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无机及分析化学 (李田霞)第三版

書城自編碼: 414286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李田霞、燕来敏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7986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售價:HK$ 118.8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售價:HK$ 253.0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售價:HK$ 64.9
帝国的生意 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帝国的生意 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售價:HK$ 107.8
十日终焉7:极道
《 十日终焉7:极道 》

售價:HK$ 52.8
蒋百里的一生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HK$ 75.9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HK$ 85.8
抗日战争:1937—1945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HK$ 151.8

內容簡介: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材中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本书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及其实训有机整合,通俗易懂,简明精练。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溶液与胶体、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定量分析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酸碱滴定技术、氧化还原滴定技术、配位滴定技术、沉淀滴定技术、常用的化学分离方法、仪器分析简介。本书在每章的二维码中提供了拓展材料、电子课件、实训操作视频及微课、习题及参考答案等数字化资源,可供师生扫码获取。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制药类、食品类、生物类、化工类、环境类、医学类、农林类、材料类等应用型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材,同时对分析检测工作者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也可作为职业培训教材使用。
目錄
第1章溶液与胶体001
1.1溶液 001
1.1.1分散系 001
1.1.2溶液 003
1.1.3电解质溶液 005
1.2稀溶液的通性 006
1.2.1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006
1.2.2溶液的沸点升高 007
1.2.3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008
1.2.4溶液的渗透压 010
1.3胶体溶液 012
1.3.1胶体溶液的性质 012
1.3.2胶体结构 014
1.3.3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015
1.4高分子溶液 016
目标检测 017
技能训练一溶液标签的书写内容及格式 018
技能训练二Fe(OH)3胶体的制备 019
技能训练三胶体的性质 021
第2章化学实验基础知识022
2.1化学试剂 022
2.1.1化学试剂的规格 023
2.1.2化学试剂的选用 023
2.1.3化学试剂的贮存与保管 023
2.2化学实验室常用器皿 025
2.2.1玻璃仪器 025
2.2.2其他器具 030
2.3实验室用水 032
2.3.1实验室用水的级别 032
2.3.2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方法 032
2.4玻璃仪器的洗涤 033
2.4.1洗涤剂 033
2.4.2洗涤方法 034
2.4.3仪器的干燥 035
2.5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036
2.5.1试样的采集 036
2.5.2试样的制备 037
2.5.3试样的分解 037
2.6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 039
2.6.1实验室安全规则 039
2.6.2意外事故的处置 040
目标检测 041
第3章定量分析基础042
3.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类 042
3.1.1分析化学的任务 042
3.1.2分析方法的分类 043
3.1.3试样分析的程序 044
3.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045
3.2.1误差的来源及减免方法 045
3.2.2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 047
3.2.3定量分析的结果评价 048
3.2.4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048
3.3分析数据的处理 049
3.3.1有效数字 049
3.3.2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050
3.4滴定分析法概述 051
3.4.1滴定分析法相关术语 051
3.4.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051
3.4.3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052
3.4.4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053
3.4.5滴定分析法中的计算 055
目标检测 057
第4章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059
4.1分析天平使用技术 059
4.1.1天平的分类 060
4.1.2电子分析天平的构造 060
4.1.3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 061
4.2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技术 062
4.2.1容量瓶 062
4.2.2移液管和吸量管 064
4.2.3溶液的配制方法 066
4.2.4溶液的标定方法 066
4.3滴定操作技术 067
4.3.1常用的滴定仪器 067
4.3.2滴定技术 068
4.4酸度计的使用技术 070
4.4.1酸度计简介 070
4.4.2酸度计的使用方法 071
4.5蒸发与结晶、重结晶 072
目标检测 073
技能训练一分析天平称重练习 075
技能训练二盐酸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076
技能训练三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078
技能训练四K2Cr2O7标准溶液的配制 079
技能训练五用pH计测定缓冲溶液的pH 080
技能训练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081
综合实训粗盐的提纯 083
第5章酸碱滴定技术085
5.1酸碱质子理论 085
5.1.1酸碱质子的概念 085
5.1.2酸碱反应的实质 086
5.2溶液的酸碱平衡及pH计算 087
5.2.1水的解离平衡与离子积常数 087
5.2.2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087
5.2.3溶液pH的计算 089
5.2.4酸碱缓冲溶液 091
5.3酸碱滴定法 094
5.3.1酸碱指示剂 094
5.3.2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096
5.3.3终点误差 098
5.3.4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099
