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古农书概说(第二版)

書城自編碼: 414277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農業/林業林业
作者: 惠富平,熊帝兵,牛文智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820020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8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HK$ 97.9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HK$ 96.8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HK$ 107.8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HK$ 64.9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HK$ 65.8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HK$ 65.8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HK$ 74.8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HK$ 118.8

內容簡介:
中国古农书是专门记载和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知识的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强调民族文化自信,提倡优秀农耕文化传承与农业遗产保护,古农书研究与利用正当其时。《中国古农书概说(第二版)》考察中国古农书的概念、范围与分类体系;论述古农书起源与盛衰演变的历程;全面总结古农书所记载的传统农业思想体系、粮食生产技术知识体系、桑牧果蔬茶等多种经营技术知识体系;从中西比较视野,探讨中国农书的类型、内容、撰写与流传特点;揭示古农书的文献价值与科技文化意义;梳理20世纪以来古农书整理与研究的重要成果;*后选择10大类122部重要古农书,逐一进行解题评介。
目錄
目录序言 张波 i**版前言 vii第一章 农书的概念和范围 1第一节 农书的称谓及其含义 1一、农家书 2二、农事书 4三、农学书 5第二节 古代书目的农书著录 8一、“子部农家类”的农书著录范围 8二、农书著录散乱的原因 9第三节 近现代对古农书界限的重新划分 12一、近现代的古农书目录与农书界限划分 12二、农史学家划定的农书范围 13三、新世纪对古农书界限的再认识 15第二章 古农书的数量与分类 17第一节 按体裁和内容范围分类 17第二节 按撰修者和内容的地域性分类 20一、官修农书和私修农书 20二、全国性农书和地区性农书 21第三节 按内容属性分类 22第三章 农书的起源 28第一节 农书的萌芽 28一、农书萌芽的条件 29二、农书萌芽的标志 30第二节 农书的形成 32一、农书正式出现的时代 32二、战国农书内容的进步 34第三节 农书起源的意义 36一、促进”农家学派”的诞生与成名 36二、奠定传统农书与古农学成长的基础 39第四章 农书的历史演进 41第一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初具规模 41一、农书种类和数量增加 42二、综合性农书趋于完善 43三、农家月令书创立 44第二节 隋唐宋元时期全面发展 45一、南方农书出现 46二、官修农书的产生和发展 47三、耕织图的产生 47四、大型综合性农书的发展 48五、农家月令书的演变 50六、专业性农书种类齐备 51第三节 明清时期盛极而衰 53一、地区性农书显著增多 53二、专业性农书大量涌现 54三、救荒著作不断出现 56四、传统农学理论的体系化 57五、出现总结性的大型综合性农书 58六、农书的衰亡 60第五章 古农书之农业思想体系 61第一节 重农思想 61一、农业是衣食之源 61二、农业乃富国强兵之本 63三、务本安民是施政和教化的前提 65第二节 农学思想 68一、天地人”三才”理论 68二、”三宜”原则 71三、风土论思想 76四、阴阳五行学说 78五、土地用养结合的思想 81第三节 农业经营管理思想 83一、量力而为,少种多收 84二、多种经营与资源循环利用 85三、按计划生产 88四、合理安排和使用劳动力 89五、注意成本核算,讲求经济效益 90第六章 古农书之粮食生产技术知识体系 94第一节 土壤耕作技术 94一、北方旱地土壤耕作 95二、南方水田土壤耕作 97第二节 粮食作物品种资源及其选育技术 100一、品种资源状况 100二、品种选育 103第三节 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 106一、播种 106二、育苗移栽与插秧 108第四节 田间管理与收获贮藏技术 111一、田间管理 111二、收获与贮藏技术 120第五节 轮作复种制度与农业生产工具 123一、轮作复种 123二、传统农具体系 126第七章 古农书之多种经营技术知识体系 146第一节 栽桑养蚕技术 146一、北魏《齐民要术》总结的北方蚕桑技术 146二、宋元农书所见之南方蚕桑技术 147三、明清江南蚕桑书与传统蚕桑技术发展 148第二节 棉花栽培与加工技术 156一、棉花品种及其早期传播 157二、宋代以后植棉技术的快速发展 157三、晚清美棉的引种 159第三节 畜牧兽医技术 160一、畜牧技术 160二、兽医技术 163第四节 园艺与树木栽植技术 166一、果树栽培技术 166二、蔬菜栽培技术 170三、花卉栽培技术 173四、树木栽培技术 178第五节 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 