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西方电视理论史纲

書城自編碼: 414312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影视/媒体艺术
作者: 潘源
國際書號(ISBN): 9787106055554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5.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九色鹿·渤海国政治制度研究
《 九色鹿·渤海国政治制度研究 》

售價:HK$ 108.7
宠物造型设计与修剪(王欣)
《 宠物造型设计与修剪(王欣) 》

售價:HK$ 61.6
酱卤食品加工
《 酱卤食品加工 》

售價:HK$ 64.9
他惯会装乖
《 他惯会装乖 》

售價:HK$ 52.8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1919—1939年美国社会生活史
《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1919—1939年美国社会生活史 》

售價:HK$ 107.8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售價:HK$ 63.8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HK$ 64.9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內容簡介:
本书以“结语”形式对西方电视理论的伦理框架与意义图谱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其中,第一章聚焦美国经验学派的电视效果研究。第二章转向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分析。第三章介绍了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电视文化研究。第四章探讨了加拿大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媒介技术观。第五章聚焦于美国纽约学派的媒介生态学建设。第六章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出发。第七章专注于女性主义电视理论研究。最后,本书从伦理视角出发,以“结语”形式全面概括了西方电视理论关于电视媒介的文化生态影响、拟态环境的现实建构、利润驱动的经济机制、两性权力运作以及行业规范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努力深化对西方电视理论意义脉络与价值旨归的理解。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美国经验学派的电视效果研究
第一节 哈罗德·拉斯韦尔:从宣传分析到大众传播研究
一、聚焦战时宣传与内容分析
二、提出大众传播模式与功能
三、构建早期传播学方法体系
第二节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探索媒介效果的复杂层次
一、“魔弹论”的破除
二、“两级传播”模式
三、“意见领袖”中介
四、“有限效果”理论
第三节 伊莱休·卡茨:“使用与满足”研究中的视角转向
一、“使用与满足”假说的辩证提出
二、“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多元发展
三、“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调整深化
第四节 麦库姆斯和肖: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认知分析
一、新闻媒体构建的拟态环境
二、传播媒介设置的社会议程
三、议程设置影响的政治现实
第五节 乔治·格伯纳:揭示电视的社会意识“培养”功能
一、文化指标与文化武器
二、主流效果与共鸣体验
三、故事讲述与意识塑造
小结
第二章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性分析
第一节 马克斯·霍克海默:批判学派的理论奠基
一、确立大众传媒的批判性理论基础
二、突破经验主义的实证性研究范式
第二节 西奥多·阿多诺:电视的“文化工业”批判
一、传媒产业的文化工业逻辑
二、新旧通俗文化模式的差异
三、电视多层结构的心理投射
四、电视定式强化的刻板印象
第三节 赫伯特·马尔库塞:作为控制工具的电视
一、媒介助力的消费控制
二、单向度社会中的电视
第四节 尤尔根·哈贝马斯:传媒运作的公共领域
一、公共领域的结构与转型
二、传媒对公共领域的侵蚀
三、互联网时代的公共领域
小结
第三章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电视文化研究
第一节 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电视文化技术观
一、“社会意向”:电视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动力
二、“流动的藏私”:顺应社会趋向的家庭媒介
三、“有计划的流”:商业机制的电视文本结构
第二节 斯图亚特·霍尔: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
一、电视话语的生产与流通
二、电视受众的多样化解读
三、电视内涵符码的多义值
第三节 戴维·莫利:家庭电视观看的“人种志”研究
一、探查电视解码中的主体多元性
二、解析家庭观看的性别权力模式
三、深入收视语境的“人种志”研究
四、探讨电视时空的家国整合功能
五、开掘电视技术的文化象征意义
第四节 约翰·费斯克:作为工业社会吟游者的电视
一、阐发电视的口语/吟游功能价值
二、定义电视的“生产者式文本”概念
三、区分电视的金融/文化经济体系
四、确认电视观众的符号权力机制
小结
第四章 加拿大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媒介技术观
第一节 哈罗德·伊尼斯:“传播偏向论”的“知识-权力”辩证法
一、基于时空特质把握媒介特征
二、传播偏向主导下的知识垄断
三、媒介变革与权力中心的转移
四、反思传播失衡下的文明危机
第二节 马歇尔·麦克卢汉:以生态隐喻方式阐释电视的功能
一、“媒介即讯息”:媒介形式具有潜在制约力
二、“人的延伸”:媒介对人类官能的多维拓展
三、“冷/热媒介”:受众参与度差异的触感比拟
四、“地球村”:媒介重构人类生活的感知空间
五、“媒介即按摩”:洞察电视的隐性控制力量
第三节 德里克·德克霍夫:探索电视作为“心理技术”的作用
一、“感受意义”:电视构成的文化肌肤
二、“公共心智”:电子时代的集体智能
三、“远程民主”:虚拟现实的媒介伦理
小结
第五章 美国纽约学派的媒介生态学建设
第一节 刘易斯·芒福德:开启媒介的有机科技生态观
一、科技时代史学的机器文明观
二、有机科技论的人文主义诉求
三、动态之中求平衡的生态伦理
第二节 尼尔·波兹曼:警示电视定义现实的隐喻功能
一、建立媒介生态研究的学科体系
二、基于语义学与教学法的媒介观
三、洞察童年的消逝与成人的退化
四、警喻电视带来的娱乐至死倾向
五、预见技术垄断的浮士德式交易
第三节 约书亚·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的社会地理学
一、“媒介理论”:超越内容的信息流动模式分析
二、电视“情境论”:融合信息系统的社会场景观
三、普遍的他域:电视的场景地理与全球地方性
第四节 保罗·莱文森:基于适者生存原则的“媒介进化论”
一、总结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
二、推导“生态位”与“净优势”原则
三、矫正技术缺憾的“补救性媒介”
四、“玩具/镜子/艺术”媒介三段论
小结
第六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电视理论
第一节 达拉斯·斯迈思:传媒经济的商品化受众与依附性传播批判观
一、掀起“盲点辩论”的“受众商品论”
二、检视“意识工业”的“文化依附论”
三、主张“文化甄别”......第七章女性主义电视理论研究结语以伦理为框架辨识西方电视理论的意义图谱后记参考文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