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游泳运动与健康促进

書城自編碼: 414318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體育/運動水上運動
作者: 陈安平,王晶晶
國際書號(ISBN): 9787203140269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HK$ 86.9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HK$ 86.9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HK$ 184.8
剑桥俄国史 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剑桥俄国史 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售價:HK$ 269.5
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 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

售價:HK$ 87.8
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辑
《 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辑 》

售價:HK$ 140.8
108种手艺1: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王的手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再现。以鲜活的一手内容全面展现优秀传统手艺
《 108种手艺1: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王的手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再现。以鲜活的一手内容全面展现优秀传统手艺 》

售價:HK$ 217.8
宁来一梦
《 宁来一梦 》

售價:HK$ 98.8

編輯推薦:
《游泳运动与健康促进》是一部全面深入的游泳专著,探究了游泳与身心健康的联系。本书揭开了游泳起源与发展的面纱,系统梳理其历史脉络,让读者穿越时空,亲历变迁。书中详尽铺陈游泳技术教学要点,以科学规范的笔触,为读者铺设通往游泳殿堂之路。同时,本书特别关注水上救生技能与知识,旨在提升读者安全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此外,本书还挖掘了水中康复潜力,介绍了游泳在身体康复与治疗中的应用。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既适合爱好者品味,也是专业人士的宝贵参考,对推广游泳、促进公众健康具有重要价值。
內容簡介:
《游泳运动与健康促进》作为一部全面深入的游泳专著,深度探究游泳与身心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它不仅揭开了游泳起源与发展的神秘面纱,系统梳理其漫长的历史脉络,引领读者穿越时空,亲历这项运动的变迁历程;还详尽铺陈游泳技术教学的核心要点,以科学规范的笔触,为读者铺设一条通往游泳殿堂的坚实道路
關於作者:
陈安平,民进中央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级跳水裁判,山西省游泳协会名誉主席。
王晶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游泳教研室主任,山西省游泳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游泳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目錄
第一章 游泳概述
- 第一节 游泳的起源与发展… …………………………………………… 1
- 第二节 游泳的意义… …………………………………………………… 8
- 第三节 游泳的分类… …………………………………………………… 11
- 第四节 游泳的基本常识… ……………………………………………… 13
第二章 游泳的运动原理… ……………………………………………………… 17
- 第一节 水的自然特性… ………………………………………………… 17
- 第二节 人体在水中漂浮的能力… ……………………………………… 19
- 第三节 水的阻力特性… ………………………………………………… 23
- 第四节 推进力… ………………………………………………………… 28
第三章 游泳技术基本原理… …………………………………………………… 31
- 第一节 熟悉水性… ……………………………………………………… 31
- 第二节 蛙泳技术… ……………………………………………………… 40
- 第三节 爬泳技术… ……………………………………………………… 50
- 第四节 仰泳技术… ……………………………………………………… 61
- 第五节 蝶泳技术… ……………………………………………………… 69
- 第六节 出发与转身… …………………………………………………… 75
第四章 游泳进阶训练方法… …………………………………………………… 88
- 第一节 有效前进的力学原理… ………………………………………… 88
- 第二节 蛙泳进阶技术练习… …………………………………………… 93
- 第三节 爬泳进阶技术练习… …………………………………………… 95
- 第四节 仰泳进阶技术练习… …………………………………………… 97
- 第五节 蝶泳进阶技术练习… …………………………………………… 98
第五章 水上救生………………………………………………………………… 101
- 第一节 实用游泳技术… ……………………………………………… 101
- 第二节 游泳救生………………………………………………………… 104
- 第三节 心肺复苏………………………………………………………… 128
第六章 水中康复…………………………………………………………………… 138
- 第一节 概述与定义……………………………………………………… 138
- 第二节 水中康复的起源和发展………………………………………… 139
- 第三节 水疗技术与水中康复…………………………………………… 140
- 第四节 水疗室建设与管理……………………………………………… 143
- 第五节 水中康复的针对性训练………………………………………… 146
- 第六节 水中康复的益处………………………………………………… 148
- 第七节 水中康复的方法………………………………………………… 151
附录一 游泳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 161
附录二 游泳常用专业术语英汉词汇对照表… ……………………………… 165
附录三 游泳世界纪录表(截至2025 年5 月)……………………………… 169
附录四 我国游泳运动员获得奖牌表(截至2024 年)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第一章 游泳概述
第一节 游泳的起源与发展
一、古代游泳的起源
水乃生命之源,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大江大河流域。由于江河流域的物质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人类生存或居住,所以人类依水而居,依水而生。人类为了获取食物,需要上山狩猎,下水捕鱼;为躲避猛兽的袭击,人类常常要跋山涉水寻求生机;在洪水泛滥之际,人类不断与水作斗争,利用水,征服水,周而复始。久而久之,人类逐渐学会了游泳,初期以两栖动物为食,并模仿它们的游泳动作在水中活动,随之掌握了游泳、漂浮、潜泳等技能,逐渐形成了各种泳式。
据史料记载,5000年以前的中国陶器雕刻上便出现了水鸟、古人潜水狩猎,以及像爬泳的图案。相传早在4000多年前,人们为了抵抗洪水,就发明了不少泅水的方法。
