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HK$
87.9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HK$
107.8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HK$
163.9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HK$
86.9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HK$
98.8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HK$
129.8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HK$
38.5

《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售價:HK$
86.9
|
內容簡介: |
活动有趣,学生爱参与: 精心设计贴近学生年龄与兴趣的活动,以 GWPDC 科学模型清晰引导每一步,课堂瞬间活跃!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即学即用,轻松上手: 基于 GWPDC 模型,每项技能讲解都配套 完整教案、实用案例、清晰材料清单,更有 家校无缝衔接的泛化清单,真正实现“开箱即用”!
科学干预,效果看得见: 不只关注课堂,更关注 学习环境的泛化!提供面向 班级教师、全校教职工及家庭 的详尽操作指南与活动建议,打造全方位支持网络,让学习成果处处可见!
|
關於作者: |
Ivymount特殊教育日校项目研发团队
Ivymount特殊教育日校是美国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该校专门招收从幼儿园至21岁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及相关疾病的学生。该研发团队阵容强大,主要包括了5位核心作者,还有来自美国国家儿童医学中心(CNMC)的心理学家及家长和学生代表。
Ivymount学校的教师
林恩·坎农(Lynn Cannon),学校社交学习专家、教师、行政主管。
凯蒂·C.亚历山大(Katie C. Alexander),作业治疗师、临床研究员,曾任项目主任。
莫妮卡·阿德勒·沃纳(Monica Adler Werner),现任项目主任,华盛顿学区家长教练。
CNMC的专家和研究人员
劳伦·肯沃西博士(Lauren Kenworthy),CNMC孤独症研究中心主任。
劳拉·古特穆特·安东尼博士(Laura Gutermuth Anthony),专注于神经发育障碍儿童的研究与临床工作。
|
目錄:
|
引言
强化系统
图标
课程中的实用脚本练习清单
主题1 基础技能
第一课 互相了解
导入:复习GWPDC
活动1:行为准则
活动2:谁了解谁?
讲义:关于我的一切!
结束:课堂练习和家庭练习
课堂练习1
家庭练习1
第二课 “目标—原因—计划—执行—检查”(GWPDC)
导入:复习GWPDC
活动1:介绍GWPDC
活动2:搞笑的GWPDC
讲义:搞笑的GWPDC
结束:课堂练习和家庭练习
课堂练习2
家庭练习2
第三课 情绪识别
导入:复习GWPDC和快问快答
活动1:情绪目标
视觉化资料:情绪目标海报
课堂资料:情绪目标卡
活动2:它让我感觉如何?
活动3:情绪链
视觉化资料:情绪链情境
讲义:空白情绪链
结束:课堂练习和家庭练习
课堂练习 3
家庭练习3
第四课 你怎么做可以感觉更好?
导入:复习GWPDC和快问快答
活动1:失望及其应对策略
讲义:失望及其应对策略
活动2:应对策略的调研
讲义:如何感觉“刚刚好”
讲义:感觉“刚刚好”的策略调研
讲义:我的任务是恢复到感觉“刚刚好”
讲义:深呼吸
活动3:策略卡
讲义:策略卡示例
附加活动:应对策略的选择结束:课堂练习和家庭练习
课堂练习4
家庭练习4
主题1成长报告
……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张苗苗,委员会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 ,国际行为分析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应用行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作为一名从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二十余年的工作者,我每天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学龄前的孩子。在早期密集干预中,我们往往专注于基础技能的塑造——眼神接触、语言表达、简单指令的遵循。这些当然重要,但若缺乏对儿童未来发展轨迹的整体把握,我们的教育就可能陷入“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局限。《锁定目标 灵活达成》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执行功能缺陷是许多谱系儿童在学龄期面临的核心挑战。当同龄人开始自如地处理多步骤任务、灵活应对变化时,我们的学生却可能因为认知僵化、计划执行困难而显得格格不入。这促使我反思:在早期干预中,我们是否应该更早地植入灵活思维的种子?是否可以通过适合幼儿的方式,开始培养他们的目标意识和计划能力?
书中最让我有共鸣的,是它对教育者自身灵活性的强调。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我们很容易形成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行为期待,却很少察觉这种僵化可能正是学生进步的隐形障碍。当我们把“改变”的压力单方面放在学生身上时,干预就变成了一场“拉锯战”。而本书提醒我们,真正的突破往往始于教育者放下预设,调整自己的期待和方式——这种双向适应的理念,对早期干预尤其珍贵。
环境适应同样是书中的核心洞见之一。在早期干预阶段,我们常常精心控制环境以减少干扰,却可能忽略了培养学生在真实世界中的适应能力。本书提出的“环境—个体”动态匹配模型给了我重要启示:与其期待学生完全适应现有环境,不如循序渐进地调整环境要求,同时培养他们的适应技能。比如,在结构化教学中逐步引入不可预测元素,在安全范围内允许学生体验计划受阻的感受,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融入早期干预的宝贵策略。
作为长期与孤独症儿童相伴的专业人员,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本书没有提供一刀切的解决方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可灵活调整的原则和工具,这与特殊教育个性化本质高度契合。虽然书中的案例主要针对学龄儿童,但其中关于正向行为支持、视觉提示、选择权赋予等策略,经过适当简化后,也可以在早期干预中发挥效用。
本书让我们得以眺望学龄前儿童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种“从终点回望起点”的视角,为早期干预工作注入了难得的预见性与系统性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