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补课札记 暮年漫谈 费孝通选集

書城自編碼: 413900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张喆 主编,费孝通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29202019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0.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HK$ 38.5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售價:HK$ 86.9
聪明钱
《 聪明钱 》

售價:HK$ 85.8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

售價:HK$ 107.8
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 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

售價:HK$ 74.8
东线有战事1914一战爆发与帝国崩溃 与西线无战事遥相呼应的一战东线战事探寻帝国时代崩塌的根源
《 东线有战事1914一战爆发与帝国崩溃 与西线无战事遥相呼应的一战东线战事探寻帝国时代崩塌的根源 》

售價:HK$ 96.8
奇岩馆事件(“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获奖作者高野结史颠覆你的推理常识)
《 奇岩馆事件(“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获奖作者高野结史颠覆你的推理常识) 》

售價:HK$ 54.8
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
《 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 》

售價:HK$ 96.8

編輯推薦:
★【晚岁的智性突围】八旬高龄的费孝通以“补课”自省,面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学重建的使命,沉潜两年精研帕克(派克)思想,从美国移民社会的“共生”与“共识”矛盾中,透视全球化时代文明冲突的根源,将帕克的“人文区位学”转化为一把钥匙,开启对多民族国家团结困境的求解,更在文明比较中呼唤“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
★【珍贵的时代精神档案】《暮年漫谈》打破学术写作范式,以思想随笔的形式拓展社会科学表达的维度,还原费孝通与潘光旦、吴文藻等学人的思想互动,剖析民国社会学传统在当代的传承与嬗变,融合个人心史与百年中国社会变迁,展现“士人情怀”与全球化视野的交织,构成一份珍贵的时代精神档案。
★【当代价值】《补课札记》重释西方理论以激活中国智慧;《暮年漫谈》则以本土经验溯源回应文化断层危机,二者均指向“文化自主性”的构建,是理解费老“从实求知→文化自觉→天下大同”思想闭环的关键,为全球化时代的文明比较研究提供了方法论范式。
★【典藏工艺】既是思想盛宴,更是值得收藏的珍品:精装32开小开本,单手可握的黄金尺寸,通勤阅读两相宜;费孝通先生亲笔签名采用珍珠白烫印,在光影流转间若隐若现;书名以黑金烫印,低调中
內容簡介:
《补课札记》是费孝通晚年对学术生涯的系统性回顾与补遗。他以”补课”为名,重新梳理社会学、人类学的核心理论框架,反思早期田野调查(如《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的局限,并结合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转型,提出对学科发展的新思考。书中既有对马林诺夫斯基、潘光旦等学术前辈思想的重读,也包含对中国城乡关系、文化自觉等议题的再阐释,体现了他”从实求知”的学术品格。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暮年漫谈》这部随笔集以更为个人化的笔触,记录了费孝通晚年对生命、学术与社会的感悟。他以平实的语言探讨知识分子的责任、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回忆师友往事(如吴文藻、费达生等),并直面衰老与死亡命题。书中既有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文化观的延伸,也流露出对现代化进程中人文精神流失的隐忧,展现了一位学者跨越学科边界的人文关怀。
關於作者:
张喆,费孝通外孙,国务院参事室费孝通社会调查中心秘书长,贵州民族大学费孝通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当代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
目錄
补课札记
3 ∣ 决心补课
10 ∣ 派克来华
17 ∣ 派克的早年
24 ∣ 人生道路的选择
34 ∣ 留学欧洲
43 ∣ 深入社会基层
54 ∣ 一段插话
60 ∣ 芝加哥大学及其社会学系
69 ∣ 派克进入社会学阵地
79 ∣ 派克和汤麦史两人的结合
86 ∣ 从探险者成为拓荒者
93 ∣ 派克老师在备课
103 ∣ 欧战期间的派克老师
116 ∣ 派克老师走上讲台
125 ∣ 奠定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
137 ∣ 众口交誉的老师
151 ∣ 再说《引论》
158 ∣ 另一本老师的杰作
164 ∣ 未完成的种族关系研究
176 ∣ 跨越太平洋
186 ∣ 人生苦短,探索未已
202 ∣ 后记

