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增长操盘实战:制定长期策略,跨越周期持续增长

書城自編碼: 413958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金融/投資/理財证券/股票
作者: 廖润
國際書號(ISBN): 9787121506321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 》

售價:HK$ 97.9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HK$ 54.8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HK$ 61.6
好风景
《 好风景 》

售價:HK$ 47.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HK$ 44.0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HK$ 71.5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HK$ 85.8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HK$ 76.8

編輯推薦:
系统性构建企业运营增长能力;系统讲解了如何从行业判断出发,制定长期战略,拆解年度目标,并构建拉新、激活、留存的全链路策略;兼顾战略与实操的增长经营指南
內容簡介:
长期从事企业运营管理培训工作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企业一线运营团队往往不能准确理解业务负责人的意图,导致制定的增长策略流于形式,缺乏系统规划。基于此,笔者认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增长必须建立在系统化的经营体系之上。而让企业一线运营团队真正理解增长、实施增长策略,正是本书写作的初衷。
本书围绕“经营定向图”的五层模型展开,系统讲解了如何从行业判断出发,制定长期战略,拆解年度目标,并构建拉新、激活、留存的全链路策略。同时,以指标体系、数据驱动和组织能力建设作为支撑,是一本兼顾战略与实操的增长经营指南。
本书适合企业的产品、运营、增长负责人以及中高层管理者阅读,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从目标设定到具体执行、从市场洞察到落地实施的完整增长操盘能力。
關於作者:
廖润
增?研习社商业教练。曾操盘百亿级别的业务平台,并主导过亿元级别的运营补贴活动。曾为京东、百度、传?控股、唯品会等多家公司提供培训或项?陪跑服务。
善于运?理?科思维理解商业,依托科学实验、量化分析和概率统计审视增?的每?个环节,致?于帮助企业构建数据驱动的增?体系,工作覆盖C端双边交易平台与B端企业服务两个领域。
其商业思考与实战复盘,已沉淀于微信公众号“阿润商业笔记”。
目錄
目 录
第1章 成为增长操盘手 / 001
1.1 从增长黑客到增长操盘手 / 003
1.1.1 量化业务辅助决策是时代命题 / 003
1.1.2 商业环境要求人才的综合能力 / 005
1.1.3 理清现状启动业务增长 / 005
1.2 经营定向图,从长期策略到动作 / 014
1.2.1 什么是经营定向图 / 015
1.2.2 经营定向图各层级维度 / 016
1.2.3 经营定向图如何实施 / 020
第2章 看清行业终局 / 023
2.1 好行业决定公司有多大 / 024
2.1.1 外卖成本变化引发增长 / 024
2.1.2 奶茶需求变化引发增长 / 025
2.1.3 人工智能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026
2.1.4 好增长来自好行业 / 026
2.2 洞察行业形成深度的Y认知 / 027
2.3 看清行业终局的6大关键点 / 029
2.3.1 行业定义 / 031
2.3.2 测算市场空间 / 033
2.3.3 判断行业发展周期 / 043
2.3.4 拆解价值链 / 049
2.3.5 分析外部环境 / 053
2.3.6 研究头部企业 / 055
第3章 构建长期经营策略 / 062
3.1 好策略决定公司活多久 / 063
3.2 洞察用户价值 / 063
3.2.1 定量分析用户需求 / 064
3.2.2 找到长期用户价值 / 066
3.3 长期经营策略 / 069
3.3.1 看清市场 / 070
3.3.2 交易模式设计 / 075
3.3.3 模式扩张对抗规模重力 / 077
3.3.4 构建壁垒 / 080
3.3.5 形成增长飞轮正向循环 / 085
3.4 如何选择长期经营策略方案 / 090
3.4.1 四个步骤制定长期经营策略 / 090
3.4.2 不同类型公司如何做经营策略选择 / 095
第4章 制定年度经营策略 / 098
4.1 经营能力决定公司赚多少钱 / 100
4.1.1 年度经营策略概述 / 100
4.1.2 年度经营策略框架 / 102
4.2 量化用户价值,明确经营目标 / 105
4.2.1 度量用户价值与商业价值 / 106
4.2.2 各发展阶段的经营目标 / 108
4.2.3 制定业务经营底线 / 110
4.3 根据目标找到经营策略 / 113
4.3.1 拓展经营领域 / 114
4.3.2 挖掘交易单元 / 115
4.3.3 优化用户旅程 / 117
4.3.4 优化用户价值交付环节 / 120
4.4 提升经营能力的核心方法 / 122
4.4.1 准确预估策略价值 / 124
4.4.2 缩短经营策略的反馈周期 / 129
4.4.3 降低策略的实施成本 / 133
第5章 量化经营策略 / 138
5.1 业务指标化流程 / 139
5.2 搭建业务指标体系的三个步骤 / 142
5.2.1 梳理业务的核心公式 / 142
