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5(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

書城自編碼: 414343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郑崇选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621134
出版社: 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 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

售價:HK$ 85.8
图说新质生产力2:智能制造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图说新质生产力2:智能制造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HK$ 64.9
日本公司法(第四版)
《 日本公司法(第四版) 》

售價:HK$ 196.9
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 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

售價:HK$ 86.9
女性,战争与回忆 了解中国女性地位蜕变史
《 女性,战争与回忆 了解中国女性地位蜕变史 》

售價:HK$ 74.8
失落世界的幻境:博物馆里的古生物复原艺术
《 失落世界的幻境:博物馆里的古生物复原艺术 》

售價:HK$ 184.8
明仕录(真实还原明代精致生活)
《 明仕录(真实还原明代精致生活) 》

售價:HK$ 218.9
文心雕龙义证(全四册)
《 文心雕龙义证(全四册) 》

售價:HK$ 349.8

編輯推薦:
聚焦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是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必须担负起的政治责任,也是上海牢记嘱托、不负厚望必须完成好的历史使命。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5》以“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为主题,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上海的生动实践,以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工作要求为主要的选题方向,涵盖了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大任务部署,阐述了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大意义、基本遵循、目标原则和基本路径,重点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主要成效、创新实践、基本经验、问题挑战和战略对策,为上海奋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不断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新局面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內容簡介:
总报告《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不断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阐述了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大意义、重要指示和基本路径。各分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上海文化建设的指示和要求为主要写作指引,基本涵盖了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核心内涵,主要内容包括:“两个结合”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根本途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引领超大型城市文化治理;讲好上海文化历史故事,夯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根基;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赓续传承上海城市红色文脉;上海红色资源保护修缮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推进上海建成世界级文创产业高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革新数字文化治理制度,深入推进上海新时代文化建设;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物质基础;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之都”的上海样本;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關於作者:
郑崇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上海社科院“上海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上海文化》执行主编。出版《中国特色城市文化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视域》《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逻辑》《海派文化新论》等多部著作,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多项国家及上海市重大文化政策的研究和制订工作,近年主要从事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公共文化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及决策咨询研究。
目錄
总 报 告
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不断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 郑崇选 /1
宏 观 视 野
“两个结合”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陈方刘 /9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引领超大型城市文化治理 秦德君 /25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
最佳实践地 秦迎林 李 晴 杨湘南 /44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中华文明底蕴与民族历史情怀 吴海江 江 昊 /66
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 赓续传承上海城市红色文脉
薛 峰 张春美 王长流等 /83
重 点 关 注
上海红色资源保护修缮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张 昱 /99
推进上海建成世界级文创产业高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曹祎遐 任宛竹 丁辰尧 /112
上海建设世界级数字文化产业集群的借鉴和对策 王兴全 李渊博 /135
革新数字文化治理制度,深入推进上海新时代文化建设 饶先来 /151
空间赋能: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物质基础
张永广 /169
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之都”的上海样本 吴培培 朱小川 陶 力 /189
讲好上海文化历史故事,夯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根基
丁晓强 贾秀羿 白潇义 /211
內容試閱
摘 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 科 学 行 动 指 南。围 绕 全 面 深 入 系 统 贯 彻 落 实 习 近 平 文 化 思 想 和习近平 总书记对上海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2023年,上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新局面。《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决定》明确了这一建设目标,“我们要勇于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这既是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必须担负起的政治责任,也是上海牢记嘱托、不负厚望必须完成好的历史使命。
本年度文化发展报告以“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为主题。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上海的生动实践。重点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主要成效、创新实践、基本经验、问题挑战和战略对策。总报告《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不断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阐述了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大意义、重要指示和基本路径。各分报告以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上海文化建设的指示和要求为主要写作指引,基本涵盖了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核心内涵,主要内容包括:“两个结合”与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根本途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引领超大型城市文化治理;讲好上海文化历史故事,夯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根基;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赓续传承上海城市红色文脉;上海红色资源保护修缮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推进上海建成世界级文创产业高地的机理与路径研究;革新数字文化治理制度,深入推进上海新时代文化建设;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物质基础;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之都”的上海样本;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摘 要 “十四五”以来,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城市历史文脉传承有序、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数字文化发展优势加速形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深化发展、城市文化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十四五”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规划》确定的大部分目标和主要任务达到了进度要求,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上海 “十四五”规划 社会主义 国际文化大都市
