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售價:HK$
107.8

《
美国国家地理·环球终极探索 全10册
》
售價:HK$
327.8

《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
售價:HK$
141.9

《
西方毛发时尚演变
》
售價:HK$
107.8

《
法国革命史(史外一种:圣鞠斯特)
》
售價:HK$
107.8

《
情绪彩虹书:CBT与艺术的轻疗愈手册(珍藏版)
》
售價:HK$
219.9

《
趣说中国女性
》
售價:HK$
74.8

《
被艺术疗愈的勇气:生活的答案之书
》
售價:HK$
87.9
|
編輯推薦: |
科技伦理是哲学的实践路径之一,哲学是科技伦理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对古希腊意义上生活习俗的回归和超越,是对先秦为人处世的经验伦常的伦理回归和超越,又是对人类轴心时代关注内心和自我伦常的世界意义的关切,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当下境遇的科技伦理自觉。质言之,科技伦理治理是理论、实践和目的相统一的系统工程。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科技伦理治理研究丛书”之一,主要研究科技伦理治理的基础问题,包括理论、实践和目的等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部分”主要研究科技伦理治理的价值基准、正义法则、义利之辨以及人性尊严法则等。第二部分“实践部分”主要研究生态伦理治理、工程伦理治理、网络伦理治理的有关问题,对应医学伦理治理、生命伦理治理与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等问题。第三部分“目的部分”主要研究科技理智德性、科技伦理治理智慧、科技发展伦理治理等问题。
|
關於作者: |
任丑,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哲学)负责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负责人。西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应用伦理研究所所长、应用伦理教育管理中心主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重庆市哲学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庆市应用伦理研究生导师团队带头人,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全国应用伦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马工程”教材专家,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科技伦理委员会委员。有《伦理学体系》《应用伦理探究》《应用伦理学》等 10 余部专著。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
目錄:
|
总序 / 01
导言 / 01
第一编 理论
第一章 科技伦理治理之权利基础 / 003
第一节 脆弱性之普遍性 / 007
第二节 祛弱权何以可能 / 011
第三节 何为祛弱权 / 016
第四节 祛弱权还是增强权 / 020
第二章 科技伦理治理之正义基础 / 026
第一节 正义的经验追寻 / 026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 / 029
第三节 罗尔斯的回应与诺奇克的反驳 / 031
第四节 权利的正义 / 036
第二编 实践
第三章 生态伦理治理 / 044
第一节 生态伦理治理奠基 / 044
第二节 生态伦理治理之争 / 052
第三节 生态伦理治理路径 / 059
第四章 食物伦理治理 / 066
第一节 食物伦理演进 / 067
第二节 食物伦理律令 / 079
第三节 食物伦理冲突 / 109
第五章 人造生命伦理治理 / 120
第一节 人造生命的伦理问题 / 120
第二节 伦理生命的确证 / 136
第三节 人造生命伦理的突围
第六章 工程伦理治理 / 158
第一节 工程伦理治理是否可能 / 159
第二节 何种伦理治理 / 163
第三节 何种价值基准 / 168
第七章 网络伦理治理 / 176
第一节 网络伦理的基本问题 / 176
第二节 网络治理的道德困境 / 180
第三节 网络伦理治理原则 / 183
第四节 网络伦理治理实践 / 192
第三编 目的
第八章 科技理智德性 / 203
第一节 科技理智德性证成 / 203
第二节 科技理智德性的内涵 / 220
第三节 科技理智德性实践 / 226
第九章 科技的人性尊严 / 234
第一节 尊严理念的论争 / 234
第二节 尊严理念探究 / 241
第三节 科技伦理之尊严 / 245
第十章 科技发展伦理 / 255
第一节 发展的逻辑进程 / 256
第二节 发展的内在本质 / 260
第三节 发展权的伦理诉求 / 266
结束语 当代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 / 282
参考文献 / 285
后记 / 293
|
內容試閱:
|
科技的人性尊严指科技应用的直接目的范畴的人性尊严。科学技术实现人类时空的高度解放,为扬弃差别提供了强大的平等力量,为突破必然限制提供了空前的自由力量。与此同时,差别与平等、必然与自由的矛盾也最终集中体现为卑微与尊严之间的矛盾。如果说科学是理智追求知识原理(真理)的平等路径技术是理智运用原理的自由途径,那么理智则是在技术实践中运用或发现科学原理以便达成其尊严的能力。尊严作为科技伦理治理的伦理目的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力量。不过,只有把握尊严理念的论争,探究尊严理念的精神,才能真正进入科技目的范畴的尊严。
第一节 尊严理念的论争
科技伦理治理的权利价值(祛弱权、增强权)是基于自由的正当诉求,祛弱权、增强权的伦理目的则是人性尊严。如果说祛弱权是平等权利,那么增强权则是差异权利。尊严的论证也是围绕平等与差异展开的。
20世纪中叶,尊严和人权同时写进《联合国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从此,尊严和人权就成为两项普世性的法律原则和伦理准则。尊严理念也随之成为人权视域中聚讼纷纭的国际性话题,尤其是尊严和人权的地位问题。
围绕尊严展开的激烈论争,主要集中在尊严平等和尊严差异的对立上。与武相应,形成了尊严平等论和尊严差异论两类尖锐对立的观点。这两类观点的颜彰显了尊严的内在矛盾,同时也暴露出尊严的内涵、尊严和人权的地位等向囊的模糊不明。这样一来,从尊严的内在矛后冲突中把据其内涵,基此厘清尊严和人权的关系和地位,就成为紧迫的理论要求和现实使命。
尊严平等论主要有两种理论模式:内在尊严说(或尊严基础论),认为尊严是人人自身所固有的绝对的不可丧失的内在价值,人权“源于人自身的固有尊严”;权利尊严说(或人权基础论),主张人权是尊严的基础,尊严是源自人权的人人享有的不受侮辱的权利,它是后天获得的,因而也是可以丧失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