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资华筠全集(全四卷)+纪念文集

書城自編碼: 414201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资华筠
國際書號(ISBN): 9787503977176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77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年面相
《 中年面相 》

售價:HK$ 63.8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HK$ 76.8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售價:HK$ 152.9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HK$ 165.0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HK$ 151.8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62.8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HK$ 66.0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HK$ 64.9

編輯推薦:
《资华筠全集》(全四卷)及附卷《资华筠纪念文集》不仅仅是对资华筠先生毕生成就的总结,也是一部见证中国舞蹈艺术发展变迁的重要文献。文集中的纪念和回忆,无不体现出资华筠先生在中国舞蹈界的地位,以及她对后辈舞蹈艺术家和学者的深远影响。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资华筠先生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她不遗余力地倡导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舞蹈文化,并给予了许多重要的建议。这一精神在文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舞蹈艺术家和学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探索和创新。
內容簡介:
《资华筠全集》(全四卷)及附卷《资华筠纪念文集》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的院级学术研究项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组织所内外专家和学生共同整理编辑完成,并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旨在全面整理和呈现资华筠先生在舞蹈研究所的历史上以及新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所贡献的思想和学术成果,既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积累宝贵的学术遗产,也为舞蹈学科史和相关研究提供学术资料。其附卷《资华筠纪念文集》整理出版同行及后辈学者对资华筠先生的艺术人生和学术贡献进行评价和研究的文章,其中包括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资华筠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联合主办的“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文章以及其他学者撰写的纪念文章。
關於作者:
资华筠,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理论家、舞蹈教育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终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央歌舞团领舞、独舞、领衔演员、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曾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至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荣膺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贡献舞蹈家”称号,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舞蹈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目錄
