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工程学写作指南 牛津学科论文写作进阶系列 工科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报告 文献综述 实验报告

書城自編碼: 414064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经典名家作品集
作者: [加]罗伯特·艾里什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918859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售價:HK$ 118.8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售價:HK$ 253.0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售價:HK$ 64.9
帝国的生意 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帝国的生意 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售價:HK$ 107.8
十日终焉7:极道
《 十日终焉7:极道 》

售價:HK$ 52.8
蒋百里的一生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HK$ 75.9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HK$ 85.8
抗日战争:1937—1945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HK$ 151.8

編輯推薦:
☆本书是“牛津学科论文写作”丛书中的其中一本,代表了工程学写作领域的专业标准?,可以用作工程学专业的写作教材。该丛书的主编之一米娅·波教授专注于写作评估和写作发展研究,有20年的研究教学经验。米娅职业生涯的前1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担任技术交流主任。在那里,她与学院的教师们合作,开发了美国领先的跨学科写作课程(WAC)项目之一。
☆本书作者是多伦多大学工程沟通项目的创始人,长期致力于工程学领域的沟通与写作研究,在多伦多大学期间,他曾在工程学院的各个系任教,有着丰富的各类型工程学写作教学经验。
☆译者曹柳星副教授是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原主任、第二译者是马靓老师是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本书得到了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教师的诚挚推荐。
☆从三行字的邮件,到几个G的工程提案,从研究性论文到各种报告、提案、招标书,既适合工程学各种领域的学生,也可以用作写作课程教材,且满足了工程师的写作需求,读者群体广泛。
☆论证结构断裂?量化表述不足?框架格式混乱?术语误用频繁?中英转换困难?直击工程学学生和工程师的写作痛点。
☆划分分析、建议和控制三大写作类型、提出构建逻辑严
內容簡介:
本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从2015年开始策划出版的一系列学科写作简明指南中的其中一本,该丛书作者都是各学科领域的教授或专家。本书作者是多伦多大学工程沟通项目的创始人,长期致力于工程学领域的沟通与写作研究。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首先揭示了成功工程师对于沟通的核心逻辑的思考,使工程学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工程师明白推动写作的思维逻辑、进行论证的五大公理。其次,介绍了撰写设计报告、文献综述、实验报告、海报、用例场景、代码注释和技术说明等的写作方法。最后,介绍了从段落到句子的写作风格和文献引用方面的方法。
无论你是为三行字的邮件头痛不已,还是为几个G的工程提案焦头烂额,你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发。本书既涵盖工程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各类写作,也涵盖在职工程师面向客户的各种写作类型,因此,通过阅读本书,学生可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和各项课程作业,在职工程师可以写出能够说服客户和老板的各种文件。此外,写作教师也可以用此书作为课程教材或相关参考书。
關於作者:
[加]罗伯特·艾里什(Robert Irish),多伦多大学工程沟通项目的创始人。1995年至2008年期间,他一直担任该项目负责人。在多伦多大学期间,他曾在工程学院的各个系任教。他最近的工作是探索世界观、伦理学和工程学的交叉点。著有两本教科书:《工程沟通:从原理到实践》和《工程学写作指南》。
译者简介
曹柳星,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原主任、副教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写作教学、通识教育、工程教育、人因工程等。
马靓,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双联硕士,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因工程,疲劳风险建模及其管理,基于可穿戴设备的人的状态评估与预测,智能人机交互与协同。
目錄
中文版总序 1
英文版总序 3
前 言 5
第一章 定义工程学写作的目的与读者 001
工程师们为什么写作 002
工程学写作能做什么 004
用于分析的写作 007
用于建议或提案的写作 008
用于控制的写作 009
读者如何影响写作的目的 011
了解读者想要什么 013
对读者进行概念化 014
将我们的读者和写作目的结合起来 020
第二章 构建工程论证 023
工程论证的“五个公理” 025
任何主张都不是天然成立的 026
为主张找到依据 027
做出主张 028
提供理由和证据 028
在结论之前添加限制 029
关注可能的反面主张 030
总结:主张的所有组成部分 030
主张先行的论证最有力 031
什么情况下适合总结性论证 032
让主张先行变得自然 035
对数据的阐释比分析更有价值 035
逻辑虽好,但不能独善其身 038
为Ethos投资 040
负责任地使用情绪 042
理性、情感、信任 043
遵循常见模式的论证比结构独特的论证更有说服力 044
问题—解决方案 047
比较和对照 050
成因—效果 053
定义和描述 054
使用这些模式来考虑问题 057
分析一位工程师的论证 058
搜集论证依据 059
建立主张 060
用理由和证据来支持主张 061
对论证做出限制 062
考虑反面主张 063
从例子中学习 063
将这五个公理运用在你的写作中 064
第三章 使用视觉元素进行报告的策略 065
将视觉元素与文档文本关联起来 068
利用人类视觉感知进行视觉元素设计 070
选择表格、图形还是示意图 074
表格:让数据可视化且有意义 074
有效表格的例子 077
图形和图表:让趋势和模式可视化 079
制作图形的四个注意事项 081
来自工业领域和学校的示例图 085
示意图:展现细节 088
设计图纸和概念草图的案例 089
建模输出和照片的案例 092
制作视觉元素的启发式方法 094
第四章 撰写设计报告的策略 097
设计报告的逻辑结构 099
分阶段撰写设计报告 101
阶段 0 :定好标题以表明主题和解决方案 101
阶段 1 :撰写引言以帮助读者理解框架 103
阶段 2 :定义问题以为解决方案做准备 109
阶段 3 :定义需求 114
阶段 4 :描述设计以解释解决方案的细节 119
阶段 5 :评估设计或解决方案 120
阶段 6 :为下一步提出建议 124
阶段 7 :用执行摘要来收尾 125
关于撰写设计报告的最终建议 129
第五章 撰写实验报告、文献综述和海报的策略 131
撰写实验报告 132
引入假设和理论 133
解释方法 133
呈现结果 135
讨论重要意义 135
实验报告中的结论 137
摘要:学术性的总结 137
比较实验报告和设计报告 141
文献综述 143
总结综合法 144
“整合论证”法 147
将文献综述应用于参考设计 149
展示海报 150
吸引注意力 151
创建直观的阅读路径 151
准备社交媒体/摘要/故事版本 152
让内容模块化 152
最小化干扰 153
使用这些文体的最后思考 155
第六章 撰写专利检索、用例场景、代码注释和技术说明的策略 157
专利检索和专利申请 158
了解专利 160
用例场景 165
代码注释 168
技术说明 169
使用支持性的文体 171
第七章 开发可读性强的风格 173
建立强有力的段落 175
确保强有力的引子 178
保持聚焦 179
实现优美的排列 183
整合段落 191
提升写作的流畅性 195
构建过渡 196
用并列连词将内容连接在一起 197
用从属连词建立从属关系 198
用连接副词建立复杂关系 202
用关联词平衡强调的内容 205
回顾“过渡”这一步 207
从已知到新知 214
让“从已知到新知”发挥作用 219
强化句子 220
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的逻辑 220
提升动词 227
在写作中使用数学符号 234
发展你的写作风格 236
第八章 管理文献资源 237
工程师如何进行引用 240
像工程师一样在写作中精练和聚焦资源 241
如何进行总结概述 241
从总结概述到精练压缩 243
创建引注和参考文献 244
IEEE,一种编号式的文献引用系统 245
引 注 246
参考文献列表 247
APA,一种写作者-日期式文献引用系统 251
引 注 251
参考文献列表 252
确保信息的可追溯性 254
致 谢 257
附 录:制定写作和修改的流程 259
注 释 263
参考文献 267
索 引 271
內容試閱
丛书编委会
孙 华   李轶男
金 立   赵思渊
朱静宇   江 棘
郑伟平   杨 果
(排名不分先后)

