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售價:HK$
109.8

《
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
》
售價:HK$
176.0

《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售價:HK$
107.8

《
性格解码:解锁你的职业天赋(第6版)
》
售價:HK$
96.8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HK$
65.8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HK$
68.2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HK$
64.9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HK$
105.6
|
編輯推薦: |
清华大学致力于解决国家海洋领域的核心技术难题,同时注重培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海洋领域人才,学校正全力推进海洋工程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本教材旨在探索和实现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强化海洋环境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海洋生态环境案例教学是本教学模式的核心特色,它超越了传统理论教学的局限,强调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案例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媒介,更是理性思考与价值理性的体现,是实践智慧的集大成者。通过引入现实案例,本教材旨在生动阐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深度学习,培养其高度的价值观。
|
內容簡介: |
本书精心编排了40余个来自不同背景的案例,为案例讨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础,促进了不同事件、信息、知识、观点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对课堂的兴趣,激发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探究的转变,实现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到主动学习模式的飞跃。案例教学不仅引导学习者进行精神层面的升华,如精益、专注和创新,而且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通过案例分析,学习者能够培养出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定义新命题的能力,为将来在工业、产业和社会实践中的积极参与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的出版,旨在为青年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参考,并支持举办相关领域的案例教学研讨会,以促进新型高、精、专教育资源的形成。我们相信,通过案例集的出版和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有效推广海洋生态环保理念,使海洋生态环保教育成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一大特色。
|
關於作者: |
李兵,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域磷酸盐再生与环境效应调控,红树林韧性与蓝碳保护,涉及陆海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生态环境修复等研究。主持纵向科研课题9项,其中包括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项,受理发明专利5项。获2019年环境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2)、世界生物人才技术训练营一等奖和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资助。受邀做国际会议学术报告4次,曾任2021年可持续技术与发展国际会议/滨海城市水安全论坛共同主席,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磷回收与低碳利用技术分论坛主席。姜玥璐,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从事海洋生物生态及应用的相关研究工作,围绕海洋微藻生理生态动力变化,揭示环境因子调控浮游植物生长、生理变化、和分布的因子以及过程;在微藻能源研究上继续探索不同环境条件下藻类细胞的生理变化、脂类产量和组成的变化及其分子水平的调控机制;在生态毒理方面,更加关注生态灾难事件的发生及机理研究,研究纳米颗粒及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对藻类的生物效应及机制。取得了多项成果,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多次主持、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口头报告;主持、参与项目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深圳市科创、经信委、发改委及横向经费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曾多个国际主流期刊领域担任客座编辑工作,例如,国际期刊OceanScience主题主编;BECT特邀编辑;FrontiersinMarineScience评议编辑,助力海洋资源与环境团队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
|
目錄:
|
目 录
第1 章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概述 1
1.1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海洋强国 1
1.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区别 4
1.3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 7
1.4 当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 12
参考文献 31
第2 章 海洋生态保护案例 41
2.1 红树林资源保护案例 41
2.2 渔业资源保护案例 57
2.3 大堡礁连通性保护案例 69
2.4 鸟类迁徙路线保护案例 76
2.5 海底采矿环境保护案例 86
2.6 声呐对海洋动物的影响及其保护案例 92
第3 章 海洋生态恢复案例 99
3.1 互花米草生物入侵防治案例 99
3.2 蓝色海湾恢复案例 107
3.3 陆海协同的感潮河流治理案例 120
3.4 天津河口生态减灾案例 128
3.5 奥斯本人工鱼礁建设案例 134
3.6 宁波海面漂浮垃圾治理案例 141
3.7 新西兰查塔姆岛海岸沙丘恢复案例 147
3.8 斯里兰卡红树林恢复案例 154
3.9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海草修复案例 161
3.10 荷兰代尔夫兰海滩修复案例 167
第4 章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典型利益冲突案例 174
4.1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冲突案例 174
4.2 海洋环境污染案例 207
4.3 跨区域协同治理案例 230
4.4 英法渔业争端案例 241
4.5 海洋环境管理典型案例 246
|
內容試閱:
|
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与修复案例集
李 兵 姜玥璐 编著
北京
内 容 简 介
本书旨在探索和实现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生动阐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强化海洋环
境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本书精心编排了40 余个来自不同背景的案例,为案例讨论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基础,促进了不同事件、信息、知识、观点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案例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能够极大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参与讨论,实现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到主动学习
模式的转变,有助于学生超越传统的主客体认知框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书旨在为青年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参考,并支持举办相关领域的案例教学研讨会,以促进新
