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聪明钱
》
售價:HK$
85.8

《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
售價:HK$
107.8

《
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
售價:HK$
74.8

《
东线有战事1914一战爆发与帝国崩溃 与西线无战事遥相呼应的一战东线战事探寻帝国时代崩塌的根源
》
售價:HK$
96.8

《
奇岩馆事件(“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获奖作者高野结史颠覆你的推理常识)
》
售價:HK$
54.8

《
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
》
售價:HK$
96.8

《
西周人的日常生活:中国贵族的蜕变之旅 西周人的一天 九鼎八簋的隐藏菜单
》
售價:HK$
107.8

《
近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
售價:HK$
118.8
|
目錄:
|
第1章 润滑脂原料001
1.1 矿物基础油001
1.1.1 基础油分类001
1.1.2 中国石化基础油002
1.1.3 通用环烷基基础油017
1.1.4 橡胶增塑剂芳香基矿物油017
1.2 合成基础油018
1.2.1 合成基础油分类019
1.2.2 DowSyn 聚α-烯烃(PAO) 019
1.2.3 Synnaph 重烷基苯021
1.2.4 DowSyn 烷基萘基础油022
1.2.5 偏苯三酸三(2-乙基己基)酯(TOTM) 023
1.2.6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TMPTO) 023
1.2.7 季戊四醇酯(PETO) 024
1.2.8 双季戊四醇酯025
1.2.9 润滑脂专用合成酯基础油026
1.2.10 UCON 水溶性聚醚基础油026
1.2.11 UCON 水不溶性聚醚基础油027
1.2.12 UCON OSP 油溶性聚醚基础油028
1.2.13 润滑脂专用PAG 聚醚基础油029
1.2.14 二甲基硅油030
1.2.15 苯甲基硅油031
1.2.16 全氟聚醚油(PFPE) 032
1.3 金属皂基稠化剂033
1.3.1 金属皂基脂稠化机理033
1.3.2 金属皂基稠化剂种类034
1.3.3 工业硬脂酸035
1.3.4 12-OH 硬脂酸036
1.3.5 工业癸二酸037
1.3.6 工业用壬二酸037
1.3.7 十二碳二酸(月桂二酸) 038
1.3.8 工业苯甲酸038
1.3.9 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 039
1.3.10 工业硼酸 040
1.3.11 工业用冰乙酸041
1.3.12 工业氢氧化钙042
1.3.13 单水氢氧化锂042
1.3.14 异丙醇铝043
1.3.15 三异丙氧基三氧铝044
1.3.16 钛酸四异丙酯(四异丙氧基钛) 044
1.3.17 工业氢氧化钡045
1.3.18 12-OH 硬脂酸锂046
1.3.19 硬脂酸锂046
1.3.20 双硬脂酸羟基铝047
1.3.21 合成烷基苯磺酸钙048
1.4 聚脲稠化剂049
1.4.1 聚脲稠化剂类型049
1.4.2 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100) 049
1.4.3 脂肪烷基伯胺050
1.4.4 苯胺051
1.4.5 对苯二胺052
1.4.6 环己胺053
1.4.7 工业用乙二胺053
1.4.8 工业用1,6-己二胺054
1.4.9 DPU-AS 预制聚脲稠化剂055
1.4.10 DPU-B 预制聚脲稠化剂055
1.4.11 DPU-C 预制聚脲稠化剂056
1.5 各类非皂基稠化剂056
1.5.1 各类非皂基稠化剂种类056
1.5.2 聚四氟乙烯微粉058
1.5.3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PTA) 059
1.5.4 微晶蜡060
1.5.5 聚乙烯蜡060
1.5.6 聚丙烯蜡061
1.5.7 煤基费托蜡062
1.5.8 油酸酰胺062
1.5.9 硬脂酸酰胺063
1.5.10 气相二氧化硅064
1.5.11 有机膨润土065
1.6 添加剂067
1.6.1 添加剂分类067
1.6.2 工业用季戊四醇068
1.6.3 二苯基硅二醇069
1.6.4 2,6-二叔丁基对甲酚(T501) 070
1.6.5 二苯胺070
1.6.6 N-苯基-α-萘胺(T531) 071
1.6.7 对,对‘-二异辛基二苯胺(T516) 072
1.6.8 苯三唑衍生物 (T551) 072
1.6.9 噻二唑衍生物金属减活剂(T561) 073
1.6.10 硫化烯烃棉籽油074
1.6.11 硫化异丁烯(T321) 075
1.6.12 磷酸三甲酚酯(T306) 076
1.6.13 硫代磷酸三苯酯(T309) 077