资华筠全集(全四卷)总目录
第一卷
上编 ? 舞蹈生态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舞蹈生态学的学科定位 005
第二节 舞蹈生态学的研究目标与特点 008
第三节 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016
第二章 舞蹈的本质与特性
第一节 本学科界定舞蹈的视角 029
第二节 在比较中确定舞蹈的特质 032
第三节 舞蹈的界定及其外部形态的特征 039
第三章 舞蹈形态分析与舞蹈语言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舞蹈形态分析单位的确定 046
第二节 舞动及其因子提取 049
第三节 舞动序列与舞目 061
第四节 舞蹈语言系统的建构 064
第五节 同畴舞目类群与多维舞种的建立 073
第四章 舞蹈生态环境的确立与分析
第一节 舞蹈生态的内容和涵盖面 079
第二节 舞蹈生态环境的因子分解 084
第五章 舞蹈生态系统及其作用
第一节 舞蹈生态系统及其内部结构的类型 099
第二节 生态位与生态幅 111
第六章 舞蹈生态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一节 对舞蹈现象进行科学阐释 117
第二节 倡导舞史研究方法的变革 121
第三节 开拓舞蹈研究交叉学科的新领域 124
第四节 确立舞蹈研究的文化意义以及对相关学科的积极作用 128
第五节 指导舞蹈实践与促进舞业发展 131
第七章 测查、计量、结果分析的方法
第一节 概述 148
第二节 舞蹈语言的测查分析 163
第三节 舞蹈生态系统的测查分析(一)
—— 生态因子的测查分析 175
第四节 舞蹈生态系统的测查分析(二)
—— 关系网络和动态特性的测查分析 185
附录
舞蹈生态学术语表 199
汉英对照索引 215
中编 ? 观察与思考
舞蹈生态学学科阐释 223
试论花鼓灯的“舞蹈生态幅” 238
沈阳晨练采样调查 248
宗教作为舞蹈生态项的探讨
—— 舞蹈与宗教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261
我看舞蹈之比较 267
延安新秧歌运动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勃兴
——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 周年 286
新中国舞蹈创作回顾及现状之一瞥 292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舞蹈《飞天》 296
中国当代舞蹈精粹之保存 300
追寻中国“艺术之母”的踪迹 304
世纪的舞步 330
面向21世纪的舞蹈学科建设思考 380
浅谈舞蹈分类概念及对实践中“困惑”的思考 386
简论舞蹈的本体特质、演进与发展 390
关于《定位法舞谱》的哲学思考 405
小谈“俏头” 416
专业舞人的职业尊严和对“舞蹈研究”的思考
—— 一次与年轻舞蹈学子的谈话 418
以传播艺术之美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 429
浅谈香港舞蹈文化特征及与内地的关系 434
“昆舞”生成发展的基础及文化价值 443
动作与文化—— 我们怎样看待他人 资华筠 译 451
原始形态的舞蹈
—— 译自艾葛妮斯?德?米尔所著《美国舞蹈》第一章 资华筠 译 456
德?米尔论舞 资华筠 译 466
美国20世纪以前的流行音乐和舞蹈 资华筠 译 489
下编 ? 非遗保护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497
理念 机制 方法
——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要素阐释 508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紧迫性举措 515
关怀与激励
—— 陪同温家宝总理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 518
强化优质基因交流、汲取、共同发展
—— 当代亚洲舞蹈展望 522
重视舞蹈发展中的文化生态保护 528
