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HK$
86.9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HK$
184.8

《
中国石化市场预警报告(2025)
》
售價:HK$
657.8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HK$
151.0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HK$
115.6

《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售價:HK$
221.8

《
阿非利加征服者:比拿破仑更伟大的西庇阿
》
售價:HK$
69.6

《
营救里斯本丸
》
售價:HK$
66.1
|
編輯推薦: |
蒋百里的传奇经历,不仅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代人的记忆。他是长夜漫漫中的彗星或灯塔,他常在大家苦闷中予人以安慰,彷徨中指人以光明的路途,增加人们对民族前途的乐观,加强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信念。他的智慧与胆识,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让他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
內容簡介: |
蒋百里,名方震,字百里,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今海宁市硖石镇)人。中华民国著名军事教育家、军事理论家,与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选取蒋百里人生历程中的重要片段,包括留学日本、创办浙江潮、去德国深造、在保定军校任职、国防幕僚和反袁斗士、弃戎从文、桃李天下、强军防日、国防论著、抗日烽火、兵学泰斗、陆大校长、归葬西湖,以及他的家庭生活等。展示蒋百里的传奇经历、杰出贡献、精神风范与人格魅力,最后附年谱简编与人物评价,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通过此集学术性、可读性、工具性于一册的传记,作为对一代文坛奇才、兵学大师的蒋百里的深切缅怀。
|
關於作者: |
张明林,男,1971年生,黑龙江省伊春市人,曾任红旗出版社首席编辑,现任全国政协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丝路百科》杂志编委委员、北京郑和与海洋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策划、责编、编写的图书曾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出版专著20余部,编写、合著40余部,发表文章20余篇。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家境清寒,少年英才
一、少年“将军”
二、桐乡观风?
三、求是风云?
第二章? 东瀛游学,士官第一
一、东渡日本?
二、结识梁启超和蔡锷?
三、成城学校?
四、“士官三杰”之一?
第三章? 庐山烟雨,浙江潮涌
一、激荡的浙江潮?
二、东京逸事?
第四章? 督练东北,从戎德国
一、沪上相士测前程?
二、无奈的总参议?
三、观彰德秋操?
四、游学德国的日子?
五、京华烟云?
六、奉天历险?
七、游子回故乡?
第五章? 保定军校,首任校长
保定军校起风潮?举枪自杀惊天下? 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六章? 国防幕僚,反袁斗士
参与反袁护国? 哭送挚友蔡锷?
第七章? 弃戎从文,文坛奇才
重游欧洲,观感一新? 五四运动后——联省自治运动?母死妻病,生活凄凉? 过冯军旅,交浅言深? 洛吴兵败,大言不惭? 联直讨奉,赴粤谈洽? 任吴总参,不和而去?参与文化活动?
第八章? 培养人才,桃李天下
民国建军曲折过程? 几大军阀之间关系? 既要用唐,又要疑唐? “东不如西”的含义?狱中生活? 阶下之囚,谁堪与共?
第九章? 频访欧美,强军防日
“一·二八”以后? 青岛试骑,汤山就浴? 考察总动员法,畅游欧美名胜?离间德意轴心国? 罗马华堂引墨相? 巧与戈林展舌辩?
第十章? 西安事变,不速之客
误入西安遇兵变?阶下之囚成上客? 化解危机幕后人?
第十一章? 抗日烽火,主战勿和
预言中日必有战? 考察防务早绸缪?胜罢败罢不讲和? 试以空间换时间? 中国必胜有办法? ??
第十二章? 兵学泰斗,将将之帅
中国兵学一泰斗? 将将之帅无将兵? 心系国运帅满门? 持久之战国防论? 天才兵家战时显?
第十三章? 陆大校长,积劳成疾
以笔为枪? 代理陆军大学校长?
第十四章? 生荣死哀,归葬西湖
病殁宜山将星陨? 举国致哀风光葬?追记蒋公?
蒋百里大事记
|
內容試閱:
|
一、预言中日必有战
根据作家余世存的记述:“考察蒋百里一生,最令人心醉的是他料事如神的本事。他先知般的能力可能得益于他治学治事的纯粹,更得益于他不依附于任何集团或体制的超然、独立人格。”1923 年,蒋百里就预言:中日将来必有一战,准确地断定决战的战场在“三阳”(洛阳、襄阳、信阳);1932 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他预言:五天之内会有日军一个师团到达上海,精准料定时间;1937 年,七七事变,他预言:抗战怎么也得持续五到八年,事实上,随后的中国全民族抗战持续了八年时间。因此,不能不说蒋百里是料事如神的军事学家。
