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售價:HK$
83.2

《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售價:HK$
70.6

《
结构 Structures(埃隆马斯克推荐读物之一,经典又实用的结构力学普及读物)
》
售價:HK$
93.2

《
影响世界的十八个定律:破解万物运行规律人类,如何用公式定义世界?
》
售價:HK$
65.8

《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售價:HK$
327.8

《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售價:HK$
118.8

《
巴格达新版 和平之城 血腥之城 汗青堂丛书055
》
售價:HK$
118.8

《
水之契约
》
售價:HK$
79.2
|
編輯推薦: |
《生物艺术:现实的重构》是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视觉冲击力的前沿著作,深入探索了艺术与生物技术的交叉领域,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关于生命、伦理与创造力的思想盛宴,引领我们重新审视自然、技术与人类命运。1.权威性与前瞻性:本书作者是该领域的资深专家,系统梳理了生物艺术的发展脉络,涵盖全球60多位艺术家及团体的创新实践,既有学术严谨性,又充满未来视野。2.议题深刻,紧扣时代:在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技术重塑人类未来的今天,本书探讨的“自然改造”“生命定义”等议题极具现实意义,既启发思考,又警示风险。3.多维呈现,丰富可读:300幅精美插图与艺术家访谈相结合,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生动的创作案例,适合艺术爱好者、科技从业者及人文社科研究者阅读。4.跨界价值:无论是艺术界的创意灵感,还是科学界的伦理反思,本书都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是艺术、科技与哲学对话的典范之作。
|
內容簡介: |
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对环境影响日益加剧的时代,“自然”这一概念本身似乎正面临质疑。本书深入探讨了生物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这些艺术家利用生物有机体和生命过程进行创作,以应对生物技术进步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导言追溯了生物艺术实践的起源,随后是四个专题章节:自然而然地改变自然、重新定义生命、规模和范围的可视化、实验性身份和媒体。这些章节涵盖了生物技术对当今世界产生关键影响的领域,包括生态学、生物医学、基因组设计和进化理论的范式转变,并收录了全球六十位艺术家(或组织与机构)的创作档案,以及与八位*生物艺术家和技术专家的深度访谈,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新型创意实践者的想法和工作方法。
|
關於作者: |
常驻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作家、策展人和教授。他担任21世纪设计博物馆(M21D)的总监,该机构致力于展示和收藏具有积极社会及环境影响力的设计作品。迈尔斯曾以策展人身份为多个国家的不同机构策划了16场展览,这些展览基于他的研究与写作成果,聚焦新兴技术如何变革设计、建筑及艺术领域。其工作涵盖广泛议题,从生物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应用与意义,到人工智能对艺术实践的影响皆有涉猎。目前,迈尔斯同时担任21世纪设计博物馆总监、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博物馆策展人,并在中央美术学院(CAFA)担任客座教授。
|
目錄:
|
前言序言生物艺术与无形的侵蚀第1章 自然而然地改变自然第2章 重新定义生命第3章 规模和范围的可视化第4章 实验性身份和媒体艺术家访谈延伸阅读参考文献图片来源致谢关于撰稿人关于译者
|
內容試閱:
|
在2012年撰写《生物设计》(BioDesign)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艺术家为思考自然和自我的新方式开辟新路径的例子。这些艺术家经常使用活体组织和微生物,甚至构建复杂的生态系统。他们似乎是在测试、尝试和发现新的表达形式,并在我认为的我们这个时代*紧迫的问题上阐明立场:将我们的时代定义为“人类世”,即人类干预环境的时代。这些艺术作品被粗略地归类为?“生物艺术”,然而这样的定义是基于媒介而不是文化和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生物艺术这一主题显然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并且我也需要一本自己的新书。 首要的问题是回答生物设计和生物艺术有何不同,这一问题经常出现在讨论生命科学的创造性成果时。生物设计是一种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过程和循环整合到平面设计、制造和建筑等广泛实践中的方法。它超越了模仿,而是与生物学整合,并且生物材料往往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成品或系统的一部分。但是生物设计也可以在这些参数范围内进行推测,或者有意识地拒绝或批判设计概要。因此,设计必须以某种方式面向他人,而艺术则不然。 相比之下,生物艺术是一种利用活体生物作为艺术媒介的实践,或者说是通过生物的产出来解决生物学意义不断变化的本质问题。这可以在培养皿或照片中实现,其定义的是作品与不断变化的意义之间的联系。生物艺术的核心是对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及其技术应用所引发的文化错位的回应。随着生物医学、生态学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我们关于身份、自然及我们与环境关系的共同的和基本的文化概念正在发生改变。这些变化的一个重要背景是“人类世”时代的到来,以及栖息地被破坏、大规模物种灭绝和气候变化等悲剧的发生。这些元素的混合引发了“意识危机”,许多生物艺术家对此作出了回应。 生物艺术还涉及对自我的新的理解。正如史帝拉(Stelarc)等艺术家所争论的那样,在技术延伸、数字存档和网络带来的可能性面前,人体是“过时”的。这一论点随着遗传医学的最新发展而进一步发展,比如从一个捐赠者的干细胞中产生卵子和精子的可能性,或者通过操纵肠道微生物来管理心理健康。毫无疑问,本世纪将是研究生命科学的黄金时代。这也是一个加速突破和实现根本性发展的时代,比如表观遗传学的兴起,它揭示了我们如何与祖先及后代进行有意义的基因交流。这种发现的速度为艺术表达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并要求艺术探索和阐释我们这个时代真正令人震撼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