5.2.2 定位核心指标 / 144
5.2.3 搭建指标体系 / 148
5.3 依照指标体系实现年度经营目标 / 155
5.3.1 测算三种类型的经营目标 / 156
5.3.2 指标体系分发与监控 / 166
5.4 数据分析与量化经营动作 / 168
5.4.1 数据分析洞察业务问题 / 169
5.4.2 构建度量基础能力 / 172
5.4.3 量化度量实验 / 174
5.4.4 全量评估方法 / 182
第6章 拉新裂变的核心策略 / 187
6.1 适合线上投放的业务 / 188
6.2 拉新洞察与策略 / 188
6.2.1 构建渠道评估体系 / 189
6.2.2 评估拉新渠道的质量 / 195
6.2.3 拉新的年度策略 / 198
6.3 用户推荐与裂变的核心策略 / 202
6.3.1 裂变活动分类与场景 / 202
6.3.2 设计裂变活动的要点 / 204
6.3.3 裂变效果评估 / 209
第7章 激活购买的核心策略 / 214
7.1 总被忽视的高价值环节:激活 / 215
7.2 如何寻找激活的关键点 / 216
7.2.1 优化激活的整体思路 / 216
7.2.2 寻找激活关键点的策略 / 220
7.3 优化激活的策略框架 / 227
7.3.1 提升用户的购买动机 / 228
7.3.2 提升用户的信任度 / 230
7.3.3 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价值感知 / 232
7.3.4 降低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门槛 / 233
7.3.5 适时的营销激励 / 234
第8章 留存复购的核心策略 / 236
8.1 留存决定经营的最终胜负 / 237
8.2 如何洞察用户留存 / 238
8.2.1 优化留存的整体思路 / 239
8.2.2 多维度洞察留存要素 / 244
8.3 优化用户留存的策略框架 / 252
8.3.1 构建体系化的留存策略 / 252
8.3.2 用户生命周期的留存策略 / 254
8.3.3 构建分层运营系统 / 255
8.3.4 提升用户迁移成本 / 256
第9章 从零开始组建量化经营团队 / 262
9.1 判断业务是否适合采用数据驱动模式 / 263
9.1.1 数据驱动概述 / 264
9.1.2 从三个维度看业务是否适合用数据驱动模式 / 264
9.2 数据驱动业务的难点 / 268
9.2.1 数据驱动需要满足多个条件 / 268
9.2.2 业务负责人的认知是关键 / 269
9.3 数据驱动的组织架构 / 271
9.3.1 数据度量方法的变化 / 272
9.3.2 数据驱动离不开数据分析师 / 275
9.3.3 数据驱动常见的组织架构 / 277
9.3.4 不同层级的数据分析能力 / 280
9.4 分析师是数据驱动的基石 / 281
9.4.1 数据分析师的能力模型 / 281
9.4.2 数据分析师的工作内容 / 282
9.4.3 数据分析师的类别与职级 / 285
9.4.4 如何与数据分析师合作 / 288
9.5 构建数据驱动组织 / 291
內容試閱
推荐序1
用数据驱动增长
在企业经营中,一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所做的事情是否真正推动了业务向前发展?很多企业并不缺乏想法和资源,而是缺乏一种能力——能让决策回归业务本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在于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驱动的反馈机制。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讨论了如何选择好市场、好模式,更重要的是,它讲清楚了在一个可行的战略方向下,如何将目标层层拆解为可执?的业务动作,并通过指标体系进行持续度量与优化。它将“增长”还原为一个结构性、系统性的过程,而不是灵光一现的战术组合。
在我们服务企业客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真正实现数据驱动的组织往往具备两个特征:其一,目标拆解能力强。他们能把战略目标转化为用户增长、留存、转化率、ARPU_等核心指标,责任分配清晰,过程可追踪、结果可反馈。
其二,跨部门协同机制健全。很多公司受限于数据孤岛、口径不统一、职责重叠,而无法形成有效的业务判断闭环。优秀的组织会通过统一数据平台、指标标准化、自动化分析工具,建立“用数据说话”的文化。
从指标到执行的闭环,不仅是工具问题,更是组织能力问题。数据驱动不仅是分析方式,更是组织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判断力的保障。
神策这些年服务了数千家企业,我们深刻体会到:能够持续增长的企业从不把成功寄托在某一个爆款策略上,而是更重视底层结构的搭建,包括数据体系、指标口径、行为采集、分析模型和组织协作方式。这才是决定长期胜负的关键。
很?兴看到这本书用实践者的语言讲述了这些复杂命题,尤其是第3、4章增长操盘实战:制定长期策略,跨越周期持续增长关于如何建立业务指标体系、实现策略拆解的内容,正是我们在推动客户指标化经营中经常遇到的核?挑战。在数字化时代,数据不该只是报表,更应成为企业“看清方向、验证路径、调整动作”的基础设施。数据驱动的本质是让组织具备感知—决策—行动—反馈的能力闭环。
如果你正在思考如何让战略真正落地、如何让团队对结果负责、如何让数据变成真正的生产力,那么这本书会给你明确的路径感。增长并非偶然,它可以被设计、被管理,也可以被持续优化。
神策数据创始人兼CEO 桑文锋

推荐序2
回归经营本质,做有质量的增长
每当夜深?静时,我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在今天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世界里,“增长”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过去十年,我们见证了移动互联网浪潮带来的巨大红利。在那个
