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网格本·飘(全两册/外国文学名著丛书)
》
售價:HK$
206.8

《
时刻人文·环球共此食:工业化英国、食品系统与世界生态(2021年美国历史学会杰里·本特利世界史奖获奖作品。一部融合饮食史、环境史、科技史的力作,揭示“地球不能承受之食”的来龙去脉)
》
售價:HK$
93.5

《
DK艺术百科(典藏版)(全彩)
》
售價:HK$
184.8

《
心流2.0:在复杂世界中创造最优体验
》
售價:HK$
64.9

《
日本艺术50讲(一本读懂日本5000年艺术史,20余种艺术类型,280余幅经典之作)
》
售價:HK$
240.9

《
疑案里的中国史1.2.3(套装3册)
》
售價:HK$
219.8

《
货币的本质 罗布·迪克斯 金融、理财、投资、财富破局、货币贬值、通胀、债务、红利、金融危机
》
售價:HK$
64.9

《
我身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
售價:HK$
43.8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对畅销多年的调解员经典培训教材的修订再版,包含人民调解方法、技巧的案例解析及常备法律知识的分类解答,并附有相关法律文件汇编,非常适合作为调解员培训必修教材使用。
全面性:常备调解知识、必会方法技巧、必知法律依据实用性:基础知识讲解、方法技巧介绍、法律条文运用通俗性:知识讲解深入浅出、情景问答通俗易懂
|
內容簡介: |
人民调解员的能力是决定调解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帮助人民调解员学习和掌握与人民调解工作相关的方法技巧与法律知识, 我们特别编写了本书。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8种重要调解方法的案例实操,以纠纷案例形式讲述各种调解方法的运用;第二部分是4类实用调解技巧的案例应用,力求把方法与技巧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调解目标;第三部分是14个矛盾多发领域的最新法律知识,以满足调处各种纠纷的需要;第四部分是与人民调解工作流程和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帮助人民调解员全面掌握工作规范。
|
關於作者: |
本书编写组成员有人民调解员培训老师、法官、律师、资深人民调解员等,具有丰富的人民调解经验和人民调解员培训经验。
|
目錄:
|
第一章 调解方法案例实操
第一节 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及运用
案例1:因男方强迫女方结婚引发的纠纷
案例2:因对遗产继承份额有异议引发的纠纷
案例3:因不满代位继承财产引发的纠纷
第二节 动员多种力量协助调解的方法及运用
案例4:因离婚后探望子女引发的纠纷
案例5:因父母一方不同意送养子女引发的纠纷
第三节 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的方法及运用
案例6:因胎儿继承权问题引发的纠纷
案例7:因不尽赡养义务引发的家庭纠纷
第四节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及运用
案例8:因不让孩子上学引发的纠纷
案例9:因宅基地界线引发的纠纷
第五节 换位思考法及运用
案例10:夫妻因家庭琐事引发的纠纷
案例11:因丈夫好赌引发的纠纷
第六节 苗头预测和遏制法及运用
案例12:因妻子出轨引发的纠纷
案例13:因遗弃老人引发的纠纷
第七节 模糊处理法及运用
案例14:因不当得利数额分歧引发的纠纷
案例15:因孩子打架引发的邻里纠纷
案例16:因失业压力引发的离婚纠纷
第八节 褒扬激励法及运用
案例17:因见义勇为受伤请求补偿引发的纠纷
案例18:因无因管理产生费用争议引发的纠纷
第二章 调解技巧案例应用
第一节 纠纷要素运用技巧
一、时间要素运用技巧
案例19:因长期拖欠欠款引发的纠纷
二、地点要素运用技巧
案例20:因误会引发的邻里纠纷
三、人物要素运用技巧
案例21:因兄弟换房引发的家庭纠纷
四、情节要素运用技巧
案例22:因偷看孩子手机引发的纠纷
五、原因要素运用技巧
案例23:因遗嘱引发的赡养纠纷
第二节 言语语言运用技巧
一、谈话内容的运用技巧
案例24:因重男轻女抛弃女儿引发的纠纷
二、语音的运用技巧
案例25:因采光权引发的纠纷
第三节 体态语言运用技巧
一、面部表情的运用技巧
案例26:因丈夫出轨引发的纠纷
二、姿势的运用技巧
案例27:因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发的纠纷
第四节 心理疏导运用技巧
案例28:因婆媳关系引发的家庭纠纷
第三章 人民调解工作必.备法律知识
第一节 宪法知识
1.哪些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被判处有期徒刑还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吗?
3.公民是否拥有无限制的言论自由权?
4.宪法中是如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的?
