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售價:HK$
1177.6

《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售價:HK$
83.2

《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售價:HK$
70.6

《
结构 Structures(埃隆马斯克推荐读物之一,经典又实用的结构力学普及读物)
》
售價:HK$
93.2

《
全新影响世界的十八个定律大众心理学研究成功励志社会心理学书籍
》
售價:HK$
65.8

《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售價:HK$
327.8

《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售價:HK$
118.8

《
巴格达新版 和平之城 血腥之城 汗青堂丛书055
》
售價:HK$
118.8
|
編輯推薦: |
▲100余种远古生物再现,古生物复原艺术家让化石枯骨生辉。从神秘幽邃的骨架到神态逼真的形象,亿万年的时光在一幅幅壁画中汇聚,揭开地球生命史最神秘的一页。
▲2.25亿年生态场景的打造,用艺术与科学构建远古生态。全景展示北美大陆的古老风貌,用科学探查气候变迁,用艺术呈现地理景观,在熟悉的土地感受陌生的“遥远”。
▲6幅巨型壁画、4幅透景画、百余幅草稿速写、书信图片,展示古生物复原艺术家遍访专家查证生物特征、考察地貌还原真实景观、反复修改达到建模精准的创作道路与成果。
▲书中配有地质年代表和专业词汇表,帮助读者快速建立古生物知识网。辅以露背硬壳装帧,平展欣赏那些藏在时光深处的远古生物。
|
內容簡介: |
《失落世界的幻境:博物馆里的古生物复原艺术》再现了杰伊·马特内斯的艺术杰作。作为古生物复原艺术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专家,马特内斯创作的壁画和透景画,陪伴史密森学会下设的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化石展厅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创作的巨幅系列壁画,规模宏大,分期精准,生动展示了哺乳动物在过去5600万年间的进化史。他创作的透景画细致入微,将恐龙世界展现得栩栩如生。这些作品为古脊椎生物和远古生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并为数百万博物馆参观者树立了远古生命的直观印象。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不仅展示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作品,同时收录马特内斯在壁画准备阶段创作的不曾公开的草图和细节图,包括他与雕塑家诺曼·尼尔·迪顿一起创作透景画的细节。马特内斯以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严谨的细节把控而闻名,他总是先按照博物馆化石藏品绘制出动物的骨骼,然后在其基础上添加肌肉、皮肤,最后描绘其皮毛、羽毛或鳞片,期间还要经历反复地修改。最终,那些被复原的哺乳动物和恐龙仿佛真的从历史的深处向我们徐徐走来。本书以第一视角观察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一窥这位古生物复原艺术家严谨的创作历程,聚焦这些作品的影响和遗泽。
|
關於作者: |
作者:
杰伊·马特内斯(Jay Matternes)
杰出的古生物复原艺术家,他的作品被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收藏,还被《国家地理》等刊物收录。
马修·T.卡里诺(Matthew T. Carrano)
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恐龙馆馆长。他研究恐龙的进化史、功能形态学和生态学。他在二年级时看到马特内斯为《国家地理》创作的恐龙插图,从而对恐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柯克·R.约翰逊(Kirk R. Johnson)
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自然馆主任。他以古植物学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对艺术在复原已灭绝生物和古代景观的科研中发挥作用有着浓厚的兴趣。
|
目錄:
|
自马特内斯的作品序 言 第一章 阿拉斯加州猛犸象大草原:更新世晚期 第二章 爱达荷州河岸:上新世晚期 第三章 北美大草原:中新世中晚期 第四章 内布拉斯加州疏林草原: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 第五章 落基山脉泛滥平原:始新世晚期 第六章 怀俄明州雨林:始新世早中期 第七章 中生代透景画 后 记 致 谢 参考资料和扩展阅读 名词对照表 原版图片来源说明
|
內容試閱:
|
近50年来,参观史密森学会下设的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化石展厅的人,如果忽略杰伊·马特内斯用艺术化手段再现的失落世界的幻境,绝对是一种遗憾。在馆内的展陈品中,马特内斯创作的壁画、透景画尤为独特,它们生动再现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远古风貌。马特内斯的这些作品被数以万计的人参观,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古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复原艺术家,包括本书的几位作者。