野蛮生长的年代,“增长黑客”的理念应运而生,以AARRR模型、病毒裂变、流量玩法等“奇兵巧计”帮助无数企业实现了爆发式的用户扩张。这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最佳解法,以最小的成本撬动了最?的市场杠杆。
然而,当潮水退去时,我们发现,仅仅依赖流量技巧和增长裂变的模式正变得难以为继。一方面,流量成本日益高昂,获客难度呈指数级上升,企业间的竞争进入了残酷的存量博弈阶段;另一方面,许多企业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海量用户,却因为缺乏健康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的经营能力,最终昙花一现。过往那些被奉为圭臬的“术”,在结构性的挑战面前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正是我们创立“增长研习社”的初衷。我们认为,商业世界已经走过了那个“点增长”的时代,进入了一个需要“线增长”和“面增长”的全新时代。增长不再是某个独立部门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而是贯穿于企业战略、产品、运营、组织等所有环节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工程。我们致力于成为一个聚焦于企业增长的商业咨询与研究机构,深入商业实践一线,与最优秀的操盘手们共同探索和沉淀这个时代真正行之有效的增长之“道”。
在研习社的众多教练中,廖润是尤为出色的一位。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品质:既有在业务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实战锐度,又有能够将复杂问题体系化、结构化的深度思考能力。他从不满足于分享一些零散的案例或技巧,而是始终在追增长操盘实战:制定长期策略,跨越周期持续增长问表象背后的第一性原理。他所操盘的业务总能看到清晰的逻辑框架和严谨的量化思维。多年来,他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不断打磨、总结,最终汇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心血之作——《增长操盘实战》。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初稿时,内心是极为振奋的。因为它精准地回应了我对“增长”本质的思考,并构建了一套完整、可落地的思想体系与方法论。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完成了从“增长黑客”到“增长操盘手”的认知升级。所谓“黑客”,精于单点突破,寻找规则的漏洞;而“操盘手”则需要运筹帷幄,驾驭全局。廖润在书中提出的“经营定向图”模型便是一个极佳的操盘手思维框架。它将企业的经营活动解构为五个层次:行业终局、长期经营策略、年度经营策略、具体增长策略(拉新、激活、留存),以及底层的组织能力与壁垒建设。这个框架如同一张清晰的作战地图,指导着企业的决策者如何从宏观的行业判断,层层递进到微观的日常运营动作,确保每一步行动都服务于最终的战略目标。
这本书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对“Y认知”的强调。在一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水平的竞争。当大多数人都认为行业真相是X时,你能否洞察到那个反共识但更接近本质的Y,往往决定了你能否找到结构性的增长机会。书中通过瑞幸咖啡等案例,深刻阐释了如何通过对行业终局的深度洞察,形成独特的Y认知,从而在红海市场中开辟出全新的蓝海。这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运营技巧,上升到了战略智慧的层面。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并未停留在高阶的战略思辨,而是给出了详尽的量化方法。从如何测算市场规模,到如何搭建指标体系;从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洞察问题,到如何用AB实验科学度量每一个经营动作的价值;再到如何从零开始组建一支量化经营团队。廖润将那些看似复杂的商业分析方法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案例进行拆解,让读者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并真正应用到自己的业务中去。可以说,这本书既是一本提升商业认知的心法秘籍,也是一本可供随时查阅、按图索骥的实操手册。
展望未来,我相信“增长”的内涵将持续演进。它将不再仅仅等同于用户量或GMV的提升,而是指向一种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它考验的,是一家企业能否在深刻理解用户价值的基础上,构建起高效的价值交付链条;考验的,是一家企业能否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到并夯实自己独特的竞争壁垒;考验的,是一家企业能否建立起数据驱动的组织文化,让每一次决策都有据可依,每一次迭代都有的放矢。未来的商业领袖必然是一位优秀的“增长操盘手”。他们需要具备望远镜般的战略视野,也需要具备显微镜般的细节洞察力;他们要懂商业、懂产品、懂用户,更要懂数据、懂组织。他们所追求的不再是昙花一现的“风口”,而是能够穿越周期的“飞轮”。