1.6.14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氧钼(T351) 077
1.6.15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T352) 078
1.6.16 4,4’-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T323) 078
1.6.17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 079
1.6.18 硼酸盐(T361) 080
1.6.19 油溶性石油磺酸钡(701) 081
1.6.20 重烷基苯磺酸钡082
1.6.21 二壬基萘磺酸钡083
1.6.22 羊毛脂镁皂084
1.6.23 N-油酰(替) 肌氨酸-十八胺盐(T711) 085
1.6.24 1,2,3-苯并三氮唑(T706) 086
1.6.25 甲基苯并三氮唑(TTA) 087
1.6.26 2-巯基苯并噻唑088
1.6.27 癸二酸二钠089
1.6.28 高活性聚异丁烯089
1.6.29 聚甲基丙烯酸酯(T602) 090
1.6.30 乙丙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091
1.6.31 耐晒黄G 092
1.6.32 油溶红093
1.6.33 还原蓝RSN 094
1.7 固体填充剂095
1.7.1 固体润滑剂分类095
1.7.2 石墨微粉096
1.7.3 可膨胀石墨097
1.7.4 氟化石墨097
1.7.5 二硫化钼099
1.7.6 六方氮化硼100
1.7.7 湿磨云母粉101
1.7.8 通用滑石粉102
1.7.9 电解铜粉103
1.7.10 锡粉104
1.7.11 氟化钙104
1.7.12 工业活性沉淀碳酸钙105
1.7.13 工业微细沉淀碳酸钙106
1.7.14 活性氧化锌107
1.7.15 氰尿酸三聚氰胺盐(MCA) 107
1.7.16 超细聚酰亚胺树脂粉 108
1.7.17 石墨烯109
1.7.18 氟化石墨烯110
1.7.19 纳米碳酸钙111
1.7.20 工业纳米活性碳酸钙111
1.7.21 纳米氧化锌112
第2章 润滑脂生产装备114
2.1 物料输送设备114
2.1.1 物料输送设备类型114
2.1.2 输油齿轮泵118
2.1.3 单螺杆泵118
2.1.4 双螺杆泵119
2.1.5 三螺杆泵119
2.2 炼制设备119
2.2.1 润滑脂炼制釜基本构成120
2.2.2 润滑脂炼制釜类型121
2.2.3 CF 双重搅拌常压反应釜127
2.2.4 CF 三重搅拌常压反应釜128
2.2.5 YF 双重搅拌压力反应釜129
2.2.6 YF 三重搅拌压力反应釜130
2.2.7 JF 接触器131
2.2.8 XF 行星搅拌釜131
2.3 混合设备132
2.3.1 润滑脂混合设备类型133
2.3.2 CF 双重搅拌真空混合釜136
2.3.3 SXJD 双行星搅拌机137
2.3.4 纤维素捏合机138
2.4 冷却设备138
2.4.1 润滑脂生产冷却方式138
2.4.2 润滑脂冷却设备类型140
2.4.3 JL 急冷混合器141
2.5 过滤设备142
2.5.1 润滑脂杂质危害142
2.5.2 原料过滤142
2.5.3 润滑脂在制品过滤143
2.5.4 过滤设备类型144
2.5.5 管道用篮式过滤器148
2.5.6 液体过滤用袋式过滤器149
2.5.7 ST 型T 形过滤器149
2.5.8 CVSF 内刮式自清洗过滤器150
2.5.9 油脂过滤器150
2.6 均化设备151
2.6.1 润滑脂均化设备类型151
2.6.2 数控三辊研磨机155
2.6.3 JG 润滑脂专用均质机156
2.6.4 管线式胶体磨156
2.6.5 ERS2000 高速剪切均质机157
2.7 脱气设备158
2.7.1 润滑脂脱气基本方法158
2.7.2 润滑脂脱气设备类型158
2.7.3 TQF 润滑脂真空脱气釜159
2.7.4 KRTQJ 真空连续脱气机组159
第3章 润滑脂制备工艺161
3.1 润滑脂制备工艺分类161
3.1.1 常压釜法161
3.1.2 接触器或压力釜法161
3.1.3 预制皂法162
3.2 皂基润滑脂制备工艺163
3.2.1 无水钙基润滑脂163
3.2.2 锂基润滑脂166
3.2.3 锂-钙基润滑脂172
3.2.4 复合锂基润滑脂175
3.2.5 复合锂-钙基润滑脂184
3.2.6 铝基润滑脂186
3.2.7 复合铝基润滑脂188
3.2.8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192
3.2.9 复合钛基润滑脂199
3.2.10 钡基润滑脂202
3.2.11 复合钡基润滑脂204
3.3 聚脲润滑脂制备工艺208
3.3.1 二聚脲润滑脂208
3.3.2 四聚脲润滑脂214
3.3.3 六或八聚脲润滑脂219
3.3.4 复合聚脲润滑脂221
3.4 各类非皂基润滑脂224
3.4.1 酰胺钠润滑脂224
3.4.2 烃基润滑脂227
3.4.3 氟素润滑脂230
3.4.4 膨润土润滑脂233
3.4.5 硅胶润滑脂238
第4章 润滑脂灌装和分装242
4.1 润滑脂包装242
4.1.1 润滑脂包装形式242
4.1.2 包装桶类型243