爱之深 虑之远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案的故事 53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与建议 537
面对新世纪的文化生态保护 539
关于“原生态”概念的探讨 544
保护与变革
—— 保存舞蹈文化的两大要素 546
第二卷
上编 ? 舞蹈评论
读“血液写成的大字”
—— 观舞剧《青春祭》 003
永不消逝的花季
—— 看舞剧《傲雪花红》 007
艰难的艺术跋涉
—— 大型舞剧《星海?黄河》评析 013
一次真实的对话
——《南方之舞》观后 020
啊,《土里巴人》 026
若是沈老在天有灵……
—— 评舞剧《边城》 030
心里的活计
——《五溪风情》观后 034
“海洋”的恩泽与灵性的凝聚
—— 观大型歌舞《天山彩虹》随想 036
好美妙的“西南风”
—— 观民族民间歌舞《跳云南》 039
关于《如此》的题外话
—— 兼议余秋雨《东方哲学的微笑》 041
东瀛舞凤仙
—— 日本凤仙功舞踊访华演出述评 044
006 资华筠全集 第一卷
此舞只应天上有
—— 忆梅兰芳大师演《洛神》 050
魂系《东方彩霞》
—— 观云南“中国少数民族穿戴艺术表演” 052
从“心灵的可舞性”到“可舞的心灵”
—— 舞剧《闪闪的红星》观后 054
吴人吴舞开新风
—— 观舞剧《干将与莫邪》 058
观舞剧《聂耳》 062
三言两语话“天地”
——《天地之上》研讨会发言 064
《大河之舞》启示录 066
灵肉血脉连着根
——《云南映象》观后 070
生活孕育了美
—— 傣族舞蹈家刀美兰独舞晚会观后 076
舞蹈批评的文化品格与规律性 079
反思文艺批评之七戒 085
舞坛不寂寞
——’95 舞蹈纵横说 089
繁荣中的忧思
—— 舞蹈创作现状的思考 118
追求独创 探索规律
—— 关于近期舞剧、舞蹈诗创作的思考 129
丰收后的思考
—— 新中国成立50 周年献礼舞目巡礼 141
“群星”赛后话群星
—— 我的一点学习心得 148
遏制大型综艺晚会过多、过滥 156
文艺评奖机制有瑕 161
群文工作在优化“文化生态”中的作用 165
舞坛沁梅香 169
瑕疵小议 174
创造与“专利”
—— 从《天香》的“裙边”解密所想到的 176
清新爽眼 生机盎然
—— 评北京市第五届学生艺术节舞蹈 179
以舞会友在北京
—— 第三届国际民间艺术节舞蹈概览 181
特殊“兵种”巡礼
—— 安徽花鼓灯会一瞥 183
“被告席”上的思考和“题外话” 187
呼唤时代的舞蹈艺术精品
—— 第五届广东省艺术节舞蹈作品综评 194
“虽然是主旋律……” 202
“赛定思赛”
—— 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观感 205
现代题材舞剧创作的进步与问题
—— 一次“专题性”书面发言 210
莫道夕阳近黄昏 青春复燃似朝霞
—— 老年舞蹈印象 214
008 资华筠全集 第一卷
借鉴与套用的混淆
—— 创作现象透析之一 217
“鼓掌文化”小议 219
关于强化舞蹈版权意识的思考 222
奥运精神与舞蹈评奖 225
“丑话”在先 道是无情却有情
—— 舞目观后 22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舞剧回眸 231
打破创作“垄断” 重塑文化生态
—— 舞蹈学者资华筠访谈录 236
严谨治学 贵在进取
——《中国舞蹈发展史》增补修订本读后 244
“多元一体”血脉相通
—— 捧读《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发展史》 247
《巴蜀舞蹈史结题稿》审读意见 254
舞魂的炼狱与攀升
—— 浅读莫德格玛《蒙古舞蹈美学概论》 256
思想着的舞蹈家
—— 读莫德格玛新著《诗?乐?舞韵》 259
“闲散的生活是不纯洁的”
—— 品读《惜别樱桃园》 262
愿上帝永远呵护美
—— 读秦怡《跑龙套》 266
飞舞的《野草》 269
下编 ? 舞蹈美育
第一章 舞蹈美育原理
绪论 277
第一节 舞蹈教育的历史回眸 286
第二节 舞蹈美育与生理健康 329
第三节 舞蹈美育与心理发展 383
第四节 舞蹈美育实施的方法 442
第二章 舞蹈欣赏
第一节 叩击黛尔勃西荷拉世界的大门 479
第二节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跳舞的 497
第三节 世上舞蹈知多少 507
第四节 在历史的长河中荡舟溯源
——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脉络 542
第五节 当代“精品屋”览胜 553
第三卷
第一部分 学海舞涯
初次和舞蹈结缘 003
难忘的南开中学 008
新中国召唤我走上舞蹈生涯 013
幸福的少年班 018
一所特殊的艺术大学 024
我爱《飞天》 030
我们这一代 037
波折和苦恼 040
珍贵和难忘的日子 048