5.宪法是如何保护民宅不受侵犯的?
6.妻子限制丈夫跟异性通信违法吗?
7.父母不让女儿出门见男友违法吗?
8.歧视、虐待妇女违法吗?
9.我国的自然资源都归属国家所有吗?
10.如何理解公民要尊重社会公德?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律知识
1.男方在婚前购买的房子,婚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2.婚前一方父母出资为二人购买的结婚用房,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婚后父母为子女购买的房屋所有权归谁?
4.娘家陪嫁的财产也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5.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6.婚前给付的“彩礼”什么情况下能返还?
7.住房公积金属于夫妻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有财产?
8.一方因人身损害得到的医疗赔偿是夫妻共同财产吗?
9.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包括哪些?
10.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借的债,属于个人债务还是夫妻共同债务?
11.夫妻处理财产,收入高的一方享有更多的权利吗?
12.夫妻一方丧失劳动能力后,另一方负有扶养义务吗?
13.家庭暴力是否构成犯罪?
14.丈夫强制妻子不得外出工作,合法吗?
15.夫妻之间签订的“忠诚协议”合法有效吗?
16.事实婚姻是否受法律保护?
17.离婚时一方因经济困难要求另一方给予帮助有法律依据吗?
18.离婚时对抚养子女等尽义务多的一方能要求另一方补偿吗?
19.妻子因出轨导致怀孕,在怀孕期间丈夫能否提出离婚?
20.在父母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未成年人由谁监护?
21.什么情况下父母可以指定孩子的监护人?
22.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损害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23.非婚生子女的父母不尽抚养义务违法吗?
24.离婚时双方可以约定轮流抚养孩子吗?孩子的抚养费是一成不变的吗?
25.儿子去世,儿媳带孩子再婚,爷爷奶奶有权探视吗?
26.子女有权利干涉父母离婚或再婚吗?
27.儿女对患病在床的老人置之不理,违法吗?
28.父母与子女断绝关系后,子女还需履行赡养义务吗?
29.孙子女对爷爷奶奶有赡养义务吗?
30.孩子符合什么条件才可以被收养?
31.收养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32.哪些公民、组织可以作为送养人?送养孤儿有什么条件?
33.被亲属朋友抚养的孩子属于收养吗?
34.收养人后悔收养孩子,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吗?
35.收养关系解除后,成年子女对养父母还有赡养义务吗?
第三节 继承法律知识
1.法定继承是指什么?法定继承顺序是指什么?
2.拒绝赡养或虐待父母的子女是否还有继承权?
3.口头放弃继承权有法律效力吗?
4.篡改遗嘱是否会丧失继承权?
5.出嫁的女儿还有继承父母遗产的资格吗?
6.同母异父、同父异母的兄弟之间可以彼此继承遗产吗?
7.养父母有权继承养子的遗产吗?
8.侄子可以继承大伯的遗产吗?
9.儿媳可以作为继承人继承公婆的遗产吗?
10.多尽赡养义务就可以要求多分些遗产吗?
11.被资助的孤儿有继承权吗?
12.遗书算遗嘱吗?
13.老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其所立的遗嘱有效吗?
14.哪些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15.遗嘱能够“剥夺”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吗?
16.在什么情况下口头遗嘱有效?
17.遗嘱继承人继承遗产后不履行相关义务会怎样?
18.遗嘱无效时该如何分配遗产?
19.公证过的遗嘱也能撤回吗?
20.如果遗赠扶养协议解除,已支付的供养费用可以要回吗?
第四节 劳动就业法律知识
1.用人单位对于职业危害是否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2.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的证件是合法的吗?
3.用人单位随便收取费用的行为违法吗?
4.女员工要先写不生育的保证书再入职,合法吗?
5.劳动合同没有盖章有效吗?
6.非全日制用工能约定试用期吗?
7.谎报学历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8.用人单位发生分立或兼并,原劳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
9.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10.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1.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12.未成年人能被用人单位招用吗?
13.跨地区派遣劳动者,报酬该如何确定?
14.拒绝加班被扣工资合法吗?
15.员工可以拒绝下班后的应酬吗?
16.公司擅自为员工调岗降薪,员工必须服从吗?
17.采取“末位淘汰制”辞退业绩不达标的员工,合法吗?
18.在停产期间,工人工资照付吗?
19.用人单位可以安排怀孕女职工上夜班吗?
20.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车祸,属于工伤吗?
21.上班时突发疾病猝死,属于工伤吗?
22.喝酒后在工地摔伤能算工伤吗?
23.员工因见义勇为而受伤,能算工伤吗?
第五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
1.最终解释权能成为商家拒绝优惠的理由吗?
