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81.4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 內容簡介: |   
          | 《有机化学》第二版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饱和烃,不饱和烃,脂肪族卤代烃,芳香烃,醇、醚和酚,醛和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糖类化合物和蛋白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基础性有机实验分散在各章中,专设13个有机综合实训项目放在最后。本教材以理论够用为原则,内容简明扼要,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实际。为提高学生对具体的有机化合物的感性认识,本教材在呈现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注重有机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并用直观图片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分析检验技术、化学工艺专业或其他相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岗位培训参考书。 |  
         
          | 目錄: |   
          | 第一章绪论001 学习目标 001
 学习导航酿造 001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002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005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006
 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009
 第五节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 010
 第六节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常识 012
 拓展提升碳的循环 017
 本章小结 017
 习题 018
 第二章饱和烃020
 学习目标 020
 学习导航农村沼气的制备和利用 020
 第一节烷烃的结构 021
 第二节烷烃的命名 023
 第三节烷烃的性质 025
 第四节烷烃的来源及化学性质 026
 *第五节脂环烃 027
 拓展提升汽油的辛烷值 028
 本章小结 029
 习题 029
 实验一甲烷的制备及主要性质 030
 第三章不饱和烃032
 学习目标 032
 学习导航乙烯的用途 032
 第一节烯烃 033
 第二节炔烃 036
 *第三节二烯烃 039
 本章小结 043
 习题 044
 实验二乙烯、乙炔的制备及主要性质 045
 第四章脂肪族卤代烃048
 学习目标 048
 学习导航氟利昂与环境保护 048
 第一节脂肪族卤代烃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049
 第二节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052
 第三节卤代烷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053
 第四节重要的卤代烃 058
 拓展提升足球场上的“化学大夫”——氯乙烷 059
 本章小结 060
 习题 060
 第五章芳香烃063
 学习目标 063
 学习导航芳香烃的用途 063
 第一节苯的结构 064
 第二节单环芳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065
 第三节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068
 *第四节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069
 第五节重要的单环芳烃 073
 拓展提升萘的分子结构与性能 075
 本章小结 076
 习题 076
 第六章醇、醚和酚078
 学习目标 078
 学习导航醇、酚和醚在工业分析中的应用 078
 第一节醇 078
 第二节醚 086
 第三节酚 088
 拓展提升麻醉药 093
 本章小结 093
 习题 094
 实验三乙醇的主要性质 095
 第七章醛和酮097
 学习目标 097
 学习导航甲醛的用途 097
 第一节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098
 第二节醛、酮的物理性质 101
 *第三节醛、酮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102
 *第四节重要的醛、酮 108
 拓展提升有机合成的“魔术师”——格利雅试剂 110
 本章小结 111
 习题 111
 实验四醛及酮的主要性质 114
 第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117
 学习目标 117
 学习导航乙酸在生活中的应用 117
 第一节羧酸 118
 *第二节羧酸衍生物 124
 *第三节油脂 130
 第四节碳酰胺 133
 拓展提升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134
 本章小结 135
 习题 136
 实验五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137
 第九章含氮有机化合物140
 学习目标 140
 学习导航腈纶的用途 140
 第一节芳香族硝基化合物 141
 第二节胺 144
 第三节腈 151
 *第四节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153
 拓展提升亚硝胺——一类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有机物 157
 本章小结 158
 习题 158
 第十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161
 学习目标 161
 学习导航杂环化合物的应用 161
 第一节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62
 第二节重要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及其常见衍生物 165
 *第三节重要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及其重要衍生物 170
 *第四节生物碱 172
 拓展提升秋水仙碱及功效 174
 本章小结 175
 习题 175
 第十一章糖类化合物和蛋白质176
 学习目标 176
 学习导航食物的营养成分 176
 第一节糖类化合物 176
 拓展提升纤维素是人类和动物的营养物质吗? 181
 *第二节蛋白质 181
 拓展提升你知道蛋白质变性的重要作用吗? 183
 拓展提升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184
 本章小结 185
 习题 185
 第十二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86
 学习目标 186
 学习导航生活中常见的高分子制品 186
 第一节基本概念 187
 *第二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 190
 第三节重要的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92
 *第四节新型高分子材料简介 197
 本章小结 200
 习题 200
 综合实训201
 实训项目一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 201
 实训项目二常压过滤与减压过滤 211
 实训项目三蒸馏水的制备 218
 实训项目四无水乙醇的制备 220
 实训项目五阿司匹林的制备 222
 实训项目六肥皂的制备 224
 实训项目七乙酸乙酯的制备 227
 实训项目八甲基橙的制备 230
 实训项目九苯磺酸钠的制备 234
 实训项目十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 237
 实训项目十一从黄连中提取黄连素 240
 实训项目十二从橙皮中提取柠檬油 243
 实训项目十三从菠菜中提取天然色素 245
 技能检查与测试 248
 附录按次序规则排列的一些常见的取代基(按优先递升次序排列)251
 参考文献252
 |  
         
          | 內容試閱: |   
          |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要为学生学习有关课程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今后从事化工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版教材在保持原版编写特色的基础上,参照《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进行了重新修订,突出了“有机化学”核心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教材在内容选取上严格执行新标准,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在设计上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每章内容讲解前,通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学习目标;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言通俗易懂,让学生乐学、易学,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采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各章学习内容,设计“小知识”将实际生产和生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特别是在介绍常见有机物时,十分注重各类有机物在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设计“拓展提升”开阔学生的视野;归纳“本章小结”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通过学习,引领同学们踏入有机化学的奇妙世界,领略碳原子的神奇组合与变化,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反应规律,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润物无声地贯彻于教材全部内容中。
 此次修订在原版的基础上对教材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视频、动画等信息化资源;替换、补充了部分拓展阅读材料,融入思政元素;将部分章节顺序进行调整;删减掉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以及多数学校不再选用的实训项目;对教材进行重新审读,使教材的表述更为严谨。
 本书中加*号内容为选学内容,各学校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讲授。
 全书共分为12章。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李秀芹任主编,编写了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六章以及实训项目十二、实训项目十三;河南省焦作市技师学院徐利敏任副主编,编写了第八章和第九章以及实训项目一、实训项目三、实训项目四、实训项目五;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樊志强任副主编并负责信息化资源的制作及学习目标、学习导航的修订;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俞继梅编写了绪论、第一章、第四章和第七章以及实训项目六、实训项目七、实训项目十一;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侯亚伟编写了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以及实训项目十;河南化工技师学院王伟编写了第五章和第十章以及实训项目二、实训项目八、实训项目九。此次修订由李秀芹、樊志强完成。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边风根任本书主审,在本书前期的策划及大纲、样章的编写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本书的高质量编写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书的编写还得到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姜淑敏的编写建议,在资料收集中得到辽宁北方煤化工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张显亮、段可欣、张春艳、刘雁冰、韩秀兰、付广海、季占宝、孙巍等老师在教材编写中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本书难免出现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8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