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中之光——埃瓦格里乌斯笔下5—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
售價:HK$
107.8

《
唐勾检制研究
》
售價:HK$
63.8

《
俄罗斯通史(公元9世纪—1917年)
》
售價:HK$
107.8

《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售價:HK$
96.8

《
热烈的孤独大宋词人的明月与江湖 大宋顶流小传两宋词人柳永苏轼等两宋王朝史
》
售價:HK$
76.8

《
抗衰营养全书
》
售價:HK$
85.8

《
罗马史 随书附赠专有名词对照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巨著
》
售價:HK$
437.8

《
索恩丛书·伊斯兰帝国:十五座城市定义一种文明
》
售價:HK$
141.9
|
編輯推薦: |
本书着重从水粉风景的表现技法入手,深入浅出地总结了水粉风景色彩及表现技法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水粉风景色彩的基本理论;二是风景写生方法、技巧与审美;三是水粉风景写生中所观察到的特殊景物的表现方法;四是借鉴学习优秀作品的表现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风景画概述、水粉风景的写生准备、水粉风景写生的目的和感悟、水粉风景画的透视与构图、水粉风景写生的步骤与表现、水粉风景的光与色、水粉风景写生的着色和用笔、水粉风景写生中常见景物对象的表现、作品赏析、优秀作品集锦。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清晰地阐述了课程的知识点,并引导读者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练习。
本书结合水粉风景的特点,采用生动、简洁明快的图片实例,增强了实践练习的指导性和趣味性。
|
內容簡介: |
《水粉风景写生表现技法》通过对风景写生的色彩技法训练和意境表现的分析介绍,让人们在自然中去认识色彩,了解色彩变化。气候变化赋予自然景物以绚丽的色彩,同时也为色彩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大课堂。通过严格的风景写生训练,掌握和理解风景表现的方法和技法,可以培养我们认识理解自然景物、感悟并学会运用艺术语言的能力,炼就从包罗万象的自然中选取对象并用色彩塑造表现它们的能力。《水粉风景写生表现技法》对水粉风景写生技法与意境表现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论述,让专业和非专业从业人员通过《水粉风景写生表现技法》能对风景写生有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深入浅出的训练,提高对水粉风景写生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对色彩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
關於作者: |
黄斌
----------------------------
黄斌,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任职于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现为四川省包装装潢艺术设计学会会员、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四川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长期从事工业设计、动漫设计和艺术设计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4部,在核心和公开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和作品,获得授权专利20项。
郑黄昱缨
----------------------------
四川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色彩理论、数字媒体及视觉传达设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7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四川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项。指导学生获国内外专业赛事奖项60余项。
兰红梅
----------------------------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英语文学及文化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两部,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厅级科研项目。
|
目錄:
|
第1 章 风景画概述 /1
1.1 山水画 /4
1.2 风景画 /5
1.3 山水画和风景画的特点 /7
思考与练习 /8
第2 章 水粉风景的写生准备 /9
2.1 了解水粉画的特性 /11
2.2 风景写生的材料与工具准备 /12
2.3 景物的选择 /16
思考与练习 /17
第3 章 水粉风景写生的目的和感悟 /19
3.1 水粉风景写生的目的 /21
3.2 在大自然中感悟 /22
思考与练习 /25
第4 章 水粉风景画的透视与构图 /27
4.1 风景画中的透视 /29
4.2 风景画的构图问题 /31
思考与练习 /33
第5 章 水粉风景写生的步骤与表现 /35
5.1 水粉风景写生的过程和作画步骤 /37
5.2 风景画意境的表现 /42
5.3 风景写生遇到的问题 /46
5.4 水粉风景写生的整理和创作 /52
第7 章 水粉风景写生的着色和用笔 /69
7.1 水粉风景写生的着色 /71
7.2 水粉风景写生的用笔 /75
思考与练习 /79
第8 章 水粉风景写生中常见景物对象的表现 /81
8.1 水的表现 /83
8.2 天空的表现 /85
8.3 树的表现 /86
8.4 建筑物的表现 /88
8.5 山的表现 /90
8.6 逆光景物的表现 /92
8.7 点景物的表现 /93
思考与练习 /94
第9 章 作品赏析 /95
第10章 优秀作品集锦/113
10.1黄惟一作品/115
10.2刘能强作品/125
10.3李景方作品/130
10.4程国英作品/137
10.5谢可新作品/143
思考与练习/147
参考文献/150
后记/1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