180一、魏晋南北朝及其以前的茶叶出产与利用 181二、陆羽《茶经》与唐代茶文化的扩展 182三、宋代茶业重心南移与茶叶生产发展 184四、元明清时期茶叶生产的变革与进步 186第六节 农产品加工贮藏技术 190一、主食加工制作 190二、果蔬肉类等副食品加工制作 192三、酿造技术 194四、食用油与糖类的加工制造 196第八章 中西比较与中国古农书的特点 202第一节 中国古农书的类型特点 202一、大型综合性农书代代相传 202二、月令体农书*具一格 203三、专业性农书种类繁多 204第二节 中国古农书的内容特点 206一、材料不断承袭 206二、以记载粮食生产技术为主体 209三、核心立论依据是”三才”学说 210第三节 中国古农书的写作与流传特点 212一、写作长于综合 212二、重要古农书被反复刊印并不断流传 213三、古农书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多样化 214四、中国古农书传播至世界各地 217第九章 古农书的当代价值 220第一节 文献资料价值 220一、农业资料的征引保存 220二、典藏价值 222第二节 学术研究价值 223一、探讨传统农学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224二、研究中国农业生产与生活的历史特点 225三、考辨农事名物和农业技术起源 226第三节 科学价值 227一、传统农业技术可以改造利用 227二、传统农学思想仍具有生命力 228第四节 文化遗产价值 229一、体现民族精神 230二、存留文化传统 231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231第十章 古农书的整理 234第一节 古农书编目、辑佚、辨伪 234一、编目 235二、辑佚 238三、辨伪 239第二节 古农书校勘、注释、今译 240一、大型综合性农书的校释 240二、先秦农书整理 243三、月令体农书、地方性农书及专业性农书的校注 244四、新世纪的古农书校注 245第三节 古农书的搜集、典藏与影印 247一、搜集 247二、典藏 248三、影印 249第四节 古农书整理的序跋、附录 251一、序跋 252二、附录 253第十一章 古农书举要 254第一节 综合性农书 254一、《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 254二、《氾胜之书》 255三、《齐民要术》 257四、《分门琐碎录》 260五、陈旉《农书》 261六、《耕织图》 263七、《种艺必用》 264八、《农桑辑要》 265九、王祯《农书》 266十、《树畜部》 269十一、《天工开物》 269十二、《农政全书》 272十三、《宝坻劝农书》 275十四、《补农书》 276十五、《农桑经》 277十六、《知本提纲?农则》 278十七、《修齐直指》 279十八、《三农纪》 280十九、《宝训》 281二十、《郡县农政》 281二十一、《浦泖农咨》 282二十二、《农言著实》 283二十三、《马*农言》 283二十四、《授时通考》 284第二节 农家月令书 286一、《四民月令》 286二、《农桑衣食撮要》 287三、《农圃便览》 288四、《卜岁恒言》 289五、《农候杂占》 289第三节 通书型农书 290一、《四时纂要》 291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291三、《多能鄙事》 292四、《便民图纂》 294五、《陶朱公致富奇书》 295第四节 天时、耕作、农田水利及农具专著 296一、《田家五行》 296二、《田家占候集览》 297三、《农说》 298四、《国脉民天》 299五、《梭山农谱》 299六、《区田编》 300七、《增订教稼书》 301八、《丰豫庄本书》 302九、《江南催耕课稻编》 303十、《耒耜经》 304十一、《农具记》 305十二、《吴中水利书》 305十三、《浙西水利书》 306十四、《五省沟洫图说》 307十五、《筑圩图说》 308十六、《井利图说》 309第五节 粮棉、园艺及药用作物谱录 310一、《南方草木状》 310二、《全芳备祖》 311三、《树艺篇》 313四、《群芳谱》 314五、《广群芳谱》 315六、《植物名实图考》 316七、《禾谱》 317八、《稻品》 318九、《糖霜谱》 319十、《御题棉花图》 320十一、《木棉谱》 321十二、《棉书》 322十三、《金薯传习录》 322十四、《甘薯录》 323十五、《汝南圃史》 324十六、《花镜》 325十七、《荔枝谱》 326十八、《岭南荔枝谱》 327十九、《橘录》 328二十、《菌谱》 329二十一、《洛阳牡丹记》 330二十二、《洛阳花木记》 331二十三、《芍药谱》 332二十四、《菊谱》 332二十五、《百菊集谱》 333二十六、《金漳兰谱》 333二十七、《烟谱》 334二十八、《烟草谱》 335第六节 竹木谱与茶书 336一、《竹谱》 336二、《笋谱》 336三、《桐谱》 337四、《茶经》 338五、《茶录》 339六、《大观茶论》 340七、《茶解》 341八、《茶疏》 341第七节 蚕桑专书 342一、《蚕书》 342二、《豳风广义》 343三、《桑志》 344四、《橡茧图说》 345五、《西吴蚕略》 345六、《樗茧谱》 346七、《广蚕桑说》 347八、《湖蚕述》 348九、《蚕桑辑要》 349十、《蚕桑备要》 350十一、《野蚕录》 350第八节 畜牧兽医书与水产、养蜂书 351一、《司牧安骥集》 351二、《马经通玄方论》 353三、《元亨疗马集》 354四、《活兽慈舟》 355五、《养耕集》 356六、《相牛心镜要览》 357七、《鸽经》 357八、《鸡谱》 358九、《蟹谱》 359十、《蟹略》 360十一、《种鱼经》 361十二、《蜂衙小记》 362第九节 野菜专书 362一、《救荒本草》 363二、《野菜谱》 364三、《茹草编》 365四、《野菜博录》 365第十节 荒政、治蝗书 366一、《救荒活民书》 366二、《荒政要览》 36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