的主要成员。现任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国有资产法》立法专家咨询小组成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企业破产法》修订工作组成员,司法部、国家发改委《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专家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企业破产法》司法解释起草小组顾问。兼任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北京仲裁委员会委员。国际破产协会中国委员会联席主席,美国破产学会(ACB)第十九届终身外籍会员,哈佛大学法学院与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李曙光教授曾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法与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挂职),中国证监会第13届至15届主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
李曙光教授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经济法学、破产法学、金融法学、法经济学等。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防范系统性风险与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法律机制研究”。著有《转型法律学》《破产法二十讲》《法思想录》《经济法前沿理论问题研究》《破产法评论》等著述与上百篇学术论文。
左北平
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破产管理人业务课题研究组组长,中国政法大学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破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金融安全与金融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破产协会个人会员,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师协会资深会员(FIPA)。现任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江西省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会长。
左北平自1996年开始,长期从事企业破产清算和破产管理人业务,具有丰富的实务操作经验,先后参与各类破产清算案件百余宗,担任管理人并任组长的破产案件六十余宗,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较早涉入破产领域的资深专家。近年来先后担任了山西联盛集团等十余家百亿以上大型破产案件的管理人和审计项目负责人,多次代表会计师行业参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破产立法政策的调研活动,在各类论坛和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数十篇,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破产行业知名专家。
刘颖
1985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入选北京市“百名法学英才”(首批),最高人民法院法律研修学者(第三批)。刘颖教授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破产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强制执行法学;参与创办“蓟门破产重组对话”,并担任主持人。
|
目錄:
|
001 中国去杠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张晓晶
013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破产案件和法院 [日]佐藤铁男
029 重整内外的债权人协商 许德峰
053 上市公司重整实践与问题 刘延岭
081 金融债权人视角下破产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困境与选择 侯太领
101 重整程序中的小额债权分组问题 韩长印
125 执转破实践与发展的深圳经验 慈云西
159 关联企业实质合并破产的相关问题 左北平
197 破产时的债权交易约束 [美]贾维南
225 通过个人破产实现债务豁免 [美]伊丽莎白·S.斯通
257 关联企业合并破产中的利益平衡与问题面向 冯 果
295 出售式重整中的“跟踪马”方式 [韩]吴守根
327 法国破产法中的困境企业重组方法 [法]弗朗索瓦·泽维尔·卢卡斯
361 美国破产与公司重整的最新发展 [美]詹姆士·斯普瑞雷根
405 AMC在企业重整中的角色 郑成新
433 个人破产制度的域外经验 [美]李约翰\
|
內容試閱:
|
“赛达破产法丛书”总序
李曙光
2012年10月,国际破产协会(INSOL)年会在荷兰海牙召开。我携弟子张钦昱与会,并在会后与当时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留学的另一位学生陈夏红会合,仨人结伴同游伊比利亚半岛。当航班在里斯本波尔特拉机场降落,我们一行在机场大厅寻找出口,不期然间看到了一个与英文exit并列的葡萄牙语单词:Saída。这是我们认识的第一个葡萄牙语词汇,显而易见,它就是出口的意思。这个葡萄牙语单词,拼写和发音都近乎汉语拼音,我们一下就记住了。我一直在为自2008年5月创建的足球队寻找一个合适的正式队名,随着葡萄牙、西班牙的旅程次第展开,我们一路聊着足球,突来灵感,Saída,配上“赛达”的汉语音译,不就是我们需要的足球队队名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足球,作为一种最受人们喜爱的游戏,以其符合人性的天真自由的理念与严谨公平的规则成为最好的市场经济模拟。所有的类足球运动游戏与市场经济,实际上都不能缺了“出口”。市场经济的“出口”就是市场退出,就是“破产”。
Saída,“赛达”的内涵是丰富的:
“赛”——可以理解成比赛、竞赛。市场经济是一套理想的经济交易与选择体系,也是一种竞争性游戏。这种游戏的魅力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比赛,一群自由的企业,一群自由的组织,一群自由的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参与其中的竞赛,也是一种充斥专业活力与创意冒险的竞争。
“赛”,也可以理解赛道或者规则。自由也有天花板,市场经济自由竞争是在规则支撑下的有序竞争、良性竞争。要实现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理想,公平竞争的规则不可缺位,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则是游戏吸引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市场经济中任何自由的企业与个人,一方面要努力工作,创新冒险,去赢得竞赛;另一方面,也必须接受失利失败的可能。足球比赛与市场经济的压力与残酷性也表现在这方面。而这一点,恰恰是破产,这个文明社会法治框架下主体退出的商业安排,对这种压力与残酷性能提供一个最好的Saída。
“达”——可以解释成到达、抵达。在足球世界中,球员参与比赛的目的就是去赢得比赛,要赢得比赛,必须要有球技与体能作基础,这是参与一项竞争运动的门槛与前提。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市场主体参与竞争,也是有行业门槛与合理目标的,为了抵达这个目标,市场主体需要专业能力,需要卧薪尝胆,需要殚精竭虑。恰当的目标,能够激发每一个市场主体的创造力,能够为市场主体提供绵延不绝的驱动力,能够延续市场主体基业长青的生命力。反之,因各种因素,市场竞争失败,则要及时止损,有序破产清算退出,以待来日东山再起。
“达”,也可以理解成通达、练达。球员在球场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有大场意识,球能传递出去。不仅要对自己的位置自负其责,而且要有补位意识。一个失球,虽可能是队友犯错引发的,但能补位而未补,则导致整个球队的失败。市场经济更是充满竞争,危机四伏,危中有机,机中藏危。主体视野开阔,具有大局观与系统思维,不能本位主义,更不能团队如散沙。也需要市场主体具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圆润。惟其如此,才能在波诡云谲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即便遇到挫折,陷入困境,也可即时重整,采取有效的拯救措施,转危为机。
无论如何,Saída,“赛达”与破产法是非常契合的。破产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关注和研究的就是市场主体的“出口”问题。破产法的制度与程序设计,无论是破产清算后彻底退出市场,还是重整与和解后重新焕发活力,无非是为陷入困境的市场主体提供各种各样的“出口”,为充满无限可能的市场主体寻找出路。Saída“赛达”,通过公正公平的竞赛而达到,通过自由开放的出口而到达,这不正是破产法的内在精神吗?
中国破产法的实施恰逢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性调整以及国际贸易大变局时代。如何应对这一经济与国际贸易大变局,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如潮涌来的大挑战,对世界范围内的破产法理论与中国破产重组前沿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为进一步整合中国破产法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力量,法律出版社法商分社社长薛晗提议将国内同行的优秀作品汇集成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出品的精品丛书,我欣然同意,并力主将丛书命名为“赛达破产法丛书”。
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赛达破产法丛书”能够成为破产界同行阅读优质文献、分享顶级作品的平台之一。由此,感谢并期待各位同行的襄助和支持!
是为序。
序 言
蓟门桥边,共话破产;小月河畔,咸议重组。中国政法大学自创立以来,便以其深厚的法学底蕴和前瞻的学术视野,不断推动着法学研究的发展。而在此地诞生的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作为学校法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致力于破产法及企业重组相关理论和实务的深入探索。中心在李曙光教授的带领下,不仅在国内破产法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更与国际同行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法治建设。
中心主办的“蓟门破产重组”对话活动,已成为法学界、经济学界瞩目的学术盛会。它会聚了中、美、法、日、韩等国的破产法领军人物及经济学家,围绕破产法及企业重组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推动着理论的深化、立法的优化以及实务工作的规范化。
现在,一份“蓟门破产重组”对话的文字实录总稿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份实录,是对过往对话的回顾与总结,凝聚了与会者的智慧与洞见;同时,它也是对未来的启示与引领,为破产法及企业重组的研究与实践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这份实录如同一部珍贵的史册,记录着破产法及企业重组领域的发展历程,展示着专家学者们的智慧与风采。它不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更是推动法治进步的宝贵财富。
在此,衷心感谢所有参与对话的专家学者以及为实录整理付出辛勤劳动的同仁们。他们的贡献使这份文字实录得以问世,为破产法及企业重组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与参考。愿这份文字实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破产法及企业重组的研究与实践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见证“蓟门破产重组”对话活动的繁荣与发展,共同书写破产法及企业重组领域的崭新篇章!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
2024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