2021年7月18日,市委办公厅和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布《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过半。为及时跟踪、分析和研判《规划》的中期实施情况,客观评价《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指标、重点任务、规划项目、政策措施等进展情况,深入分析《规划》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规划》实施下一阶段推进对策措施,2023年初,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明办、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市委外宣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和本市宣传文化系统单位,开展了《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在职责范围内对分项规划实施情况和细分领域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委托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对《规划》整体实施情况执行了综合评估。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总体而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重点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规划》进展要求得到落实:提前完成文物保护指标一项,“家门口好去处”指标有望在2023年底提前完成,有良好收视率的电视剧精品年均出品数量指标进展顺畅,到2025年有望完成。文化场馆服务指标、文化演出指标、旅游收入指标受新冠疫情影响,未达预期,但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来,我市文化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有望到2025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文物保护指标(1项)
重点文物保护合格率:《规划》要求到2025年重点文物保护合格率达到100%。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合规率已达100%,未发生重大文物安全责任事故。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合格率为100%,提前3年实现《规划》目标。
——文化场馆服务指标(1项)
文化场馆人均服务次数:《规划》要求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到4次。2022年,上海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艺术表演场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共服务人次2563.38万人,按常住人口2475.89万人计算,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为1.04次,未达到预期。指标进度落后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文化场馆接待受限或关停。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文化场馆数量增加,文化服务内容和活动丰富,市民享受文化服务便利性、均衡性得到恢复和提升。参照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3次的水平,2025年仍有望达到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达到4次的目标。
——文化演出指标(1项)
全市年均演出场次:《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市年均演出场次达到5万场。全市演出场次2021年达3.84万场,2022年3.16万场,未达预期。指标进度落后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演出场所上座率受限或关停。新冠疫情“乙类乙管”以来,我市演出市场快速复苏,局部呈现爆发性增长,2023年总场次有望达到4万场新高。随着 Young剧场、云间剧场、上实中心剧场、前滩31演艺中心、西岸大剧院、普德赋光明之城等新剧场投入使用,亚洲大厦、大世界等演艺新空间集聚群的驻场演出不断增长,2025年有望达到年5万场的指标。
——有良好票房和收视率的影视精品年均出品数量(1项)
年度在央视播出的精品电视剧数量:《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有良好票房和收视反响的影视精品年均出品数量到2025年达到5部以上。在央视播出的精品电视剧2021年为3部,2022年为4部,2023年截至5月底已有《破晓东方》(跨年度)《三体》《人生之路》《爱情而已》4 部电视剧登陆央视。2025年有望达到3—5部。
——旅游收入指标(1项)
全市旅游年总收入:《规划》要求到202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000亿元。2021年本市旅游总收入为3860.53亿元,2022年本市旅游总收入为2195.84亿元。对照“十四五”规划期末目标“7000亿元”,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需保持在17%左右,2021年旅游总收入增速23%,2022年未达预期。指标进度落后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响,2022年上海疫情封控,国内外旅客交通出行严重受限。2023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收入645.79亿元,同比增长24.6%,国内游客接待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2%。随着新冠疫情纳入“乙类乙管”,游客流动、旅游消费逐渐恢复,星级饭店出租率有所回振。以2023年“五一”假期为例,主要旅游景区(店)接待游客数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旅游发展显示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2025年目标暂不调整。
——旅游供给指标(1项)
建设市民“家门口好去处”数量:《规划》要求到2025年达到200处左右。持续开展上海市民“家门口好去处”名录建设,连年新增打造50家升级版“小而美”家门口好去处。截至目前,上海经过认定的“家门口好去处”共150处,对照“十四五”规划期末目标“200家”,任务已完成四分之三。2023年底有望达到200处,提前实现规划目标。
二、主要任务的完成情况
截至2023年9月,《规划》部署的主要任务正在有序完成中,进度情况良好,正朝着逐步满足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全方位营造城市人文气息,彰显上海文化魅力,提升城市文化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旅游消费升级,提升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推动城市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吸引力的方向在全面推进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具体如下。
(一)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多层次文化需求
1.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保障。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全面贯彻落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制定出台《上海市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标准)》,调整新一轮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实施标准。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能。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提升和发挥“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作用,市、区两级公共文化内容配送平台每年为街镇、居村配送文化活动、文艺指导,年受益人次超2000万人。每年举办“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大会”,有力激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应活力,有效推动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推动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社会主体提供更多小型、轻型、优质文艺产品。
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便民利民水平。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市、区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70小时。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天向公众开放,每周开放时间已达到60个小时。截至2022年底,上海共有博物馆159家,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126家;共有美术馆100家,其中免费开放79家。在收费博物馆、美术馆中,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消防救援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参观博物馆实行门票减免,“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保护日”期间组织全市文博场馆、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等向市民游客免费开放。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