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遇见 高云
》
售價:HK$
85.8

《
日本首都圈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
》
售價:HK$
140.8

《
《欧罗巴的悲剧:经济危机、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售價:HK$
83.6

《
中药炮制学科发展集萃
》
售價:HK$
239.8

《
君士坦丁堡深仇400年:俄土战争(1877—1878)(全2册)
》
售價:HK$
226.6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HK$
140.8

《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售價:HK$
63.8

《
《法官如何裁判》(在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下如何寻求个案公正的判决之道,麦读译丛18)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世界范围内的《一千零一夜》研究精华。
著名阿拉伯语文学学者宗笑飞精心编选。
带你了解《一千零一夜》的方方面面。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着眼于世界范围内《一千零一夜》现代专业学术研究,从繁多的专著中选取具有经典性、代表性、针对性的论文,力求体现现代研究的特点,避免重复,又努力保持通俗性和深刻性兼具。本书所收入的论文出自罗伯特·厄文、纳吉布·马哈福兹、弗拉德哈斯·莱布雷罗等著名学者和作家之手,涉及《一千零一夜》的成书和翻译流传、故事框架、话语、结构、女性视角等重要的研究子领域,是世界学术研究中的精华。
|
關於作者: |
【编选者简介】
宗笑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方室阿拉伯文学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阿拉伯语言文学研究,注重追本溯源,通过文学比较研究,探讨阿拉伯文学的发展脉络。曾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译著《西班牙文学中的伊斯兰元素》,随笔译著《别样的色彩》(合译)、《一千零一夜》等;另有专著《阿拉伯安达卢斯文学与西班牙文学之初》以及《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阿拉伯卷》(合著)。其中《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阿拉伯卷》(合著)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
【主编简介】
陈众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前所长,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1989年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文哲系,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西班牙语文学和文艺学。著有《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作品”)、《20世纪墨西哥文学史》(社科基金“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课题),主持《西班牙与西班牙语文学通史》和“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另有《堂吉诃德的长矛》、《游心集》、《想象的边际》、《亲爱的母语》等十余部作品,并参与了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大项目《20世纪外国文学史》。
|
目錄:
|
编选者序
没有作者的书 [英国]罗伯特 · 厄文
故事之海 [英国]罗伯特 · 厄文
奇迹的世界 [英国]罗伯特 · 厄文
山鲁佐德 / 山鲁亚尔:框架故事浅析 [澳大利亚]伊娃 · 萨里斯 著 陈美容 译
《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节选) [埃及]苏海勒 · 葛拉玛薇
《季节》对话:东方文明中的《一千零一夜》 《季节》/[埃及]纳吉布 · 马哈福兹
《铜城》故事分析:《禁塔》《神秘的故宫》 [美国]大卫 · 皮诺
《辛迪巴德》编者序 [西班牙]何塞 · 弗拉德哈斯 · 莱布雷罗
《一千零一夜》 [阿根廷]豪尔赫 · 路易斯 · 博尔赫斯
世界文学是跨文化理解之桥 [美国]大卫 · 达姆罗什 著 李庆本 译
18 世纪文学中的白人女性和摩尔式幻想 [摩洛哥]哈立德 · 巴卡维
西方文学中的《一千零一夜》:话语分析 [沙特阿拉伯]阿德南 · M. 瓦赞
《一千零一夜》中的基督教徒 [黎巴嫩]纳比勒 · 玛塔尔
日本视角下的《一千零一夜》与东方主义 [日本]西尾哲夫
《一千零一夜》结构分析 [约旦]苏拉 · 穆罕默德 · 赫莱斯
这是谁的故事?—文学和电影中的水手辛巴达 欧阳文津
|
內容試閱:
|
编选者序
兹为《一千零一夜》研究篇章精选集。诚然,精选只是取法乎上,能否仅得其中有待读者方家检验。
《一千零一夜》是一部流传了近十个世纪的民间故事集,岁月悠悠,它的许多故事如万珠播撒,被后人口口相传,并归入笔下。特别是自18 世纪被翻译至欧洲开始,随着译本的增多、影响的扩散,尤其是民俗学、东方学的兴起,有关手稿源头梳理和作品研究逐渐成为显学。近两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关它的研究专著不胜其数,其中尤以欧洲、美国和阿拉伯国家为盛,这一点我尝试在《〈一千零一夜〉学术史研究》中做了梳理,虽竭尽努力,但囿于篇幅和语言所限,仍不能满意,遑论穷尽。如同在那本书的前言中所说,我所着力收集的,主要是有关它的影响因子、流传路径及价值研究方面的专著,论文不在遴选范围之内。
