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纽约四百年:为冒险而生的移民之城
》
售價:HK$
115.6

《
故宫还可以这么看
》
售價:HK$
198.2

《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
》
售價:HK$
151.0

《
德国民法总论:法律行为理论(第二版)
》
售價:HK$
219.5

《
权利之辩:哲学探赜
》
售價:HK$
94.4

《
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27.4

《
文治天下:宋朝政治文化漫谈
》
售價:HK$
81.4

《
丝与茶:18世纪亚洲商品在斯堪的纳维亚
》
售價:HK$
105.0
|
內容簡介: |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的胡晓明先生始终强调:中国诗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最高表现,是中国人文精神至美之花。在此论述上形成的“中国文化心灵诗学”正是通过挖掘历史与心灵交会的体验,打通经史文哲,阐释中国诗与中国文化的精神。这一学术论述作为一种中国文论新体系的代表,被学术界广泛认可。本书为“中国文化心灵诗学”专题论集,在学术论文基础上编辑而成。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全书选辑专题论文20余篇,从“心灵诗学原论”“诗人心曲论”“历史心态论”“意象或主题心境论”“接受和读者心理论”五个方面,彰显了胡晓明教授“中国文化心灵诗学”的体系特点,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心灵诗学”的基本宗旨、研究方法与理论思路。
|
關於作者: |
王守雪 项念东 主编
王守雪,文学博士,湖北师范大学教授。湖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国家项目1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思想史与古代文论、现代新儒学思想与文学研究。出版《人心与文学——徐复观文学思想研究》、《两汉文论新释》、《保守主义视域的中国文论》等著作,发表论文60余篇。
项念东,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教育bu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首批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主持人。
|
目錄:
|
目录
辑一 心灵诗学原论
003 中国传统“文观念”之生发 巫盛智
020 中国诗学中的“采诗”记忆及其他 项念东
030 语言演变及语体完形与“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刘 顺
057 刘勰对“诗六义”的解释及其元理论意义 王守雪
075 王夫之“继善成性”说辨证 付定裕
091 “天人合一的人生之艺术化”
——钱穆先生对“比兴”的阐释 芮宏明
辑二 诗人心曲论
107 论“‘道’高于‘势’”的双重意蕴 沈喜阳
122 试论晚明才子徐世俊的女性意识及其杂剧《春波影》 郎 净
135 根柢理学的诗艺新创
——胡寅诗歌创作述论 雷文昕
159 论“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
——以清末民初的诗学与诗为中心 唐一方
175 陈衍不俗论之诗学建构 周 薇
186 姚茫父、王伯群的师生交谊
——以稿本《王伯群日记》中的书画鉴赏为中心 尹伟杰
辑三 历史心态论
201 《诗经》阐释的文化域境 吴斌斌
239 简论《世说新语·文学》篇中的“南人”“北人”学问差异 冯坚培
250 钱穆对“宋学”的现代诠释 侯宏堂
281 《潞安诗钞》前后编初探 任聪颖
295 疆域巨变与唐宋诗风
——以“边塞”为中心的考察 张思桥
317 略论 20世纪中国诗学的传统与典范 刘 炜
辑四 意象或主题心境论
333 “趣驱之,韶乐将作”:宗白华艺术“意境”说展现的文化心灵 李瑞明
345 从视听矛盾到交互美感:暮夜诗歌中的唐宋转型 彭 爽
362 论雷峰塔之倒掉与文化意象之歧义 曾庆雨
374 心灵共感:易代之际的“杨花”众题现象
——以云间三子为中心 田育珍
391 青山青史:渔樵诗学经典命题个案研究 殷学国
404 唐人用典的再评估 时润民
辑五 接受和读者心理论
427 《管锥编》的语文诗学 樊梦瑶 胡晓明
445 《文选颜鲍谢诗评》与方回的六朝诗学观 赵厚均
456 追体验、解码、暗道之寻找
——对徐复观《环绕李义山(商隐)〈锦瑟〉诗的诸问题》一文之发微 朱洪举
460 “兴于微言”而“止于至善”
——论叶嘉莹《小词大雅》的词学体系、诗性书写与生命体悟 朱兴和
附 录
479 胡晓明教授著述编年 万振锐 项念东 编
501 胡晓明教授自述
523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