目标检测 101
技能训练一阿司匹林药片中乙酰水杨酸的检测 103
技能训练二小苏打药片中NaHCO3含量的测定 104
综合实训药用乙酸总酸度的测定 105
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技术108
6.1氧化还原反应 108
6.1.1基本概念 108
6.1.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10
6.2电极电势 111
6.2.1原电池 111
6.2.2电极电势与标准氢电极 113
6.2.3电极电势的应用 116
6.3氧化还原滴定法 118
6.3.1高锰酸钾法 118
6.3.2重铬酸钾法 120
6.3.3碘量法 122
目标检测 125
技能训练一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127
技能训练二铜合金中铜含量的测定 129
综合实训黄连素片中盐酸小檗碱的测定 131
第7章配位滴定技术133
7.1配合物与螯合物 133
7.1.1配合物 133
7.1.2螯合物 136
7.2配位平衡 137
7.2.1配位平衡常数 137
7.2.2配位平衡的移动 138
7.3EDTA及其配合物 140
7.3.1EDTA的性质及其解离平衡 140
7.3.2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反应的特点 141
7.3.3EDTA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142
7.4配位滴定法 145
7.4.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45
7.4.2金属离子指示剂 145
7.4.3配位滴定的方式及应用 147
目标检测 149
技能训练一胃舒平药片中Al、Mg含量的检测 151
技能训练二自来水总硬度的检测 154
综合实训蛋壳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157
第8章沉淀滴定技术160
8.1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160
8.1.1溶度积 160
8.1.2沉淀溶解平衡 163
8.1.3分步沉淀 163
8.1.4沉淀的转化 164
8.2沉淀滴定法 165
8.2.1莫尔法 165
8.2.2佛尔哈德法 166
8.2.3法扬司法 168
8.3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169
8.3.1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69
8.3.2应用实例 170
8.4重量分析法简介 170
目标检测 171
技能训练一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172
技能训练二酱油中NaCl含量的测定(佛尔哈德法) 173
第9章常用的化学分离方法175
9.1化学分离的意义及回收效果 175
9.1.1分离与富集 175
9.1.2分离与富集的效果评价 176
9.2沉淀分离法 176
9.2.1常用的沉淀分离法 177
9.2.2沉淀分离法的应用 179
9.3萃取分离法 180
9.3.1溶剂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180
9.3.2主要的溶剂萃取体系 182
9.3.3萃取分离法的应用 183
9.4色谱法 184
9.4.1柱色谱法 184
9.4.2纸色谱法 185
9.4.3薄层色谱法 186
目标检测 188
技能训练纸色谱法分离鉴定氨基酸 189
第10章仪器分析简介191
10.1仪器分析的分类 191
10.1.1光学分析技术 192
10.1.2电化学分析技术 192
10.1.3色谱分析技术 193
10.1.4其他仪器分析法 193
10.2吸光度测定技术 193
10.2.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93
10.2.2朗伯比尔定律 194
10.3仪器分析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95
10.3.1仪器分析的特点 195
10.3.2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 196
目标检测 196
技能训练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197
附录199附录1弱酸及其共轭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I=0) 199
附录2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φ 200
附录3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25℃,I=0) 200
附录4元素的原子量表 201
附录5常见化合物的分子量表 202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203
参考文献215
內容試閱
前言
《无机及分析化学》自2017年出版以来,受到全国众多高等职业院校的普遍欢迎,2020年被评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21年出版《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于2023年被评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此次修订在保持第二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特色的基础上,广泛征集兄弟院校的意见及建议,结合编者的教学体会,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更新。
具体修订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虽然各高职院校对仪器分析单独设课,但考虑到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新增第10章,对“仪器分析”作简单介绍。
2.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将思政元素具体化,通过实际案例,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弘扬爱国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培养工匠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理论进一步联系实际,增加了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突出分析化学在医药、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4.增加了大量的数字化资源,如“小而精”的微课、清晰流畅的视频,让知识传递更加直观和有趣。
5.更新的拓展材料吸收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体现了教材的前沿性以及分析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
本书由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修订。修订人员有:李田霞(第6、第7、第9章)、吴蔚(第3、第5章)、贾新彦(第4、第10章)、赵峥嵘(第2章)、余莹(第1、第8章)。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杨继辉参与了工作案例的编写。数字化资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和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共同完成。全书由李田霞统稿,武汉大学潘祖亭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定。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院校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修订后的教材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8月