也正因如此,这部论文集可被视作对学术史研究的一种补充。然而,更大的一个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如果说我们把 20 世纪开始的研究视为更为专业的探赜,那么这一个多世纪以来,比起《一千零一夜》的研究专著而言,相关论文更是汗牛充栋。从早期对手稿源头的爬梳,并对其进行分析,到后来的故事形态学、故事影响学,再到晚近的运用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对其思想内涵、叙事方式、诗学和美学价值进行的多方位的探究,有关《一千零一夜》的著述可谓不胜其数,而且与时俱进、层层深入。面对如此众多的论文,如何选择和甄别,的确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在尽可能多地阅读和梳理之后,这些论文的整体特点大致显现出来,且可归入以下几个类别:一、早期研究多以爬梳手稿的源头为主。这方面,阿拉伯学者、波斯学者和西方学者都曾做过卓绝的贡献。比如 20 世纪初几位著名先学,包括德?·?塞西、麦克唐纳等,都曾就其源头著书立说。彼时知名的《皇家亚洲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就经常刊登有关《一千零一夜》的爬梳成果。这类研究面临诸多难题,且许多问题难有确切定论,加之随着民俗学以及更多理论和方法的问世,源头学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二、从平行比较或影响比较的层面出发,探讨《一千零一夜》与本国文学关系的论文在众多论文中也占据相当比重。这一点不难理解,毕竟这部民间故事集在西传过程中对众多国家的文学创作和发展都起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也受惠于许多东方国家,研究彼此间的交织融合也曾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三、随着普洛普等民间文学前贤的研究理论成果大量问世,对《一千零一夜》故事形态、故事母体的研究也一度变得炙手可热。许多关注《一千零一夜》故事中印度母体、波斯母体、故事功能等的论文也不在少数。四、跨越文学文本,从思想、宗教、历史文化等社会学角度,对《一千零一夜》进行新领域的研究拓展,也成为一个时期内《一千零一夜》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在东方国家,特别是在阿拉伯本土表现突出,它与阿拉伯民族主义意识的兴盛不无关联。这些暂时搁置神话和感性维度、靠近现实和社会学层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突出《一千零一夜》的东方属性,而且对作品的阿拉伯属性,甚至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渊源与差异,都从更深的层面挖掘了这部民间故事集的社会价值,同时也是对民俗学、神话学价值的补充。五、伴随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各种新型研究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对其的研究也呈现出美学层面的螺旋式擢升和深化。这一时期,有相当一批从心理学、叙事学、诗学等角度分析该民间故事集的论文发表。在这些大类基础上,《一千零一夜》的研究也体现出一些不足:论文虽然数量繁多,却时有重复,难以跳出特定的窠臼,特别是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文较为稀少;有些论文虽有开拓,资料也较为新颖,但又难免流于堆砌,深入程度略显匮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当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可发展空间。
有鉴于此,本论文集在甄选过程中,尽量考虑选取具有经典性、代表性、针对性的论文,既力求覆盖上述特点,又希望避免重复,并努力保持通俗性和深刻性兼具,以期呈现《一千零一夜》研究的“沧海一粟”,激发读者跃入“沧海”的兴趣。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篇首的三篇选自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学者——罗伯特?·?厄文(Robert Irwin)的专著《〈一千零一夜〉:导读》(The Arabian Nights: A Companion)。虽然它们篇幅较长,但我觉得非常必要。正如我在《〈一千零一夜〉学术史研究》中谈到的那样,倘若读者不从事专题研究,那么厄文的这些章节无疑是了解这部民间故事集流传路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的最佳选择。它们分别从故事成书、故事来源、翻译流传和奇幻特点等角度,充分探讨了《一千零一夜》的广袤内涵和艺术价值。并且,厄文的语言优美流畅,却不失学术严谨,的确是无与伦比的经典导读。我把它们放在卷首的位置,也是希望读者在阅读之后对接下来的专题研究会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对于阿拉伯学者的研究,因为前面提到的诸如卷帙浩繁却略显重复等原因,我在萃取时依从了经典原则,其中包括当代阿拉伯世界最早研究这部民间故事集的学术论文,以及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一千零一夜》访谈。虽然后者的观点未必精确,但他从作家既感性又相对间离的角度让我们看到这部民间故事集影响后世文人们创作的蛛丝马迹。此外,所选译文中,《山鲁佐德 / 山鲁亚尔:框架故事浅析》一文为陈美容所译,《世界文学是跨文化理解之桥》为李庆本所译,选自《山东社会科学》2012 年第 3 期。其余文章为本人所译,其中西班牙语论文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陈众议老师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最后,仍然不得不再次强调,本论文集所遴选的诚然只是沧海的一粟,虽最为本人所喜爱,却未必完全契合读者方家的期望与认知。唯愿此论文集能起到引玉之功,促使更多的读者去关注其他相关研究。如此,本论文集的翻译便不算是全然徒劳。
|
|