暮年漫谈
219 ∣ 最后的士绅阶层
223 ∣ 早年生活
235 ∣ 上大学
248 ∣ 三位外国老师和三位国学大师
265 ∣ 关于民族识别工作
274 ∣ 应该多读点历史
內容試閱
奠定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
派克老师一生中被认为最重要的成名之作是他那本巨大的《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引论》,这本《引论》原是为初入大学的学生准备的引导他们进入这一门称为社会学的学科的基础课本。在我进入大学的20世纪30年代,据我所知,一般大学都极重视这种入门课程,总是由学系里能力最强也所谓最叫座的教师讲授,这一课讲好了,学生就安心在这门学科里上进了,学系也欣欣向荣,正所谓吃香了。如果不能在这门课上收拢学生的心,那就会影响到整个学系。我在《决心补课》这一节里也已表达过,由于我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在初入大学时没有念过社会学概论这样的入门必修的基础课,因之而自感底气不足,老来受苦。所以决定重新找到派克老师这本《引论》做为补课的入口。这个决定是一年多以前做出的,经过这一年的补课,自认为这项决定下得是不错的,对我是有益的,因为自己觉得这一年里我的确有不少新的思想在发展之中。在我这一年里所写的文章中也有所流露。按传统举行的我90岁生日的欢叙会上,朋友们又把我这一年写的文章集成《九十新语》那本小册子,已印成四集,可以作证。
说到派克老师所编的《引论》这本书,从书名本身起就得注意和多想想,它的原名是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直译成汉文是“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引论”。读起来似乎有点别扭,因为英文里的sociology现在普通都译做社会学。英文sociology是由两个拉丁字根socio和logy组成的,socio即社会,logy即学科或单称学。为什么派克老师偏偏在sociology前加上一个science一字,science中译是科学。所以这本《引论》的全名成了《社会学这门科学的引论》。派克老师加“这门科学”这个语词是不是犯了文法上的重复意义的毛病呢?因此我们对此要多想一想。
书名上标出“这门科学”的用意在本书并没有直接加以说明,对此我只能自己揣摩了。我首先想到的是科学一词的特定意义,在人们思想中不同时代不是一致的。派克老师所处的是20世纪初年的美国。当时美国的思想界特别是社会科学界对社会学这一门学科怎样定位还没一致的见解。据我所知道的,派克老师最感到恼人的是把社会学看做是一门对付当时社会上出现不正当现象的学科。当时美国正处在工业化的初期,社会上发生着种种传统眼光里看不惯的现象,群众中对这些被认为不正当的现象有着强烈的反感,当时的传统意识又深受美国早期移民清教信仰的影响。当时的社会学家包括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Small本人都是个受宗教信仰影响较深的人。派克老师却坚持欧洲文艺复兴中兴起的理性主义的信念。他对那些主张改良主义的社会整风派很有反感,把它称做do?goodism(“做好事主义”)。他甚至说芝加哥城里最大的破坏者不是那些腐化的政客或犯罪者,而是那些口口声声闹改良的老娘们,他讨厌这种高唱做好事的人,因为他们不去分析形成社会不正当行为的原因而妄作主张。读者也许还记得他在当新闻记者时采访过一个酗酒的女犯。他发现酗酒相当于社会上的一种传染病。他认为社会学者不是一个头痛医头的走方郎中,而是个对症下药的医生,这是他要强调用理性来对待社会现象的科学态度。他在《引论》书名中标出他所讲的社会学不是那种讲做好事的说教而是用理性来对待社会现象的科学。我作这样的推测不知道是否符合老师的原意。我这样揣测是出于我回想起我在高中念书时所喜欢阅读的当时的科学和玄学的论战文章。当时我一知半解地站在科学一边,把它当做真理一般来对待。那是“五四”的余波,来源出于当时由胡适引进的杜威这些西方思想,认为科学就是讲理知,也就是讲道理的,和迷信联系在一起的玄学相对立。用我国当时的意识形态来推测派克老师的用心,可能有一点史距和时差上的错误。但如果我的揣测有一些道理的话,20世纪的头10年美国的思潮就和我们“五四”之后的10年差不多了。当时美国的社会学派作为一门科学还在成长之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