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名校升学规划:让你脱颖而出的9种学习力
》
售價:HK$
76.8

《
大学问·华北村治:权力、话语和制度变迁(1875—1936)
》
售價:HK$
97.9

《
芬尼根的守灵夜 全译注释本
》
售價:HK$
547.8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24年1-12月整年十二期)
》
售價:HK$
486.0

《
长城砖系列: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研究
》
售價:HK$
85.8

《
跟着TED学科学:人工智能
》
售價:HK$
55.0

《
宝石之书
》
售價:HK$
173.8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售價:HK$
94.6
|
編輯推薦: |
融入学科实践的学科课程建设,八个特色学科课程群,小学案例
|
內容簡介: |
本书明确学科实践是一种课程取向,并从学科建设视角来阐述学科课程与学科实践整合设计的八个关键维度,涵盖理念统率、素养聚焦、结构优化、内容延伸、路径回归、方式问题、评价嵌入、管理到位等核心问题,每个维度都附有一个特色学科建设的真实案例,能为学校学科课程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提供借鉴。
|
關於作者: |
王凤芳,昆山市花桥金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全国新教育明师班成员,江苏省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江苏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获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双十佳”等荣誉。曾获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首届江苏省卓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一师一优课”国家级部优课荣誉,苏州市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
|
目錄:
|
前言 学科实践是一种课程取向/1
第一章 理念统率:学科性质的关联性与意义世界的可能性/1
学科课程哲学是学科课程价值观,也是学科课程方法论,具有统率学科课程和学科实践的“龙头”作用。以“价值”为基轴审视学科课程与学科实践整合设计,用独特的价值思维阐释学科课程性质,通过概念建构洞悉学科课程本质意涵;以“方法”为视城把握学科课程与学科实践整合设计,用独特的概念演绎学科课程理念,通过概念建构表达学科课程观念系统。
明亮语文:用语言照亮精神世界/3
第一节 在语言中敞开的存在/4
第二节 滋养儿童的精神生命 /7
第三节 设计完整的学习任务 /14
第四节 丰富儿童的语言实践 /18
第二章 素养聚焦:学习目标的具体性与目标实现的针对性/31
素养聚焦的学科课程与学科实践整合设计,要注意学习目标的具体性与目标实现的针对性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素养维度的抽象规定性与课程目标的具体描述性之间的关系、总体目标的具体性与局部实现的针对性之间的关系、素养达成的长期性与目标设计的切近性之间的关系。具体且有针对性的目标有利于指引学科实践的有效落实,让我们的教学实践更具有方向感。
大美音乐:用旋律之美浸润心灵/34
第一节 感受音乐的独特之美 /35
第二节 浸润儿童的精神世界/37
第三节 设计完整的音乐审美体验 /43
第四节 让审美体验真实发生 /47
第三章 结构优化:课程标准的理据性与框架建构的创造性/59
布鲁纳指出:“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优化学科课程结构要关注课程的宏观结构、中观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特别需要关注课程标准的理据性与框架建构的创造性,即既要依据学科课程结构的标准规定,又不能完全因循课程标准,要有理念赋予的创造性。因此,在优化课程结构时,我们力求富有创造性地建构框架。
乐智体育:让儿童在快乐世界中智慧生长/62
第一节 在愉悦的情境中健体启智 /62
第二节 回归体智同长的运动旨趣 /65
第三节 绘制体智交融的成长图景 /69
第四节 多元路径共促智趣新体验/73
第四章 内容延展:基础拓展的融合性与知识情境的整合性/83
课程的丰富性给子儿童无限可能。在我们看来,课程的丰富性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从数量角度看,课程的丰富性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使得儿童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邀游;从质量角度看,课程的丰富性让课程少而精、简而活,确保它们既能够引导儿童探索多元世界,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智数学:进人情智共生的数学世界/85
第一节 情智交响启迪数学之美 /86
第二节 情智辉映点亮数学之魂 /89
第三节 情智交融品味数学之韵 /96
第四节 情智相长探索数学之趣 /100
第五章 路径回归:育人思维的转化性与课程实施的全息性/113
课程是为了学生的生长,具有鲜明的回归性和转化性。为此,课程实施要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个体经验、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具体操作层面,变革课堂教学,探索跨学科学习,开展多彩的学科节日,创设多样的学科社团,推进多维的学科研学,激活多元化的学科探究等学科实践,回归到鲜活的课程现场,是实现学科课程的全息性与学科实践的转化性的基本路径。
童韵美术:走进富有儿童味的色彩世界/115
第一节 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116
第二节 每一种色彩都将绽放 /119
第三节 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彩色的童年/124
第四节 每一幅童年的画作都将绘出未来的蓝图/128
第六章 方式活跃:多维资源的介入性与学习方式的灵活性/145
认知是具身的,学习本质上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而不仅仅是思维事件。这世界绝对不存在一个与世界分离的心智,心智与生命是整合为一体的,我们的心智,包含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始终以具身的方式与世界同在。经验的多样种类和资源的多维介入能够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更加广泛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可以说,多维资源的介入性与学习方式的灵活性,是实现课程育人的关键。
活力英语:让生命元气满满/147
第一节 活力激荡,解锁语言学习乐趣/148
第二节 知能汇聚,点燃语言智慧火花/150
第三节 视界拓展,照亮语言学习旅程/157
第四节 生动滋养,搭建语言学习桥梁/164
第七章 评价嵌入:质量标准的对照性与学习过程的增值性/185
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嵌入式评价是教师以一种不受外界干扰、系统化的方式确定具体课程目标,设计各目标的评价量规,根据学生表现对学生学习结果是否达到课程目标评出等级,记录保存用以评价的材料,同时提出课程改进措施的全过程。开展嵌入式评价时,需要以清晰的质量标准评价学习结果,引导师生时刻关注标准,保证教与学的一致性。也需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发展性,引导学生对照质量标准与自己比,以提振学生的学习信心。
磁性科学:让儿童走进富有引力的科学世界/187
第一节 在儿童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188
第二节 在儿童成长中得到满足/190
第三节 设计科学的学习任务/195
第四节 在实践中培养儿童的科学思维/203
第八章 管理到位:课程主体的在场性与要素耦合的扎根性/217
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即研究假设,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由此可以认为,教师是课程的主体,在课程管理中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这是课程主体在场的关键。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课程的要素: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设计以满足教育教学实践需求为依据,这是课程具有扎根性的保证。
智创科技:用创新的思维打开科技新大门/219
第一节 智启未来,思考科技新篇章/220
第二节 智筑思桥,跨越科技灵感溪流/223
第三节 智动协作,学科课程体系学习/228
第四节 多元评价,点燃科技创新之火/232
第五节 智慧管理,做好课程领航人/241
后记/2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