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数字公民:智能网络时代的治理重构

書城自編碼: 414318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新闻传播出版
作者: [巴西]马西莫·费利斯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219181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君臣共天下:一本书读懂东晋门阀
《 君臣共天下:一本书读懂东晋门阀 》

售價:HK$ 95.7
第3选择
《 第3选择 》

售價:HK$ 96.8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售價:HK$ 74.8
道德偶然研究
《 道德偶然研究 》

售價:HK$ 105.0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售價:HK$ 90.0
走向现代: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 走向现代: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

售價:HK$ 115.6
蜉蝣国度
《 蜉蝣国度 》

售價:HK$ 73.2
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第四版)
《 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第四版) 》

售價:HK$ 410.6

編輯推薦:
★AI时代,应当如何认识人工智能与网络世界?
★万物互联,如何重新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数字浪潮下,如何构建包容万物的新的治理体系?
《数字公民:智能网络时代的治理重构》打破人类中心主义,将 “公民” 延伸至万物—— 从森林、河流到算法、数据,揭示数字技术如何连接万物、重构治理,我们描绘出一个 “公民不仅仅是人类” 的新世界。
內容簡介:
本书描述的是,在今天,通过网络所连接的世间万物应当如何充分利用其身份和数字化的途径认识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智能网络、疫情、气候变化、生态危机等新形势,西方的以人为中心等观念已显得力不从心。数字网络与数字身份正在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作者认为,是时候改变西方传统的观念,改变以人为主体的观念。数字公民身份不仅指人类,更包括非人的生物、物质实体与事件。我们应当寻求一种新的治理文化,在新的架构中互动,构建一个新世界。
關於作者:
马西莫·费利斯(Massimo Di Felice )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任教,是巴西圣保罗大学跨学科数字网络研究中心(Atopos)的创始人。费利斯致力于复杂网络相关研究,特别是网络时代背景下人与环境的关系和行动变化意义的研究。
目錄
总 序
译者序:泛公民身份的张扬与后人类社会的宣言 01
中文版序:人本主义的终结与西方民主的危机 11
德克霍夫序:西方认识论的危机和新世界的建构 21
绪 论 001
第一章 世界的变形 009
第二章 万网之网:互联网的演化 015
第三章 物联网和无机主角 021
第四章 万物互联:新环球连接 025
第五章 信息生态 029
第六章 栖居在网络 035
第七章 从城邦到共生世界 041
第八章 人是非神、“非人”、“非动物”、非物 047
第九章 在盖亚的网络里:从社会契约到自然契约 053
第十章 “物的议会”和非人者的权利 059
第十一章 寰宇政治:无主体或客体的公民身份 063
第十二章 行动者网络 069
第十三章 从公民到信息个体 073
第十四章 算法公民身份 079
第十五章 平民主义:算法的政治形式 085
第十六章 无党派身份的参与 091
第十七章 未经识别的政治客体 097
第十八章 从政治家到发言人:数字网络时代政治语言的变迁 101
第十九章 新公民(一):病毒 107
第二十章 新公民(二):森林、河流、生态系统和气候 113
第二十一章 新公民(三):数据个体和全息身份 117
第二十二章 新公民(四):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和植物机器人 123
第二十三章 新公民(五):计算机实体、虚拟化身和数字助理 127
第二十四章 分布式公民身份(一):从议会到平台 133
第二十五章 分布式公民身份(二):数字平台交互的生态品质 139
第二十六章 分布式公民身份(三):数字交互平台的三种模式 147
第二十七章 既不社会,也不自然:区块链的分布式契约性 157
附录 数字公民身份宣言书 167
术语对照表 171
译后记 177
译者介绍 179
內容試閱
总序

20 世纪50 年代初,哈罗德·伊尼斯的《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和《变化中的时间观念》问世。1951 年,马歇尔·麦克卢汉的《机器新娘》出版。20 世纪60 年代,麦克卢汉又推出《谷登堡星汉璀璨》和《理解媒介》,传播学多伦多学派形成。
20世纪80至90年代,尼尔·波兹曼的传播批判三部曲——《 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陆续问世,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形成。
1998 年,媒介环境学会成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传播学第三学派开始问鼎北美传播学的主流圈子。
2007 年,以何道宽和吴予敏为主编、何道宽主译的“媒介环境学译丛”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印行四种,为中国的媒介环境学研究奠基。
2011 年,以麦克卢汉百年诞辰为契机,麦克卢汉学和媒介环境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发展,进入人文社科的辉煌殿堂。中国学者不遑多让,崭露头角。
2018 年,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推出“媒介环境学译丛”,计划在三年内印行十余种传播学经典名著,旨在为传播学修建一座崔巍的大厦。
我们重视并推崇媒介环境学派。它主张泛技术论、泛媒介论、
泛环境论、泛文化论。换言之,凡是人类创造的一切、凡是人类加工的一切、凡是经过人为干扰的一切都是技术、环境、媒介和文化。质言之,技术、环境、媒介、文化是近义词,甚至是等值词。这是媒介环境学派有别于其他传播学派的最重要的理念。
它的显著特点是:(1)深厚的历史视野,关注技术、环境、媒介、知识、传播、文明的演进,跨度大;(2)主张泛技术论、泛媒介论、泛环境论,关注重点是媒介而不是狭隘的媒体;(3)重视媒介长效而深层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影响;(4)深切的人文关怀和现实关怀,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
从哲学高度俯瞰传播学的三大学派,其基本轮廓是:经验学派埋头实用问题和短期效应,重器而不重道;批判学派固守意识形态批判,重道而不重器;媒介环境学着重媒介的长效影响,偏重宏观的分析、描绘和批评,缺少微观的务实和个案研究。
21 世纪,新媒体浩浩荡荡,人人卷入,世界一体,万物皆媒介。这一切雄辩地证明:媒介环境学的泛媒介论思想是多么超前。媒介环境学和新媒体的研究已融为一体。
在互联网时代和后互联网时代,媒介环境学的预测力和洞察力日益彰显,它自身的研究和学界对它的研究都在加快步伐。吾人当竭尽绵力。
译丛编委会
2019 年9 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