约在2500年前,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已能利用游泳技能,化解自然江河带来的威胁,进而开展一些水中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在《庄子·秋水》中云:“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反映出人们经常靠游泳捕猎水中的动物,并且已经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阶级的产生,以至于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导致战争发生,游泳被广泛运用在军事活动中。相传3100多年前周朝吕望(姜太公)所作《六韬·奇兵》,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将“越深水渡江河”作为奇兵的一项特殊军事技能,明确了游泳技术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地位。同时,《孙子兵法》等古代兵书均将游泳列为军事训练的重要项目。
游泳活动的娱乐功能也是其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从沐浴开始与水相伴,随后在水中嬉戏玩耍,进而逐渐衍生出各种水中娱乐活动。春秋时期的天池、汉朝的太液池等都是古代贵族修建的游泳场所,贵族们时常前往戏水。南北朝时,游泳不仅在贵族群体中盛行,而且在民间也颇为流行。隋唐时期,宫廷专门建有可供进行跳水、游泳、抛水球等活动的水殿。据宋朝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徽宗赵佶常常驾车到水殿,就是为了观看惊险的水秋千表演。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日喻》中说:“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这表明当时我国南方地区的大多数人都熟悉水性,并且掌握了泅水技巧。
二、现代竞技游泳运动的发展
现代竞技游泳运动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中期随西方文化传入各英国殖民地。1828年,英国人在利物浦乔治码头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室内泳池,之后英国各大城市陆续修建泳池,游泳比赛应运而生。1837年,英国伦敦成立了第一个游泳组织,同时举办了最早的游泳比赛。我国游泳运动虽然起源较早,但是主要是作为健身、表演或捕鱼的一种方式,并没有发展成为现代竞技游泳运动。
1888年,法国著名教育家顾拜旦提议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此建议迅速获得众多国家和民众的支持。
1894年6月,国际体育会议于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决定,奥林匹克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届,同时成立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 1896年,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举行,游泳项目被列入众多竞赛项目之中。彼时,比赛项目仅有男子100米、500米、1200米自由泳。
第2届奥运会增设了仰泳、障碍泳和潜泳竞赛项目。到了第3届奥运会,取消了障碍泳和潜泳,仅保留自由泳和仰泳,比赛距离以码为单位进行计量。
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国际游泳联合会(简称国际泳联,2023年1月改称世界游泳联合会)在此期间成立。该联合会审定了各项游泳世界纪录,制定了国际游泳比赛规则,规定比赛距离单位由码变更为米,比赛项目新增了100米、400米、1500米自由泳,4×200米自由泳接力,100米仰泳和200米蛙泳。
1912年,第5届奥运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女子游泳项目首次被纳入比赛范畴,当时的女子游泳项目涵盖100米自由泳和4×100米自由泳接力。 1952年,国际泳联决定在第15届奥运会中增设蝶泳项目,并将蛙泳和蝶泳分为两个独立的比赛项目。自此,竞技游泳由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这4种泳式构成。此后,蛙泳发展出潜水蛙泳。
自1956年起,国际泳联决定禁止在比赛中使用潜水蛙泳技术。随着游泳技术的发展,游泳规则历经多次修改。自2008年第29届奥运会起,比赛项目增至34项,其中包括在公开水域进行的男女10公里马拉松游泳。此后,奥运会游泳项目成为金牌数量仅次于田径的大项。
任何一个国家游泳队的技术水平,都能通过奥运会游泳比赛成绩体现出来。
在第1、2届奥运会上,英国、匈牙利、澳大利亚和德国的成绩较为出色。从第3届奥运会开始,美国的成绩便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英国在第4届、日本在第10届、荷兰在第11届、匈牙利在第15届奥运会中,均斩获4枚以上金牌,在游泳项目中堪称强国。
到了第16届奥运会,澳大利亚游泳队惊艳世界,在比赛中一举夺得8项冠军,而当时的男女项目总共才13项。
20世纪60年代,美国队在所有游泳比赛项目中占据绝对优势。20世纪70年代,民主德国女子游泳队发展迅猛,在世界性大赛上始终以绝对优势位居榜首。1988年第24届奥运会,民主德国在女子15项比赛中斩获11项冠军,而美国男子游泳队依旧保持领先。
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泳坛列强争雄的时期。从1992年第25届奥运会至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美国虽仍保持领先,但澳大利亚、匈牙利、俄罗斯等世界游泳强国紧随其后。第25届奥运会,中国女子游泳队强势崛起,夺得4枚金牌。一些并非传统游泳强国的国家,在比赛中争金夺银,如爱尔兰获得3枚金牌,南非和新西兰各获2枚金牌,比利时和哥斯达黎加各夺得1枚金牌。第27届奥运会,意大利获得3枚金牌,乌克兰和罗马尼亚分获2枚金牌。
近年来,世界竞技游泳运动水平稳步提升,各项游泳世界纪录屡被刷新。截至2024年,男子100米自由泳50米池的世界纪录为46.40秒,由中国选手潘展乐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创造。女子100米自由泳50米池的世界纪录为51.71秒,由瑞典选手舍斯特伦在2017年第17届国际泳联世锦赛中创造。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被引入游泳选材、训练监控和竞赛之中,这成为竞技游泳水平快速提高的重要原因。
随着游泳运动的发展,国际泳联认为每4年一届的奥运会游泳比赛间隔时间过长,无法满足项目发展需求,决定在两届奥运会之间增设世界游泳锦标赛。首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于1973年举办。1978-1998年,赛事举办间隔多次调整,自2001年起恢复为每两年举办一次。
继世界游泳锦标赛后,国际泳联自1990年起还推出了世界杯短池游泳系列赛。该赛事通常在每年的11、12月至次年的1、2月期间于25米池举行,比赛分多个分站,在美洲、亚洲、欧洲等不同城市进行,每站比赛持续2天,共设34个项目。自1993年起,国际泳联又新增了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同样为每两年举办一届。
随着游泳运动的创新完善,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游泳的功能也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竞技、娱乐、健身、艺术、救生、休闲、军事于一体的运动项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