1923 年,孙中山在上海发表了《中国国民党宣言》;直系军阀吴佩孚在 武汉镇压了京汉铁路大罢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沈阳创立了东北大学。这一年,蒋百里在北京迎来了第五个女儿的诞生,至此蒋家盛开了五朵“金花”,正当全家沉浸在添丁加口的喜悦中时,传来蒋母杨太夫人仙逝的噩耗,仿佛晴天霹雳,那真是“严父早逝恩未报,慈母别世恨终天”。人世几回伤往事?蒋百里伤心欲绝,想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何其艰难,况母亲临终未了心愿,就是想看到自己有子嗣以传香火,如今她老人家却带着这个人生的遗憾撒手人寰,蒋百里更加肝肠寸断、五内俱焚……
当天,蒋百里收拾起悲痛的心情,南下杭州硖石奔丧,写信给亦师亦友的梁启超,为母亲作墓志铭,情辞恳切地写道:“今几何时,方震亦为无父母人也,方震微先生无与归,吾母微先生亦莫能传。知在矜爱,敢乞铭诔。”梁启超就撰有《杨太夫人墓志铭》。按照中国传统习俗,蒋百里守丧七七四十九天后与湖南吊丧代表龚浩一起乘火车北上北京。在途经徐州时,蒋百里对这个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历来兵家必争之地,若有所感地说:“将来中国和日本作战,津浦、平汉两线一定会被人攻陷的,现代中国只能以洛阳、襄阳、衡阳为根据地了!”今天我们翻看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的地图,你会惊奇地发现,日本侵略者就是沿着津浦、平汉两线由北向南逐步占领的。早在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蒋百里就预言中日必有一战,而且作战的区域与他当年的预言不谋而合,“日军恰似按照将军的指挥,老老实实地自东向西,前进到湖南,而后陷入中国泥沼式的持久战中不能自拔,直到战败”a。这是何等的神算!龚浩听完这个近乎怪异的神论,觉得蒋百里还没有从丧母之痛缓过神来,自然也就付之一笑,不好一论短长。
曹聚仁讲述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事情,至今人们还感念蒋百里料事如神。那是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的第三天,蒋百里和曹聚仁等人在一家咖啡馆,一边喝茶,一边聊天。聊着聊着,蒋百里开始沉默了,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当天《每日新闻》头条,凑趣儿的人斜睨了一下令他发呆的那则新闻,是“日本陆相觐见天皇”的消息,都不以为意,他若有所思,沉重地说道:“2 月 5 日早晨,会有日军一个师团到达上海参战了。”大家不解地问,何以见得,他说:“日陆相觐见天皇的意义是报告日军正式出战。依日本当前的运输能力,三天之间,可运输一个师团的兵力——四万战斗兵及其装备到上海。”根据他多年在日本留学和研究,做出这样一个精准预判。真是旁观者清,无一时不关注着军事动向。他不只是说说而已,他把这一预判,立刻向淞沪浴血抗战的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作了提示。不出所料,2月 5 日大批日军开始了反攻,他估计的日期连一天的偏差都没有。
这一年,蒋百里游离军外,担任农商银行的董事,生活比较宽裕,时间也比较充裕。由此他来到日本考察,日本侵华的意味正浓,蒋百里的同学真崎、荒木已经大权在握,蒋百里对他们说:“不管你们怎么说,说得怎么漂亮,你们的本意,还是要侵略中国。”真崎说:“日本人口多,求生存,这是迫不得已的;中国东北人口少,物资丰富,我们帮着中国开发,彼此有利的。”蒋百里笑着说:“那么,你们用不着说什么漂亮话了。”有一天,时任日军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宴请蒋百里,闲聊起中日问题,谈得更加露骨。他希望中国方面不能再拖了,中国求助于英美是没有用的,西方国家都是自顾不暇的。
回国后,蒋百里即预言:中日战争一定是全面战争,而且是十年八年的长期战争;我军一定守不住沿海地区,湖南乃是中国的乌克兰,后方根据地。
1936 年底,西安事变拉开了中国团结抗战的大幕,在民族危亡之际,这是全国人民乐见的一幕。蒋百里向蒋介石汇报:“我刚从国外考察回来,消息比较灵通,目前日本海军和陆军为侵华而互相争功,日本天皇已秘密接见过陆军大臣,看来明年一定会大举入侵我国!”
1937 年初,蒋百里考察防务来到杭州,老朋友钱均夫问道:“你对中日两国的情形怎样看?”蒋百里回答:“除打别无出路。”“何时动手呢?”“今年明年可就说不定,但至多不出一年。”
七七事变后,蒋百里常说:“对于日本,打不了,也要打;打败了就退,退了还是打;五年、八年、十年总坚持打下去。”他非常有预见性地讲道:“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千千万万就是不要向他妥协,最后胜利定规是我们的。你不相信,你可以睁眼看着;我们都会看得见的,除非你是一个短命鬼。”蒋百里的预言传诵一时,只可惜,1938 年他在陆军大学西迁的途中病逝宜山。然而,他断定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时间以及持续的时间何其精准!
中国人一提到料事如神的人,自然会想到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中华民族智慧的代表,在成功的帝王背后,永远闪耀着料事如神的军师背影,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a。然而,在抗日战争中就有那么一位料事如神的将军,一双鹰眼闪烁着超人的远见,一脸刚毅映衬着思维的缜密。他穷尽一生致力中国的国防事业,却是一个清醒而痛苦的旁观者,他没有在那场大战中带过一兵一卒,也没有放过一枪一弹,他一生都是“纸上谈兵”,他几乎精准的预言只能写进《国防论》这部优秀的军事学著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