廖润的这本《增长操盘实战》,无疑为所有致力于成为优秀操盘手的企业家、管理者和业务骨干们提供了一份宝贵的航海图。我相信,每一位认真阅读并实践本书内容的读者,都将从中获得很大的启发和力量。是为序。
增长研习社发起人 李云龙

自 序
后红利时代,企业如何跨越周期
自苹果公司发布 iPhone 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中国在这一背景下探索了各种商业模式,从 O2O、新零售到网约车、外卖、直播和短视频,涌现了一批独角兽企业。然而,随着市场红利的逐渐消失,回顾过去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企业,哪些能够穿越经济周期,哪些倒在黎明之前,研究它们的得与失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商业教练,我结合互联网产品经理以及创业公司和头部平台的工作经验,从外部视角理解商业本质,同时也能从一线感知不同规模企业的增长路径。在实践中,我发现,比策略更为重要的是对业务基本面的研究和帮助企业构建结构化的经营能力,这才是企业跨越经济周期、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低迷市场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往往占据了高价值行业位置,明确了自身的价值主张和经营壁垒,始终坚持长期经营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
在后红利时代,企业与组织的演化将呈现怎样的形态?企业家如何拥有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商业认知,从而实现持续跨越周期和增长?我认为,数据驱动的经营决策方法将在增长放缓的时代加速发展,它将成为企业最终的经营决策方式。
这套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基于数据与逻辑的经营方式,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被掌握。我亲自参与并实施过这些方法,涵盖从行业与增长空间分析,到长期策略制定、年度经营策略落地,经营目标的测算,再到业务环节指标搭建和数据分析。
简言之,这套方法类似科学实验:基于洞察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设定观测指标,通过数据变化验证猜想的有效性,形成严谨的理工科实验方法。
本书的结构与我参与业务思考的路径相吻合。全书共分 9 章:第 1 章讲述数据驱动决策在头部互联网公司中的应用;第 2 章探讨业务思考的起点——分析行业空间、机会与发展趋势;第 3 章则结合用户需求、自身禀赋及竞争对手,思考如何确立业务壁垒和发展策略;第 4、5 章详细介绍如何将长期策略拆解为年度规划,并通过指标和数据来管理年度经营;第 6~8 章讲解如何在业务关键环节通过数据管理和洞察策略;第 9 章探讨组织如何从零到一实现数据驱动转型。书中的方法来源于我在咨询和培训过程中,针对实际组织转型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
本书能够面世,首先要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的两位编辑:林瑞和、李利健,他们的努力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作为增长研习社的教练,特别感谢增长研习社创始人李云龙老师,他的《第一性原理思维》《增长战略》《价值创新》等课程给了我很大启发。李云龙老师带领我参与了多个顶级企业的咨询与培训,使我有机会与这些企业的 CEO 进行近距离接触,并与一线人员和管理者深入交流,没有这些机会,也就没有本书的诞生。此外,李云龙老师为本书创作提供了大量资源支持。我还特别感谢增长研习社的领教曾楠,她帮助我打磨了全书的目录和结构,是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感谢《种草》作者于冬琪,他让我参与了他的商业案例研究工作,对本书内容的撰写有很大启发。感谢混沌领教沈攀老师,我有幸聆听过他的多堂课程,收获颇丰。还要感谢梁栋和 Sherry 两位领导,感谢他们在工作中的指导与支持。
特别感谢赵蕊、宋博伟,他们为本书的插图和理论框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此外,感谢然阿姨、叶林、邹佳荣和曾焰鑫,他们作为一线业务人员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感谢郭泊言,他为本书的计算内容做了大量验算工作。增长研习社教练团队的方健伟、胡美玲、丁洁、张金伟、孟庆双、廖麒、赵增秀、应纬峰、易焕、黄睿、魏国平等教练也从不同角度为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感谢正在阅读本书的你,陪伴我走过这本书的每一页。虽然尽我所能对全书的每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但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本书一定会有所疏漏,欢迎任何形式的批评和指正,这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商业。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让我的生活变得温暖;感谢我的朋友,是你们让我不再孤单。
廖润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