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HK$
53.9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85.8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HK$
86.9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HK$
75.9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HK$
42.9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HK$
53.9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HK$
85.8

《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售價:HK$
93.5
|
編輯推薦: |
首届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以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研究为主题,围绕“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 “清华简专题研究” “商周文字研究” “战国秦汉文字研究”四个议题进行研讨,从世界眼光探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问题,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內容簡介: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甲骨文发现与研究120周年贺信精神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入发掘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思想文化内涵,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清华大学组织创办了“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2023年10月21日上午,首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开幕。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洪大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达慕思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艾兰(Sarah Allan),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朱凤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13个国家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主持开幕式。
论坛以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研究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 “清华简专题研究” “商周文字研究” “战国秦汉文字研究”四个议题进行研讨,从世界眼光探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问题,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本书将收录首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发表的学术论文。
|
關於作者: |
黄德宽,男,1954年生,安徽广德人。先后于安徽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获得文学学士(1982)、文学硕士(1984)和历史学(古文字学)博士学位(1996)。曾任安徽大学教授(1995-2015)、资深教授(2016-2018)、校长(2000-2010)、党委书记(2009-2014),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长(2013-2018)。2017年11月起受聘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2019年4月受聘为清华大学首位人文讲席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家语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首席专家,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学部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语言学科召集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等。
|
目錄:
|
在首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邱 勇 1
商周时期艺术和文字的关系——以“蛇”为例 艾 兰 韩 鼎 4
想要与致使:四论周代“甶/思”字用法和意思 夏含夷 30
论原始史料及其传承、整理和调整:从清华简《系年》看先秦史学作品的
可信度 尤 锐 52
中国商代文字与古埃及早王朝时期文字材料中大事纪年的比较研究 阿列霞 67
《史记》与出土文献中的秦二世 陈侃理 90
古汉字与古埃及圣书字意音结合表词法的异同 陈永生 102
分而未裂:新史料所见西周分封制的中央集权底色 程 浩 113
清华简与夏史重建 杜 勇 143
中国论 冯 时 155
甲骨文所见商代救月礼研究 黄益飞 176
西汉时期的“中府” 罗小华 183
试论《归藏》与殷商母系社会遗留 王 素 189
新出胡家草场墓地历日简与汉初历法 岳冠林 张淑一 208
清华简《五纪》德观念研究 曹 峰 220
《五纪》十八群神方位与凌家滩玉版图形对比研究 程 薇 243
据清华简《畏天用身》谈《度训》的两处阙文 刘国忠 257
清华简《参不韦》的书写过程与文本性质初探 裴彦士 260
清华简第十三辑中的新用字现象 石小力 274
清华简所见战国时代“书同文”的尝试 肖芸晓 281
从清华简《系年》看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缘起 徐建委 307
清华简《楚居》“为郢”性质略论 魏 栋 321
故宫院藏甲骨卜辞中记载的祖庚时期日食 韩宇娇 325
哀成叔鼎新解 何景成 332
《甲骨拼合六集》序 黄天树 340
撰写“甲骨学”辞条之思考——附“甲骨学”辞条 黄锡全 347
论“文”“字”职用的异同 李运富 闫 潇 361
“射”字的演变及其阐释理据 林志强 384
河南出土的东周时期郑、韩两国陶文概述 苗利娟 董梦月 393
记事类刻写辞札记两则——附合文一例 孙亚冰 407
故宫甲骨整理的理念与创新——浅谈故宫甲骨定名的实践 杨 杨 420
出土先秦文献中“作”意义的历时考察 张玉金 430
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所见部分新见字 赵爱学 448
上博藏楚竹书新释四篇 蔡一峰 456
彭家湾楚简“私厉”及相关问题 陈 伟 467
安大战国简《仲尼曰》续探 顾史考 473
长沙五一广场新出东汉简牍与中古汉语词汇史研究初探 郭伟涛 493
新见战国玺印研究二题 蒋鲁敬 515
《礼记 儒行》“来者不豫”新证 蒋伟男 张 莹 520
胡家草场汉简《日书》卷整理举隅 刘国胜 赵翠翠 李志芳 525
“有方”补释 罗卫东 533
楚国史记名“梼杌”考 任 攀 545
战国时期的“相邦”与兵器生产 夏玉婷 557
首届“古文字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论坛闭幕词 黄德宽 575
附录 5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