教帕花黛维公主跳《孔雀舞》 052
坚持就是胜利 055
从“死胡同”走向广阔的天地 058
才能的摇篮 062
啊!烛光…… 067
珍藏着的长虹情 073
“请把颂歌留给生者” 080
向合作者学习 086
温故而知新
—— 写在来穗演出之后 092
怎样来画这个“句号”呢 095
舞蹈疗法
—— 重访加拿大随笔 105
南海“一滴水” 108
眼泪是甜的 112
缘分 114
42年,弹指一挥间
—— 与老朋友俄罗斯莫伊谢耶夫国立模范舞蹈团喜重逢 116
得意失意总是和年轻人撕扯在一起 119
“上学”与“上任” 125
“舞畴”与“人畴” 127
昂头“化缘” 130
教学相长 132
诤友难当 135
“女士优先” 137
“所长”算个啥 140
春节真想歇一歇 143
第二起跑线
—— 蓦然回首学术生涯 145
学科发展使然,珍惜时代机遇
—— 导师经历回顾 149
回眸蹒跚步履 156
第二部分 习艺悟道
演员札记
—— 观摩独舞、双人舞表演记 165
思绪随着《记忆的风帆》飘动着 169
诗情与舞韵 172
锤炼艺术与艺术锤炼 176
交流、汲取、思考 179
“???”的困惑
—— 对于舞蹈的未知世界的遐想 192
谁说我们不会舞文? 195
在全国民族舞蹈创作研讨会闭幕式上的发言 197
我看舞蹈之传统 206
观《宝船》随感 207
012 资华筠全集 第一卷
中国女艺术家天地广阔 209
动作文化小议 211
一个节目一个故事
—— 比奖杯更珍贵的…… 213
画中有舞
—— 观梁洁华画展随感 215
艺术对生命的呼唤 217
在“先文艺,后外交”的日子里 220
乘着新世纪的翅膀在“新跑道”上飞翔 235
“纸上谈兵”重话《醉塑》
—— 创作札记 237
未完成“交响舞”《思乡曲》
—— 创作札记 239
谁是国内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首演者 243
在“CIAO”上的发言 247
中国古典舞学术论坛专家发言选登(节选) 249
学生比天大
—— 在2008 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52
新中国早期对外文化交流座谈会发言
—— 对外文化交流经历使我受益终身 255
品牌的魅力
—— 纪念中央芭蕾舞团成立50 周年 257
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颁奖会上的发言和获奖感言 260
艺术与人生
—— 与王红旗对话(节录) 263
第三部分 异域撷英
杰克?盖和迷人的“雷给”
—— 牙买加散记 287
我有一个美丽的梦……
—— 印度阿南达?香卡舞蹈团侧记 291
“小胡子”希尔斯顿和他的“孔雀”妻子
—— 记尼泊尔舞蹈家 298
是自己的,也是世界的
—— 观美国音乐舞蹈团演出随笔 302
莱奥诺?德罗萨?葛钦戈和她的《翠绿群岛之舞》 305
“妈咪”乌托拉和巴耶尼汗舞蹈团的伙伴们 311
班达娜?斯瑞尼瓦森“di di” 315
永远的“小白桦” 319
他为舞蹈而生
—— 胡里奥?博卡及阿根廷芭蕾舞团演出印象 322
纯朴生动的波兰民间歌舞
—— 西里西亚歌舞团演出印象 325
撩开面纱看“澳芭” 327
呼唤吉尔?赛克斯 330
中国舞造访马可波罗故乡 334
在酒店丢失衣物的故事
—— 访美小记 339
“寂寞”的巴黎公社墙 342
密林丛中的少年雕塑家 345
为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新建大楼推波助澜 348
第四部分 其他
不成为序的“序” 355
魅力产生于真实与真诚
—— 为勤英文集作序 360
《人世婆娑》自序 366
《舞艺?舞理》自序
—— 实践体验与理论探究的汇流 370
“进”得去“出”得来 374
《名角》序 377
写在《我的爱—— 中外艺术家特写》出版后 380
《华筠散文》后记 382
寄往西双版纳的一封信 384
椰林中一双深情的眼睛
——《陈翘专辑》解说 386
中国当代舞蹈精粹“三峡杯”纪念演出解说词 395
第四卷
第一部分 人生琐记
心里的话 003
学习“乌兰牧骑”好榜样 006
这仅仅是开始 009
红领巾在我心中飘扬
—— 参加全国第一届少年儿童文艺夏令营散记 012
我的业余写作 014
真的神往的心 021
真不知该谁感谢谁
—— 龙潭民间花会散记之一 024
青春复燃与文化再造
—— 龙潭民间花会散记之二 026
两件小事 028
海安风格随笔 031
好友来访,其乐无穷 036
馒头,“排叉”,烤面包…… 038
“重”女“轻”男 040
思念电脑 043
养容有“术” 045
我与珠宝无缘 048
书房里的新转椅 051
假如2000年我只有18岁 053
崇高的使命 艰难的里程 056
可对得起那片蓝天? 061
在罗湖用早餐 064
蛤蟆岭上“拉一把” 067
两份提案的命运 069
剧场“遭遇战” 073