4.1.3 200L 及以下全开口包装钢桶247
4.1.4 200L 及以下闭口钢桶248
4.1.5 钢提桶249
4.1.6 日用塑料提桶251
4.2 润滑脂灌装252
4.2.1 润滑脂灌装基本过程252
4.2.2 电子台案秤252
4.2.3 双头5~20kg 润滑脂容积式灌装机253
4.2.4 半自动 200L 桶润滑脂称重灌装机254
4.3 润滑脂成品分装254
4.3.1 分装设备类型255
4.3.2 FM-SMN 半自动旋转膏体灌装机255
4.3.3 DFB-08 型机械式定量分装机255
第5章 润滑脂质量标准 257
5.1 通用润滑脂257
5.1.1 无水钙基润滑脂257
5.1.2 通用锂基润滑脂258
5.1.3 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259
5.1.4 极压锂基润滑脂260
5.1.5 二硫化钼极压锂基润滑脂261
5.1.6 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262
5.1.7 复合铝基润滑脂263
5.1.8 极压复合铝基润滑脂265
5.1.9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266
5.1.10 复合钛基润滑脂267
5.1.11 极压聚脲润滑脂268
5.1.12 膨润土润滑脂269
5.1.13 极压膨润土润滑脂270
5.1.14 5201 硅脂271
5.1.15 聚四氟乙烯润滑脂272
5.1.16 7014-2 高温润滑脂273
5.2 专用润滑脂274
5.2.1 汽车通用锂基脂274
5.2.2 采棉机润滑脂275
5.2.3 特7 号精密仪表脂276
5.2.4 特221 号润滑脂277
5.2.5 7011 号低温极压脂278
5.2.6 7023B 低温航空润滑脂279
5.2.7 轧辊轴承润滑脂280
5.2.8 电力复合脂281
5.2.9 电位器阻尼脂282
5.2.10 风力发电机组主轴偏航变桨距轴承润滑脂283
5.2.11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轴承润滑脂284
5.2.12 风力发电机组开式齿轮润滑脂286
5.2.13 中小型电机轴承润滑脂287
5.2.14 工程机械用润滑脂288
5.3 防护润滑脂290
5.3.1 钢丝绳生产用润滑剂290
5.3.2 钢丝绳维护用润滑剂291
5.3.3 摩擦式提升机钢丝绳润滑脂和维护油292
5.3.4 无黏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293
5.3.5 炮用润滑脂294
5.4 密封润滑脂295
5.4.1 密封润滑脂种类295
5.4.2 润滑密封硅脂297
5.4.3 7805 抗化学密封脂299
5.4.4 套管、油管、管线管和钻柱构件用螺纹脂300
第6章 润滑脂评定分析303
6.1 理化指标测定303
6.1.1 锥入度303
6.1.2 滴点304
6.1.3 分油量304
6.1.4 蒸发性305
6.1.5 相似黏度306
6.1.6 表观黏度306
6.1.7 滚筒安定性307
6.1.8 合成橡胶相容性307
6.1.9 接触电阻308
6.1.10 抗水喷雾性308
6.1.11 抗水淋性能309
6.1.12 低温转矩309
6.1.13 滚动轴承振动值310
6.1.14 润滑脂流动压力311
6.1.15 机械杂质311
6.1.16 润滑脂水分311
6.1.17 润滑脂微量水分312
6.1.18 润滑脂黏附性312
6.1.19 防腐蚀性试验313
6.1.20 盐雾试验313
6.1.21 防锈油脂湿热试验314
6.1.22 铜片腐蚀试验314
6.1.23 氧化安定性314
6.1.24 动态防锈性315
6.1.25 氧化诱导期315
6.2 结构与组成分析316
6.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16
6.2.2 原子力显微镜(AFM) 317
6.2.3 润滑脂中金属元素的测定(ICP 法) 317
6.2.4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318
6.3 模拟试验318
6.3.1 四球摩擦磨损试验319
6.3.2 梯姆肯试验320
6.3.3 抗微动磨损试验320
6.3.4 SRV 摩擦磨损试验321
6.3.5 汽车轮轴承润滑脂漏失量试验322
6.3.6 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寿命试验322
6.3.7 润滑脂流变性试验323
6.4 台架试验324
6.4.1 SKF V2F 润滑脂试验324
6.4.2 SKF ROF 润滑脂轴承寿命测试325
6.4.3 SKF RHF1 高速润滑脂试验325
6.4.4 FE8 润滑脂测试试验326
6.4.5 FE9 润滑脂评定试验326
参考文献328
|
內容試閱:
|