第一版前言
高职高专院校的许多学科和专业(食品、环保、质检、园艺、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动物医学等)与化学紧密相连,为了适应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大量相关资料,编写了这本《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
本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编写的指导思想,紧扣“实用为主,必需、够用和管用为度”的原则,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类专业特点。编写时,将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独立课程的教学内容精心遴选后进行有机整合,删除了较深奥的理论分析和阐述,精简复杂公式和烦琐计算的推导,力求做到既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又具有较完整的基础化学知识体系。在组织教材内容时,考虑到多个学校专业的特点,将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编写,以定量化学分析作为主干,以四大滴定技术为主线,使本教材既满足本门课程的需要,又为与相关平行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建立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同时也为将来从事有关化学及其检测工作、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知识。将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淡化理论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将实验实训类内容与主干教材贯穿在一起进行编写。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训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不仅注意实训的典型性、系统性,还注意与生物、食品、制药等学科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先进性、综合性和趣味性。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本书同时提供了演示文稿、教学视频及拓展材料等数字化课程,读者通过扫码即可看到,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目标检测配套有参考答案,供师生参考。
本书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编写。编写人员有:李田霞(第6章)、燕来敏(第7、第9章)、吴蔚(第3、第5章)、贾新彦(第4章)、赵峥嵘(第2章)、余莹(第1、第8章)。视频的制作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李田霞、吴蔚完成。全书由李田霞统稿,武汉大学潘祖亭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定。
限于我们的学识和水平,本书虽经多次讨论修改,缺点和错误仍在所难免,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俟再版时订正。
编者
2017年

第二版前言
《无机及分析化学》自2017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同行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20年被评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在3年的教学实践中,编写人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教材的修订再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本书仍遵循初版的编写原则,既考虑化学学科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又兼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实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化学为农业、医药、化工等专业学生学习服务,突出教材的科学性、职业性和趣味性。在保留原书主体内容和框架的基础上,对以下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1.在每章开始增加了“章节导入”和“思政元素”环节。“章节导入”加强了该学科与现实生产生活的联系;“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明白该学科的意义以及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2.立足职业岗位,更新了部分实训项目,以生产企业的实际样品为分析对象,将最新的知识和最新的应用充实到教材中,使教材行业特点更加鲜明。
3.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国家标准(GB)等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合,推进书证融通、课证融通,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分析检测技术人员。
4.完善了数字化资源配套,为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更多的数字化资源。
5.更新的拓展材料反映了社会热点及新技术、新方法,突出了教材的时代性和应用性。另外,本书还增加了习题库。
6.本教材充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精神,在知识体系中融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工匠精神等理念,将新安全生产法等内容融入教材,对新法规、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了更新和补充。在“拓展材料”中介绍行业的杰出人物、先进事迹等,通过榜样的力量,弘扬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书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修订。修订人员有:李田霞(第6章)、燕来敏(第7、第9章)、吴蔚(第3、第5章)、贾新彦(第4章)、赵峥嵘(第2章)、余莹(第1、第8章)。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杨继辉参与了工作案例的编写。数字化资源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李田霞、吴蔚、周如意完成。全书由李田霞统稿,武汉大学潘祖亭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定。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院校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恳请同行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21年
前言
《无机及分析化学》自2017年出版以来,受到全国众多高等职业院校的普遍欢迎,2020年被评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021年出版《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于2023年被评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此次修订在保持第二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特色的基础上,广泛征集兄弟院校的意见及建议,结合编者的教学体会,对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更新。
具体修订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虽然各高职院校对仪器分析单独设课,但考虑到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新增第10章,对“仪器分析”作简单介绍。
2.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将思政元素具体化,通过实际案例,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紧密结合,弘扬爱国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培养工匠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理论进一步联系实际,增加了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突出分析化学在医药、食品、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4.增加了大量的数字化资源,如“小而精”的微课、清晰流畅的视频,让知识传递更加直观和有趣。
5.更新的拓展材料吸收了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体现了教材的前沿性以及分析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
本书由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修订。修订人员有:李田霞(第6、第7、第9章)、吴蔚(第3、第5章)、贾新彦(第4、第10章)、赵峥嵘(第2章)、余莹(第1、第8章)。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杨继辉参与了工作案例的编写。数字化资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和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共同完成。全书由李田霞统稿,武汉大学潘祖亭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定。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院校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修订后的教材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8月