野蛮装修何时了? 076
第二次解放 079
016 资华筠全集 第一卷
资江寻根小记 081
学而年轻 085
难忘“雨中情”
—— 主持’95世妇会NGO 艺术论坛纪实 088
真实的故事
—— 参政议政散记 094
难忘魂系三峡工程的老朋友及“三峡杯”纪念演出 097
“好人”与“坏人” 101
险遭空海陆难 104
第二部分 亲友恩师
严母的慈爱 113
世上最老的公务员
—— 我的父亲资耀华 117
二姐如母 121
我们姐儿仨 128
我家的刘奶奶 134
我的家 139
与女儿一席谈 147
一个小学生的快乐
—— 回忆戴爱莲先生对我的启蒙教育 155
生动的一课 163
我的一份“答卷”
—— 吴晓邦《我的舞蹈艺术生涯》读后 169
在陈翰笙教授那里学英语 174
一个富有的人
—— 许淑媖的故事 185
“疯子” “骗子”
—— 为《定位法舞谱》发明者武、高氏立传 198
一片绿叶
—— 我的挚友张宜秋 215
我所认识的冯骥才 219
王景愚外传 229
我的年轻的伙伴儿们 243
“金色的小鹿”在大洋彼岸腾飞
—— 记青年舞蹈家蒋齐 248
炽热?大胆?率真
—— 赵青舞蹈艺术风格漫笔 254
人间重晚晴
—— 纪念贾作光艺术生涯五十年 256
求索
—— 记中年舞蹈家汪曙生 268
艰难的启程
—— 访孙玳璋 274
赛场外的“金牌”
—— 青年舞蹈演员周桂新侧记 279
请把笔墨留给有“职业病”的教师们
—— 怀念舞蹈教育家陈锦清同志 284
大师的风范
—— 徐肖冰拍照的故事 287
姜椿芳老伯风范长存 290
一丹的“声音” 295
“文革”中持续的琴声……
—— 钢琴家靳凯华的一段故事 298
忆袁世海先生 301
伫立在沈老的墓前 304
聆听“晚号”
—— 思念诗人阮章竞 307
在叶伯伯的画前“不敢”起舞 310
见孙冶方最后一面 313
一对美好的夫妻
—— 吴先生与凤霞 316
与“驸马”共舞
—— 和郭布罗?润麒在新疆石河子 319
给王人美委员当“三陪” 322
难忘的友情
—— 忆老友宝音巴图二三事 325
王洛勇为何走红“百老汇” 328
华君武先生“赔罪”赠画册 333
与秦怡委员同室缘 336
院士的杰作
—— 政协纪事 340
难忘王连长 343
第三部分 照片与年表
亲情吐哺 351
恩师滋哺 369
以舞回哺 383
学以思哺 399
四海归哺 413
资华筠年表 447

资华筠纪念文集目录
第一部分 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发言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周和平 003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李 群 005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王文章 008
青筠摇曳谁著史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韩子勇 010
飞天归鹤影,心灯永传薪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明文军 013
写在资华筠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 韩 瑾 017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雷喜宁 019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彭清一 023
怀念我的小资儿姐姐 赵汝蘅 025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赵 青 028
舞蹈家的精神世界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田 青 031
“舞蹈生态学”视域中的舞蹈批评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于 平 036
人格的力量
——纪念资华筠先生 田黎明 042
资华筠同志生平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欧建平 045
资华筠先生与她的舞蹈生态学 方李莉 048
资华筠:舞着 学着 思着 写着 江 东 050
刹那芳华,三世青筠
——怀念敬爱的资华筠先生 许 锐 055
我的导师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创立者 史 红 059
归来兮
——舞蹈艺术大师资华筠 段 妃 065
严师慈母,心系群众 李北达 072
生命因爱而升华 杜晓青 074
对艺术的执着与担当精神永不褪色
