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君士坦丁堡深仇400年:俄土战争(1877—1878)(全2册)
》
售價:HK$
226.6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HK$
140.8

《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售價:HK$
63.8

《
《法官如何裁判》(在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下如何寻求个案公正的判决之道,麦读译丛18)
》
售價:HK$
86.9

《
自由的危机:全球视角下的英国内战史
》
售價:HK$
173.8

《
索恩丛书·俾斯麦:欧洲风暴
》
售價:HK$
196.9

《
元首政治与帝国治理——以赫洛迪安《罗马帝国史》为考察对象
》
售價:HK$
74.8

《
镜观中国 1930年代的中国人、中国事和中国景 “走近中国”译丛系列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城市人因工程学原理》是我国城市人因工程学领域首 部教材,系统介绍了城市人因工程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及其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路径。《城市人因工程学原理》的撰写面向“十四五”规划时期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面向建筑学学科转型期所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城市人因工程学的研究针对建成生活空间的宜居性问题,将传统意义上依赖经验判断的设计对象,转化为可通过科学实证进行迭代优化的对象,旨在显著提升设计对人的服务能力,提高生活空间品质和人民的生活满意度。《城市人因工程学原理》主要作为“城市人因工程学方法”课程的教材使用,亦可兼作为相关从业人员的设计指南。主要面向的读者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工业工程等专业的本硕博学生、教师及从业人员。
|
目錄:
|
第1章 绪论:城市人因工程学与设计科学习 1
1.1 背景 2
1.2 设计思维 3
1.2.1 设计思维是基于不完整信息进行结果推演的思维方式 3
1.2.2 设计思维追求性能与体验的最佳折中 4
1.2.3 设计过程的循环 4
1.3 用户体验 5
1.4 设计科学 6
1.5 设计科学的基本要素 8
1.6 人造产物 9
1.6.1 人造产物的基本属性 9
1.6.2 建成空间作为人造产物 10
1.7 城市人因工程学与设计科学 10
第2章 理论框架 13
2.1 背景 14
2.2 城市人因工程学的定义与要素 15
2.3 城市人因工程学技术路径 16
2.3.1 空间抽象层与体验抽象层 17
2.3.2 人因分析 18
2.3.3 体验任务 19
2.3.4 数字仿真 21
2.3.5 人因分析增进设计过程 24
2.4 本章小结 25
第3章 人因量谱 27
3.1 背景:图解空间体验的历史 28
3.2 人因量谱定义 30
3.3 二维人因量谱的制作 31
3.3.1 第一步:领域分割与拓扑关系归纳 31
3.3.2 第二步:采样时长可视化 31
3.3.3 第三步:时间片划分 33
3.3.4 二维人因量谱填充 34
3.4 一维人因量谱制作 34
3.4.1 从二维人因量谱到一维人因量谱的降维过程 35
3.4.2 一维人因量谱填充 36
3.5 本章小结 37
第4章 人因测度 39
4.1 背景:从不可测到可测 40
4.2 感官活动分析 41
4.2.1 视觉 41
4.2.2 触觉 45
4.2.3 听觉 46
4.2.4 嗅觉 47
4.3 神经活动分析 47
4.3.1 皮肤电导 48
4.3.2 脑电波 50
4.3.3 其他生理信号 53
4.4 肌体活动分析 53
4.4.1 姿态 54
4.4.2 表情 55
4.5 时空活动分析 55
4.6 本章小结 56
第5章 识别任务 59
5.1 识别任务的普遍性观察 60
5.2 识别任务定义 61
5.3 识别任务强度 62
5.4 历史上对识别任务的研究 62
5.5 识别任务案例 64
5.5.1 承德“外八庙”·普乐寺 64
5.5.2 都灵奥运步行桥 65
5.5.3 金昌文化中心 66
5.6 本章小结 68
第6章 漫游任务 71
6.1 漫游任务的普遍性观察 72
6.2 漫游任务定义 72
6.3 漫游任务强度 73
6.4 历史上对漫游任务的研究 74
6.5 漫游任务案例 79
6.5.1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古杨树组团“冰玉环”慢行系统 7
6.5.2 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 80
6.5.3 荷兰奥特卢雕塑博物馆及公园 82
6.6 本章小结 83
第7章 共享任务 85
7.1 共享任务的普遍性观察 86
7.2 共享任务的定义 86
7.3 共享事件的强度 87
7.4 共享任务的强度\\90
7.5 历史上对共享任务的研究 90
7.6 共享任务案例 92
7.6.1 阿那亚启行青少年营地 92
7.6.2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顶峰俱乐部 95
7.7 本章小结 96
.....
第8章 体感任务 99
第9章 室内寻路问题 111
第10章 文旅目的地问题 125
第11章 社区活动场问题 141
第12章 练习与示例 151
参考文献 1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