2.经营者以翻新商品冒充新品出售,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3.住宿时随身携带的财物丢失,酒店要赔偿吗?
4.以网站积分购买的商品能进行退换货吗?
5.促销、打折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就可以不予退货吗?
6.消费者在展销会上购买到劣质商品,有权要求举办者赔偿吗?
7.消费者有权拒绝购买试穿过的衣服吗?
8.商家赠送的试用装、赠品、奖品有问题怎么办?
9.对于自动续费服务,商家应尽到怎样的义务?
10.直播间卖货商家必须展示真实信息吗?
11.购买需要商家安装的商品,退换货时间该如何计算?
12.商品不能退换,商家应如何告知消费者?
13.预先向消费者收费的服务项目中途提价,要承担怎样的后果?
第六节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
1.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未破时,受害人可以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吗?
2.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责任是如何确定的?
3.当事人不认可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向谁申请复核?
4.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会承担什么样的不利后果?
5.在4S店买车试乘时发生事故,该怎样赔偿?
6.学员在学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7.因违章停车引发交通事故,应承担法律责任吗?
8.汽车撞了宠物狗算不算交通事故?
9.骑自行车撞人也属于交通事故吗?
10.行人在交通事故中负全责,还能再要求机动车赔偿吗?
11.可以私自解除电动自行车速度限制吗?
12.无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致人受伤,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13.机动车撞到横穿高速公路的行人,需要承担责任吗?
14.占用公路晒粮引发交通事故由谁负责?
15.因抢越铁路道口发生的事故,铁路部门需要赔偿吗?
16.一方不履行交通事故赔偿协议,另一方如何维权?
17.发生伤亡的交通事故可以私了吗?
第七节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
1.从事哪些活动应当遵守食品安全法?
2.食品生产经营除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外,还需要符合什么要求?
3.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经营哪些产品?
4.供货商对食品原料无法提供合格证明,该如何处理?
5.预包装食品包装上的标签需要标明哪些事项?
6.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时,应当在食品的外包装上标明哪些内容?
7.食品添加剂应当标明什么内容?
8.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哪些内容?
9.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中需要标明中文标签吗?
10.购买的食品存在安全问题,除要求商家赔偿损失,还能要求额外赔偿吗?
11.飞机上提供的免费食物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能要求赔偿吗?
第八节 合同法律知识
1.孩子订立的合同有效吗?
2.因上了“托儿”的当而达成的买卖合同,有效吗?
3.合同无效或被撤销后,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如何处理?
4.对于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是否可以随时履行?
5.违背诚信原则导致合同不成立时,损失应由谁承担?
6.合同终止后,当事人还需要履行保密义务吗?
7.在同一个合同中,能否同时适用定金和违约金?
8.当事人在迟延履行合同以后遭遇不可抗力,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吗?
9.若合同未能履行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违约责任由谁承担?
10.附期限的合同是否有效?
11.如何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格式条款时尽到了提示与说明义务?
12.在合同中随意约定免责条款,合同还有效吗?
13.受到欺骗、胁迫签订的合同,可以撤销吗?
14.因误解、缺乏判断能力签订的合同,能撤销吗?
15.撤销权的行使有无期限限制?
16.已经备案的合同,当事人还能请求撤销吗?
17.债务人与相对人订立了仲裁协议,债权人还能提起代位权诉讼吗?
18.第三人加入债务时未与债务人约定追偿权,事后还能要求债务人偿还其代为履行的债务吗?
19.合同当事人可以事先约定排除“重大变化”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吗?
20.价格产生变化时,按照怎样的标准执行?
21.交易货物需要运输的,货损风险该由卖方还是买方承担?
22.买方因货物存在质量问题而拒收,货损风险该由谁来承担?
23.卖方分批发货,其中一批货物有问题时该怎样处理?
24.公益赠与可以撤销吗?
25.自然人之间借款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吗?
26.保管人可以使用保管物吗?
27.租赁房子的维修义务应该由谁履行?
28.受托销售货物,超出委托人指定的价格卖出时怎么办?
29.对于未介绍成功的中介,需要给其支付报酬吗?
30.绕开中介订立租房、买房合同,还需要支付中介费吗?
第九节 物权法律知识
1.因共有财产产生的债权债务应由谁承担?
2.对无处分权人处分的财产,所有权人能追回吗?
3.因共有人去世发生继承,其他共有人对发生继承的部分份额有优先购买权吗?
4.被征用的财产发生毁损,应该由谁承担责任?
5.拾得遗失物可以要求得到报酬吗?
6.什么是相邻关系?
7.不动产权利人在行使相邻权时应注意什么?