型高、精、专教育资源的形成。本案例集的出版和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有效推广海洋生态环保理念,
使海洋生态环保教育成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一大特色。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010-62782989,beiqinquan@tup.tsinghua.edu.cn。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案例集 / 李兵, 姜玥璐编著.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5. 6.
ISBN 978-7-302-69492-2
Ⅰ. X145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第20257EG988号
责任编辑:李双双
封面设计:何凤霞
责任校对:王淑云
责任印制:宋 林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s://www.tup.com.cn,https://www.wqxuetang.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 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83470000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 装 者:三河市龙大印装有限公司
经 销:新华书店
开 本:185mm×260mm 印 张:17.5 字 数:445 千字
版 次:2025 年7 月第1 版 印 次:2025 年7 月第1 次印刷
定 价:69.00 元
产品编号:109038-01
本书编辑委员会
主任:李 兵 姜玥璐
委员:王潇雄 胡安东 王 叶 梁宝瑞
祝乐乐 殷恒芝 孟 仪 王瑞源
赖紫荣 唐有仪 奂圣鑫 杨理阁
王雨欣 高德贵
序 言 1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情
境之中,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案例教学通过分
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案例结论或
案例原理,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储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十条,国家鼓励、支持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
究、开发和应用,促进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
高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水平。基于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内容,本课题组设计了新型教学模
式,以加强对海洋环境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海洋生态环境案例教学是新型教学模式的一大实践,只通过课本的理论教学难以达到培
养科研人才的目的,需要借助实践案例引导教学。海洋生态环境案例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形
态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其理性之上升华而成的价值理性,是实践智慧的结晶。通过
丰富的现实案例及其影响力能更加生动地表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从而使学生能够独
立思考,在潜意识内产生相对高度的价值观,也就是学习人员的深度学习及参与配合,“学
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本书通过案例分析,针对同一问题不同观点的互相交锋和彼
此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
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创新发展,达到产教结合。该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模式上从主客体模式向主体间性模式转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案例将多元背
景的案例组合在一起,为案例讨论中不同的事件、信息、知识、观点的交流和互动奠定了基
础,由于学习者面对的是生动有趣的多元案例,因此对课堂的兴趣度极高,他们从被“投喂”
到参与制作,形成截然相反的效果,实现了对客观印象中“主体”“客体”认知框架的超越,
帮助学生从被动走向自觉。
二是讲授方法上提倡场景叙事法。教学案例丰富多样,按照叙事的风格,通过相关案
例的影视、图像或者新闻的辅助,生动地将学习者带入案例。利用案例的真实性,引发学习
者的共鸣和情感联结。
三是案例选择上挑选与教学目标相恰的教学案例。本案例集的案例大多是国内外前沿
的案例,涵盖了海洋生态环境领域的多个方面。案例的贴切度和课堂参与程度及通过案例讨
论得到的启发,通常是成正比的;海洋生态环境案例考虑“学”的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性
(学生的能力、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构成),在海洋生态环境案例集中选取了与他们的背景及
国情时事相关的题材,从而形成了较好的课堂反响,达到了升华课堂的目的。
序 言 1
IV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案例集
四是通过案例教学引发实践智慧,实现产教结合。中国古老的工匠精神恰恰是实践智
慧的体现。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
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学习者通过案例教学引发的精神层面的升华
(精益、专注、创新),并结合本身的知识储备达到“知行合一”。学习者因此能够勇于探索,
拥有发现真问题、解决大难题、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业、产业
及社会实践中去。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案例集正式纳入教学后,青年教师也可以参考本书,开展高质量教
学工作;还可以开展相关领域案例教学研讨,加快形成一批新型的高、精、专教育资源。相
信本案例集的出版,以及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一定有助于“海洋生态环保”理念的推广,
让海洋生态环保教育成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色。
李 兵
序 言 2
海洋不仅孕育了无数生命,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舞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
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不仅是科学问
题,更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重大课题。
本书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例,向读者展示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复杂性、紧迫
性及可行性。内容涵盖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多个方面。本书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与修复进行了概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使他们能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构
成、功能及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接着,本书通过分析典型的利益冲突案例,探讨了在海
洋生态环境保护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同利益相关者
之间的冲突等。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问题的复杂性,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海
洋生态保护案例部分精选了一些成功的保护项目,如珊瑚礁保护、海洋保护区的建立等,
这些案例展示了科学、政策和社会力量如何协同工作,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而在海洋
生态恢复案例中,本书关注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如油污清理、海滩修复等,这些案
例不仅展示了恢复工作的复杂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