中文版总序
孙华,北京大学教授,“学术写作与表达”课程负责人
从2019年筹备北京大学写作中心,到持续10个学期建设北大通识核心课程“学术写作与表达”,我和不同学科专业的老师一直在讨论如何更好地建设学术写作课,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术写作之路。我们这门课是通过学术规范、论文结构、文献检索、语法修辞、逻辑思维和高效表达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素养和表达能力,为学生打下一个学术写作的基础。然而,随着进入高年级的专业学习,学生需要更精准的指导,这要求学术写作课要从通用技巧深入到学科特性,为学生提供专业论文、实验报告等的学术写作支持。
牛津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这个“牛津学科论文写作”系列丛书,汇聚了各学科具有代表性的学者,针对不同学科的写作规范、语言风格、文献引用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帮助大学生和研究生提升学术写作的水平。翻译出版“牛津学科论文写作”丛书,一方面是克服语言障碍,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受益,更好地了解国际学术标准和话语体系,另一方面是解决了目前高校的写作课程大多为通识课程,特别需要针对高年级学生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细分学术写作指导这个问题。三是每一册皆以精准的学科视角拆解写作规范,辅以实例与策略,将庞杂的学术传统凝练为可操作的指南。这有利于部分缺乏专业写作教学培训的老师在课堂上更好地进行学术指导;同时也扩大了自适应学习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这些高质量的教材找到更适合自己学科的写作材料、范例等。
这个系列涵盖哲学、历史、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工程学、生理学、护理学、音乐学等学科,也是由国内各领域知名学者承担翻译,保证了丛书中译本的权威性,助力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中更从容地应对各种学术挑战,更顺利地走上学术研究之路。