8.动产物权有哪些交付方式?
9.一梯一户的业主可以将楼道划为私人区域使用吗?
10.对于小区车位的归属问题,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11.业主可以随意将住宅改成经营性房屋吗?
12.签订了居住权合同就能认定居住权成立吗?
13.占有人使用占有物并损坏怎么办?
14.占有人可以要求权利人返还必要费用吗?
15.哪些财产可以进行抵押?
16.哪些财产不得抵押?
17.抵押已经出租的房屋,原租赁关系受影响吗?
18.到期不支付保管费,保管人能直接扣留留置财产吗?
19.留置财产多久后可以变卖?
20.在保证人未同意的情况下转让债务,保证人是否还需负保证责任?
第十节 侵权责任法律知识
1.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时该如何处理?
2.踢球时被对手撞倒受伤,能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吗?
3.遭受人身伤害,除了医疗费以外,还能要求侵权人赔偿什么费用?
4.在工作中对他人造成损害,用人单位应该承担责任吗?
5.对于网络上的侵权行为,网站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
6.在商场与他人发生冲突受伤,商场要担责吗?
7.学生在学校遭受伤害,学校应承担哪些责任?
8.好意搭载他人导致乘车人受伤,驾驶人需要赔偿吗?
9.放烟花时致人损害,责任由谁承担?
10.因产品缺陷对他人造成损害,谁应该承担责任?
11.投喂流浪动物咬伤他人,投喂者是否需要担责?
12.被高空抛物砸伤,该由谁赔偿?
13.因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由谁承担责任?
14.行人被折断的树枝砸伤,谁来赔偿?
15.危险物在被非法占有的状态下造成他人损害,谁担责?
16.未经许可进入高度危险区并受到损害,责任自负吗?
17.自家煤气罐爆炸对他人造成损害,应该由谁赔偿?
18.遗失、抛弃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谁负责赔偿?
19.帮工遭受人身损害,由谁承担责任?
20.自身在无意识或失控下造成他人损害,需要承担责任吗?
21.未成年人伤害他人,不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父母需要承担责任吗?
22.未成年人打伤同学,继父母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第十一节 刑法知识
1.过失犯罪要负刑事责任吗?
2.由于意外事件造成损害后果,构成犯罪吗?
3.为实施犯罪准备作案工具,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4.“无限防卫”是怎么回事?
5.明知他人犯罪还为其提供藏身处所是否构成犯罪?
6.为了索要债务限制他人自由构成何罪?
7.捡到他人物品拒不交还,构成犯罪吗?
8.父母丢弃婴儿并导致婴儿死亡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吗?
9.放火烧自己家的房屋,也构成放火罪吗?
10.故意伤害他人,可能需要承担什么刑事责任?
11.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涉嫌什么犯罪?
12.在网上给他人造谣,捏造事实污蔑他人,会构成犯罪吗?
13.仅仅给犯罪分子提供了银行卡,也属于犯罪吗?
14.以兼职、刷单返佣金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可能构成什么罪?
15.继父母殴打共同生活的继子女,可能构成什么罪?
16.存在事实婚姻又与他人结婚,构成什么罪?
17.护工殴打不能自理的病患,构成什么罪?
第十二节 医疗纠纷处理法律知识
1.邀请的外院医生造成了医疗事故,该由谁承担责任?
2.病人急需抢救,但家属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医生可以直接对病人进行手术吗?
3.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能否认定为医疗事故?
4.手术后遗症能否认定为医疗事故?
5.租用医院的诊室行医发生医疗事故,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6.护士未按照规定巡视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医院要赔偿吗?
7.哪些项目属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分别按什么标准计算?
8.对医疗事故的赔偿能自行协商解决吗?
第十三节 物业管理法律知识
1.法律对物业服务费定价有何规定?
2.物业服务收费明码标价的内容包括什么?
3.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发生变化时,需要提前多久告知业主?
4.物业服务费的构成都包括哪些?
5.房子8年无人居住,还需要交纳物业费吗?
6.承租人与物业公司发生纠纷如何处理?
7.哪些事项应该由业主共同决定?
8.擅自将物业管理用房出租会承担怎样的后果?
9.业主交纳专项维修资金是法律所规定的吗?
10.专项维修资金应该归谁所有?
11.使用专项维修资金要经过业主同意吗?
12.将房子转卖给他人后,没用完的专项维修资金怎么办?
13.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尚未到期,业主能选聘新的物业公司吗?
14.物业公司代收水电费能要求业主支付手续费吗?
15.物业公司对委托给他人的服务,还需要对业主负责吗?
16.选聘了新的物业后,原物业能要求业主支付交接期间的物业费吗?
