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4年1-12月整年十二期)
》
售價:HK$
486.0

《
长城砖系列: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研究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人工智能
》
售價:HK$
55.0

《
宝石之书
》
售價:HK$
173.8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售價:HK$
94.6

《
非暴力沟通·人性化医护(比起药物,连结人心的沟通更具治愈生命的力量)
》
售價:HK$
57.2

《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售價:HK$
118.8

《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售價:HK$
253.0
|
內容簡介: |
《罗布泊探秘:上、中、下》是《新疆探索发现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力作,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系统地探讨了罗布泊地区及其周边的地理、历史、考古和自然环境。上卷聚焦于库鲁克塔格山、库鲁克河、喀拉库顺湖等地的地理考察与历史探险,通过对古代探险家的足迹和现代考察成果的结合,揭示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历史演变。中卷深入探讨了罗布泊地区的沙漠沙丘、沙的形成与移动,以及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和水文地理关系,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与中亚其他盆地的比较,揭示了沙漠形成与水文变化的内在联系。下卷则综合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特征、人口分布以及楼兰遗址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遗址建筑、木刻等的详细研究,展现了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变迁。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罗布泊探秘:上、中、下》不仅是一部地理与历史的探索著作,更是对新疆地区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点的重要性的深刻诠释。作者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重新梳理了罗布泊地区的自然与人文历史,为理解新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同时,书中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水文变化、沙漠沙丘的形成机制以及楼兰遗址的考古发现,也为现代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作为“新疆探索发现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布泊探秘:上、中、下》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新疆历史文化知识,还通过详实的考察和研究,展现了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关键核心区的独特魅力,彰显了新疆在中华文明传播和世界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
目錄:
|
上
第一部 库鲁克塔格山与库鲁克河
第一章 从孔雀河到库鲁克塔格山麓 2
第二章 库鲁克塔格山与营盘 22
第三章 库鲁克塔格山以南地区与库鲁克河 46
第四章 穿越雅丹荒漠到阿提米西布拉克 62
第五章 格鲁姆尕什麦罗穿越库鲁克塔格北部山脉 79
第六章 科兹洛夫关于西库鲁克塔格山的观点 95
第七章 罗布罗夫斯基、普尔热瓦尔斯基与福特诺论库鲁克塔格山 106
第八章 本书作者在库鲁克塔格山的探险 122
第二部 喀拉库顺湖
第九章 喀拉库顺湖以北的河湖 150
第十章 喀拉库顺湖北部和南部的水道 163
第十一章 塔里木河、玉尔特恰普干和库姆恰普干的流量 182
第十二章 喀拉库顺湖以北新发现的湖 喀拉库顺湖的东、南岸 198
第十三章 喀拉库顺湖北部的水域 216
第十四章 喀拉库顺湖北部的水文地理关系 235
第十五章 关于喀拉库顺湖的总结 250
第三部 罗布荒漠
第十六章 从阿提米西布拉克出发穿越沙漠 272
第十七章 勘测罗布荒漠 288
中
第四部 罗布泊之争
第十八章 罗布泊:李希霍芬与普尔热瓦尔斯基之争 316
第十九章 罗布泊:科兹洛夫与本书作者之争 330
第二十章 武昌府地图上的罗布地区 348
第二十一章 对科兹洛夫批评的答复 359
第二十二章 本书作者踏勘罗布荒漠结果的分析 376
第二十三章 塔里木河三角洲地区总的水文关系 417
第二十四章 塔里木河水量减少的因素与罗布泊的游移 444
第二十五章 塔里木盆地与中亚其他盆地之比较 463
第五部 中亚的沙漠沙丘和沙
第二十六章 鄂尔多斯、库姆塔格喀什噶尔和阿克贝尔库姆沙漠 472
第二十七章 沙丘的高度与沙团的移动. 493
第二十八章 沙波纹、沙丘起源及波浪运动 510
第二十九章 沙流一沙波纹、沙浪及沙丘 531
第三十章 塔里木盆地沙的来源:风化物 549
第三十一章 塔里木盆地沙的来源:沉积沙和当地的海生沙 563
第三十二章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样分析 574
第三十三章 从安南坝沟到沙岭 586
第三十四章 从沙岭到库鲁克塔格山 601
下
第六部 塔里木河水系综合水文特征
第三十五章 切尔诺夫的旅行经历 620
第三十六章 塔里木盆地总的水文关系 636
第三十七章 塔里木河拉吉里克至卡拉河段的自然地理特征 651
第三十八章 塔里木河卡拉至喀拉库顺河段的丰水期 665
第三十九章 塔里木河拉吉里克以下河段及其边缘湖水文资料 677
第七部 塔里木盆地的高度关系
第四十章 上塔里木盆地的等高线分布 696
第四十一章 下塔里木盆地与库鲁克河的高度关系 712
第四十二章 塔里木及罗布泊地区高程 725
第八部 塔里木地区的人口
第四十三章 塔里木地区的人口 748
第九部 楼兰遗址
第四十四章 楼兰遗址的建筑 770
第四十五章 楼兰遗址的塔、木刻及其他 792
编译说明 805
|
內容試閱:
|
总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灵深处。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东西方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清代、民国治西域史学者归纳西域历史地位就一句话——“总万国之要道”。
亚欧大陆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以南高原、激流、雨林等的天然险阻,制约了较大规模的东西方向人类迁徙与商贸活动。只有昆仑山、天山和阿尔泰山这三大东西向山脉地带,成为亚欧大陆中部可以进行大规模人力、畜力交通活动的唯一天然通道。
如此,古代亚欧大陆其他文明区域与东亚中国文明区域的文化交流必然要取道西域,因而形成了西域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显赫地位。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中国汲取其他文明成果的重要通道就是西域,这也是中国没有再出现“东域”“北域”“南域”等并列名称的原因。
新疆作为中华文明发展、繁荣、壮大历史过程中与外界文明交流的通道,很早就是中国核心文化要素的覆盖区域,并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亮点。
新疆曾经发生过无数影响亚欧大陆文明进程和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曾经运输过各个文明区域的无数奇珍异宝。新疆沙漠、绿洲、草原上各类遗址中仍然保留有古代文明的印迹,仍然镌刻着无数改变世界的部族迁移、交流、交融的记忆。正是缘于丝绸之路重要的十字路口作用与地位,人类文明丰富且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才得以保存于新疆的大漠、山川和草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西部地区历史文化、地理、自然宝藏引起世纪性的探险考察热潮,形成世界性的持续关注。
今日新疆作为“一带一路”关键核心区依然魅力无限。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少数民族出版基地)策划出版“新疆探索发现系列丛书”,以新疆历史为背景,以丝绸之路上的沙漠戈壁和天山腹地路线为地理依托,以著名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索,以世界级物质文化珍品和多元文化底蕴的古代遗址为内涵,用多学科协作的考古发掘、研究手段与方法,从厚重的历史尘埃中重新发掘出这些失落的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中国新疆作为世界文明十字路口的昨日精彩与今日辉煌。
丛书选收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外探险家、学者在新2疆探险考察的经历、考古成果、个人行记等经典著述,以及现当代中国学者经典的历史地理探险考察、历史考古探险著述等形成系列以飨读者,为读者了解新疆历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借鉴古今中外关于新疆考古探险与历史探察的重要成果,为研究新疆历史文化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翔实的基础资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