马特内斯最著名的作品是一组六幅的巨型壁画,创作于1957 年至1975 年,描绘了哺乳动物在过去5000 万年间的进化场景,涵盖新生代3 的大部分时期。其中,马特内斯将不同的“世”设定在了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始新世早中期的怀俄明州、始新世晚期的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渐新世晩期至中新世早期的内布拉斯加州、中新世中晚期的内布拉斯加州、上新世晩期的爱达荷州、更新世晚期的阿拉斯加州。
此外,马特内斯还与雕塑家诺曼·尼尔·迪顿共同创作了三件透景画,展现了恐龙统治的中生代4(即爬行动物时代)各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它们体现了2.05 亿年前至6600 万年前,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的美国大西洋沿岸平原,晚侏罗世的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晚白垩世的蒙大拿州、怀俄明州和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样貌。
2011 年,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化石展厅开始全面翻新,项目规划者意识到那些由马特内斯绘制或参与制作的珍贵的壁画和透景画,无法适应新的展厅。主要原因有三点:博物馆展出以来,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成果;新的展厅平面图中减少了预留给新生代哺乳动物的空间;参观空间的扩充和照明光线的提升意味着墙壁的减少,因此壁画展墙势必减少。于是,博物馆在2014 年至2015 年陆续撤掉马特内斯的壁画和他参与制作的透景画,将其存档并列为永久藏品。
对史密森学会而言,这些壁画和透景画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古生物艺术家之一马特内斯重要的艺术作品。它们不仅打开了一扇“窗”,帮助人们了解美国20世纪中期古生物学的成果,并且促进了古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阐释。马特内斯的作品除了是重要的展览材料之外,还是能触动博物馆工作人员和参观者内心的艺术品。我们认为,马特内斯的这些作品与设计壁画时绘制的细节图和草图,值得造册成书、以飨读者。
……
我们很难想象,马特内斯究竟为壁画和透景画耗费了多少心血。那时候,若想获得可靠的科学信息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他每次都会竭尽所能地利用一切资源。马特内斯收到博物馆列出的物种清单后,便去咨询馆长和各个学科的专家,为每幅壁画收集相关信息。他还会仔细阅读研究论文和其他书籍资料,甚至到史密森学会体系以外的博物馆实地考察一些重要的藏品,包括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博物馆、阿拉斯加大学博物馆。此外,他还去爱达荷州和阿拉斯加州参观露头,收集化石标本并查看地貌景观,其中一些景观还保留着远古时期的风貌。
准备工作期间,马特内斯依据真实的标本绘制了大量的草图,他要么参考真实的化石标本,要么参考关键的图片资料。……马特内斯将其绘制的标本草图与现代动物的信息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骨骼向外复原每一种古生物的体形(期间他还偶尔发现博物馆标本组装方面的某些错误)。绘制完骨骼后,马特内斯接着绘制动物的深层肌肉组织和浅层肌肉组织,然后是表皮毛发,最后再涂上颜色。选择毛发颜色时,马特内斯通常会考虑动物的体形、栖息地或其现存近亲。此外,得益于从事野生动物绘画所积累的丰富经验,马特内斯还为这些动物设计了各种动作和姿态。
马特内斯还用更加宽泛的艺术手法提升壁画的视觉效果,如精巧的布局、明确的光影、和谐的配色。有时,他会移动、变换某些物种的位置,以使画面整体布局更加和谐生动、真实可信,从而优化整体效果;此外,他还会考虑一些关键问题,如壁画描绘的场景处于一天中的哪个时段又或是处于哪个季节。马特内斯深知,若想达到最优效果就要有所取舍。他回忆道:“要想生动呈现所有动物,必须灵活调整观察视角,而不能只用一种观看者的平视视角…… 否则,画面上的动物可能会因距离观众太远而体现不出细节,或者动物之间相互重叠。”
所有壁画和透景画的绘制,都经历了小比例单幅草图、大幅草图、六分之一大的初稿图(也称底图)的过程。一旦确定好每幅壁画的最终形态,马特内斯便会在墙面大小的白色画布上绘出壁画的内容。马特内斯先用炭粉和线绳在画布上制作出网格辅助线,按照一定比例放大之前的草图,并将同样比例放大的动植物绘制到各自的位置上。绘制壁画时,马特内斯首先定好主色调,用单色颜料涂好底色,然后再用丙烯颜料薄涂。一幅全尺寸壁画往往耗时9 个月到12 个月。
制作透景画时,马特内斯也经历了类似的创作过程,特别在内容选定、展出思路、物种研究、绘制草图和设计姿态等方面。……这些壁画和透景画大获成功,关键之一在于马特内斯对细节的把控。马特内斯不仅掌握了大量信息,而且深入研究了作品主题,对之了然于胸,从而能将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此深厚的底蕴,大大增强了马特内斯作品的整体效果,吸引广大观众长时驻足、久久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