——回顾和研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具有现实意义 刘平安 081
让信仰之光烛照
——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侧记 曾 婕 087
“永远的恩师”
——在资华筠舞蹈艺术成就座谈会上的发言 塔来提?吐尔地 093
其他参会者的发言 马盛德、茅 慧、张 萍、张延杰、王 舸 095
严母的慈爱
——怀念我的母亲资华筠 王 蕾 099
第二部分 桃花潭水深千尺——半个世纪的老友
资华筠的成功之路 王 宁 109
回忆 纪实
——南开中学的同窗好友资华筠 樊佩琳 120
老“妹子”资华筠 彭清一 125
有灵魂的人
——好友华筠 赵 青 129
小资 小资! 张宜秋 134
60 年同舟共济的友谊 曹育华 138
在奉献中成长 在成长中奉献
——祝六十年老战友小资同志从艺六十年纪念活动圆满成功 谭嗣英 142
挚友 偶像 陈 翘 147
挚友小资 刘 凤 150
挚友真情 洪 星 154
我的老友 我的湘西
——老友华筠湘西考察纪行 贾肇巽 156
魅力人生 冷茂弘 161
舞蹈学者的典范
——资华筠从艺六十周年感言 隆荫培 166
第三部分 海内存知己——各界友人
贺资华筠先生从艺六十年 苏 民 173
不断升华的生命
——资华筠从艺六十周年庆 田 青 175
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连德枝 179
我敬重资老师 王洪华 184
远看资华筠 吴文科 188
阅读资华筠先生的学术思想 方李莉 193
一生独爱真善美 沈铁梅 200
先生,您何时再来湘西 刘世平(山人) 206
相识资华筠 刘 茜 211
走进她的世界
——为资华筠先生从艺六十年而作 楼 遂 214
她是文坛里的“这一个”
——作家资华筠印象 红 孩 218
与众不同的学者 单三娅 223
新颖的思想发现 鲜活的艺术灵性
——读资华筠《舞思》所感 杨志今 226
《舞蹈和我》序 冯骥才 231
《我的爱——中外艺术家特写》序 柯 岩 234
独步舞学的资先生 张晓凌 243
撒拉木
——资华筠先生 海力切木?斯地克 248
情深意浓
——敬贺资华筠从艺六十周年 莫德格玛 251
第四部分 天下谁人不识君——同行好友
洁白的哈达献给您
——我与资华筠老师的缘 江白加措 259
舞蹈家的风采
——资华筠在彩云之南 马文静 264
感谢您,资华筠 马 薇 269
青春的生命,生命的青春 马 琳 273
追求完美 追求卓越
——资华筠先生从事舞蹈艺术实践、舞蹈研究六十周年 刘凤学 277
我与资华筠先生的缘分 马盛德 280
艺坛奇葩,照耀古今 李北达 285
小事中的大道理 龙文玉 291
听从灵魂的指引
——给资华筠先生的一封信 谢晓泳 294
我心目中的资华筠 崔善玉 298
忘不了的感动 李承淑 302
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曼力 305
资老师的风范 肖苏华 310
我的“姐姐”资华筠 赵汝蘅 314
资先生和我 刘青弋 317
铭记
——先生为我留下的云 马家钦 326
资华筠先生印象
——贺资先生从艺六十周年 刘 敏 332
“较真”是学者令人钦佩的品格 王 伟 334
我和资老师的缘分 赵铁春 339
不断求索 不断精进
——写在资华筠从艺六十年之际 徐尔充 346
资华筠:一份独特经验的普遍意义 江 东 350
舞步中的烛光 李桂芳 354
资华筠所长帮助我进步 陆小英 359
当代杰出的舞蹈艺术家
——论资华筠的成功经验 黄素嘉 364
她的期待让我梦想起飞
——有感于同资华筠老师神交的岁月 刘 晶 370
资先生的“汶川情缘” 杨 莉 374
衷心的祝福 闫仲珩 大凤真阳(杨钤) 378
钻翼启航 再造风华 郭惠良 381
艺苑倩影舞蹁跹,前海文章凝笔端
——追忆资华筠先生 刘厦静 384
第五部分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历届学生
我和导师的师生缘 杜晓青 391
舞蹈批评的讲真话、明真相、析真理
——兼议舞蹈的职业尊严和舞评的健康生态 于 平 395
学问深处见天地,人生至境在攀登
——求学之路上的感悟 塔来提?吐尔地 399
影响我一生的导师 史 红 404
吾师吾心:师者三步曲 许 锐 408
我爱您,我的老师 韩 瑾 413
教诲如春风 师恩似海深 潘 丽 416
艺术的滋养 人生的教诲
——难以忘却的记 . 段 妃 420
学者的风骨 师者的灵魂 明文军 424
舞者 学者 许 锐 428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资老师指导我学习研究昆舞 陈思颖 432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