在润滑材料的类别中,润滑脂是一种产量较小但又十分重要的润滑材料。润滑脂被广泛地用于交通运输、工农业生产以及军械装备等众多领域,来润滑各种机械设备、运动装置以及零部件等。大约有80%以上的滚动轴承,是用润滑脂来实现润滑的。润滑脂具有特殊的纤维结构,外观为膏状或半流体状。其不仅具有通常的润滑功能,还具有特殊的密封、防护、减振等效果。这些特性,是其他液体或固体润滑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充分实现润滑脂的润滑以及密封、防护、减振等功能,必须有科学的、先进的、规范的润滑脂生产技术来保障。更具体地说,就是要具备丰富的原料资源、先进的生产设备、合理的制备工艺、高效的灌装装备、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以及健全的评定分析方法和仪器。只有具备了这些软件和硬件条件,才能保障生产出高质量的润滑脂产品。
我国润滑脂生产所使用的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等各种润滑脂原料,国内产品基本可以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除某些特殊原料需要进口产品外,绝大多数原料实现了国产化。润滑脂的生产设备包括接触器、压力釜、三重搅拌釜、行星搅拌釜,以及均质机、过滤器等辅助设备。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创新发展,国内现在基本实现了专业化制造,从而大幅度提升了我国自主开发成套润滑脂制造装备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DCS自动控制系统、超精过滤装置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润滑脂生产技术不断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润滑脂的评定分析仪器和手段,近年来也得到快速提升;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理化项目、模拟试验、台架试验质量评定体系,逐步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这对保证润滑脂质量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实现试验测试方法规范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进入5.0互联网时代,智能工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设备的更新迭代对润滑脂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能源产业、智能机器人产业、数据中心产业等高新科技设备大量普及,使得特种润滑脂需求增长成为设备润滑的新常态。一个全新的商业机会呈现在润滑脂企业面前,使得工业润滑的格局也将不断被改写。
为了满足目前润滑脂生产、科研以及评定分析的要求,需要对目前我国润滑脂生产技术水平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特别编写了这本《润滑脂技术手册》,企盼能为国内润滑脂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尽到微薄之力。
本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润滑脂生产所涉及的原料、生产装备、制备工艺、灌装和分装、质量标准、评定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最新技术成果,还总结了各类润滑脂的结构特征和成脂规律,力争对各类原料、典型设备和重要试验仪器的特性、技术参数以及生产厂家等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介绍。这本书可作为从事润滑脂产品生产、科研、评定分析的有关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采购人员的工具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顾自己从1982年8月起踏入润滑脂这个行业,到如今已超过42年时间。42年光阴,沧海桑田,世事巨变。但是,几十年来自己始终锚定了润滑脂这一件事。可以说,“润滑脂”是我一生所热爱,一生所向往,一生所追求。这本《润滑脂技术手册》既是个人对社会的一点点奉献,更是自己对几十年来所热爱、所向往、所追求的润滑脂事业的一个回顾与总结。
自己也深知,任何一个人做出一点成绩,都离不开环境给予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在这里,我向多年来曾经指导和关心自己的相关领导、行业专家们,表达由衷的感谢;也向给予帮助和合作的同仁同事们,表达深深的谢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缺点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25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