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售價:HK$
96.8

《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售價:HK$
217.8

《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售價:HK$
60.5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HK$
107.8

《
囚笼之家
》
售價:HK$
65.8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HK$
140.8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HK$
65.8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本期的特色是加入了“文旅影视融合“专题,从文旅与影视、科技、艺术等领域相融合的角度研究影视发展动向,尤为凸显纪录片这一求真的视听艺术形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使读者能够除观众这一身份外,更细致地了解和分析影视剧中一个个经典地标所蕴涵的文化价值与魅力。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影视文化》系列的第32辑,分为文旅与影视融合发展、电影史、电影与城市、电视研究、电影文化与理论、短视频研究六大专题,共25篇文章,探讨中外影视文化理论的主流话题和前沿问题,较为全面系统地展现了当前电影电视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向。本期文旅影视融合专题凸显纪录片作为求真的视听艺术形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真实、深度、直观的信息、形象和艺术呈现,点亮了一个个文旅地标,起到了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塑造地方形象及促进旅游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
|
關於作者: |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丛刊《影视文化》主编,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华语电影及互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领域还包括中国电影史、当下国产电影研究、少数民族电影研究、剧作研究等。在报刊发表论文三百余篇,出版专著《香港电影艺术史》等十余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艺术学青年基金项目及一般项目,担任多项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课题子课题负责人。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
目錄:
|
目录
文旅与影视融合发展
1 / “纪录片 文旅”的基本内涵、赋能逻辑与提升空间 韩 飞 刘 倩
10 /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文旅与影视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和路径 孙芊芊 刘思琴
21 / 文旅融合视野下影视非遗的文化实践、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 沈 策
电影史
31 / 银幕之镜:中国电影的四次转型与文化自觉 张慧瑜
43 / 情感、身体与诗性表达:孙瑜电影《大路》再解读 孙 萌
50 / 《新儿女英雄传》:从小说到电影 檀秋文 彭静宜
64 / 身份认同、具身意识与离散经验
——海外华人导演的纪录片创作探究 贺诗雨
电视研究
75 / “展形象”与电视剧典型形象的创造 陈友军 范绮梦
84 / 中国电视艺术话语变迁及话语体系建构 许 婧
96 / 中国电影表演形态和理论演化的逻辑动因 员晓明
107 / 中国电视艺术学学术体系建构的基本脉络与发展概况 魏 兵
电影与城市
118 / 北京“胡同/ 院落景观”叙事
——从城市空间到文化容器 武亚军
129 / 新时期以来天津题材电影中城市形象的空间呈现与文化表征 朱旭辉 吴依玟
141 / 从江畔山城到8D 魔幻之都:中国当代电影中重庆影像的变迁 楚卫华
类型、个案及当下研究
152 / 俯拾Sora:后“罗马尼亚新浪潮”的Aura 张 成
162 / 超越励志:全球叙事范式下中国体育电影发展与反思 李明刚
171 / 从感知到幻觉:悬疑电影中心理空间的多维度建构 张 希
183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电影创作的多维审视与未来展望
——刍议电影《我们的〈终结者2〉重制版》的实践价值 肖 庆
192 / 危机中前行 革故后鼎新
——2024 年中国电影产业观察 胡 晋 丁晓航
电影文化与理论
204 / 探索当代电影叙事认识的可能性:一种知觉现象学视角的阐释 吕伟毅
217 / 年龄、性别与阶层:我国电影观众的画像 孙俨斌
229 / 记忆、信念、行为:当代电影中的心智延展及其存在论思考 金蒨楠
短视频研究
240 / 从本土崛起到海外拓展:微短剧发展的新征程 黄海贝
248 / 短视频时代的跨文化传播:平台化、用户赋权与中国文化数字叙事 刘 炜
259 / “数字包浆”视角下银发用户微短剧的二次创作研究 卿 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