第一版前言
高职高专院校的许多学科和专业(食品、环保、质检、园艺、生物技术、生物制药、动物医学等)与化学紧密相连,为了适应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结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大量相关资料,编写了这本《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
本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编写的指导思想,紧扣“实用为主,必需、够用和管用为度”的原则,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类专业特点。编写时,将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独立课程的教学内容精心遴选后进行有机整合,删除了较深奥的理论分析和阐述,精简复杂公式和烦琐计算的推导,力求做到既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又具有较完整的基础化学知识体系。在组织教材内容时,考虑到多个学校专业的特点,将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编写,以定量化学分析作为主干,以四大滴定技术为主线,使本教材既满足本门课程的需要,又为与相关平行课程和后续课程的衔接建立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同时也为将来从事有关化学及其检测工作、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知识。将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淡化理论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将实验实训类内容与主干教材贯穿在一起进行编写。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训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不仅注意实训的典型性、系统性,还注意与生物、食品、制药等学科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先进性、综合性和趣味性。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本书同时提供了演示文稿、教学视频及拓展材料等数字化课程,读者通过扫码即可看到,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呈现形式,拓展了教材内容。目标检测配套有参考答案,供师生参考。
本书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编写。编写人员有:李田霞(第6章)、燕来敏(第7、第9章)、吴蔚(第3、第5章)、贾新彦(第4章)、赵峥嵘(第2章)、余莹(第1、第8章)。视频的制作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李田霞、吴蔚完成。全书由李田霞统稿,武汉大学潘祖亭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定。
限于我们的学识和水平,本书虽经多次讨论修改,缺点和错误仍在所难免,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俟再版时订正。
编者
2017年

第二版前言
《无机及分析化学》自2017年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和同行的好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20年被评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在3年的教学实践中,编写人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教材的修订再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本书仍遵循初版的编写原则,既考虑化学学科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又兼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实用为主,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化学为农业、医药、化工等专业学生学习服务,突出教材的科学性、职业性和趣味性。在保留原书主体内容和框架的基础上,对以下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1.在每章开始增加了“章节导入”和“思政元素”环节。“章节导入”加强了该学科与现实生产生活的联系;“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明白该学科的意义以及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2.立足职业岗位,更新了部分实训项目,以生产企业的实际样品为分析对象,将最新的知识和最新的应用充实到教材中,使教材行业特点更加鲜明。
3.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国家标准(GB)等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合,推进书证融通、课证融通,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分析检测技术人员。
4.完善了数字化资源配套,为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更多的数字化资源。
5.更新的拓展材料反映了社会热点及新技术、新方法,突出了教材的时代性和应用性。另外,本书还增加了习题库。
6.本教材充分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精神,在知识体系中融入以人为本、安全发展、工匠精神等理念,将新安全生产法等内容融入教材,对新法规、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进行了更新和补充。在“拓展材料”中介绍行业的杰出人物、先进事迹等,通过榜样的力量,弘扬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信,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书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修订。修订人员有:李田霞(第6章)、燕来敏(第7、第9章)、吴蔚(第3、第5章)、贾新彦(第4章)、赵峥嵘(第2章)、余莹(第1、第8章)。武汉爱民制药有限公司杨继辉参与了工作案例的编写。数字化资源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李田霞、吴蔚、周如意完成。全书由李田霞统稿,武汉大学潘祖亭教授对全书进行了审定。
本书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院校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对此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恳请同行批评和指正。
编者
2021年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