第十四节 城市房屋征收与补偿法律知识
1.房屋承租人属于被征收人吗?
2.“回迁”是怎么回事?
3.因征收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在补偿范围内吗?
4.扩建部分能得到房屋征收补偿吗?
5.征收个人住宅,是否应该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呢?
6.临时建筑需要给予征收补偿吗?
7.受到胁迫而签订的补偿协议能撤销吗?
8.因重大误解签订的补偿协议能否撤销?
9.不履行补偿协议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10.被人民法院查封的房屋,影响征收的评估价吗?
第十五节 农村土地承包法律知识
1.土地承包合同会因负责人的变动而变更吗?
2.发包方可以在承包期内调整承包地吗?
3.将土地承包给“外人”可以吗?
4.通过拍卖方式承包的土地可以入股吗?
5.已经流转过一次的土地能否二次流转?
6.签订流转合同后,承包关系会受到影响吗?
7.土地承包经营权会因妇女结婚、离婚而变动吗?
8.农民外出务工,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被收回吗?
9.自愿交回承包地后,还能再承包新的土地吗?
10.农户进城落户就要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吗?
11.村民进城落户后,其承包的土地怎么办?
12.将承包地交回能要求补偿吗?
第十六节 宅基地法律知识
1.家里人口多,一处宅基地不够住,可以申请新的宅基地吗?
2.村民将房屋出卖、出租或赠与他人后还能再申请宅基地吗?
3.农村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4.宅基地被征收后,还能申请新的宅基地吗?
5.农民进城落户后宅基地会被强制收回吗?
第四章 人民调解类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
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
人民调解委员会及调解员奖励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
司法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意见
司法部、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关于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
司法部、卫生部、保监会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司法部关于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
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
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人民调解制度是由宪法确认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和社会价值。相比于诉讼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后遗症小”的优势,并且,在人民调解活动中,当事人的自主性与自治性更大,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近年来,随着人民调解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不断健全,大量的矛盾纠纷被调处、被化解,调解成功率也在日渐攀升。可以说,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之一,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担当人民调解工作的是人民调解员。调解工作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人民调解员的能力。这里的能力,可以概括为方法技巧与理论知识。首先,有效的方法技巧对于调解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作为一代代人民调解员的“传家宝”,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其次,理论知识——主要为法律知识,也是人民调解员必.备的。司法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人民调解员的职责任务之一是“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注重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由此可见,一名合格的人民调解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充沛的工作精力、友善慈爱的心,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学习和加强法律知识储备,对一名人民调解员来说,是必须要做到的。
为了帮助广大人民调解工作者学习和掌握与人民调解工作相关的方法技巧和法律知识,我们特别编写《人民调解方法技巧与法律知识》一书。
本书在内容上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种实用调解方法的案例实操,包括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方法、动员多种力量协助调解的方法、抓住主要矛盾进行调解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换位思考法、苗头预测和遏制法、模糊处理法、褒扬激励法等,一一以纠纷案例形式讲述各种调解方法的运用;第二部分是调解技巧的案例应用,分别对纠纷要素运用技巧、言语语言运用技巧、体态语言运用技巧、心理疏导运用技巧进行汇总并辅以案例分析,力求把不同的调解方法与技巧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调解目标;第三部分是人民调解工作必.备的法律知识,囊括了宪法、民法典、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刑法、土地管理法等多个领域的法律知识,并且根据《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对其作了新解读,以满足调处各种纠纷的需要;第四部分是与人民调解工作流程和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帮助人民调解员全面掌握工作规范。
本书的特色在于集全面性与实用性于一身。全面性体现在调解方法与技巧全面、法律知识丰富;实用性体现在为广大人民调解员量身定做、通俗易懂,能满足人民调解工作的实际需求。我们坚信,本书一定能成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得力助手!
为了帮助人民调解员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我们精心编写了一套《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实务丛书》,这套丛书囊括调解方法技巧、调解文书制作、在调解实际中如何与当事人沟通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除本书外,还包括《不同纠纷类型的调解案例与法律应用(第3版)》《人民调解案例解析与法律指引》《人民调解员不可不知的100个心理学定律:人民调解中的沟通技巧》《人民调解中的沟通艺术——用心理学引导当事人沟通》《人民调解卷宗文书制作案例示范》《人民调解典型案例填报示范与精解》《心理学在人民调解实务中的运用》等,从理论到实操再到法律运用,是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调解员必.备的调解教程!
广大人民调解员作为一线的人民调解工作者,对我国的人民调解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衷心希望我们编写的图书能给您带来帮助,并恳请您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在此祝各位人民调解员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