英文版总序
主编 托马斯·迪恩斯(Thomas Deans)
米娅·波(Mya Poe)
虽然现在许多高校院系的各类学科都开设了写作强化课程,但很少有书籍能精准满足各门课程的确切需求。本书系致力于这一任务。以简洁、直接、实用的方式,“牛津学科论文写作”书系(Brief Guides to Writing in the Disciplines)为不同学科领域——从生物学和工程学,再到音乐学和政治学——的学习者提供经过实践检验的课程以及必要的写作资源。
本书系由富有教学经验的各学科专家撰写,向学生们介绍其所在学科的写作规范。这些规范在该专业的内行人看来是显而易见的常识,但对于刚进入这个学科学习或研究的新人来说可能是模糊不清的。故而,每本书都提出了关键的写作策略,配有清晰的说明和示例,预判学生们易犯的常见错误,并且点明老师在批改学生论文作业时的扣分点。
对于更擅长授课而非写作的教师,这些书可以充当便捷的教案,帮助他们讲授什么是好的学术写作,以及如何写出好的论文。大多数老师通过反复试错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经过了多年的积累,但要将自己思考和写作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还是有点不得其法。“牛津学科论文写作”书系简明扼要地呈现了所有学科的写作共通的核心素养和各个学科的独特方法。
这个综合性的书系不仅对于写作强化课程极有价值,对于进入高级课程的学生、读研的学生和踏上职业道路的学生,也有指津的作用。

前 言
本书揭示了成功工程师对于沟通的核心逻辑的思考,为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专业沟通所需的基本工具。事实上,如果学生们能够理解推动写作的思维逻辑,他们不仅有可能更好地掌握相关教程,而且还能够成为更加适应工程领域多变需求的写作者。
接下来的章节涵盖了工程专业的学生和在职工程师在撰写设计报告、文献综述、实验报告、海报、用例场景、代码注释和技术说明等类型的文档时需要了解的内容。同样重要的是,这些章节提供了与适用于所有工程学写作文体的风格、规范、视觉呈现和源文档相关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该书从写作目的、读者和论证的核心原则展开,最终又回归这些核心原则。每个章节均紧密结合对写作目的、读者和论证的策略性思考,提供了易于理解的实用教程。
这本书始终从工程专业学生的角度来撰写。如果他们要成为出色的沟通者,他们必须重新调整在其他地方学到的很多写作习惯,并熟练掌握一套新的写作技能。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对关键的写作策略进行了清晰阐释,并辅以案例进行直观呈现,因此也对研究生、在职工程师以及母语不是英语的人非常有帮助。
像大多数参考书一样,阅读本书时并不需要逐字逐句通篇阅读——当然,读者一定可以通过从头到尾阅读本书受益。本书开篇的几个章节概述了工程领域写作的背景和目的,解释了成功的工程师通常是如何考虑读者和论证的——这些观点有时是明确的,更常是含蓄的,并重点介绍了创建和使用视觉元素的基本策略。这些章节既适用于一般工程领域的介绍性写作,也适用于那些需要大量独立或合作写作的特定工程领域的课程和实验。之后,学生读者们可以基于作业、设计项目和实习的需要,查阅特定文体的工程学写作的相应章节。最后两章介绍了关于建立写作风格和标注文献来源的内容,显然,对于每个希望获得读者喜爱和信任的写作者,这两章的内容都是不可或缺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